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章 生活

作者:萧放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个人在没有参加工作以前叫活着。参加工作以后才叫生活。因为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了。——秦国颂


    安康真的把秦国颂领去见了他们的厂领导。


    厂领导是新来的。个子很高,浓眉大眼。穿着一身不戴领章帽徽的绿军装。年龄三十七八岁。姓郑,叫郑弘山。


    “这就是我说过的秦国颂。郑主任,您看他行不行,也可以当面考一考他。”安康对郑弘山介绍说。


    郑弘山打量了一下秦国颂扑哧笑出了声音。


    “哈哈,我怎么看着他好面熟啊,你仔细看一下他长得像谁?”郑弘山笑着对安康说。“分明就是小号的我嘛?哈哈哈,太巧了,真像我年轻的时候!”


    郑弘山是个爽朗的人,他的笑声可以感染人,他接着又对安康说道。


    “你再仔细看看是不是有些像?这眉眼儿,这股精神劲儿?”


    安康笑着说道。“真的是啊,真很像!您要不说,我还没看出来。真的是太像了!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我觉得他怎么像一个人呢?就是没想起来。”


    郑弘山对秦国松说:“拿到毕业证了吗?还没有吧,应届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生都要推迟毕业,留校搞运动闹革命了,配合学校的造反组织批斗那些走资派。你没参加组织?”


    秦国颂点了点头:“参加了。我还是红卫兵呢,学校有好几个组织都让我参加,我一下参加了两个组织。不过我不怎么参加活动。对那些没什么兴趣。”


    “嗯?对革命还没兴趣啊。”郑弘山故意的问道。


    秦国颂诚恳的说:“我爸爸是老红军,闹了一辈子革命,我从小就受他的教育,尊重革命先辈。可,可现在这革命……”秦国颂看着郑弘山,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嗯,我也说不好,我觉得我还是干我最喜欢的事,科学技术,闹革命也离不开这些呀。”


    “嗯,也是啊,你还是个初中生,这样你先进厂当临时工,一个月30块钱。看看发展怎么样,有潜能的话等有了指标咱们再考虑转正的事。好吧?”


    郑弘山对安康说:“这样吧,先让他去金工车间,去洗车组,就是小范儿他们那个组,让他先跟小范学习。他们那个组不是搞技术革新吗?正好让这小伙子过去锻炼锻炼。”


    “好,我这就领他过去!”安康答应着。


    “先去劳资科办个手续,填个表,填完表就领他去看看。从明天起正式上班。”郑主任吩咐道。


    秦国颂跟着安康填完表来到了金工车间,见到了小范。小范可不显小,看模样都像个老范,其实呢,他还不到30岁,长得显老,个子不高,略显得有些驼背。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他用棉丝擦了擦手。笑着跟秦国颂握手。


    “嗯嗯,来了。我刚听领导说了,要分过来一个学员。欢迎欢迎!我们这儿现在就缺年轻的有文化肯钻研技术的。说实在的……”


    小范是金工车间的一个班长。他有句口头禅:说实在的……这句口头禅就跟他的人一样,显得那么实在。


    安康握着范班长的手:“范班长辛苦了,这小伙子叫秦国颂。红军的后代,人极聪明,把他交给你我就放心了,可不能保守啊,要真心的教他。”


    范班长憨厚的笑了。“说实在的,你脑子就好使,挺聪明的。在我们厂谁不知道啊?”


    安康摇了摇头。“我可比不上他,接触接触你就知道了,人不但聪明,还特别谦虚好学!”


    范班长又看了看秦国颂。“哦,叫国颂是吧?以后你就叫我范师傅就行了,没关系的,好好学,将来一定有出息。”


    他指的是旁边的这台洗车车床。“这台车床是咱们厂的宝贝,跟我好几年了,有感情。”接着他又说道。“铣车跟别的车床最大的区别就是加工的车件不转动。车刀动。你看那圆车,车件在卡头上转动,车刀只是平行或者前后的运动。咱们这个正相反,车件平行前后的运动,而车刀呢,旋转着在做上下前后左右的运动……明白了吗?”


    说着他搓了搓手,拿出一支烟点着。


    “我文化不高,说不出深刻的道理来,你能听明白就行。”


    秦国颂看着范班长憨厚的样子,心里感觉到轻松温暖。他红着脸笑笑说。


    “您说的真好,不愧是老师傅,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了,我都能听明白。范师傅以后就拜托您了,给您添麻烦了。”


    这话说的范班长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咧开厚厚的嘴唇乐了。


    “别说这些客气话。以后啊,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见了我千万别客气,有什么需求,只要我能做到的。你尽管说。”


    于是秦国颂就成了范班长范志明的徒弟。说实在的这个范志明范班长对秦国颂是真的好。在以后的一些日子里,他不但毫无保留的把技术传授给秦国颂,而且在生活上还给予他一定的照顾。去食堂打饭他都要打两份,一份是他自己的,一份给秦国颂。


    那时的师徒情谊毫无自私而言,革命的友谊加上人性的关怀,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无比的温暖……


    范班长总是给他说。你还小,正在长身体,要多吃些。别不好意思。等你发了工资,有了钱再请我吃。这行吧?


