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7章 常林献计

作者:我就是不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黑云压城城欲摧。


    十几万胡骑如同潮水般漫过平原,黑色的皮甲、白色的狼头旗、雪亮的弯刀,将上党城围得水泄不通。


    老天似乎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杀戮悲鸣,上党郡的天空黑得都仿佛被泼了墨。


    铅灰色的云层低得几乎要压到城头,狂风卷着沙砾抽打着"马"字大旗,将"汉"字边缘撕裂成狰狞的布条。


    马超握紧腰间虎头湛金枪,枪柄上的饕餮纹硌得掌心生疼。


    他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敌阵,每个方阵都用牛油火把连成火墙,在暮色中如同一条蜿蜒的赤蛇。


    更远处,胡人的战鼓开始擂响,沉闷的声浪震得城砖簌簌掉落,惊起栖息在林中的飞鸟。


    “百姓们都迁入城中了吗?”马超的声音穿透狂风。


    “两天前,最后一批百姓,已经迁入城中了。”一旁的副将答道。


    副将是马超的另外一个族弟马昀,自从张飞率领铁甲重骑之后,在当马超的副将,就有些不合适。


    所以马超上表朝廷,请求再给他派一个副将,天子恩准他的族弟马昀出任。


    “粮食呢?”


    “昨夜翼德将军率重骑亲自押送,已经全都入库了,就连一粒米也没有留给胡人。”


    “好,既如此,我们可以放手一搏了。”


    “啊?可是前些天兄长求援的时候,大将军来信,说让我们先防守一波,等他援军抵达后,在做计较啊。”


    “没错,是放手一搏!”


    其实面对胡人的十几万联军,马超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要论指挥大规模骑兵作战第一人,当今世上非马超莫属。


    即便胡人的兵力是他的两倍还多,可他依然有信心能打赢此战。


    更何况他麾下还有张飞率领的一千重甲骑兵。


    此次胡人出兵十几万,按照马超的意思,是要跟他们在上党城外碰一碰,让这些北方草原的胡人,知道知道西凉锦马超的威名。


    让他们晓得这世间的骑兵,不只有并州的狼骑和白马义从,还有西凉铁骑同样横行天下。


    但张飞却有不同意见。


    战争是一种全面的大型团体暴力活动。


    战争的胜负与否,不止要考虑军事方面,还应该要考虑到别的方面。


    胡人凶狠残暴,劫掠成性,这次出兵上党,沿途烧杀抢掠,不知道毁灭了多少村庄。


    许多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只得举家逃亡,而重兵把守的上党,在他们看来就是最安全的防护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张飞虽然性格火爆,跟随刘备,年深日久,受到刘备的熏陶,多少也学到了一些刘备的仁德爱民。


    正是因为这些百姓,张飞建议马超派出骑兵一路护送至上党躲避胡人的屠戮。


    起初马超是不答应的。


    因为马超出身西凉,身上有一半的羌人血统,对于这样的情况,从小就司空见惯了。


    在他的印象里,西凉的那些军阀,也从来没有哪个把百姓放在眼里,今天你没粮食了,去劫掠一波百姓,明天他没粮食了,也去劫掠一波百姓。


    就连他马超,当年在西凉也干过劫掠百姓的糟心事。


    这些草民就如同地上的野草,杀完一茬,下一场雨,又会长出来一茬,总也杀不完。


    与其浪费宝贵的兵力去保护他们,不如直接去干胡人。


    在他看来,只要打败了胡人,自然就没人屠戮那些百姓了。


    但张飞却不同意。


    两人曾争执不下之际,守城卫兵来报,城外来了一人,自称常林常伯槐,特来献计。


    “常林?”


    刚才还跟马超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张飞,一听来人的姓名,急忙让卫兵将人请进来。


    跟傲上而不辱下的关二爷不同,张三爷素来仰慕那些文人名士。


    而这个常林,张三爷恰恰听过他名头。


    常林字伯槐,老家就是上党旁边河内郡的。


    时人都传他年幼时家贫,但却很好学,也很有才智,凭着勤奋刻苦,终于学有所成。


    因为躲避战乱,才来到并州定居,是并州有名的名士


    袁绍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干,曾经多次举荐常林为官,但常林不看好袁绍最终能得天下,全都婉言谢绝了。


    “伯槐先生,久闻大名,早想拜会,只是军务繁忙,始终缘悭一面呐。”


    要说还得是三爷,会看人下菜碟,这碰见了名士,说话都开始文绉绉的了。


    “阁下想必就是虎牢关下,与刘使君一同三英战吕布的张飞张将军吧?”


