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2章 大幕拉开

作者:三月流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所谓商议,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早在之前书信交流的时候,如何分兵、如何行事,基本都已经定下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给自己升官  哦不,按照众诸侯的说法,这叫便宜行事。  一时间,诸侯们纷纷互表将军。  不过他们还是要点脸的,没有直接自称将军,而是在前面加了一个‘行’字。  ‘行’和‘领’差不多,都是代理的意思。  比如鲍信表曹操为行奋武将军,曹操又反过来表鲍信为行破虏将军。  孔伷被表为行建威将军  给自己封完官,部将也不能冷落。  接着又是一轮互表。  比如鲍信的弟弟鲍滔、张邈的部将卫兹等等......都被表为了偏将军、裨将军等地位略低的杂号将军。  分赃完毕,众人又一起联名,表袁术为司隶校尉。  司隶又称司州,司隶校尉也可以说是司州刺史。  这样一来,出兵雒阳的名义就有了。  大帐内顿时喜气洋洋,众诸侯互称‘将军’,疯狂商业互吹。  张新作为大汉正统的卫将军,自然不可能去和他们过家家似的互表,掉了自己逼格。  见此情形,张新内心疯狂摇头。  一个自嗨的代理杂号将军而已,这些人的嘴角都翘到了天上去。  果然成不了大事。  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愁。  袁绍坐在靠中间的位置,垮着个批脸。  他不明白。  原本说好的车骑将军,怎么就变成了行扬武将军。  正在此时,有士卒进入帐中来报,长沙太守孙坚有信使到,求见张新。  不待张新开口,袁术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强调自己盟主的身份。  “请进来吧。”  片刻,信使来到。  赵云上前接过孙坚书信,转呈张新。  张新打开一看。  孙坚在信中说:先前袁术来信,邀请他到鲁阳驻军。  如今他大军已至南阳,是应袁术之请,前往鲁阳屯驻,还是继续北上,来河内与张新会师?  若是要来河内,只需张新回信一封,他即刻领军北上,以报当年举荐之恩。  “子清贤弟。”  袁术开口问道:“孙文台在信中说了什么?”  “盟主自己看吧。”张新将信递给袁术。  纪灵上前接过,转呈袁术。袁术看完,有些忐忑的问道:“依贤弟之见......”  孙坚也是个能打的。  说实话,袁术很需要他。  但张新刚刚推举他做了盟主,若是张新开口要人,他还真不太好意思不给。  “便让文台留在南阳,以为盟主之助吧。”张新笑道。  诸侯讨董,只有三个人会出力。  孙坚自不必说。  在原本的历史中,董卓讨伐战完全就是他的个人秀。  曹操和鲍信虽然也出力了,但作用不大,还被徐荣锤了个全军覆没。  这也是张新为什么没有争夺盟主之位的原因。  没必要。  诸侯们各自心怀鬼胎,基本上都是出工不出力,完全指挥不动。  别说他了,就连袁绍也指挥不了。  正因如此,袁绍在讨董之后名望大跌。  反而是敢于进军的曹操声望大涨,吸引了许多人才来投。  这才让后来的曹操有了和袁绍对抗的资本。  争夺盟主,赢了,诸侯们不会坐视他收走胜利果实,搞不好还会来一次诸侯讨张。  这些党人掌控舆论,到时候他不得被抹黑成张卓啊?  输了,他就是个完美的背锅侠。  当盟主一点好处都没有,张新可不会去争。  既然如此,孙坚就不能来河内了。  若让孙坚前来河内会师,是能加强张新这边的力量没错。  但到时候无论他怎么出击,都只是一路来,一路去,会失掉许多变数。  董卓只需要专心防御他就行。  而他,也需要面临来自董卓的绝大部分压力。  倒不如就让孙坚留在南阳,既能牵扯董卓精力,还能与他遥相呼应,灵活许多。  “贤弟真是个忠厚人呐!”  袁术闻言大喜。  “皆是为了国家。”张新微笑。  夜色降临,诸侯联军杀猪宰羊,饮酒宴乐,花式互吹。  宴毕,张新回到营中,写了一封书信,叫来几个黄巾旧部,让他们走小路前去雒阳。  董卓听闻诸侯起兵,早派士卒把守关隘,眼下走大路进雒阳是行不通了。  次日,诸侯们按照商议好的,各自前往自己的战区。  张新北上河内,屯野王,虎视孟津。  袁绍、王匡亦到河内,屯郡治怀县,算是作为张新的援军。  韩馥回冀州,驻邺城,负责给张新、袁绍、王匡提供粮草。孔伷屯颍川,威胁轘辕关。  袁术回南阳,与孙坚一同,威胁广成关。  其余人则留在酸枣,负责取敖仓、威胁荥阳、成皋关。  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诸侯们一一告别。  曹操抓住张新的手,热泪盈眶。  “能胜董卓者,必宣威侯也!还望君侯多多用心,谋划方略......”  “孟德放心。”张新也拍了拍曹操的手。  “子清贤弟,子清贤弟。”  袁术的声音传来。  张新回头看去,只见袁术正在对他疯狂挥手。  “孟德,我去一下。”张新对曹操道。  曹操点头。  张新来到袁术近前,拱手以示尊重。  “盟主。”  袁术的嘴角瞬间咧到了后脑勺。  “什么盟主副盟主的,日后有事商量着来呗,要不你当正的,我当副的也行。”  “好啊。”张新点头。  袁术垮起个批脸。  “适才相戏耳。”  张新微微一笑,也不再逗他,开口问道:“不知盟主唤我前来,可有要事?”  袁术哪有什么要事?  只不过想要招揽张新而已。  他自觉名高,张新又能打。  言语之间,颇有种‘你我兄弟齐上,焉有一合之将’的感觉。  张新陪他讲了一会鬼话,把他哄的五迷三道,随后表示下次一定,便带着黄巾旧部,渡河往野王而去。  见张新走了,袁术也带着纪灵等人,往南阳而去。  袁绍、王匡、韩馥、孔伷等人也相继离去。  陈琳的檄文没过多久便传到了雒阳。  他与田楷投了张新之后,便被任命为了将军府的主簿。  自从刘宏赐了张新开府之权后,他便有了组建两套班底的权力。  一个是州府的班底,一个是将军府的班底。  所以张新可以拥有两个主簿,崔琰是州府的主簿,陈琳是将军府的主簿,二者并不冲突。  董卓正在宫中狂炫天鹅肉,在看到陈琳的檄文后,惊出一身冷汗,当场就软了。  当他得知陈琳是张新的主簿后,当场大怒。  “去,给老子把蔡邕叫来!”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