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映月回身,一袭明黄晃过眼前,她当即委身,“不知皇上在此,触犯圣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低着头,只看得到那金靴和衣摆上绣着耀眼的金龙,心跳得十分厉害。
眼前之人,便是南祐最尊贵的男人,沈豫安。
当然,如今已经没人敢这样对当今圣上直呼其名了。
江映月曾经听说过,当年先皇在世时,七子夺嫡,场面腥风血雨,当今圣上彼时甚至不是太子,而是区区封邑三百户的安王。
明争暗斗过后,最后是他拨乱反正,继承大统。
民间众说纷纭,话本子堆得比人高,任谁也不知道真相,只是大多数的版本里,都说如今这位皇上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江映月虽然不信话本子,但皇帝手握生杀大权却是真的。
她多少有些慌乱。
这时听见南祐帝笑声温和,“不忙,你且站起身来,让朕看看脸。”
江映月起身抬头,看见了传说中杀人如麻的帝王,还有他身边的谢宴青。
或许是因为谢宴青也在场的关系,帝王忽然有了一些真实感,不让人觉得那么遥不可及。
眼前的南祐帝……也还好,不过是跟她爹差不多大的寻常叔父而已,有些发福,穿了件龙袍,看起来气度非凡。
“江映月见过皇上。”
她尽量让自己不表现得太过失礼。
南祐帝笑得十分爽朗,“江怀天的女儿确实漂亮,刚刚离得远看不真切,如今近看,当真天人之姿。”
江映月心里一紧,皇上后宫里妃子不多,听这意思难不成要用她凑数不成?
这话也不能问出口,于是江映月只得屈膝,勉强笑道,“皇上谬赞,此乃民妇荣幸。”
臣妇二字有些陌生,南祐帝听到耳朵里微微有些刺耳,但却也回过神来。
刚刚乍一走近,看见江映月的容貌,沈豫安心里有那么一瞬间的心猿意马。
这么美的女人,放进他的后宫里摆着也不是不行。
看了多吃两碗饭。
可是这会儿他想起来了,这女人是谢宴青跪了一个时辰求他指婚的。
看见本尊的时候,南祐帝沈豫安很快从质疑谢宴青过渡到理解谢宴青了。
确实是个让人神魂颠倒的美人,而且很聪慧,方才楚秋秋已经把气氛挑得剑拔弩张了,她不卑不亢地处理好了一切。
平心而论,哪怕她没有万贯家财,也确实是个妙人。
只可惜身份的确尴尬了些。
谢如安若是没有丢了爵位,如今她便该是以臣妇自居,又如果她是谢宴青的女人,如今也该是侯夫人。
可她偏偏都不是。
虽然动了一瞬的念头,不过沈豫安并不是个贪恋美色的男人,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谢宴青——
他的左右手,朝中最锋利的一把刀,指哪儿打哪儿。
这样的名刀,需要一副好刀鞘。
江映月这位长嫂,便是他的刀鞘。
眼见这位美丽的刀鞘仍然站着,眼底有些惴惴不安,十分惹人怜爱的模样,南祐帝笑笑,
“不必战战兢兢的,谢宴青对我而言像半个儿子,你既是他亲眷,对朕而言也是自家人。今日楚镇南班师回朝,随朕一起去青龙门瞧瞧?”
江映月点点头,随后跟在圣驾后缓步到了青龙门前。
不知是否凑巧,谢宴青恰好就在她身侧。
江映月忍不住微微用余光打量了他片刻。
总觉得他似乎是有什么预谋。
江映月淡淡蹙眉,还来不及多想,已然到了青龙门前。
不多时,镇南军已经行至皇城门前。
浩浩荡荡二十万大军,虽然已经命千户及以下的军兵们留在京郊大营扎寨另行招待,但到场的仍有上百人。
进入京城前所有将士早已卸甲,此刻身穿便装,却也仍然一眼就看得出军人挺拔姿态。
楚守疆走在最前面,率先给南祐帝下跪,身后将士便一起高呼吾皇万岁。
一时间场面着实热烈。
南祐帝虚扶一把,随后与镇南将军并排而行,前往大殿赴宴。
江映月的容貌实在出挑,在场将士们总有注意到她的,纷纷猜测是南祐帝的宠妃或公主。
虽然一路无声,但众人的目光驻留,足以引起太多的重视。
谢宴青面容有几分阴沉——看她的男人真是多!
走在皇帝身侧的贵妃秦氏回过头,深深盯着江映月看了一眼。
……
保和殿。
晚宴开席。
南祐帝特地命人摆了一张大圆桌,席间有贵妃、德妃、几名公主,楚守疆及其爱女楚秋秋,谢宴青,江映月,强调乃是阖宫家宴。吩咐今夜不守君臣之礼。
当然,这话他说过便是,谁信谁是傻子。
不过有能力能坐上这张桌子的,也不是简单人物。
或许楚秋秋除外。
今日太子称病并未出席,赴宴的公主有三人,皇子只有贵妃所出的四皇子一位。
不过,南祐帝的后宫人少,因此子嗣也不多。
她按照江映月所说换了一件绛红长裙,倒是也显得灵动热烈了许多,连贵妃德妃生下的公主都被比了下去。
饶是如此,江映月坐在那里,仍旧美得让人无法移目。
她便从开席生闷气生到了现在。
江映月眼观鼻鼻观心,尽量让自己低调一些。
虽然偶然间会作势夹一两筷子到碗里,却也并没有真的吃下去几口,生怕出什么差错。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
酒过三巡,秦贵妃似乎是带了几分醉意,笑着对江映月道,“江氏,你父亲从商,那必然母亲身份高贵了,她是哪家小姐?”
她并非真打探江映月身份,而是明知故问,强调江映月出身平民,不配和她们同桌吃饭。
江映月心里一紧,面上却温和笑道,“母亲是浣纱女,并非高门千金,贵妃娘娘抬举了。”
楚将军倒是打了圆场,“英雄不问出处,我镇南军里最初都是无名小卒,如今不也都成了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材?”
江映月向他报以一笑,以示感激。
原以为就这么翻篇,谁知秦贵妃又道,“听说你会跳舞,这么好的日子,不如来一段?”
言辞之间,竟似是将她当作舞姬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