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7章 废史立牧

作者:三月流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威武!威武!威武!”


    两万士卒声震云霄。


    刘宏过足了无上将军的瘾,回到宫内,召集百官临时加了一次午朝。


    张新让高顺把兵带回去,随后回家卸下铠甲,换上官服。


    等他到时,百官基本已经到齐。


    张新进殿,走到何进身前站好。


    何进正琢磨着怎么把张新弄出雒阳,突然眼前一黑,看到了张新的屁股。


    这下脸也黑了。


    没过多久,刘宏也换好龙袍,走了进来。


    见礼过后,百官起身。


    刘宏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这些时日,我大汉四处叛乱不断,先有汝南葛陂黄巾起,六月,益州黄巾起。”


    “并州尚有南匈奴未定,如今青徐黄巾又起......”


    “都说说吧,当如何是好啊?”


    何进与袁隗对视一眼,正准备出列,突然太常刘焉出列道:“陛下,四方兵寇,源于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


    “凉州刺史耿鄙、并州刺史张懿、益州刺史郗俭,皆因此为贼所害。”


    “故臣请改置牧伯,镇安方夏,清选重臣,以居其任。”


    刘焉话刚说完,百官顿时议论纷纷。


    他不是第一次提议废史立牧了。


    早在去年的时候,他就提过一次,并在私底下求为交州牧,意图躲避中原战乱。


    只不过那时候朝廷忙着收复凉州,没有理他。


    现在不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死了三位刺史,这让龙椅上的刘宏,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个建议。


    若是每次都要死一个刺史,再由朝廷派兵前去讨伐,确实是不太妥当。


    战乱持续的时间越久,对当地民生的破坏就越严重。


    百姓叛乱,究其原因还是士族豪强兼并土地,他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而长时间的战乱过后,又会有更多的百姓失去生存物资,因而不得不出卖土地,换取暂时的生存。


    这些百姓,又会成为下一批叛军。


    这是一个死循环。


    况且从雒阳出兵,每次的军费开支都很大。


    而引起百姓叛乱的那些士族豪强,他们兼并土地后,通常隐匿不报,导致朝廷这几年的税收越来越少。


    长此以往,朝廷根本无力负担平叛的开支。


    这么一算的话,废史立牧,倒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陛下......”


    百官纷纷开口。


    有同意的,也有反对的。


    同意的自然是从成本出发,废史立牧,可以大大减轻朝廷的负担。


    反对者的理由也很清楚,州牧权重,长此以往,会有割据之危。


    不过,现在刘宏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爱卿以为,当以何人为州牧?”刘宏开口对刘焉问道。


    刘宏话一出口,百官顿时安静下来。


    看来陛下是同意了。


    那就没必要再争了。


    “宗亲、重臣。”刘焉沉声道。


    刘宏点点头。


    选用宗亲倒是可以。


    起码在忠诚度上没有问题。


    至于重臣......


    刘宏看向张新。


    “张新。”


    “臣在。”张新出列。


    “朕拜你为镇东将军,青州牧,持节,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望你莫失朕望。”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张新大喜下拜。


    可算是出去了!


    这次出去,就算刘宏连下十二道金牌,他也不回来了!


    百官顿时一片哗然。


    年仅二十的州牧,闻所未闻!


    众人有心反对,但想起张新这段时间的弹劾。


    算了,青州牧就青州牧吧。


    若是真把张新留下来,他反手再弹劾一波,那怎么搞?


    这段时间他的弹劾,陛下可都是照准的。


    惹不起惹不起。


    何进大喜。


    没想到他还没开口,头上压着的大山就没有了。


    不过他还没高兴多久,刘宏就又开口了。


    “蹇硕何在。”


    “奴婢在。”小黄门蹇硕躬身。


    “张新出镇青州,上军校尉一职空缺,便由你暂领上军校尉,典护诸将,督司隶校尉以下,节制大将军。”


    蹇硕的身材健壮,虽是宦官,却颇有勇力,平时深得刘宏喜爱。


    张新去了青州,由他顶上正合适。


    “奴婢领旨。”蹇硕大喜。


    何进垮起个批脸。


    这不是换汤不换药么?


    不过比起张新,蹇硕还是稍微要好一些。


    起码蹇硕伺候刘宏,平时不会离开雒阳,不必担忧他会到处瞎坤巴弹劾。


    随后刘宏看向刘焉。


    “刘焉。”


    “臣在。”


    刘焉心中大喜。


    刘宏点他的名,看来是要用他为一州牧伯了。


    果然,刘宏开口道:“改置牧伯是爱卿的建议,如今益州混乱,爱卿身为汉室宗亲,可愿为朕分忧?”


    “愿为陛下分忧!”刘焉强忍激动。


    刘宏微微颔首,“那便以爱卿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刘焉大喜下拜。


    他的想法和张新一样。


    可算是出去了!


    眼见青州牧和益州牧都定下了,袁隗急忙出列,举荐黄琬出任豫州牧。


    这个黄琬,就是之前弹劾许相和樊陵的那个黄琬。


    是党人。


    益州牧是宗亲,青州牧是皇帝的人,他们党人必须要争取一下。


    一番争论过后,刘宏同意了。


    党人要压制,但也不能压制的太狠。


    毕竟这些党人现在把持着朝廷不少职务。


    若是都不干活儿了,朝廷还运不运转了?


    另外,黄琬出任豫州牧,也可以稍微制衡一下张新。


    虽说刘宏现在对张新十分信任,但该有的制衡还是要有的。


    这是帝王之术。


    随后刘宏想了想,又将幽州刺史刘虞改为了幽州牧。


    这样四个州牧中,有两个宗亲,若是将来真的发生一些什么不好的事,也足够应对了。


    接着,再拜陶谦为徐州刺史,令其辅佐张新,平定青徐黄巾。


    见安排的都差不多了,张新连忙出列,请求拜荀攸为军师将军,随他一起出征。


    这货肯定不能落下,得抓得死死的。


    还有赵云、张辽、左豹、杨毅等将,也一并带走。


    刘宏一一准了。


    走出朝堂,张新看着天空,只觉得从此以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何进从他身旁路过,冷笑一声。


    张新没有在意,回到家中,召来诸将,开始安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