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6章 进军凉州

作者:三月流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君侯此次出征不带我去么?”


    顾雍闻言一愣。


    主簿是太守的私人秘书,通常来说,都是和太守形影不离的。


    “此次作战,皆是骑兵疾行,元叹未必受得了。”


    张新笑道:“况且凉州叛军十余万,乱军之中,我未必能护得元叹周全。”


    “雍虽儒生,亦能提三尺长剑,上阵杀敌。”顾雍慨然道:“君侯莫要小觑于我!”


    “我非是小觑元叹。”张新解释道:“而是这郡中事务,必须要有个人处理才是。”


    “不是有功曹么?”顾雍不解。


    太守不能理事,政务通常都是功曹暂代,几时轮得到他这个主簿?


    “我不信他。”张新直接说道。


    现在的功曹是张方。


    若是张新还在郡中,自然不惧张举张纯造反,但凡这俩人敢露个头,他就敢直接秒了。


    之前也是考虑到这点,他才把张方提拔上来,稍微安抚一下张氏。


    但是现在他要去凉州,大将也基本都带出去了,没了他的威慑,二人搞不好还真会如同历史上那般造反。


    如果他前脚任命张方暂代郡务,后脚张氏就反了,到时候识人不明的罪过事小,万一渔阳的民生被破坏殆尽,事就大了。


    “原来如此。”顾雍点点头。


    张新不信张方,那就没得说了。


    “我会命鲜于银辅佐于你。”张新继续说道:“郡中事务若有不解,你可询问于他。”


    “臣明白了。”顾雍应道。


    张新郑重道:“我走之后,你要看好张氏,我会让高顺和张牛角都听命于你。”


    “若是有事,你去找高顺,若是高顺解决不了,你就去找张牛角。”


    “君侯是说......”顾雍闻言,神色一凛。


    张氏到底有什么事,能让君侯这样防备?


    不仅郡务不让张方代领,甚至还让高顺和张牛角听命于他?


    张牛角虽然在屯田,但新城的黄巾旧部那都是能打的,更别提还有些被裁汰下来的海贼。


    只要召集起来,立马就有三千能战之士。


    还都是精锐!


    难道是......


    顾雍陡然瞪大了眼睛。


    “就是你想的那样。”张新点点头。


    “既如此,君侯何不杀之!”顾雍急道。


    “无有证据,如何服众?”张新问道。


    顾雍冷静下来。


    确实,没有证据的话,没法动手。


    “君侯放心。”


    顾雍深吸一口气,保证道:“臣定为君侯守好渔阳!”


    次日,张新召集郡吏上朝,宣布顾雍暂代郡务一事,并将渔阳太守的大印当众交给他。


    顾雍下拜接过,心中激动。


    这不仅代表了张新对他的信任,更是个能让他验证平生所学的大好机会。


    张新威重郡中,自然无人反对,只是郡吏们的眼神都不断着朝张方瞥去。


    张方坐在下首,面色阴沉。


    张新也不管他,退朝后又把高顺和张牛角召了过来,让他们配合顾雍。


    高顺很像后世的职业军人,只要上级有令,都会不打丝毫折扣的完成,自然没有问题。


    张牛角虽然不服顾雍,但渔阳是张新的基业,也是他们数千黄巾旧部的生存基础,自无不应之理。


    随后张新又给宁城的阎柔送了封信,让他时刻注意鲜卑,有事就找刘虞汇报。


    做完这些安排,张新告别家人,领军出征。


    万余大军全是骑兵,一人双马,浩浩荡荡,烟尘滚滚向西而行。


    一路过昌平、军都、沮阳、逐鹿......


    至桑干时,大军分为两部。


    关羽部继续向西,从班氏入并州,沿汾水南下。


    张新则是从高柳出关,从草原上走,一路经过雁门,云中等郡。


    到五原后,张新进入河套平原,沿黄河继续西进。


    一路上的郡县早得张新命令,大军补给无虞。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中平四年三月十五,张新军顺利抵达临戎。


    临戎,是朔方郡的郡治,距离北地郡的廉县,只有五百里,沿河南下,骑兵最快三日可到。


    朔方太守早得消息,准备好了军资。


    一番客套过后,张新在朔方太守的指引下,悄悄驻扎在了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随后派出信使,前往长安报信。


    从这里到长安,一来一回需要二十余日。


    在正式开战前,这就是两军之间的最后一次沟通了。


    因此张新将自己的情况汇报的无比详细。


    信使走后,张新便率大军原地休整,等待长安回信。


    四月初八,长安的回信到了。


    张温在信中说,朝廷大军将在四月初五出发。


    其中右路军由董卓率领,预计在四月十八抵达高平。


    董卓在抵达高平后,会在那边吸引先零羌的主力,而张新要做的,就是在四月二十之前占领三水,切断先零羌的退路,与董卓夹击羌人。


    “四月二十,今天是四月初八,还有十二天,任务有点紧啊。”


    张新心中暗道:“啧,没想到这次竟然能见到董卓,好像吕布现在就在他麾下吧?”


    吕布到长安后,与张新多有书信往来,其中也提到了,他被分配在董卓麾下听令。


    “也不知道我家布布拜了干爹没有......”


    张新收起思绪,带了半个月的干粮,整军南下。


    四月十二,张新军抵达廉县,也就是后世的银川。


    廉县令没想到并州方向竟然会出现一支汉军,当即开城投降。


    张新军在廉县休整了一日,继续沿着黄河南下,一路经过灵州、富平,最后进入了六盘山脉中。


    行了数日,一路所见除了山就是山,张新心中不由焦躁。


    “这他娘给我干哪来了?莫非我要成张广了?”


    古代打仗,行军路线十分重要,稍有不慎,大军就很容易迷路。


    李广号为‘飞将军’,打了一辈子仗,最后就是因为迷路未能参加漠北之战,羞愧自杀。


    他还因此被后人戏称为迷路侯。


    张新没想到,自己战前规划的行军路线那么完整,竟然还是迷路了。


    “杨毅,咱们现在到哪了?”张新对杨毅问道。


    “君侯,末将也不知啊。”杨毅苦笑。


    “你不是凉州人么?”


    “末将是陇西人,对安定不熟啊......”


    张新无奈。


    这时负责探路的牛丰回来了。


    张新取出地图。


    “来,看看地图,咱们现在到哪了?”


    “主公,小人也不知道啊。”


    牛丰也是一脸苦相:“这周围除了山就是山,一开始还知道东南西北,后来就晕了。”


    “你牛丰是干什么吃的!”


    张新大怒,“脖子上顶的是脑袋还是夜壶啊?斥候队长,连方位都弄不清,老子要你干什么!”


    “主公,你斩了我得了。”牛丰委屈道:“小人是没办法了,这荒山野岭的,连个乡里都看不见,我根本就没法坐定确标。”


    “你以为我不敢斩了你?”张新拔刀。


    “主公,现在正缺人手,咱们五千人要突袭十余万羌胡呢。”


    牛丰忙道:“你要斩了我,还不如留着我打仗呢。”


    “那就先留着你。”张新收刀,“去,再往前面探探路,看看有没有山民之类的,带两个回来。”


    “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