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章公子成蟜整顿朝堂

作者:皮卡丘梦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49章公子成蟜整顿朝堂


    “聒噪!”华阳王后雍容华贵,冷冷开口。


    女声的穿透力和音调本来就高。


    其所坐位置又是信宫前殿的高台之上,凌驾在群臣头顶。


    信宫前殿建立之初,能工巧匠就在高台设置了类似回音壁的设计。


    信宫的梁木殿柱,还有其上刻的龙、玄鸟、凤等图案好些不是只为美观,还能放大高台上的声音。


    王后含怒开口,一人声音隐隐压住了下面数十臣工的喧闹。


    场中声响渐落渐稀,直至重回安静。


    羋不鸣头枕在椅背顶。


    她的唇上涂了朱砂,面上铺了羊油中提炼出的脂和珍珠研磨的粉。


    这妆造很好掩盖了她的老迈,渲染了她的贵气。


    她看上去气色极好。


    不再是那个颜色逝去的老妪,而是一个正值年华的美妇。


    “吵吵嚷嚷,不成样子!


    “不怪山东六国说我们秦国不懂礼法,蛮夷之国!”


    两句话控场。


    微抬手臂,皮肤松弛的手指点中座次靠前的一人。


    “麃公,你嗓门最大,吵的孤头疼,就你先说。”


    麃公坐在椅子上,也不起身。


    咧开大嘴,声如洪钟。


    “我也没甚好说,就是看他们各说各的,我不说点甚憋得慌。”


    座椅稍微靠后的李崇脸上的乌青还没完全褪掉,闻言立时来劲。


    “你这老鸟!没话说就闭嘴!瞎掺和个甚!”


    自椅子上站起,拱起双手,道:


    “臣有话讲。”


    “你天天屁话多!就知道饶舌!上不得战场的怂蛋!”麃公在椅子上骂了一句。


    殿中传来几声笑,有大有小。


    李崇装作没听见,不给予麃公回应,就没了下文。


    “明日长公子归宗,王上、王后、太子尽去雍城,若有事务需要急报,快马可准备……”


    听李崇言说,嬴成蟜有些烦躁。


    穿越七年,上朝上了快两年,嬴成蟜对这些文官说话方式也了解个七七八八。


    他的评价是:大都不会好好说话。


    有话不会直说,非得绕圈子,和他前世领导差不多。


    “李大人。”忍得住,但想早点下班,不想忍的少年开了口,道:“你是不是想问,太子和王后走了,咸阳谁管事?”


    李崇拱拱手,坐下了,他想问的就是这个。


    殿上传来欢快的笑声。


    “哈哈哈,对味!我们神童就是聪慧!”


    “原来这老鸟说的是这个意思,那问快马赶到雍城要多久做甚?”


    “就是说呢,乃公还给他算呢!原来是一句屁话!”


    第一次上朝的隗状眼睛因为惊讶而睁的老大。


    急忙低下头,掩饰失态的神情。


    他的座椅在朝堂中间靠前,官职是谏议大夫,归郎中令管。


    谏议大夫数目有四个,职责是掌议论。


    用公子成蟜的话说就是维持纪律,规范朝堂礼仪。


    还是公子成蟜的话。


    “这谏议大夫屁用没有,就是一个镀金过渡官职。


    “大朝会,全是能臣要员。


    “不是功高劳苦,那就是有背景后台,谏议大夫敢管谁啊?


    “每次大朝会开始都乱糟糟的,怎么从来不见谏议大夫管?”


    对大朝会环境,公子成蟜出口直白而惊诧不已的隗状终于知道。


    谏议大夫也算高官了,为何说免就免,为何他能直接顶上来。


    他偷眼看了看身边其他三位谏议大夫。


    三人哈哈大笑,还低声讨论这次公子成蟜来了,能提前多久散朝。[谏议大夫失职,一点不冤枉。]


    他心道,慢慢抬起头,也挂上了笑容,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和光同尘。


    “国事找相邦,咸阳事找内史……”太子秦子楚一本正经地做着安排。


    嬴成蟜极力保持好姿态,忍住翘二郎腿的冲动。


    一要维护王室威严。


    二嘛……漏鸟。


    一想起这事他就有些来气。


    他在先王活着时就把内裤弄出来,母亲姬夭夭也同意让他穿上了。


    但他只穿了一天,就被秦昭襄王扯了下来,继续吊儿郎当。


    先王给出的理由是影响生长。


    当今秦王柱也是这个理由,说他还小,不能穿内裤,穿内裤鸟小。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朝堂群臣在禀报,在言说政务。


    嬴成蟜觉得太啰嗦,绕着弯禀报,没完没了的。


    就插话,用直白的语言说出来。


    说对了,秦臣微微拱手,就不说话了。


    说错了,秦臣摇摇头,继续旁敲侧击地讲述。


    大多数问题,太子秦子楚都会给出结果。


    少些问题,太子会向王后请教。


    两人隔着公子成蟜小声说几句,达成共识,由太子给出结果。


    极少数问题,会搁置,留待以后解决。


    有时太子也会考教儿子。


    “成蟜,赵国使者死在函谷关外,要我们赔粮,你怎么看?”


    年仅七岁的公子成蟜哼哼两声。


    “我前些天在天苑,被猛虎吓到摔了一跤,摔伤了,我们让赵国赔我钱。”


    天苑位于咸阳五个王宫中的西宫,是西宫内苑,饲养禽兽之所在。


    秦子楚好奇道:


    “你在天苑被猛虎吓到摔伤,关赵国甚事?”


    嬴成蟜理所当然地道:


    “是不关赵国事啊。


    “那赵国使者在函谷关外被杀,关我秦国甚事?”


    群臣皆笑,一片欢乐。


    不少秦将拍着巴掌喝彩,直呼“神童有理”。


    其实有理吗?没理。


    秦国早在秦昭襄王时期,就将地盘扩大到黄河以南,函谷关由外门变成了内门。


    赵姬母子遇刺的地方,就是秦国的领土。


    这番应答不仅说不上彩,还是幼稚至极。


    但没有人苛责公子成蟜。


    就连华阳王后都暗叹口气。


    [这竖子真是好生聪慧,若此子氏为华阳,真是幸甚至哉。]


    一个七岁稚童,能够听懂朝政,还能应答,给出情理似乎还说的去的解决方案。


    这还苛求什么?


    先王七岁时候也没有这个应急头脑。


    大朝会继续,一个时辰后,到得尾声。


    秦子楚正坐一个时辰,身姿挺拔如初,脸上没有疲色。


    “诸君还有事吗?若无事,这便散了。”


    最前排座椅,一个老人站了起来。


    须发皆白。


    脸上却是红润有光泽,驻颜有术,如神仙中人。


    秦国相邦,魏辙。


    “老臣有话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