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2章 攻城受阻

作者:我就是不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孱陵城下的喊杀声已持续了三日,江东军的攻势如同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却始终没能越过那道不算太高的城墙。


    五万精锐将士,在周瑜这位美周郎的指挥下,对着孱陵北门发起了数十次猛攻,云梯断了一根又一根,冲车撞得木屑飞溅,城下的尸体堆得越来越高,可城头依旧插着荆州军的旗帜,守兵的呐喊声也未曾减弱半分。


    谁都知道江东军精锐。


    他们能在长江上纵横驰骋,把荆州水师打得节节败退;能在旷野上列阵冲锋,让荆州的军队闻风丧胆;可偏偏到了“攻城”这件事上,这支精锐之师就像被抽走了锐气,连一道孱陵城都攻不下来。


    说起来,这倒不是江东军将士不够勇猛,而是江东军从根上就带着“攻坚乏力”的短板,翻一翻过往的战事,便能看得明明白白。


    当年江东猛虎孙坚孙文台,何等英雄?十七岁便敢孤身斗盗匪,后来讨董卓、破黄巾,一路杀得敌军望风而逃,可偏偏在攻打江夏时栽了跟头。


    他率大军围攻江夏城,本以为能速战速决,却没想到被黄祖的守军拖入僵局,最后在一次巡查阵地时,被城上射来的冷箭射中,当场身亡。


    要知道,黄祖在整个三国将领里,那都是排不上号的人物,麾下兵马也多是乌合之众,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能在孙坚的猛攻下游刃有余,最后还能反杀江东猛虎。


    这事说出去,怕是没人敢信。


    可事实就是如此,江东军从那时候就暴露了攻城不行的问题,即便有孙坚这样的猛将坐镇,也没能啃下江夏这块硬骨头。


    孙家也因此和荆州结下世仇,孙策平定江东后,几次想为父报仇,攻打江夏,可每次都是损兵折将,连江夏的城门都没能摸到。


    后来孙权继位,依旧盯着江夏不放,可直到赤壁之战打赢,江东都没能摸一摸江夏的大门。


    最后还是吕蒙白衣渡江,背刺盟友关羽,靠着假扮商队偷袭,才总算把江夏攥在手里。


    若是堂堂正正攻城,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再说说周瑜自己,他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赤壁一把火,烧得曹操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也烧出了“美周郎”的千古美名。


    所谓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两把火。


    只能说曹老板看人真准!


    可赤壁之后呢?周瑜率大军去打巴郡,本想趁势向西扩张,拿下益州,结果打了一年多,巴郡的城墙连个缺口都没打开,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撤兵。


    转头又去打南郡,这次他更是拼尽了全力,最后连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了,可到死都没能踏进南郡城一步。


    就连曹操听到曹仁的奏报,都忍不住调侃:“不愧是曹仁,就连败仗败得这么优秀——仗是输给周瑜了,可南郡城最后还是没让他拿走,反而落到了刘备手里。”


    这话听着是调侃,实则是点破了江东军的软肋。就算能在战场上打赢对手,也未必能把城池攻下来。


    说这些,不是故意贬低江东军,而是想摆一个事实:江东军的优势在水战、在旷野奔袭,在那些能发挥他们“灵活机动”特点的战场。


    可一旦遇上“攻城”这种需要死磕硬拼、讲究器械与耐力的战事,他们的短板就会被无限放大。


    毕竟江东地处江南,多水网少坚城,将士们平日里练得最多的是驾船、是骑马冲锋,而非如何架云梯、如何撞城门、如何应对城头的滚木礌石。


    就像现在攻打孱陵,周瑜把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


    第一天用炮车轰击城墙,想轰出缺口,结果城墙虽有破损,却没塌。


    第二天派死士扛着云梯强行登城,结果死士刚爬到一半,就被城头的荆州军用长矛挑下来,或者被滚木砸得粉身碎骨。


    第三天又想用水师从沅江绕到城南,偷袭南门,结果被刘磐派去的守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水师战船还被烧毁了好几艘。


    五万大军,主攻一个北门,连续三天,连城头都没能登上一步。


    城下的江东军将士,看着城头依旧斗志昂扬的荆州军,再看看身边倒下的袍泽,眼神里渐渐多了几分疲惫与迷茫。


    而城头上的荆州军,见江东军久攻不下,士气越发高涨,连民夫都主动拿起兵器,帮着守军搬运滚木礌石。


    周瑜站在阵前,看着这一幕,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手中的马鞭被攥得紧紧的,指节泛白,小拇指的指甲翘的老高,看得出来,是用心做美甲了。


    他知道,再这样耗下去,江东军的士气会越来越低,粮草也会渐渐不足,到时候别说拿下孱陵,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成问题。


    可他又不甘心。


    明明江东军在兵力、在装备上都占优势,却偏偏被一道城墙挡住,这让他这位江东美周郎如何能甘心?


    夕阳再次落下,暮色笼罩着战场,江东军的攻势渐渐停了下来。


    城头上的刘磐与黄忠并肩而立,看着江东军撤兵的背影,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刘磐笑着对黄忠道:“汉升,看来江东军确实不擅长攻城,咱们再守几日,他们怕是就要撤兵了。”


    黄忠点了点头,目光却依旧凝重:“周瑜此人智谋过人,咱们不能掉以轻心。他今日撤兵,说不定是在谋划新的计策,咱们还得加强戒备,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刘磐点点头:“汉升此言甚是,人常言周公瑾多智,却是不可不防。”


    夜色渐浓,孱陵城上的灯火渐渐亮起,守军们开始修补城墙、清点物资,准备迎接明日可能到来的又一场恶战。


    而江东军的营帐中,周瑜正对着舆图沉思,帐外的士兵们低声交谈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


    仗打到这个份上,再不想辙,就只能撤兵了。


    可区区一个孱陵就能拦住江东军,日后如何去逐鹿中原?


    中原的雄关大隘何其之多?以今日之江东军,荆南四郡尚不能平,诓论争霸天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