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5章 给朕征青州去

作者:三月流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褚燕走后,刘宏宣布了几项人事任命。


    罢许相司徒之位,以司空丁宫为司徒,光禄勋刘弘为司空,卫尉董重为骠骑将军。


    这一下让百官感觉有点不对。


    骠骑将军,这是个十分特殊的官职。


    霍去病之后,除去明帝刘庄给他弟弟,东平王刘苍封了一个活的以外,其余的骠骑将军,都是在大臣死后追赠的。


    而董重的身份,是董太后的侄子。


    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却在车骑将军之上。


    现任的车骑将军,是何进的弟弟何苗。


    陛下这是要开始为董候铺路了?


    随后,刘宏以马日磾跟随讨伐白波黄巾有功为由,任命其为太尉。


    “草!”


    党人瞬间破防。


    今年四月之时,葛陂(bei)黄巾起,刘宏以此为由,罢了曹嵩的太尉之职,以少府樊陵为太尉。


    樊陵和许相一样,都是豫州人,算是党人一派。


    他们俩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官迷。


    许相的司徒,是靠讨好宦官得到的。


    而樊陵的太尉,干脆就是买的。


    和崔烈一样,俩人的名声瞬间就臭了。


    这种两头摇摆的墙头草,明显不是党人所需要的。


    于是党人派出了尚书黄琬,上疏弹劾二人。


    原想着将他二人搞下来,再换个靠谱的自己人上去,可没想到,刘宏竟然一点机会都不给。


    丁宫和许相、樊陵差不多,都是个两头摇摆的人。


    只不过他做的没有那两人难看,在面子上还算过得去。


    新任司空刘弘,是南阳那一支的汉室宗亲。


    嗯,不是刘备他爹那个刘弘。


    而马日磾虽然是名士,但因其是凉州人,所以党人平时基本都不怎么带他玩儿。


    三个三公,只有丁宫算是半个自己人。


    这不是换汤不换药么?


    等等!


    党人心中顿时惊觉。


    马日磾只不过是跟随讨伐白波黄巾有功,就从射声校尉直接升任太尉。


    那张新......


    果然,刘宏再次开口。


    “镇北将军张新,平定白波黄巾、招抚黑山贼有功,拜为上军校尉,总领西园新军,典护诸将,督司隶校尉以下,节制大将军!”


    百官的眼神瞬间集中在张新身上。


    张新出列下拜,沉声道:“臣张新领旨,谢恩。”


    不是?


    你他娘还真敢接啊?


    百官顿时炸了。


    总领西园新军,典护诸将这两样也就罢了。


    毕竟西园八校总得有个主将,而且这个主将必须得是皇帝的人。


    这点百官心知肚明,因此无论如何争夺,上军校尉这个职位,不管是党人还是何进,都很默契的没有伸手。


    但督司隶校尉以下,节制大将军这两样就很过分了。


    司隶校尉以上才几个官职?


    督司隶校尉以下,基本就等同于监察天下官员,拥有随时弹劾的权力。


    百官脑中瞬间闪过四个字。


    权势滔天!


    日后手下的人若是都畏惧张新弹劾,那他们还能找谁办事?


    更别说节制大将军了。


    这一个节制,张新在名义上就已经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了。


    你别管他实际上调不调得动,你就说是不是吧。


    陛下你不讲武德啊!


    一部校尉节制大将军?哪有这么玩的?


    “陛下不可!”


    “陛下......”


    百官纷纷出声,想要劝谏。


    刘宏不给他们开口的机会,一甩衣袖。


    “退朝!”


    百官无奈,只能跪了。


    “臣等恭送陛下。”


    没办法,刘宏要是铁了心的下旨,还真没人可以反抗。


    送走刘宏,百官起身看着张新,心思各异。


    张新没有理会他们,而是来到蔡邕面前,和他一起下朝。


    “子清,这上军校尉,你怎么敢接呢?”蔡邕有些焦急的低声道。


    他的政治敏感度虽然不高,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还是懂得。


    年少登高位,不是好事啊!


    张新笑道:“老师,我身为人臣,为君分忧难道不是分内之事吗?”


    “你......”蔡邕叹气,“唉......”


