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4章:钱娇娇的工厂

作者:东风放纸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还活活打死?你不是和花明媛她们一起住吗?她们能眼睁睁看着你被活活打死?”梅令月拍了一下桌子,苗文整个人都跟着发抖,一直低着头,不敢看梅令月。


    虽说是自己家女儿,但是动不动就要打死人,这是哪里的规矩。


    “大姨不会管我们的死活的。”


    苗文小声道。


    “你们家情况到底怎么样?你那个大姐怎么了?一一说明。”梅令月无奈。


    自己都快搬家了,还得操持这些琐事。


    “我家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我是第二个,除去最小的弟弟是嫡母所出,其余的都是妾室姨娘生的。大姐她脸被毁了,嘴也说不出话来,怕是没有再出嫁的可能。”


    苗文一字一句地斟酌着,还在悄悄打量梅令月的表情,见梅令月没再生气才放心把话说完。


    家里实在是一团乱麻。


    大姨她们也只堪堪能吃饱,多了他们七口人压根儿顾不过来,挨饿也是常有的事。


    她也是听说进了梅令月家能顿顿吃饱,还时不时有肉吃才同意过去的。


    “你多大了?”


    “十三岁。”


    “还这么小?就让你去当什么通房丫鬟?”梅令月实在想不通,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不负责任的爹娘。


    还不如早点死掉,让这几个女孩子自己经营自己的人生好一点。


    这边正问着,旁边解子明给自己倒酸梅汤,在座的人都有,连苗文都有。


    “是,求求大司农,饶我一命吧,给我口饭吃,我很懂事很听话的,什么活都会做。”苗文一头磕在地上,苦苦哀求,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姜元达一副吃瓜吃到饱的模样,“这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父母?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不是谁家父母都像乐平长公主一样,一心一意为了殿下您筹划的,直到如今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梅令月道。


    当然,这事跟他们夫妻俩没有什么关系,他俩没有一个有父母的。


    “这么说的话,这姑娘也有苦衷啊,大司农,你怎么打算的?”姜元达问道。


    “清荣郡君家新开了几个厂子,需要人手,你去她那里问问,应该就是帮忙酿酒蒸馏酒精这样的活,给的价格不低。”


    如果自己记得不错,钱娇娇为了得到个好名声,给自己手下工人们月薪开的很高,放假也放的多。


    作为穿越者,还是实实在在给百姓们提供了福利的。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禾月就是这么做的,在燕都工作,平常根本见不到那对偏心偏到天上去的父母。


    “真的吗?那我明天去看看。”


    苗文说这话,自己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只是顺着梅令月的话往下说。


    一转眼,解子明把自己那碗酸梅汤喝完了,“去试试吧,正经做工赚钱总比寄人篱下来的好,你说呢?”


    “我明白,大姐夫。”


    苗文忙不迭应声。


    “嗯,去看看吧。”


    苗文退下后,姜元达也被乐平长公主给叫走了。


    “令月?”


    解子明试探着喊了一声梅令月。


    他现在忽然有一种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态。


    “没事,我没生气。你做事我还是放心的。酸梅汤好喝吧?我煮的。”


    “好喝好喝。”


    听梅令月这么说,解子明悬着的心也算放下了。


    两人都没有忽视一直做壁上观的姜元达,这人威慑太大了,身份高,还甩不掉。


    第二天。


    梅令月坐着马车,赶到了吏部,明池正好在里面看试卷。


    听说梅令月来了,迎了出去,“大司农怎么来了?”


    “见过大宰冢。事情是这样的……”


    梅令月把邹襄和自己家那点事给说了出来,最后说道,“所以,我想提前知道,这家伙到底考了个什么名次。”


    “大司农,你家是不是风水不好?”


    明池思考了一下,很认真地和梅令月说。


    “兴许吧。”


    梅令月无奈。


    “来吧,大司农既然来了,那咱们看看。把那个叫邹襄的举子的试卷,给找出来。”明池道。


    梅令月就坐在一旁,看他们阅卷。


    有些考生确实认真思考了民生仁政,有的纯粹在炫耀自己读书人的身份,或是歌功颂德。


    还有的思考了,但是思考的不够,思考的不对。


    “大司农,你看,这就是邹襄的答卷。”


    “啧。”


    梅令月从头看下去,字迹倒是工整,内容可以说前言不搭后语,通篇和提前税收这个主题没有一毛钱关系。


    “很明显,没过。更别说什么状元了。”明池道。


    他们科举是要挑选能臣干吏,不是选吃干饭的家伙。


    “多谢大宰冢行这个方便。”


    “客气什么。”明池笑笑。


    正好这时候,景玉母子俩也赶来了,景玉小腹微微隆起,这是又怀孕了?


    在人前也不好直接询问。


    梅令月,明池两人与吏部各个官吏赶紧上去行礼。


    “都起身吧。”景玉扶着自己的小腹说道,“大宰冢,我们过来想看看这次举子答卷情况。”


    “您两位随我来。”


    实际上也是来看邹襄试卷的。


    这事已经上达天听了。


    明池正好把写的最好的二十多人的卷子,摆到了景玉,姜汝母子面前,“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您看看?先排个名次出来?臣再上报陛下。”


    姜汝在梅令月这,悄咪咪地问,“大姐,你也是为了那个邹襄来的吧?”


    “对,见他名落孙山,我也放心了。”


    梅令月道。


    景玉招呼道,“大宰冢,大司农,一起瞧瞧吧,呦,这举子上面写的部门是司农寺啊,大司农快看看。”


    梅令月也吃惊了,这群人里面的,就算不是前三,怎么说也是一甲前几名,竟然能有一个想进司农寺的。


    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啊!


    同样问的税收,他就从农业方面回答的,主张推广高产新粟米,重新丈量土地,遏制土地兼并,主要还是在农业上下功夫。


    “很合我的胃口,只是有些想法太过冒险,不好施行。”梅令月看完后,评价道。


    景玉接过去又看了一遍,和梅令月完全一样的评价。


    姜汝特别好奇,“大姐,你小时候上过学吗?怎么连这些都懂?”


    “当然上过,当农民当了那么久,和这些最熟悉,怎么会看不懂?”


    梅令月被他一本正经地问话给逗笑了。


    这小孩真是有意思。


    自己前世可是正儿八经的博士生。


    一道道考试考过来的,一篇篇论文写出来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