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2章 皇甫嵩赠书

作者:三月流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何颙走后,袁绍找人开始运作。


    一番商议过后,党人在朝会上提出,可拜张新为北军中侯。


    北军中侯,秩六百石,负责监察北军五校。


    其与北军五校的关系,便如同地方刺史与太守的关系。


    刺史只有监察之权,没有实际管辖政务的权力,北军中候同理,监察五校,但不能调兵。


    正好故北军中侯邹靖在去年病逝了,用这个职位来拉拢张新,再合适不过。


    一来,北军由何进掌管,张新出任北军中侯,何进那边不会有意见。


    二来,北军中侯的秩虽卑,但位却在五校校尉之上,不算委屈他。


    何进听到后,心中一愣,随即有些愠怒。


    你们党人这是想挖我的墙角啊?


    说好的共诛宦,同进退呢?


    这也太不厚道了。


    不过正如党人所料,何进一怒之下,也就怒了一下,并没有对此表示反对,反而跟着他们一起举荐。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可没想到,刘宏竟然否了。


    这让党人和何进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难道是我们猜错了?


    随后,刘宏又开始了凉州主帅的议题。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好家伙,陛下您的心也忒大了!


    长安数万精锐,全给了张新,您真能放心?


    百官自然反对,此事再次不了了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本该就此结束。


    刘宏已经给百官设好了心理预期,如果下次再有战事,给张新兵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然而又过两日,城中流言再起。


    “你听说了吗?宣威侯张新是皇长子!”


    “什么!这怎么可能?”


    “是啊是啊,他们一个姓张,一个姓刘,都不是一个姓,怎么可能?”


    “听闻张新乃是冀州人,陛下也是冀州人,陛下尚未登基之前,与民间女子......”


    “果真如此?”


    雒阳城中再起波澜。


    张新听到这则流言时正在喝水,闻言直接把嘴里的水喷了出来。


    “好家伙,陛下你这也太过分了!我当你是大舅哥,你却想当我爸爸?”


    刘宏大怒,急令张让彻查,很快就把这则流言压了下去。


    与此同时,一个消息传来。


    故太尉张温暴病而亡。


    虽然皇长子的流言去的很快,但百官的心思不免活泛了起来。


    他们自然不会相信皇长子这种无稽之谈。


    别的不说,光年龄就对不上。


    但皇帝这么为张新造势,脸都不要了,看来是真的铁了心,要把张新送上长安主帅之位了啊......


    一时间,宣威侯府的访客又多了起来。


    ......


    都乡侯府,皇甫嵩与皇甫郦相对而坐。


    皇甫郦一脸担忧的说道:“叔父,陛下如此为张新造势,脸都不要了,难道真要将长安兵权授予他么?”


    “怕是如此了。”皇甫嵩亦是一脸忧虑。


    自中平二年被收了印绶之后,他就一直闲赋在家。


    近日朝中之事,他也有所耳闻。


    先前皇甫嵩并不担忧,毕竟张新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威望不够,百官一定不会同意。


    况且在他看来,刘宏也未必是真的想把长安兵权给张新,或许是求上得中罢了。


    可随着皇长子的流言一出,皇甫嵩也拿不准了。


    毕竟此时大汉的权力,还集中在刘宏手中。


    若是刘宏铁了心的下旨,还真没人能够反对。


    “叔父打了一辈子的黄巾,难道便甘心让一个黄巾骑到头上么?”


    皇甫郦愤愤道:“侄儿认为,叔父应当联合朝中百官,上疏与陛下争一争长安兵权!”


    “此非为臣之道,你莫要再言!”


    皇甫嵩闻言大怒。


    “叔父甘心么?”皇甫郦问道。


    “我有何不甘?”皇甫嵩反问。


    “叔父何以如此迂腐耶?”


    皇甫郦急道:“张新黄巾逆贼,若长安兵权落入他手,他日举兵向东,雒阳如何抵挡?”


    “你还年轻,不晓其中门道。”


    皇甫嵩见他心忧国家,语气也软了下来,“城中传言张新乃陛下妹婿,此事应当不假。”


    “陛下久不信我,我若上疏与张新争权,怕给族中招来祸事啊......”


    “叔父此言何意?”皇甫郦闻言一愣。


    “你从祖当年之事,你忘了?”皇甫嵩提醒道。


    皇甫郦心中一惊,想起来了。


    第一次党锢之祸时,皇甫规以未被党锢牵连为耻,上书桓帝请求将自己一起治罪。


    桓帝没有理他。


    刘宏久恶党人,有这么一层关系在,皇甫嵩身为皇甫规之侄,当然不会被他信用。


    “何苗只是击破数千荥阳贼,便被拜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皇甫嵩解释道:“我在长安与叛军相距不克,又非战败,陛下却收了我左车骑将军印绶,还削了六千户,这你还看不出来么?”


    “莫非你真以为,我被罢官削户是因为赵忠谗言之故?”


    “这......”皇甫郦无言。


    若是皇帝不信,那就没办法了。


    半晌,皇甫郦叹道:“若是陛下真将长安兵权给了张新,当如何是好啊......”


    皇甫嵩沉思许久,开口道:“阿郦,你将我的兵书战法,送一份副本到宣威侯府吧。”


    “啊?”皇甫郦愣住,“这是为何?”


    “我观张新数次作战,皆是以奇兵急袭为主,他出身寒微,又未读过兵书,之所以能胜,所依靠的不过是天赋与运气罢了。”


    皇甫嵩叹了口气,“用兵之道在以正合,以奇胜,他一味的只会用奇,怕是难以长久。”


    “若是陛下真令张新统帅长安之兵,有了我的兵书战法,他即使是败,也不至于将精锐全数葬送。”


    “若是让他将长安的精锐都败光了,那才是大汉真正的塌天大祸。”


    皇甫郦自然不肯。


    开什么玩笑?


    安定皇甫氏将门世家,兵书战法就这么白白送给一个黄巾?


    “此举也能向陛下表示忠心。”皇甫嵩说道:“你若不愿,我亲自去送。”


    皇甫郦拗不过,只能整理兵书去了。


    刘宏在得知此事后,心中不由意外。


    没想到张温这屁话说的,还给他带了点惊喜过来。


    文有蔡邕,武有皇甫嵩。


    这俩人是要给他培养一个栋梁出来啊!


    张新更是意外。


    皇甫嵩,那个干的黄巾屁滚尿流的皇甫嵩。


    来给我一个黄巾送兵书?


    “这是......都乡侯送给我的?”


    张新看着眼前装满兵书的马车,不可置信的问道。


    皇甫郦瓮声瓮气的说道:“叔父让我转告你,叫你莫负了陛下,负了国家。”


    “请转告都乡侯,新必不负国家,不负陛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