    现在人多眼杂,张新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好言宽慰。


    新任的骠骑将军董重走了过来,笑着行了一礼。


    “张上军。”


    “董骠骑。”


    张新也回了一礼。


    董重看着张新,心生亲切。


    他是董太后的侄子,与刘宏算是表兄弟的关系,因为董太后的缘故,较为亲近刘协。


    刘宏提拔他做骠骑将军,明显是已经下定决心,要扶保自家大侄子了。


    张新能得刘宏以上军校尉相托,再联想到去年刘宏似乎在与何进争相拉拢张新......


    很明显,刘宏这是拉拢成功了。


    那张新就是自己人了。


    既然是自己人,名义上还是自己的上司。


    这个时候不亲近,什么时候亲近?


    这时何进也走了过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恭喜子清出任上军校尉。”


    张新点点头,“多谢大将军。”


    何进的心顿时沉了下去。


    原本他还抱着一丝希望,想试试看,张新还是不是自己人。


    现在来看,估计不是了。


    没见张新看到他,连礼都不行了吗?


    又思及立储之事,很明显,张新已经倒向刘协那边了。


    一个上军校尉,外加一个骠骑将军,足够和他兄弟俩的大将军与车骑将军抗衡了。


    何进顿时没了心情,干巴巴的客套了几句,找了个借口走人。


    不少官员见状,便围到了张新身边,纷纷攀谈起来。


    世上从不缺投机倒把之人。


    张新微微一笑,熟练应对,前呼后拥的出了宫。


    蔡邕忧心忡忡的回光禄寺去了。


    张新回到家中等待,待圣旨和官印到了之后,换了身铠甲,带上诸将以及一些门客,出城来到西园。


    西园的名字中虽然带了个‘西’字,但实际上却在雒阳城东。


    确切的说,西园的全名叫做西罼(bi)圭园,与之对应的,自然还有个东罼圭园。


    和汉顺帝刘保修的那个西苑不是一个地方。


    东毕圭园周长一千五百步,面积较小,西毕圭园周长三千三百步,面积较大。


    因此刘宏平常就比较喜欢去西园,还在其中修建了一个万金堂,专门在这里卖官鬻爵。


    出宣平门往东十余里,就是西园了。


    张新远远望着西园,很想进去看一看。


    毕竟是皇家园林,风景肯定好。


    绝不是为了穿开裆裤的宫女什么的。


    但很可惜,西园新军的驻地不在西园之内,而是在边上搭建了一个营地。


    张新来到营地门口。


    “来者何人?”


    守门的士卒喝住张新。


    “我是上军校尉张新。”张新取出圣旨和官印,“上军部何在?你带我去。”


    总领八部的上军校尉竟然如此年轻?


    士卒心中一惊,双手接过圣旨,看完之后,恭恭敬敬的将圣旨还给张新。


    “上军请随小人来。”


    士卒引着张新来到一处官邸。


    没错,西园新军作为常驻雒阳的军队,是修了官邸的。


    张新进入官邸,令诸将去召集士卒,随后坐到主位上,提笔写起了奏表。


    他带来的那些门客,便充作小吏,为他研墨递笔。


    张新在奏表中,给赵云、左豹等人请封了偏将军、裨将军之类的官职。


    偏裨将军,属杂号将军中的最低一级,一般是由杂号校尉升任而来。


    其中偏将军的地位稍高于裨将军。


    当然了,虽说是最低一级,但好歹也是比二千石的官职,也能尊称一声将军。


    这是刘宏的意思。


    堂堂上军校尉,节制大将军的人,手底下就几个杂号校尉和司马,像什么样子?


    随后张新又请求刘宏,把荀攸调过来,做他的长史。


    荀攸之前随军出征,是何进派来的,虽然担任军师,但他的实际官职还是黄门侍郎。


    张新这是要把他归入自己麾下了。


    “来都来了,你就别想跑了。”


    张新写完奏表,待墨迹干透后,令人送往宫中。


    这时赵云来报,上军部已经集结完毕。


    张新走出官邸,来到校场上,开始熟悉自己的士卒。


    不得不说,西园新军的素质很不错。


    虽然都是新兵,但皆是孔武有力,身高体壮之人。


    一部校尉满编是二千五百人,八部就是两万人。


    可想而知,只要将这两万新军练成,必然超越北军五校。


    先前高顺被张新派去龙门渡换防了,后来丁原派了人去替他,此时还在路上,估计还有几天才能回到雒阳。


    于是张新便亲自训练新兵。


    反正他担任上军校尉的消息传开,家中定然门庭若市。


    这种事情他烦得很,还不如躲在军营里消停一下。


    ......


