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高高瘦瘦,穿着一件旧呢子大衣,眉眼干净透亮,带着几分南方人特有的温润气质。
姜远寒微微一怔,旋即认出了他。
李德林。
她给宜城日报投稿,就是李德林一眼相中,冒着压力帮她过审发表,还向张景山老师推荐了她,让她去拜师学习。
可惜因为那件事,李德林被上头狠狠处分,最后被宜城报社开除。
她还记得,那天,李德林笑着跟她说:“别难过,我早晚要去更大的地方。”
结果不过短短半年,他真的在京市扎了根,如今已是京市日报的责任编辑,甚至在文学圈也小有名气。
李德林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快步上前:“姜同志?真的是你?”
他的声音不小,周围几个正想看笑话的人全听见了。
姜远寒轻轻颔首:“小李编辑,好久不见。”
她也没料到能在这里见到李德林,本来心情被翟曼她们弄得有点不舒服,但李德林一出现,她欣喜又意外。
李德林一听这称呼,笑得更深了,眼里满是掩不住的欣慰与骄傲:“我和恩师通过信,知道你的进步很大,恩师在信里也总夸你。我现在在京市日报做责任编辑,要不是因为当初认识了你,我还真不一定有勇气北上闯一闯。”
这番话,几乎是赤裸裸地把两人过去的交情摆在了明面上。
翟曼的笑容僵在脸上,罗骁整个人如遭雷劈,呆滞地盯着眼前的一切。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乡下来的村姑,竟和京报的编辑有交情,还是个在业内小有名气,能力非常强的编辑!
李德林看着姜远寒,笑意越发真切,语气轻松地道:“听恩师说你最近有新稿子?正好,我认识新文艺副刊的主编,想帮你争取版头位置,怎么样?”
这话一出,周围一片哗然。
版头!
那可是无数文艺青年梦寐以求的位置!
翟曼差点咬碎了牙,脸色难看得像吃了苍蝇。
姜远寒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又坚定:“多谢小李编辑好意,不过,我会自己投递,不想走后门。”
李德林一怔,随即大笑出声,眼神里是更深的赞赏。
“好,有骨气!这才是我认识的姜同志!”
他声音爽朗,引得不少旁人频频侧目。
就在气氛正热闹时,罗骁缓缓走上前,嘴角带着一点敷衍的笑意:“李编辑好。”
李德林这才注意到他,目光一扫,眸色微凉。
“罗骁?哦,咱们报社新来的实习生,差点忘了。”
他语气漫不经心,像是在提起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
罗骁面上笑着,心底却冷意连连。
区区一个寒门出身的编辑,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等着瞧,等他回去跟他父亲说一嘴,就能让这个毫无背景的小编辑滚出京市!
李德林似是看穿了他的轻蔑,冷冷一笑:“实习生,就该有实习生的样子。
别总想着狐假虎威,我们京市日报,不要关系户,只认真本事。”
这话掷地有声,在场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罗骁脸上的笑意僵了僵,勉强维持着风度:“李编辑说得对,我一定虚心学习。”
他低头掩饰住眸底翻滚的戾气,拳头暗暗攥紧。
李德林懒得再理他,转头对姜远寒露出温和的笑意:“今天难得遇见,不如看完展,我请你喝杯咖啡?咱们也好好聊聊近况。”
姜远寒点点头,优雅而冷静地答应了。
两人并肩而行,气氛亲密自然,仿佛周围的一切喧哗都与他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