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飞针诊脉?!
作者:
长工绝剑本书字数:
K更新时间:
夜风轻拂,胭脂湖边的灯火摇曳不定,湖面波光荡漾,将月色揉碎,化作无数点银辉,散落在这片沉浸于旋律余韵中的天地间。紫烟绕的笛音早已散去,但那悠扬的旋律仿佛仍在湖畔的空气中徘徊不去,令在场之人久久无法回神。台下的人群,似乎还被那曲《烟花易冷》牵动着心弦,有的低声喃喃,有的轻轻摇头叹息,更有甚者,仍在默默回味歌词中透出的深意。连远处的柳树,也仿佛因这音乐的感染,低垂着枝条,在风中静静伫立,仿佛在倾听,亦或沉思。就在这余韵未散的氛围中,一道清越的声音打破了沉寂。“诸位方才沉浸在音律之美,不知可否愿意再赏识另一种风雅?”人们纷纷抬起头,循声望去,只见银月华从佳丽之列款步而出。她身姿窈窕,步履轻盈如燕,所到之处,仿佛连周围的空气都多了一分妩媚和柔和。她身着一袭淡紫色锦衣,裙摆边缘以银丝绣出层层叠叠的祥云,衬得她气质如兰,淡雅脱俗。柔和的灯火洒在她的眉眼间,那张清秀的脸庞宛如一幅无瑕的画卷,平添了几分冷静与从容。“是银月华小姐!”台下的观众认出了她,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听闻银月华小姐是十佳丽中最擅针线之人,她出场,难道是要展示她的绝技?”“这或许是她与霞光媚小姐联手出题的前奏吧。”“果然是个重磅的考验,看这架势,必然不同凡响。”人群中不乏期待与好奇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银月华的一举一动。银月华走到舞台中央,微微一笑,盈盈施礼:“在下银月华,承蒙诸位厚爱,得以列入十佳丽之列。”她的声音温婉而清越,犹如溪水淌过石间,带着一种天生的亲和力。“适才紫烟绕姐姐的一曲《烟花易冷》,技惊四座,令人叹为观止。”“在下虽不通音律,却也想献拙技一番,为诸位略作助兴。”说到这里,她微微一顿,抬起头,目光轻轻扫过台下众人,唇角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在下所展示的技艺,或许与接下来的考题有所关联,还请各位细心留意。”她此话一出,台下顿时掀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果然是为考题铺垫。”“可是,她要展示的技艺是什么?”“听闻银月华小姐精通刺绣,不知是否与飞针有关?”人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每一双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中央,等待着她接下来的动作。银月华轻轻一挥手,身后的侍从捧上一块洁白如雪的丝帛和一柄细长的飞针。她接过丝帛,将其轻轻铺展在桌案上,纤手一扬,捏起飞针,姿态优雅得仿佛画中仙。“诸位请看。”随着她一声轻语,飞针如电般在丝帛上穿梭而过。只见一道银光在空气中划过,针影如流星点缀长空,转瞬便没入丝帛之中。她的手法轻盈而娴熟,每一次穿针引线都恰到好处,丝毫不见迟疑或犹豫。“嗖嗖嗖——”飞针穿梭的细微声响在安静的舞台上清晰可闻,节奏分明,仿佛一首无声的乐章。台下的观众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块丝帛,只见针影来去如龙,片刻之间,便在丝帛上绣出了一片片栩栩如生的祥云。紧接着,一条金龙与一只银凤开始在丝帛上浮现。龙鳞层次分明,银凤羽翼轻盈,丝帛上的两只神兽仿佛拥有了生命,腾空而起,互相追逐着,勾勒出一幅祥瑞的盛景。“龙凤呈祥!”人群中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呼,目光中满是震撼与惊叹。当银月华最后一针落下,丝帛上的图案已然完成,那栩栩如生的龙凤犹如要从丝帛中飞跃而出,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片刻的寂静之后,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好一幅龙凤呈祥图!这飞针技艺,当真是鬼斧神工!”“如此高难度的刺绣技艺,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银月华小姐当真是绝世奇才!”“飞针之术竟然能达到这般境界,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每一个人都目露敬佩之色,完全被这场技艺的展示所折服。一位年长的绣师抚须轻叹:“以飞针作画,且能融入如此精细的细节与动感,银月华小姐的技艺,已然登峰造极。”一名年轻士子感慨道:“这不仅是刺绣,更是一种艺术。”银月华将飞针轻轻放回盒中,抬头微微一笑,目光从台下掠过,缓缓说道:“诸位谬赞了。”“不过,这飞针技艺虽然赏心悦目,但它的意义并不仅仅如此。”“接下来的考题,或许会告诉大家,它还能有怎样的用途。”