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8章 起兵反董

作者:三月流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文士名叫贾诩,现任太尉府掾。  贾诩年轻时声名不显,只有汉阳名士阎忠觉得他不是凡人,称他有良平之奇。  董卓升任太尉后,因为同为凉州人之故,对其多有亲近,引为腹心,凡事多与他商议。  贾诩接过信看了一眼,沉吟道:“宣威侯此言有理。”  董卓闻言一愣。  “文和也以为,日后党人会对我不利?”  贾诩问道:“董公愿居袁氏之下否?”  董卓摇头。  居于袁氏之下?  开什么玩笑。  老子千里迢迢领兵前来,难道是为了当狗么?  贾诩见状不再言语,默默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好。  董卓想了想,又问:“文和可有妙计,令党人臣服于我?”  贾诩摇头。  “可有避免此事之法?”董卓再问。  “董公可调集大兵,捕党人而杀之。”贾诩淡淡道。  “捕而杀之?”  董卓愣住,“文和此计太过酷烈,似有不妥吧?”  他如今还要依靠党人的力量掌控朝政呢,都杀了怎么能行?  “那诩无策了。”  董卓略微思索,决定先把此事放到一边。  “张新此人,文和以为当如何收服?”  “徐徐图之。”  贾诩道:“如今主少国疑,朝政动荡,宣威侯心有疑虑,不敢入朝乃人之常情。”  “董公可多加示好,待打消其疑虑后,再召他入京不迟。”  “那便依文和所言。”  董卓提笔写了一封回信,并让人准备一些礼物,恭贺张新结婚,让田楷再送到青州去。  田楷领命,往青州而去。  “何进......”  董卓心中沉思片刻,站起身来,大声喊道:“奉先,奉先。”  吕布从外面走了进来,躬身行礼。  “董公。”  “随我进宫一趟。”  董卓迈步向外走去。  吕布应诺,跟在董卓身后护卫。  董卓进了宫,以袁氏诛杀国贼有功为由,让刘协封中军校尉袁绍为右将军、邟(kàng)乡侯,虎贲中郎将袁术为后将军。  至于他们二人麾下的兵马,董卓则让他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统领。  何进前车之鉴在此,又有张新提醒。  董卓不敢再让他们统领西园军和虎贲卫。否则哪一天他们突然起兵,自己猝不及防之下,搞不好还真会翻车!  刘协作为一个盖章机器,自然无有不允。  圣旨下到袁府,二袁直接炸了。  后将军与右将军,位在三公之下,九卿之上。  明面上,地位比校尉和中郎将要高的多。  但是  兵权木有了啊!  这怎么能行?  二袁急吼吼的找到董卓。  袁术的脾气爆,当即质问董卓:你这份圣旨是什么意思?  董卓奇怪道:“二位于国有功,升官难道不应该吗?”  “我愚蠢的弟弟哟,哪有你这么说话的?跟哥哥学着点。”  袁绍白了袁术一眼,开口道:“愿领旧部,以为本部。”  “西园军乃先帝所设之部,虎贲卫更是宫中宿卫。”  董卓拒绝道:“二位袁将军此请不妥,恕我不能应,还是请二位自行招募本部兵马吧。”  自己招募的新兵,哪有这些精锐好用?  袁绍再三请求。  董卓笑着婉拒。  袁绍失去耐心,冷声道:“董公无故削去我等兵权,是想行王莽之事么?你如此做,就不怕天下人的口诛笔伐吗!”  张口天下人,闭口天下人,动不动就口诛笔伐。  最关键的是,这帮人还不能随便杀。  否则就是失了人心。  董卓此刻算是体会到了党人的厉害,对张新的行为深表理解,同时心中对党人愈发忌惮。  他本就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听闻袁绍威胁,瞬间拉下脸来。  “二位将军不识战阵,如此精锐给了二位也是浪费,还是请二位好好辅佐陛下处理政务吧。”  “其他事情,就不劳二位操心了。”  既然袁绍不给面子,那么董卓也不想给他面子了。  袁绍听董卓当面骂他菜,勃然大怒。  “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言罢,拂袖离去。  袁术见状,也只能跟着离去。  董卓心中冷笑。  原本他还对张新之言半信半疑,不曾想今日只是略作试探,二袁之心便已暴露出来。  右将军与后将军的麾下又不是没有本部,二袁执意想要精锐旧部,这是要干什么?  “若无张新提醒,我恐怕又是一何进。”  董卓暗自感慨,“张新还是个忠厚人呐......”袁绍回到府中,大发雷霆,在房内四处打砸。  自第一次党锢之祸以来,至今已有二十三年。  若是算上党锢之前的时间,党人为了掌控朝政,已经谋划了三十余年。  第一次党锢,党人因没有兵权,轻易被抓而失败。  第二次,陈蕃等人吸取教训,将大将军窦武给忽悠了过来,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究其原因,还是禁军畏惧宦官,不可靠。  这一次,袁绍吸取的前两次党锢之祸的教训,不仅掌控了部分禁军,还召来外兵。  为的,就是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他的确成功了。  外戚、宦官、太后,全部都除掉了。  可是  掌权的怎么还不是他?  党人谋划了三十余年,最后给一个西凉武夫摘了桃子?  袁绍越想越气,随后心中又生出一丝恐惧。  今日董卓无端削了他和袁术的兵权,不会是察觉到什么了吧  不行!  袁绍立刻派遣家奴,召集党人前来议事。  众人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起兵反董!  如今雒阳城内大军尽入董卓之手,他们继续待在雒阳,不可能是董卓的对手。  唯一的办法,就是到地方上召集军队,攻入雒阳把董卓赶走。  事若成,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事若不成,亦可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计议已定,众人连夜奔走出城。  袁绍投冀州,袁术投南阳,曹操投陈留。  周珌(bi)、伍琼、何颙、郑公业等人留在城中,以为内应。  董卓听闻袁绍跑了,大为震怒,当即下令州郡,重金悬赏袁绍首级。  侍中周珌、城门校尉伍琼劝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董公如此逼迫,若其收豪杰以聚徒众,天下人群起响应,则山东之地,非公之有也。”  “依我等之见,董公不如赦之,拜一郡守,袁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董卓想想也是。  朝廷百官之中,多是袁氏的好友故吏,若是真把袁氏得罪死了,朝廷还怎么运转?  于是董卓下诏,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