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0章 我大哥病了?

作者:三月流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还有好事?”


    刘宏眼睛一亮。


    “来来来,呈上来。”


    张让上前接过,递给刘宏。


    刘宏打开。


    皇甫嵩于陈仓大破王国,斩首万余。


    王国败走,叛军已退。


    “好啊,好!”


    刘宏如释重负。


    如此大败,叛军那边不休养个三五年,基本不可能恢复。


    “都议一议封赏吧。”


    刘宏将议题丢给百官,自己坐在龙椅上,心中不断琢磨。


    “待张新平定青州后,是否令他与皇甫嵩一起,收复凉州?”


    “嗯......张新黄巾出身,能与皇甫嵩相处好么?要不就不用皇甫嵩了吧,让张新自己去?”


    想着想着,刘宏的肚子饿了,抬头看了眼殿外的天色,站起身来。


    “退朝吧。”


    张新和皇甫嵩送来的都是简报,上面只有结果,没有过程。


    简报好带,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最新的形势汇报给皇帝。


    至于其中的过程,肯定是随后送来。


    哪个部将立了什么功劳,其中发生了什么事,这些都不是一两卷竹简或者奏折能写清楚的。


    封赏是个大工程,不可能一天就议完。


    “臣等恭送陛下。”


    百官连忙躬身行礼。


    刘宏回到后宫,满脸皆是笑容。


    吃完饭,张让笑着问道:“陛下,今日还去太仆寺看修马蹄吗?”


    “不去了吧。”


    刘宏想了想道:“摆驾,今日去西园玩儿。”


    前段时间压力山大,他经常去看修马蹄解压。


    如今西凉叛军大败,青州光复在即,压力顿时就木有了。


    这段时间,确实冷落了西园里的妹子们。


    这样不好。


    张让前去安排车驾。


    刘宏出宫,往西园而去,先是穿上商贾的衣服,与妹子们玩了一场情景游戏,随后连御数女,直至弹尽粮绝,才心满意足在西园睡下。


    “什么!陛下又去西园玩妹子了?”


    何皇后知道后,气得不行。


    这段时间刘宏沉迷于修马蹄,她还以为刘宏转性了呢。


    没想到还是狗改不了吃屎。


    想到这里,何皇后又很气。


    好你个刘宏,你宁愿去看修马蹄,都不来睡我?


    我堂堂皇后,还没有马蹄好玩儿么?


    次日,刘宏醒来,只感觉浑身上下哪哪都不得劲儿,连忙大声呼唤。


    “阿父,阿父!”


    张让闻声赶来,见到床上躺着一堆宫女,连忙低下头去。


    “陛下有何吩咐?”


    刘宏坐起身来揉了揉脑袋,“去,给朕传个太医过来。”


    张让闻言心中一惊,连忙问道:“陛下可是有哪里不适?”


    “唉。”


    刘宏无奈一笑,“岁月不饶人呐。”


    “想当初朕年轻时,一夜九次尚嫌不够,如今不过五六次,就能让朕精疲力竭......”


    “陛下威武。”张让羡慕道。


    虽说他自小就被送进宫里,那玩意从来没有用武之地,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


    刘宏都三十多岁了,还能夜御数女,说句天赋异禀也不为过。


    “好了,别拍马屁了。”刘宏催促道:“快传太医吧。”


    “唯。”


    在确定刘宏没什么大事后,张让也就放下心来。


    又过了几日,张新收复青州的详细过程来了。


    刘宏虽然面色苍白,整个人也十分困倦,但还是坚持看完。


    随后,一封封圣旨从雒阳发出,送往青州。


    给张新增户三千,恢复了他原本五千户的食邑。


    同时在宣威侯名号不变的情况下,把他的食邑改设在了平原县。


    异地就食,在汉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比如说,现在的平原王刘硕,他的名号是青州的平原王,但人却住在冀州的中山国,食邑在幽州的涿郡。


    张新的宣威侯国在凉州武威,那边是个什么情况,懂的都懂。


    自从做了宣威侯以后,张新就没收过一毛钱的税。


    还不如以前的武乡侯呢。


    刘宏将他的食邑设在平原,也算是难得的大方了一次。


    诸侯、王食租税。


    汉时的赋税,大致可以分为口赋、算赋、更赋以及田赋。


    田赋就是田税,每年粮食收成以后,农民按照一定比例向官府缴纳粮食。


    更赋则和徭役有关。


    景帝时规定,男子年满二十岁至五十六岁,需服徭役。


    徭役又分正卒、戍边、更卒三种。


    正卒和戍边的期限都是一年,即每个男子成年后,一生要为国家服一年兵役,并且戍边一年。


    一共是两年。


    更卒便是人们常说的民夫,每年服役一个月,需要修路造桥,或者大军作战之时,负责后勤之类的。


    百姓若是不愿服徭役,可以出钱,一个月三百,请人代服。


    田赋归朝廷所有,更赋则是发给了代服徭役之人。


    诸侯、王能收的租税,只有口赋和算赋。


    这俩都是人头税。


    其中口赋是面向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征收,一年二十钱,称为口赋。


    算赋则是面向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人征收,最开始是一百二十钱,称为一算。


    后来经过多次调整,目前的一算是八十钱。


    若是按照一户五人,四大一小的标准来算,一户人家一年的人头税就是三百四十钱。


    五千户,一年就是一百七十万钱了。


    张新想起之前自己收不上税,一年血亏几十万,瞬间泪流满面。


    看来大哥这次是真开心了。


    除了张新的食邑以外,于禁、司马俱等人的官职也下来了。


    封徐和、司马俱为裨将军、夏侯兰为监军校尉,于禁、徐晃为别部司马,乐进、朱灵等人封军司马。


    至于那些跟着司马俱来的小帅,各封佐军司马。


    朝廷的封赏下来,司马俱等人的心算是彻底放了下来。


    张新趁机做了一番人事调整,将原本司马俱麾下的那些小帅打散,分别安排到高顺、张辽、张牛角、徐晃等人的麾下。


    再把夏侯兰弄过来,严格宣贯军法。


    历史上,曹操就是对待青州兵太过宽容,才导致他们不断闹事。


    宛城爱情故事时,曹老板的中军都快被干碎了,这帮青州兵还在到处奸淫掳掠,完全没把老板的死活放在眼里。


    张新可不会犯这种错。


    又过了两日,两封书信送到了临甾。


    第一封是蔡邕写来的。


    蔡邕在信中说,他已按照张新所说,以修葺祖坟为借口,向刘宏请了一年假。


    现在已经安全抵达陈留老家,来信报个平安,顺便问问青州情况如何。


    “这样一来,老头的安全暂时就没问题了。”


    张新点点头,拆开另外一封信,皱起眉头。


    “我大哥病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