她的话语柔和而意味深长,仿佛在为接下来的挑战埋下伏笔。台下的人群再次陷入一片低低的议论声。“飞针技艺?难道是与刺绣有关的考题?”“可是听她的意思,好像并不止这么简单。”“究竟是什么呢?”每个人的目光中都带着浓浓的好奇与期待,他们不知道这飞针技艺背后藏着怎样的深意,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考题必然是一场惊世之作。灯火摇曳,夜风轻拂,舞台上的银月华含笑而立,仿佛一朵绽放在夜空中的幽兰。夜风轻拂,胭脂湖的波光在灯火与星辉的映衬下愈发璀璨,宛如天上银河倒映于湖面,美不胜收。远处的摊贩渐渐安静下来,唯有微弱的叫卖声夹杂在夜色中,增添了几分人间的烟火气。舞台周围,观众们依旧热情不减,刚刚被银月华的飞针刺绣所震撼的他们,此刻正低声讨论着接下来的考核。“飞针刺绣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不知霞光媚小姐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听说霞光媚小姐精通医术,难道她要展示银针治病的技艺?”“如果真是这样,那接下来的考题恐怕会极其困难。”人们议论纷纷,目光中带着期待与疑惑,纷纷望向站在一旁的霞光媚。霞光媚缓步向前,站到了银月华刚刚离开的舞台中央。她的步伐从容而优雅,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和力,仿佛是一位温柔的医者,能够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她身着一袭淡粉色长裙,裙摆点缀着细碎的花纹,随风微微摆动,衬托得她犹如春日里的一抹桃花,娇美却不失端庄。她脸上的笑容柔和而温暖,眉眼之间透着一股恬淡与自信,让人一见便心生好感。“霞光媚小姐登场了!”“她的医术可是十佳丽中最出众的,不知今日会展示什么样的技艺。”人群中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叹与议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她的身上。霞光媚微微一笑,声音柔和而清晰:“诸位,方才银月华姐姐已展示了她的飞针技艺,想必大家都大开眼界。”“而接下来的考题,便是由我们二人联合提出。”她话音一顿,轻轻扫视了一眼台下的观众,接着说道:“不过,在出题之前,我也想献上一技,以此为考题做些铺垫。”话音刚落,侍从便扶着一名老者缓缓走上舞台。这名老者须发皆白,面色苍白无力,步履蹒跚,显然已是体弱多病之人。霞光媚走上前,轻轻扶住老者的手臂,柔声说道:“老人家久患风寒入骨之疾,四肢常年冰冷,经多位名医诊治,虽略有缓解,却始终未能根除。”她转过身,对台下的观众微微一笑:“今日,便请大家见证一下针灸之术的神奇之处。”说完,她取出一枚细长的银针,动作优雅而从容,指尖微微一转,针尖便在灯光下闪烁出一抹冷光。她轻轻托起老者的手腕,另一只手稳稳捏住银针,目光专注,动作娴熟而精准。“嗖——”银针刺入老者手臂的特定穴位,仿佛毫无阻滞。“针灸贵在气沉丹田,力行稳准,每一针皆需与患者的脉络相契合。”霞光媚边施针边解释,语气中透着一股医者的自信与从容。她的手指轻轻扭转银针,动作虽轻,但银针却仿佛化作了一道桥梁,将老者体内的经络重新贯通。不到片刻,老者原本苍白的面色竟逐渐恢复红润,冰冷的手掌也变得温热起来。“好了。”霞光媚缓缓收针,轻轻吹拂了一下银针上的气息,转身对台下的观众微微一笑:“诸位,这便是简易的针灸活血之术。”台下的观众一片哗然,每个人都被霞光媚的针灸技艺所震撼。“这一针下去,竟然真的有效果!老人的面色明显好多了。”“霞光媚小姐不愧是医术大家,竟能用银针施展出如此神奇的疗效。”“以银针为媒,贯通经络,她的技艺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敬佩与感叹。老者缓缓站直了身子,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感激地说道:“霞小姐果然是妙手回春,老朽多谢了!”霞光媚微微一笑,摆了摆手:“些许小术,不足挂齿。”霞光媚将银针收起,转身走回舞台中央,与银月华并肩而立。她抬头看向面具公子,语气柔和而庄重:“方才我们二人已分别展示了针线与针灸的技艺,接下来的考题,便是结合这两者。”她顿了顿,目光环视了一圈台下的观众,接着说道:“我们希望面具公子能够用飞针的形式,精准刺中穴位,诊断病因。”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片哗然。“飞针诊穴,还要断病因?”“这简直是两种技艺的结合,难度未免太高了!”“针线讲究精准和细腻,针灸需要对经络了如指掌,这两者加在一起,简直是巅峰挑战!”观众们议论纷纷,目光中带着震撼与疑惑,纷纷转向舞台中央的萧宁。霞光媚与银月华并肩而立,目光炯炯地看向萧宁,等待着他的反应。灯火摇曳,将萧宁的身影拉得修长而挺拔,他依旧静立在原地,面具下的目光深邃如潭,没有一丝波动。