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政末朝会篇:朝堂论宗法!
作者:
长工绝剑本书字数:
4922K更新时间:
2025-05-06
大殿之上。这会的孟如秋堪称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已经彻底杀疯了。“咱们再退一万步讲,就算新皇他真的有困难,亦或是受到了某些阻拦无法回京,为了这次他们成功参加政末朝会,我们可是专程派人,前往琼州接他了。”“可是呢?他竟然搞了个替身给我们,然后本人一直躲着我们接他回京的小队。”孟如秋最让人气愤的地方,大抵就在这里了。他总是能把一些明明自己理亏的事情,倒打一耙说辞一改,变成攻击对手的言辞!正如他派去琼州接萧宁的使者小队,明明是想前去把萧宁控制住。可在没有得逞后,他这么一狡辩,这件事就成了萧宁刻意躲着他了。孟党们自然知晓这事情里面的真相。但他们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反而会因为孟如秋的临场借题发挥而振奋。清流们也知道具体的缘由,但孟如秋说的有理有据,他们完全没处反驳。至于一些没有站队的大人们。听了这话都开始皱紧了眉头。“这么说,好像是那新皇自己不想来这朝会啊。”“那是肯定的啊,政末朝会是干什么的?不仅要述职,还要考察君子六艺。他这明显的心虚了,不敢来啊。”“你这一说也对,那新皇的君子六艺什么水准,武学打不过女娃子,格律写蛤蟆蹦跶,这来了不是纯丢人么?”“丢人现眼不说,关键是皇帝肯定也是要被罢黜的。这样的话,是我我也不来。”“所以,这么看这昌南王也是个聪明人啊,知道这次来了就是自取其辱,干脆就跑了。”伴随着有孟党的人,刻意的引导了一番。整个大殿之上,很快就满是这般言论了。孟如秋一直看着这言论发酵,直到整个朝堂上的人,除去清流外似乎都开始抱着这般想法了。他才继续开口,道:“因此,正如大家所想,依我之见啊,这昌南王根本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更不是什么有什么阻拦。”“他根本就是自知自己来了也是自取其辱,对自己的述职和君子六艺没有信心,所以自行放弃了!”“他根本就没有勇气前来,没有勇气站在这大殿之上,面对我们。一个这样的人,真的有资格当皇帝么?”“一个这样的人,如果仅仅是因为他的血缘关系,就让其前来当皇帝,你们觉得天下人能答应么?”孟如秋继续煽动着那些还被蒙在鼓里的朝臣们。孟党更是纷纷开始跟着应和。“不答应!”“他不配!”“我们要为裴十继大人主持公道!”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加上萧宁原本就真的很不得人心,不少人对其本就意见很大。伴随着孟党的煽动!终于。这一刻。朝臣们的反对心理,彻底达到了顶峰。许居正张了张嘴,欲言又止。霍纲左右瞧了瞧,看见的是那些大臣们,近乎疯狂的呐喊。二人无声的叹了口气。他们知道,今天,自己无论如何,是都保不住这新皇的皇位了。先不说他本人都没有办法到场。就目前的这等大势之下,就算那萧宁如期回京了,怕是也会被朝臣们愤怒的火焰,彻底淹没!二人无奈的闭上了眼睛,心中只觉得无助。他们彻底放弃了抵抗了。在他们看来,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无力抗争的事情。算了,就这样吧。这个结局,自己本来就已经想到了不是么?只是啊,为什么?当自己早就想到的结局在自己眼前发生时,自己还会如此的甘心呢?但凡!但凡那昌南王不这么的纨绔!但凡那昌南王能够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朝臣们的扶持!这事情也不会走到这般地步啊。只可惜。