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太师

作者:沈清柚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话音刚落,骨鸣就推开门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个人。


    这人衣着破旧,脸上脏兮兮的,陶绾看出来他身上的衣服,正是这太守府小厮的衣着。


    她看向齐陟:“这人是薛公子身边的长析?”


    早就听说太守府少了个下人,倘若薛采的死真有问题,恐怕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长析。


    “他怎么这么脏?”桑辰嫌弃道,“他头发上还有土。”


    骨鸣淡淡的看他一眼,“在外面待了不短的时日了,你说他能不脏?”


    看桑辰对他们避如瘟神的模样,他真想把他揪过来。


    “说的没错。”桑辰讪笑,他又靠近两人,问长析:“你说,你家公子怎么死的?”


    长析抬眼看向齐陟,犹记得那夜在后门见到齐陟的场景。


    “那日是大人故意放我走?”他有些怨恨地看着齐陟。


    齐陟眼睛都没有抬,只淡淡道:“你这话,是在说我那日就该把你交给薛兴?”


    长析语塞。


    陶绾看向齐陟:“那我先走……”


    “无妨,你先去那边休息。”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书案,看起来是齐陟这几日处理公事的地方。


    齐陟又转过头看着长析,“薛兴这几日一直在找你。”


    长析当然知道,这几日他不敢回家,他家里人恐怕都被薛兴攥到了手中。他也不敢住到客栈,这城中四处都是薛兴的眼线。


    可他连续几日都没有睡觉,饭也吃不上,好几次险些被抓到。他甚至想过就这样被抓走算了,可他还是不甘心。


    在他撑不下去的时候,就见到一个身着栗黄色衣服的男人走到了他跟前,递给他一个热腾腾的馒头,他几口就将这馒头吃下。


    可还是不够,他期冀地看着男人,只看到这人对他道:“你跟我走,我保证让你填饱肚子。”


    他这才注意到这人,分明就是齐陟身旁的那个侍卫。


    这是早已经设好的圈套。


    他不能落入薛兴手里,只能乖乖入了齐陟的局。


    “我说了,大人会保我性命吗?”


    青年扯唇,“自然。”


    陶绾捻起来一块糕点,这上面的点心精致,味道和今晨的那些一样。


    “其实……其实公子一直在服用妙春膏。”


    陶绾手中的糕点险些掉在地上,果然是这样。


    “妙春膏……是什么?不会是糕点吧。”曾青挠着头道。


    “妙春膏来自西戎,用龙葵、商陆、曼陀罗、白蛇根和地汀草调制出的。最初是因为太祖时候,我大魏与西戎交战,西戎王军惨败,他们的将领鲁祢奇身受重伤,需得截掉一只腿,当时的军医研制出了这东西。所以妙春膏就流传了下来了,甚至传到了大魏。”


    陶绾神色有些麻木,“妙春膏一旦服用,便很难戒掉。”


    “会损伤身体?”曾青托着下巴道。


    陶绾点头,“是,服用时间久了,人会萎靡不振或者躁动难耐,重则精神失常。所以先帝登基之后就明令禁止任何人售卖服用,更不许任何人提起。”


    桑辰了然,“难怪我从来没听说过。”


    他又好奇地看向陶绾:“那陶姑娘是怎么知道的?”


    陶绾抿唇,“我幼时在灵州,见到过……”


    见她神色痛苦,齐陟连忙走到她身旁给她倒了杯水,“怎么了?”


    陶绾摇头,“无碍。”


    “可……单是服用妙春膏,就会致死?”桑辰问道。


    陶绾点头,“服用时间一旦长了便会致死,不过倘若那日薛采服用过妙春膏,又在望江楼中与李甲起了争执,心情大起大落,也会致命。”


    长析蹙眉,“这……李甲是故意要害公子,他真的是凶手。”


    “真是胡搅蛮缠,”桑辰翻了个白眼,“你家公子都把人家的腿打断了,还在这攀扯?难道李甲知道他服药吗?我看,分明就是薛采自食恶果,还害的李甲腿都废了。”


    长析小心翼翼地看他一眼,“那李甲平时见到公子跟个鹌鹑似的,谁知道他那天怎么回事,竟然直接和公子打起来了。”


    桑辰没忍住踹了他一脚,“是你们欺人太甚。”


    骨鸣连忙把他扯到一边,“把他弄死,我们可就难办了。”


    “薛采为何会服用这东西,薛兴呢?”