在众人的注视下,他缓缓抬头,淡然一笑,语气中透着从容:“此题,甚妙。”寥寥数语,便如平地惊雷,让全场瞬间寂静无声。灯光洒在他的身上,那道挺拔的身影仿佛在夜色中化作一座山岳,给所有人带来了一种无法动摇的信心。夜色深沉,胭脂湖的波光依旧闪耀,灯火与星辉交织在一起,将这片天地装点得如梦似幻。柳树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湖畔的摊贩渐渐安静下来,只余下观众们轻声的议论。霞光媚刚刚揭示出的考题——飞针诊穴,断病因,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舞台中央,等待着面具公子的下一步动作。而舞台下,卫清挽、卫青时与卫轻歌三人正站在人群中,彼此对视一眼,显然也被这道考题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卫清挽眉头微微皱起,目光落在舞台上的银月华与霞光媚身上,嘴角抿得紧紧的。她低声说道:“飞针刺穴,诊断病因,这考题看似简单,但难度却极高。”“单是精准刺中穴位,就需要极强的控制力与对人体经络的深刻理解。”“更何况,还要以此判断病因……”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似乎为萧宁感到几分担心。但随即,她的目光转向舞台中央的萧宁,看到那挺拔的身影时,眼中的忧虑却渐渐化作了复杂的情绪。“他会如何应对?”卫清挽心中忍不住生出这样的疑问。相比于卫清挽的沉思,卫轻歌的反应则更为鲜明。她睁大了眼睛,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与期待,轻轻拉了拉卫清挽的袖子:“姐姐,你觉得他能不能做到?”“银月华和霞光媚这道考题,简直是为难所有人。”“可是,你看他的样子,他好像一点也不担心。”卫轻歌的目光盯着萧宁,声音里带着几分雀跃:“他是不是已经有了答案?”站在两人身后的卫青时,始终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他的目光从舞台上的银月华与霞光媚身上掠过,转而投向台下不远处的医师团队。“你们看,他们已经找来了病人。”他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不远处的几名侍从。只见几名身着整洁衣衫的医师,正推着一张病榻缓缓走向舞台。病榻上躺着一名面色苍白的男子,他的手腕被细细的白绫固定着,显然已经久病缠身,气息微弱。卫青时皱了皱眉,低声说道:“这样的患者,显然是为了考题专门准备的。”“这不仅需要面具公子施展出极高的技艺,还需要在短时间内给出诊断。”他说完,又将目光投向萧宁,眼神中带着一抹深意:“但看他的样子,似乎并不担忧。”此刻,舞台中央的萧宁仍旧静静地站着,似乎并未受到考题的任何影响。他身穿一袭黑色长袍,衣摆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映衬得他的身姿更加挺拔。灯火洒在他的肩头,将他整个人笼罩在一片柔和的光芒中,那面具后的眼神依旧深邃而平静,仿佛洞察了一切,又仿佛与世无争。他的手垂在身侧,动作随意却不失优雅,那种天生的从容与笃定,宛如一位高高在上的掌控者,牢牢掌握着局势。“飞针诊穴,断病因。”他低声重复了一遍,语调中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既是考题,自当一试。”寥寥数语,既不急促,也不张扬,但却如同投下一颗定心丸,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台下的观众们听到萧宁的回答后,忍不住开始窃窃私语。“他竟然真的接下了这道题?”“这样的难题,若是换作旁人,恐怕早已惶恐不安了。”“面具公子的从容与自信,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一位年长的医师抚须轻叹:“以飞针施术,本就极为困难,何况还要诊断病因。”“但看他的姿态,仿佛已经胸有成竹。”年轻的士子们则目光炯炯,带着满满的期待:“他会如何施针?答案到底会是什么?”此时,病榻上的男子已被推至舞台中央,几名医师将他的手腕解开,小心翼翼地为他调整了姿势。霞光媚走上前,用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男子的手腕上,片刻后,她缓缓说道:“这位先生,久病缠身,气血亏损,病因复杂。”她转头看向萧宁,目光中带着一抹试探:“公子若能通过飞针刺穴诊断出病因,便算通过此题。”台下的观众再次屏住了呼吸,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萧宁身上。灯火下的他微微抬起头,面具后的眼神平静如水,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既然如此,便请诸位拭目以待。”简单的一句话,却如平地惊雷,将全场的气氛推向了极致。