这新皇的品行,德行和能力,就是如此的不堪!孟如秋一直打量了霍纲和许居正。在看见这二人那副绝望的神情时,他的心中一阵暗爽。在朝堂之上明争暗斗了这多年!终于啊!终于在今天!自己彻底斗倒了这两个老家伙。霍纲和许居正是那清流们的领袖。这二人都放弃抵抗了,显然,大局已定!孟如秋的目光之中,射出了一抹夺目的光彩。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将自己的姐姐捧上位的事情了!夫终妻及,应该可以吧?如果可以的话,姊终弟及,应该也能说得通吧!孟如秋幻想着,目光偷偷地看向了大殿之上,目前身在最高位的那个人!内卫大统领,大尧明剑,荀直。荀直,这是在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恐惧的存在。无论是他的武学,还是他手中的内卫,都是大尧之最。孟如秋深知,若是荀直想要阻止自己,自己肯定就不能成功。好在。这么多天都过去了,荀直明明什么都知道,但似乎一直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来是默许了这件事。他打量了对方一眼,只见荀直目光平静,完全没有阻拦的意思。很好。既然这样,就能继续下一步了。眼见时机成熟,孟如秋开口,说出了自己最期待、最重要的话语。“正所谓,人要顺势而为。什么为势?众意、民心为势。如今,既然大家都已经觉得,那昌南王不配呆在这个位置上。”“既然那昌南王,甚至都自知不配,都没有勇气站在这大殿之上!我想,咱们可以按照政末朝会的约定,废黜其位了。”说到这里时,他稍微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朝臣们听到这,不由得心中一震。这一步,终于要来了么?在看见无人反对后,孟如秋更进一步:“国不可一日无主,如今,既然那昌南王已然被废黜了皇位,我想,咱们是时候拥立一位新君了。”“咱们大尧是讲究礼法的国度。说到这件事情,我这个外行就不能说什么了。尤其是咱们大尧,先皇没有子嗣,这继位之事更加复杂。”事情说到这等程度,孟如秋自然就要开始考虑避嫌了。接下来,他的表演,将会由其他人接任。“赵大人,你是礼部尚书,不知道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礼部尚书赵荃汉闻言,当即站出,对着孟如秋微微躬身,开始准备表演!一直站在角落里的杨千禾,和另外的几个围观者聚在一起,同样打量着这场闹剧。眼见着萧宁这个正主都还没有出来。他的皇位,就已经被那孟如秋和朝臣们自行罢黜了。杨千禾心中直呼有些看的不爽,甚至还有些失望。她原本还以为,那萧宁不管怎么样都要出场。然后在大殿之上被群臣群起而攻之,狼狈不堪,最终被赶下大位呢。结果。就只是这样?一点都不好玩!一点都没有意思……根本不过瘾啊!杨千禾心中不快的吐槽着,对于接下来这大殿上的风吹草动,以及那礼部尚书赵荃汉满口的什么礼法宗庙之类的东西,全然听不进去了……“孟大人,许大人,霍大人,对于有关于皇位传承之事,这件事情,其实早在昌南王继位之时,我们礼部就已经开始商议这件事情的正统了。”“毕竟,自我们大尧开国以来,还从未遇到过这等事情。因此,在父终子及之后,叔侄之间是否是最佳的继位关系,我们礼部已经商讨了许久了。”“关于这件事情,就在这几天,我们甚至还找到了几位在野的大士们,一同探讨了在礼法以及宗祠等多方面的细节。”“下面,我先说出我们的商讨结论,个中缘由的话,一会再由我和几位大士们,一同给诸位解释。”赵荃汉就是倒向孟如秋的第一批迎风倒的投机者!说完这些,他顿了顿,同样是先看了荀直一眼。事实上。在大尧的所有朝臣眼中,荀直都是那个规则一般的存在。他们可以互相斗法,可以搅弄风云,可以使一些阴谋诡计。但有个前提就是,这件事情,至少荀直不会反对。不然。