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2章 迁府平原

作者:三月流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众人大惊失色。


    赵昱眼疾脚快,飞起一脚,狠狠踹在陶谦的屁股上,将他踹飞出去。


    崔琰一剑砍了个空。


    陶谦摔了个狗吃屎,惊出一身冷汗,醉意顿时就没了。


    不是,他真敢砍啊?


    崔琰见状,左手持节,右手持剑追了上来。


    曹宏大惊失色,一个翻身躲到桌子下面,瑟瑟发抖。


    王朗、糜竺上前,死死抱住崔琰。


    “尊使息怒,尊使息怒!”


    糜竺连连说道:“我家州伯喝多了,说的是醉话,当不得真,当不得真的!”


    崔琰手中节杖一顿,怒道:“天子面前,醉酒撒泼!又该当何罪?”


    王朗忙向陶谦使眼色。


    州伯,您快说句话,服个软啊!


    这个小吏好拦,可若是他回报张新,张新带兵来砍你怎么办?


    “子仲说的对。”


    陶谦反应过来,连忙说道:“方才是我喝多了,还请尊使莫怪。”


    说完,陶谦麻溜的从地上爬起来,对着节杖行了一礼。


    崔琰闻言,怒气稍去。


    “喝多了?”


    “是是是!”


    “徐州现在清醒了吗?”


    “醒了,醒了。”陶谦连忙点头。


    崔琰问道:“镇东对徐州说了什么?”


    陶谦愣住。


    张新说了啥?


    刚才光记得张新喷他,其余的都忘了啊!


    “尊使。”


    糜竺连忙打圆场,“我家州伯年事已高,平日里有点耳背,可能没太听清,能否劳烦尊使再说一遍?”


    崔琰看了糜竺一眼。


    耳背?


    就从刚才的表现来看,陶谦可一点都不耳背。


    不过他倒也不是非要砍了陶谦。


    毕竟人家好歹也是一州刺史。


    既然糜竺把台阶递了过来,他也就顺势说道:“镇东说,让徐州处置好黄巾,不准再以邻为壑。”


    “但凡再有一个黄巾从徐州跑出去,祸乱别州,镇东会亲自带兵前来郯县,这次徐州可听清了?”


    “听清了,听清了。”陶谦连连说道。


    崔琰点点头,收剑入鞘。


    还没等陶谦松口气,又听崔琰说道:“那就劳烦徐州现在写道敕令,正好我回去的时候,顺路给琅琊守将送去。”


    “现在?”


    陶谦一愣。


    案上还都是酒食呢。


    “徐州可是有不便?”崔琰的语气又冷了下来。


    “无有不便,无有不便。”


    陶谦连忙让奴婢将酒食都撤了下去,随后当着崔琰的面,写了一道敕令,让臧霸等人想办法处置黄巾,不准再驱赶。


    徐州刺史的大印刚刚盖上,一只手就出现在陶谦眼前,一把将敕令拿走。


    崔琰看完敕令,吹干墨迹将其收好,拱手道:“下吏告辞。”


    “尊使你慢走啊,慢走啊尊使......”


    崔琰走后,陶谦挥挥手,让其他人都先下去。


    闹了这么一档子事,酒宴肯定是无法继续了。


    众人退下。


    陶谦越想越气,一把将身前案桌掀翻。


    “张新小儿,安敢如此辱我!”


    赵昱听到身后隐隐传来的打砸声和骂声,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


    ......


    崔琰离开郯县,在士卒的护卫下,一路来到琅琊开阳。


    将陶谦的敕令转交给臧霸,崔琰又马不停蹄的回到临甾,向张新汇报。


    “季珪辛苦了。”


    张新对他笑道:“这两日你就不用来上值了,回去好生歇息一番吧。”


    汉时的休沐制度,通常是上五休一。


    当然,若是遇到属下出差,或是因为忙碌,而长时间没有休息的时候,主君也可以格外开恩,让属下多休几天。


    张新这是给崔琰放了两天假。


    “多谢明公。”


    崔琰躬身离去。


    待崔琰走后,张新叫来几个亲卫,让他们去各郡国传令。


    将朱灵调到高顺麾下,令他领一千兵马到北海国,接手于禁防务,防备徐州黄巾。


    高顺本部不动,依旧镇守齐国。


    这三千兵马,便是张新留下镇守青州的人了。


    如今青州境内大致安定,各部黄巾的渠帅、小帅皆在张新军中,剩下的那些百姓便是想要闹事,都闹不起来了。


    外部方面,暂时也没有什么威胁。


    唯一的隐患,就只有那些因为兵祸而入山为匪的百姓了。


    高顺、朱灵再加三千精锐,对付一些山贼土匪之流,绰绰有余。


    其余兵马,张新令他们尽数开往平原。


    “此番敲打了陶谦一番,他大致是不敢再给我添乱了......”


    张新又在临甾留了两日,仔细叮嘱高顺,要他守好齐国。


    正在他准备动身前往平原之时,一名黄巾旧部风尘仆仆,满脸疲惫的带来了一封密信。


    四月初九,刘宏驾崩。


    今天是四月十二。


    也就是说,三天前,刘宏就已经死了。


    张新顿时眼大如斗,不觉泪下。


    刘宏终究还是病死在了这一年。


    “华佗,没赶上么......”


    张新仰天长叹,将刘宏驾崩的消息告知张让。


    二人于房中抱头痛哭。


    次日,一队天子车驾来到,向张新宣读了刘宏生前给他的最后一道明旨。


    右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张新接过圣旨,涕泪纵横。


    宣旨的宦官见状十分好奇。


    升官激动可以理解,但哭成这样是不是就有点离谱了?


    于是宦官开口询问。


    张新只推说是感念刘宏恩德。


    皇帝驾崩,地方官员通常要等朝廷颁布制书,昭告天下,才能知道。


    明面上,张新还需佯作不知。


    安排好天使,张新带着崔琰和乔装打扮的张让,马不停蹄的赶赴平原。


    来到临时州府,张新先是将国渊召了过来,询问平原的扩建规划。


    国渊交上一份图纸。


    他打算在原城池的基础上,在外围新建一道城墙,把‘口’字形的城池,变成一个类似‘固’字的形状。


    ‘固’字中的口,便是旧平原城,十字地带则是新建州府、民居,粮仓等地。


    张新看过之后十分满意,又将任嘏召了过来,让他二人共同负责此事。


    安排完政务,他这才向后院走去。


    “四个半月没见了,也不知咱妹子想咱没有。”


    张新心情激荡,快步走入院中。


    许久未见,他还真有点想张宁了。


    张新回到院中,眼前的景象让他愣在原地。


    张宁挺着个小肚子,一脸笑意的看着他。


    “兄长,你回来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