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7章 我乃长公主驸马爷赵子龙

作者:我就是不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到虽说只是个小小的牙门将,可到底是刘备的亲卫统领。


    若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这样直接下旨调走,恐怕刘备心中会有芥蒂。


    想到这里,刘浪拱手道:“陛下,此事还需跟皇叔通通气。”


    “嗯,也对,毕竟是皇叔的人。”刘协靠回龙椅,冕旒轻晃:“是该先跟他说一声。明日下朝,朕与皇叔分说。”


    天子忽然意识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人事调动,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


    刘备作为汉室宗亲,如今又是百官之首的尚书令,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处理不当,刘备有了异心,很可能动摇朝廷的根基。


    “陛下圣明!”


    天子手指轻点,笑道:“皇兄也学会拍马屁了?朕哪里圣明了,若非皇兄忠言直直谏,朕差点又犯错了。”


    话音刚落,刘浪突然上前半步,玄色锦袍扫过满地碎金般的光影,朗声道:“陛下此言差矣,陛下乃是天子,天子无错,错只在臣下。”


    他字字如金石落地,惊得梁间栖着的雀鸟振翅乱飞。


    刘协猛然抬头,凤目圆睁直视对方。烛火在两人中间摇曳,将刘浪棱角分明的面容映得忽明忽暗,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没有半分回避的怯懦。


    殿外廊下的侍卫听到声响,下意识按住刀柄,却见天子抬手示意退下。


    刘浪继续道:


    “古往今来,明君圣主亦有失策之时。可为何秦皇汉武之名仍光耀千古?”


    他不等天子回答,自顾自道:“在于臣子懂得补阙拾遗,在于天下人只知圣旨英明。”


    天子听完,无意识的拨动案头的竹简,突然想起九岁登基那年,董卓将诏书按在他掌心强行盖玺的画面。


    那时他尚不知皇权为何物,如今坐拥关中,却依然在权力的迷雾中摸索。


    “陛下可还记得,祭天大典前孔融谏言受阻,满朝皆指他迂腐?”


    刘协想起那日朝堂上,孔融被驳斥时花白胡须颤抖的模样,而群臣的附和声,竟比他这个天子的旨意更响亮。


    “君上者不能有错,错的只能是臣下。”


    刘浪上前两步,声音放低却字字千钧:“陛下若自承过失,轻则损威严,重则令诸侯起异心。袁绍曹操之流,岂会放过这等天子失德的把柄?”


    暮色渐浓,刘协望着阶下这个扶持自己一路走来的权臣,忽然发现对方眼中没有半分倨傲,只有如同帝师般的殷切。


    三年前在逃亡马车上,也是这样的目光,教会他如何在刀尖上握住皇权。


    “嗯......”刘协缓缓起身,十二旒冕随之轻晃,玉珠相撞发出清越声响。


    “皇兄之言,朕铭记于心。”


    殿外不知何时下起了细雨,敲打在汉白玉栏杆上,宛如为这场隐秘的帝王之学授课奏响尾声。


    当刘浪退出宣室殿时,回望灯火渐起的未央宫,忽然想起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典故——或许这乱世之中,正是需要这般君臣相济,方能重现大汉荣光。


    ……


    夜深,将军府的后花园内,灯火通明,刘浪正在宴客。


    “大将军深夜相邀,定有要事。”徐庶落座,目光扫过满桌佳肴:“不过大将军摆下这等宴席,倒像是鸿门宴啊。”


    刘浪笑着举起酒爵:“元直莫要打趣。子龙镇守汉中劳苦功高,今日特地备酒接风。”


    他的目光落在赵云银白的铠甲上:"听闻你上月在定军山设伏,以三千轻骑破了蜀军数万大军?"


    赵云闻言,英俊的脸庞泛起一丝赧意:“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让丞相见笑了。”


    烛光照耀下,刘浪发觉赵云越发英武不凡。


    难怪能引得长公主倾心,只这副皮囊,便是天下少有。


    酒过三巡,刘浪突然放下酒爵,神色变得郑重:“子龙,今日有件大事与你商议。"


    他望着园中摇曳的梅花:“二位也知道,长公主订婚之后,还未过门,驸马便暴病而亡,现已孀居多年,天子怜她孤苦无依,有意为她择婿。”


    话音未落,赵云握着酒盏的手猛然收紧,琥珀色的酒液溅出几滴。


    徐庶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陛下觉得,”刘浪顿了顿,目光如鹰隼般盯着赵云:“子龙忠勇无双,乃是驸马的不二人选。不知子龙意下如何?”


    霎时间,花厅陷入死寂。赵云只觉喉头发紧,想起半月前在宫中偶遇长公主的场景——她身着藕荷色襦裙,手持团扇端居马车之中,鬓边的珍珠步摇随着马车轻晃,回眸一笑时,竟比汉中春日的海棠还要明艳。


    从那时起,赵云的心底,便映入了一个影子。。


    “我......”赵云张了张嘴,老脸憋得通红,耳垂也泛起可疑的红晕。


    征战沙场十余年从未怯场的虎将,此刻却像个初通情事的少年:“这......此事......”


    刘浪见状,心中暗笑,却故意沉下脸:“想来是子龙一心为国,心中无有男女之情。既如此,我明日上复天子,再为公主另招驸马。”


    说罢,他作势要起身离席。


    “我愿意!”赵云几乎是脱口而出。


    话一出口才惊觉失态,慌忙起身请罪:“末将失言,还望大将军恕罪。”


    徐庶再也忍不住,抚掌大笑:“好你个赵子龙,平日里单枪匹马闯敌营都面不改色,今日倒像个新嫁娘!”


    刘浪也跟着笑起来,重新落座后,神色转为郑重:“既然如此,我明日便奏请陛下赐婚。”


    说完,他又望向徐庶:“元直与子龙相交莫逆,可否为他做媒?”


    徐庶拱手笑道:“愿效犬马之劳。只是大将军你......”


    “我嘛!”刘浪眼中闪过狡黠:


    “当然是作为女方这边的人了。别忘了,长公主可也是叫我一声皇兄的。”


    徐庶笑道:“哈哈哈,好好好。既如此,待我回去,找人算个黄道吉日,就来下聘,如何?”


    “善。”


    赵云此时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多年前在常山时,曾对自己说要"为国征战,马革裹尸",却不想今日竟要披上红绸,做那金枝玉叶的驸马。


    但一想到长公主温婉的面容,他又觉得,若能与她共度此生,倒也不负这乱世烽烟。


    一月后,大将军府张灯结彩,未央宫的圣旨与聘礼同时抵达。


    当刘娴掀开轿帘,看到身披红袍的赵云时,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整个长安的喧嚣都在此刻静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