只要荀直不同意,这件事情你就绝对办不到。大尧的朝堂之上一直有传闻说:为皇帝考虑、忠于皇帝时的荀直,只有皇帝可以不按他的规则办事。不把皇帝当君父的荀直,皇帝都要在他的规则下办法!这一点最直接的体现,可以这么讲:“如果荀直现在愿意扶持萧宁当皇帝,那么,朝臣们基本上是没有人会反对的。”荀直在大尧,就是有这般,甚至是高于皇帝的分量。只不过……荀直的性子人如其名,实在是太正直了一些。说实话。哪怕是有着落剑山庄的关系,若是萧宁是一个这样的纨绔,荀直也绝对不会多看萧宁一眼……在看见荀直的表情依旧平淡,没有丝毫阻拦的意思后。赵荃汉清了清口,继续开口:“我们礼部的意思是,可以请太皇太后,孟氏风华,继位!”他的声音猛然增大。众朝臣在听到这个意见时,不由得纷纷一愣。那些中间派的表情,也跟着精彩了起来。终于。当太后党,如今的太皇太后党,当孟如秋等人,卸下了伪装,露出了真正的爪牙之时。这群人似乎才猛然明悟了过来,接下来究竟是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谁能想到。这太后党最终打的,是这么一个主意!那孟风华,难不成是要当女皇?直到此刻,众朝臣心中,才开始出现了那位孟氏的影子!孟氏是庆宗萧汉在位时入宫的。她一生没有为萧汉生下子嗣,但却凭借着自己的手段,稳居皇后之位。萧汉,也就是萧宁的爷爷!萧汉死后,萧遵继位。这位老皇帝最憋屈的一件事大概就是!自己都当皇帝了,却依旧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母亲封为太后。反而是让孟风华在太后之位上,坐的风生水起。萧遵驾鹤西去!萧宁继位。这位孟氏!更是直接坐上了太皇太后的宝座!这么一个女人,手段不可谓不强啊。如今,他竟然打算剑指皇位了。众朝臣们瞪大了眼睛。许居正等人,更是纷纷铆足了精神。这是他们最后的战争了。尽管说,自己这边没有找到什么有名头足以抗衡孟党的大士。可是!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依旧要打。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他们也要保住萧氏的朝堂!有时候。文官们就是这般,他们的思维是执拗的。在他们心中。萧氏的皇室,就是正统!也正因如此,他们宁可站在自己从来就看不上眼的萧宁这边,依旧也要与孟党相抗衡!很快。那赵荃汉提到的大士们,纷纷入场!为首的。正是那在大尧名声显赫,人尽皆知的谭录和秦远阳!“嘶!那不是谭录大夫么?他周游邻国回来了?”“秦远阳?当年孤身入敌阵,以舌为剑,以礼为盾,破敌百万大军!”“这次这孟党还真是下足了血本啊,这样的人竟然都找来了!”不少人纷纷小声议论。谭录!曾经的帝师。近些年来一直在周游列国,在很多国度都享有盛名。甚至在不少国家的皇室,都受上宾的待遇,更有甚至,帝皇都亲自迎接。秦远阳。曾经与儒家孔难论道,尽管被孔难指责心术不正,依旧名扬天下。在大尧极负盛名,被称作是大尧大士第一人。当清流们看见这二人时,本就凉了半截的心,彻底凉掉了。未战先怯!倒不是他们没有出息。只是。谭录加秦远阳,这等阵容,在大尧根本就没有人可以与之抗衡了……除非那个人。只可惜。那个人,当初自己把朝中四相的名头都用上了,依旧没有请来啊。去除这个根本就请不来的大人物……这次的朝堂论理,妥妥的输定了啊!哎。算了。已经到了这等局面了。就算没有胜算,也要硬着头皮上了。清流们摇了摇头,纷纷上前。朝堂论宗法,开始!与此同时。清流们心中的大人物,正走在皇城内,满脸的幽怨:“你这小子,老夫都这把年纪了,你这一大早还如此折腾老夫……这次回去,一定要让李百万给老夫备坛好酒,好好地补补……”王之山!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