    何进正在上值,听闻张新上疏,把荀攸调去做他长史之后,瞬间就坐不住了。


    虽然何进觉得荀攸是个憨批,长得也是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平时有事也不怎么找他。


    但他好歹也是我征辟来的名士,是我何进的人!


    你张新现在竟然越过我,来挖我的墙角了?


    尤其是在听闻荀攸欣然前往时,何进大怒,当即早退回家,急吼吼的将何颙等人召了过来。


    一番商议过后,无论是何进还是党人,都觉得张新已经站在了刘协那边,成为一个威胁了。


    既然如此,那就弄他!


    于是在朝会时,何进联合党人,上疏弹劾张新交通黑山贼,说张新意欲图谋不轨。


    一时之间,朝堂上皆是声讨张新的声音。


    张新回过头来,看着站在自己屁股后面的何进。


    哟呵?支棱起来了?


    对付党人你不行,欺负帝党你冲锋在前?


    难怪刘宏要弄你。


    蔡邕心中一紧,正准备为自己的弟子说几句话,张新就出列了。


    你们不放心黑山贼?


    那好啊,我现在就把黑山贼的首领都召过来,放在雒阳养老,让你们安心。


    但是,七八十万的民众,你们想好如何安置了吗?


    七八十万黑山贼,也就二十万户嘛。


    按照一户百亩的土地来算,你们拿两千万亩土地出来吧,不多。


    什么?拿不出土地?


    那你说个锤子?


    我为国家招抚贼寇,安定地方,你们竟然借此攻讦?配为人臣吗?配当人子吗?


    你们这样搞,是何居心?以后谁还敢为国家讨贼?


    张新喷完,转身用屁股对着何进。


    何进看着张新的屁股,面色阴沉。


    第一局,何进和党人失败了。


    没过几天,何进和党人又在朝堂上说,韩遂西凉反贼,张新却纳了他的女儿做妾,意欲谋反。


    这个借口连刘宏都看不下去了。


    “按照大将军的说法,张新纳了反贼女儿,就是要谋反,那朕娶了你的妹子,是不是还要去杀猪?”


    虽说这两者不能一概而论,但张新是刘宏推出来的人,刘宏自然要帮他。


    “噗。”


    顿时不少人没憋住,直接笑出来了。


    第二次弹劾,有刘宏力挺,也没什么事儿。


    但连着被搞了两次,张新也有点恼火。


    你何进这也太过分了!


    我啥也没做,整天就在军营里练兵,你竟然这样搞我?


    于是张新将军队丢给刚回来的高顺训练,自己则带着黄巾旧部,开始行使监察天下的权力。


    四百余黄巾旧部每天在河南、河内附近的郡县滚滚而来,滚滚而去,到处找何进和党人麾下官吏的麻烦。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些官吏的贪腐之严重,冤假错案之多,触目惊心!


    京畿附近尚且如此,遑论地方?


    张新大手一挥,宁杀错,不放过,一封封弹劾奏疏如同雪片一般,往雒阳飞去。


    刘宏看着案上堆成小山的弹劾奏疏,人都麻了。


    我给你监察天下的权力,是让你震慑百官的。


    你他娘的真用啊?


    把人都弄走了,谁来干活儿?


    不过他也知道,张新最近被何进和党人搞的有点难受。


    算了,自家妹婿,宠着吧。


    于是一道道圣旨下到地方,一个个贪官污吏被押往雒阳。


    百姓欢呼雀跃,作了一首民谣。


    “张子清,干干净。”


    无意之间,张新狠狠的刷了一波民望。


    短短两月时间,被张新搞掉的官吏,算上牵连的,就足足有四百余人之多!


    这下党人老实了。


    没办法不老实。


    张新在地方上搞搞,只是为了震慑他们,还是给他们留了不少面子的。


    若是再和张新对抗下去,他直接监察雒阳怎么办?


    毕竟这年头,谁的屁股上还没点屎了?


    况且张新现在圣眷正隆,根本搞不掉。


    对抗不行,党人与何进一合计,又心生一计。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噔噔噔噔......”


    张新领着人马,哼着小调,琢磨着接下来要去搞谁。


    这时突然有数骑追了上来,送来一封刘宏的书信。


    张新打开一看。


    “你小子别搞了,快回雒阳来,给朕征青州去!”


    (诶嘿,我半夜三点半补好了,突然发现今天除夕了,大家新年快乐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