    “嗨呀,想不到先生也知我名?”


    “哪里哪里,张将军世之虎将,有万夫莫当之勇,天下皆知,林虽地处偏远,也曾闻得将军的威名。自吕布死后,将军堪称天下第一武将。”


    “啊?哈哈哈……”


    被人这么夸,尤其还是他一向仰慕的名士夸赞,张三爷心中难免兴奋,高兴的仰天长笑。


    一旁的马超不乐意了。


    都说文武第一,武无第二。


    凭什么你个黑厮有这么响亮的名头?


    还吕布死后,你就是天下第一。


    我马超不服。


    但不服也没办法,当初长安校场比武,马超虽然没有败于张飞之手,可也知道自己绝无可能胜过张飞,真要是拼个生死,只怕还是自己赢面少些。


    但马超又听不得别人在一旁如此吹嘘张飞,于是出言打断道:“这位先生,不知此来有何见教?”


    常林轻捋胡须:“袁本初为一己私利,竟引狼入室,将这并州千里疆域尽皆划为胡人牧场,在下不忍见并州生民受苦,故而前来献计,以逐胡骑。”


    张飞马超二人正为是否出兵争执不休,听到常林要献计,急忙异口同声的问道:“哦?不知先生有何计策可以教我等?”


    “呵呵,今胡人联军十余万,人多势众,上党只有五万之众,可谓敌众我寡。”


    马超不服道:“休说十几万人,便是几十万胡骑,凭我麾下五万铁骑,也须怕他不得。”


    “二位将军皆有万夫莫当之勇,然人力有时穷也。如今胡人十几万兵分三路,在并州境内横行无忌,将军打算如何破敌?”


    “这有何难?胡人兵分三路,我正好分而破之,待我集中麾下兵马,可先破敌一路,而后破敌一路,最后再破一路,如此这般,敌虽三路之众,皆破也。”


    “哈哈哈,如此上党不保也。”


    马超眼睛瞪的溜溜圆:“如何不保?”


    常林道:“敌虽分三路,然全是骑兵,将军截住一路,然敌不与将军交战,只是拨马便逃,将军追是不追?”


    “自然要追。”


    “将军中计矣。敌人一路奔逃,正是引诱将军去追。如此另外两路大军,可趁机截断将军后路,而后攻打上党。若上党不存,将军粮草不继,安能不败?”


    “那我不追了,反身去打另外一路,这总可以吧?”


    常林摇摇头:“将军不论去拦截哪一路,敌人都会望风而逃,引诱将军去追,给另外两路创造机会。”


    “嘿,那我也兵分三路,分别劫击,我就不信他们还会继续逃跑?”


    “呵呵呵,将军本就兵少,还要兵分三路,岂非羊入虎口?”


    “那、那、那我该如何是好?总不能啥也不干,就在这上党等着那群兔崽子吧?”


    “正是。”


    “嗯?先生这是何意?”


    “将军,上党乃是将军必救之所,当然也是敌人必攻之所。


    只要将军不出城,敌人自然要在这上党城下汇聚,到时将军可以逸待劳,先倚坚城,挫敌锋锐,而后再出城与敌决战,定可一路破敌。


    原本我所虑者,乃是城外百姓的安危,可我得知将军为免百姓受屠戮,竟然将附近百姓尽皆迁入城中,此举足可见将军仁德。


    那三族胡人背后,有智谋之士为其等出谋划策,将军不察之下,恐为其算计。在下一则不忍见将军兵败,二则不想胡人在汉土肆虐,故而才来与将军献计。”


    古时打仗,除非是事前有预谋的坚壁清野,否则很少会在突发状况的时候,把附近的百姓迁入城中的。


    一来是城内空间狭小,容不下太多人,二来城内饮水粮草不够充足,古代攻城之战,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三年五载也有,城内多一人,就要多一张吃饭的嘴。


    所以古代遇到这样的突发状况,都是拒绝周围的百姓入城避难的,就算有,也只会让青壮进城,以便于在战时征战为民夫或者炮灰。


    但由于张飞的坚持,此次来上党避难的百姓,不论男女老幼,全都得以入城避难。


    也因此打动了常林,毛遂自荐为马超二人出谋划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