柳枝摇曳,湖风轻拂,观众们屏息凝神,期待着舞台上的奇迹即将发生。银月华与霞光媚站在一旁,目光紧紧锁定在萧宁身上,她们的神情中带着一丝探究与期待,仿佛也想从这场考核中见证些什么。而病榻上的男子,微微睁开双眼,眼神中带着一抹希冀。此时的舞台,已然成为全场的焦点。每个人的目光中都写满了期待与好奇,等待着面具公子的下一步动作。夜风轻柔,胭脂湖的水波悄然晃动,灯火在波面上映出斑驳的倒影。台上,银月华与霞光媚并肩而立,她们的气质一柔一刚,却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协调。霞光媚微微一笑,抬起头环顾四周,目光落在病榻上的男子身上,声音柔和却透着坚定:“各位请放心,此次考题虽与医术相关,但我们不会因难为面具公子而置人安危于不顾。”“这位先生病情虽重,却不至于危及性命。”“哪怕今日面具公子未能完成挑战,我亦会全力施医,保证他的安危无虞。”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难以忽视的信心,仿佛为整个考核场地注入了一股安定的力量。银月华站在一旁,面容如常,轻轻点头:“霞光媚妹妹的话,正是我的意思。”“考题虽难,但它的本意并非是置人于困境,而是借此机会展示飞针的多种可能。”“至于最终的结果,我们只看面具公子的才情,不强求答案是否尽善尽美。”她的声音温婉而含蓄,却又有一股自信与从容,让人不由得信服。台下的观众听到两人的话,纷纷点头低声议论。“看来这场考核不仅是难题,也带着一份学术上的探讨之意。”“是啊,银月华和霞光媚小姐不仅身怀绝技,更有一份仁心仁术。”霞光媚缓步走到病榻旁,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病人苍白的手腕,转头看向萧宁,唇边带着一抹浅笑:“面具公子,准备好了吗?”她的目光温和而坦然,既无咄咄逼人的气势,也无刻意的试探,反倒透出几分信任与期待。银月华则微微侧首,向萧宁微微颔首:“公子,台上台下的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您的表现。”“请赐教。”灯光洒在舞台上,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萧宁的反应。那病榻上的男子睁开了微微发白的眼睛,目光无力却又带着一丝希冀,似乎在等待着奇迹的发生。观众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聚集在舞台中央,低声的议论声也渐渐平息,仿佛全场只剩下了风吹柳叶的声音。连银月华与霞光媚也不由得凝神注视,虽然她们对面具公子的才华有一定信心,但这一考题的难度实在不容小觑。而此时,萧宁站在台上,依旧是那副从容不迫的姿态。他缓缓抬起头,面具下的眼神深邃而清明,扫过银月华与霞光媚的目光时,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既然两位小姐如此信任,那在下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他的话音轻缓,却透着一股强大的自信。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萧宁的身上。他的身姿挺拔,面具遮面,却掩不住那份与生俱来的气度。他的一举一动仿佛都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优雅与笃定,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柳枝在夜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湖畔的灯火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微微荡漾,营造出一种似梦非梦的氛围。“他会如何下手?”“以飞针施术,又如何诊断出病因?”人群中的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地问着同样的问题。霞光媚轻轻退到一旁,将整个舞台留给了萧宁。银月华也缓缓后退半步,双手交叠在身前,目光温柔却带着几分隐隐的好奇与期待。病榻上的男子微微抬起头,努力睁大眼睛,似乎想要看清这个即将为自己施针的人。而萧宁则缓缓向前走了几步,脚步稳健而优雅,每一步都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他停在病榻旁,抬起一只手,轻轻拂过自己的长袍,将手指伸向旁边托盘中的银针。那根银针在灯火下微微闪烁,宛如一道寒光,承载着无数目光的期待与希望。此刻,整个舞台仿佛静止了,时间也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所有人的呼吸都不由得放缓,只为了不打扰这神圣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