    谦虚好学又聪明的秦国颂,很快就掌握了铣车的原理。这让小范师傅高兴的合不拢嘴,见人就夸他带了个好徒弟。


    “这孩子很快就能超过我,说实在的……真的!”


    有一次来了一个工件很不好加工。小范师傅都有些怵头。他在那儿琢磨来琢磨去,就是不好摆放工件的位置,找不到加工的角度。秦国颂看到范师傅着急的样子,打量了一下加工的那个工件,对范志明师傅说。


    “能不能先把它卡在圆车上镗一下?”


    小范师傅看了一眼秦国颂,意味深长的说。“咱们操纵的是铣车,你知道它还有什么名字吗?它叫万能铣。拿到圆车上去加工,还不让人家把咱们笑话死。”接着他又补充道。“只有圆车干不了的活,拿到咱们这边来,还没有见过咱们干不了的活,去找圆车的呢。如果要是没有圆车的话,咱们这活就不干了?”


    秦国颂一下子对范师傅由衷的感觉到敬佩。敬佩他这种精神,敬佩他恪守职责的这种工作态度,在敬佩之余,他又觉得范师傅有点死心眼儿。进而又一想也是啊,如果没有圆车的话,这活儿那难道咱们就干不成吗?


    秦国颂受了范师傅的感化,心里想着快点找到解决它的办法。


    他琢磨了一会儿,忽然灵机一动。换了个角度思考加工这个工件的操作程序。他把想法告诉了范师傅。范志明一拍后脑勺。


    “对呀,我真是死脑筋!还是年轻人脑子快呀。”


    工件加工好了。范师傅乐呵呵地笑着对秦国颂说。“功劳在你这里,我要给你记头功!”


    他对车间里其他的师傅们说:“说实在的,他真的不一般,真的!”


    时间到了1967年。要过春节了。


    这一年的春节很特殊,不放假。


    《人民日报》刊登了一份57个革命组织的联合倡议书。倡议书中提出: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送礼都让他统统去见鬼!春节被戴上了革命的帽子成了忆苦思甜和斗私批修的战场。让广大干部群众抓革命,促生产。


    大年三十晚上收音机和广播喇叭里播送的是《白毛女》“北风那个吹……”


    这滋味真是别有一番风情。用革命代替团圆是全国人民的主旋律。


    大年三十的晚上,秦国颂正在车间加班,车间的广播喇叭里传出了通知,让他来郑弘山办公室一趟。秦国颂放下手中的活。洗了手,快速向郑弘山的办公室跑去。


    郑弘山微笑地接待了他。“秦国颂同志,请坐。”


    他给秦国送倒了一杯水。“我听说你在组装一台收音机,还是挺高级的那种,收音机装好了吗?”


    秦国颂有些惶恐的看着他的领导,羞怯怯的回答。


    “装好了,就是还不太理想,有些功能还正在调试当中。”


    “嗯,我听说还是6个管的,市面上挺不好买到的那种。你能把它拿来让我看看吗?”


    秦国颂没明白领导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他赶紧解释到。“不算高级,就是普通的那种,市面上很少,价格还有些贵。就这我组装还花了二十多块钱呢,如果买现成的将近七八十块钱呢。”


    “嗯,真有本事!你现在回去把它拿来让我参观参观好吗?”


    秦国颂显得有些忐忑不安。“现,现在去吗?”


    郑弘山说。“现在去吧,有什么困难吗?”


    秦国颂赶忙回答道。“没,没有,我去给范师傅请个假,马上就去拿。”


    秦国颂离开了郑弘山的办公室,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车间,对范志明说。


    “范师傅,我请一会儿假,回趟家。厂领导要我回家取我自装的那台收音机。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他又悄悄的对范志明说。“我装的那台收音机是可以听短波的……”


    范志明“额”了一声,沉吟了片刻。


    “通过这一阶段,我们了解的郑主任,这人尽管是新来的,但是人很正直,不整人,他也有文化,工人们都挺尊重他的。”


    然后又安慰秦国颂:“你把那个短波波段掐了,再拿给他看,他要问你,你就说还没装好呢。”


    秦国颂答应了一声。“谢谢你范师傅!这事就你一个人知道,我跟别人没说,谢谢你了。”


    范志明微微笑了笑:“快去拿吧!也许是好事呢。”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