    不知何时,陶绾就已经走到了长析跟前。


    少女琥珀色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他,长析往后挪动身体,“我家老爷自然是不会服用这个。至于我家少爷服用妙春膏,也只是一场意外。”


    那还是六年前,当时薛采照常去书院读书,他作为下人并未进书院,只是那天一直到下庠,薛采都没有出来。


    他问过书院中的人才知道,薛采午时便被府中人接走了。


    可回到太守府,他才终于明白,薛采丢了。


    那天他被太守府中的人打得半死,生平第一次真切地明白,在薛家人眼里,他算不得人。


    薛采是被人送回来的,他听到薛兴叫他太师。


    那日之后他便时常窥见薛采服用一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有时薛太守还会将他关起来,却引得薛采破口大骂,后来薛太守就不再关着他了。


    偶然的一次,薛采发了疯,告诉他,他在服用妙春膏。


    只不过薛采清醒后便忘了此事,而他也知道这绝不是什么好东西,对于薛采的言行也一直装聋作哑,生怕因此丧命。


    陶绾看向齐陟,“太师,是邺京的大人?”


    “是。”齐陟颔首,“傅太师是三朝元老,辅佐太宗皇帝、先帝和当今陛下。他有三子,皆身居要职,傅家在朝中根基深厚。”


    陶绾咬唇,“若他当真和此事有关,他会死吗?”


    这话刚一出口,耳边就传来箭声。


    撇头望去,就见到骨鸣抬腿将长析踹到一旁,箭射在了桌案上。


    长析痛叫一声,陶绾从桌子上拔下箭,踹开门就直接朝射箭人的喉咙扔过去。


    “太守大人。”


    她走到薛兴跟前恭恭敬敬地行礼。


    弓箭手是一直站在他身旁的,方才还活着的人,此刻已经没了气息,地上的鲜血甚至已经流到了他脚下。


    这姑娘年龄不大,模样都还没有长开,下手却阴狠。


    她不像她父亲温和有礼,也不像她母亲那样温婉和善。


    “陶二姑娘,怎么你在我府上?不请自来,又杀了我的人。”


    不过这终归是他的府邸,他更不能在一个小姑娘跟前露怯。


    “你府上人贸然行刺本官,本官杀了他,也在情理之中。”


    齐陟人未至而声先至,他将陶绾护在身后:“令郎的死因,本官已经查清了,大人尽可放心。”


    薛兴抬眼看向齐陟,“听说我府上那出逃的下人,被指挥使找到了?”


    他这是明晃晃的要人,看来也是打定主意和他们撕破脸了。


    青年只是玩味地看着他。


    薛兴啧啧叹道,“指挥使,强龙不压地头蛇,你执意和我作对,那就别怪我。”


    说罢,他拍拍手,得意地看着齐陟。


    可院子里并未传来任何声音,齐陟出口道:“卫辽,把他押下去!”


    卫辽出现后就将薛兴带走了。


    看着他的身影,陶绾不禁担心,“这样把他关起来,百姓可否会恐慌?”


    桑辰不知什么时候过来的,他撇嘴道:“恐怕又会有人说公子……”


    他刚一出口就被人捂住了嘴巴,“跟我进去盘问长析。”


    “不是已经审完了吗?”桑辰挣扎着,他话没说完,心里可难受了。


    骨鸣半是哄半是强迫地带着他往房中去。


    看着他们的模样,陶绾不禁觉得好笑。


    “陶姑娘放心,此事我已经让人往邺京传信了,很快就会有新任太守前来上任。”齐陟出口道。


    陶绾唇边还挂着笑,她看向齐陟,“大人思虑周全。”


    “只是,你方才为何如此激动,你可否与傅太师相识?”齐陟轻声问道。


    见陶绾低头不语,他又连忙说道,“你若不想说,大可不说。”


    少女叹了口气,“我这样的人,哪能识得傅太师那样的大人物。”


    “我只是害怕。”她看着齐陟道:“大人就不想知道,我一个姑娘家,是如何知道妙春膏这个东西的吗?”


    齐陟看到她眼睛渐渐的红了起来,他连忙将帕子递给她,小姑娘却没有接过。


    妙春膏是她在心中记了六七年的东西。


    十岁之前她是陶家二姑娘,父亲是灵州城守将陶正锡,母亲虽只是一个医女,却和父亲在战时相遇。后来战争平息,很快就有了陶纤和陶绾。


    虽是女儿,可男子要学的东西,她们一样也没有落下。


    陶绾幼时对兵法感兴趣,陶正锡便每日将她带在身边教养。


    母亲虽然时常心疼她过于辛苦,可也只是每日变着法的给她做出各种吃食,叮嘱她养好身体。


    姐姐跟着母亲学医,每次她有什么磕着碰着,姐姐都会小心翼翼地帮她包扎,姐姐曾说过,她日后要行医救人。


    如今想来,那些日子就像是梦一样,亦或者,那是她窥探了旁人的美好安逸的日子。


    九岁那年,陶绾在完成了先生布置的课业后便悄悄的出了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