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6章 鹰愁涧那边怎么样了

作者:玛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一百二十六章  鹰愁涧那边怎么样了


    齐征笑了笑,没有接话。


    他知道,自己身上的秘密越来越多了。


    判官笔,神秘的“炼魂录”,诡异的“神意”书法,现在又能吸收狂暴地气……


    这些东西,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但眼下,他恢复了实力,这是最重要的!


    “鹰愁涧那边怎么样了?”齐征立刻问道。


    “火还在烧,但涧内那股邪恶气息弱了很多,估计被刚才的地气暴走给搅乱了。”李白道,“你的人把守得很严,没有东西跑出来。”


    那就好。


    齐征心中稍定。


    看来自己的计划成功了。


    烧山是假,引动地气,打乱对方仪式是真!


    现在,该是收网的时候了。


    他看向李白:“李大哥,还得麻烦你跑一趟。”


    “去鹰愁涧?”李白问道。


    “不。”齐征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去王甫林的行辕。”


    “找那老狐狸算账?”李白眼睛一亮。


    “不急。”齐征道,“你替我去送一份‘谢礼’。”


    “谢礼?”


    “对。”齐征拿起桌上那方王甫林留下的、号称能“驱邪避瘴”的“定神墨”,递给李白,“物归原主。顺便告诉王大人,鹰愁涧地气已平,贼人授首在即。他若有兴趣,不妨……一同前往观礼?”


    李白接过墨锭,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你是想……让那老狐狸亲眼看看,他错过了什么?”


    “不。”齐征笑容更冷,“我是想让他亲眼看看,得罪了我,会是什么下场。”


    他要让王甫林,成为压垮雪风岭盗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白拿着那块“定神墨”,再次来到王甫林的临时行辕。


    此刻的行辕,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王甫林坐在主位上,脸色铁青,眼神中充满了惊惧和懊悔。


    他仅剩的几个护卫和那些平江衙役,也都垂头丧气,如同斗败的公鸡。


    鹰愁涧传来的消息,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末日降临。


    精锐手下全军覆没,自己被困险地,还得罪了那个手段诡异莫测的齐征。


    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跌入了谷底。


    看到李白大摇大摆地走进来,王甫林的心更是沉到了冰点。


    这煞星又来干什么?难道齐征要对自己下手了?


    “王大人,别来无恙啊。”李白将墨锭往桌子上一扔,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王甫林吓得一哆嗦,看着那块熟悉的墨锭,又惊又怒:“你……你来干什么?!”


    “奉齐大人之命,物归原主。”李白懒洋洋地道,“齐大人说了,感谢王大人之前的‘慷慨相助’,才让平江侥幸化解了一场地气危机。”


    王甫林听到“慷慨相助”四个字,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他哪里是相助?他分明是被当枪使了!


    “另外,”李白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戏谑,“齐大人还说,鹰愁涧的地气已经平复,涧内贼人似乎也元气大伤,正是将其一网打尽的好时机。问王大人有没有兴趣,移驾前往,一同观礼?”


    一同观礼?


    王甫林看着李白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升起。


    他毫不怀疑,自己要是真去了,绝对看不到什么“贼人授首”的场面,而是会看到自己的脑袋搬家!


    “不……不必了!”王甫林连忙摆手,声音都有些颤抖,“本官……本官身体不适,就不去凑热闹了。剿匪之事,全凭……全凭齐大人做主!”


    他彻底认怂了。


    在绝对的实力和看不懂的诡异手段面前,他那点官威和心计,根本不堪一击。


    “哦?那可真是遗憾。”李白耸耸肩,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回头补充了一句,“对了,齐大人还让我转告王大人一句。”


    “什……什么话?”王甫林紧张地问道。


    李白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缓缓道:“平江水深,大人还是……早日回京吧。”


    说完,他哈哈大笑着扬长而去。


    留下王甫林一个人瘫坐在椅子上,冷汗浸透了官袍。


    平江水深……早日回京……


    这是警告!赤倮倮的警告!


    他知道,自己再待下去,恐怕真的要客死异乡了。


    不行!必须走!立刻走!


    王甫林连夜收拾行装,第二天一早,便以“水土不服,旧疾复发”为由,向上递交了辞呈,带着残余的护卫,灰溜溜地离开了平江县。


    连招呼都没跟齐征打一个。


    这位气势汹汹而来,意图夺/权查办的钦差大人,最终以一种近乎狼狈的方式,黯然收场。


    他的离去,也宣告着齐征与朝廷派来的力量的第一轮交锋,以齐征的完胜告终。


    而此时的鹰愁涧。


    大火已经熄灭,留下一片焦黑的废墟。


    涧内那股邪恶的黑雾和诵经声也早已消失。


    平江的兵勇们,在指挥官的带领下,手持那幅杀气腾腾的《雁门太守行》,小心翼翼地进入了山涧。


    一路畅通无阻。


    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甚至连一具绑匪的尸体都没有发现。


    仿佛之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


    直到他们深/入到地图上标注的那个“血土山谷”。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血土山谷内,景象诡异。


    没有尸横遍野,没有打斗痕迹。


    只有一片空旷的谷地,地面果然呈现出一种不祥的暗红色,仿佛被无数鲜血反复浇灌沉淀而成。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混合着硫磺与血腥的奇异气味,正是之前亲卫带回的那种。


    谷地中央,有一个用黑色石头垒砌的简陋祭坛。


    祭坛上空空如也,但石面上刻满了扭曲怪诞的符号,与之前往生教俘虏身上发现的刺青有些相似。


    祭坛周围的血土上,散落着一些燃烧殆尽的黑色蜡烛残骸,还有几件破烂的、带着血污的粗布衣服,似乎是之前那些绑匪留下的。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柳如是呢?


    绑匪呢?


    他们就像凭空蒸发了一样!


    带队的指挥官脸色难看至极。


    齐大人的火攻计策虽然逼退了敌人,打断了他们的仪式,但人质却不见了!


    这让他如何回去复命?


    “仔细搜!一寸土都不要放过!”指挥官咬牙下令。


    亲卫们立刻散开,开始对整个山谷进行地毯式搜索。


    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些线索。


    在祭坛后面的一块岩石下,发现了一小块被撕破的青色布料,正是柳如是常穿的那件襦裙的料子。


    布料旁边,还有一行用石子歪歪扭扭摆出来的字:


    “笔在,人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