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九章 过分热情

作者:春栀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把马车停靠在路边,阿赖若无其事的下车。


    扶着车轮往下看,看似像是在检查着什么。


    突然,阿赖手中的石子就丢了出去。


    一声闷哼从旁边的树林中传来。


    跟踪的人知晓已经暴露,所以飞快逃走。


    阿赖哪能让如意?


    飞身上前准备追。


    可刚到一半儿,他又折返了回来。


    “人呢?”赵昭棣问。


    阿赖说:“跑了。”


    “什么?”赵昭棣纳闷:“那你快追啊。”


    就他这轻功,还能有人从他手底下跑了不成?


    除非他是故意的。


    阿赖只回答两个字:“不追。  ”


    赵昭棣无语,他果然是故意的。


    看着赵昭棣要吃人的眼神,阿赖吞了吞口水,还是解释了那么一句。


    “  我怕调虎离山,你一个人在这儿,我不放心。”


    他满脸透露着一股子真诚,瞬间,赵昭棣心里的气就消失殆尽。


    也是,这荒山野岭的,万一人家是冲着她来的,独留她一个人在这儿确实是有些危险。


    只是,这人就这么跑了,所为何来也不知晓,赵昭棣这心里总觉得闷闷的不好受。


    阿赖跳上马车继续赶路。


    今天没有耽搁太多时间,所以回到青石村的时候天色还早着呢。


    最近都是早出晚归,很少遇见村里的人。


    今儿个可就不一样了,恰逢端午,家家户户都没出去干活,毕竟过节嘛。


    一路进来,赵昭棣看见大家的门上都插了菖蒲和艾枝。


    路上的人多,马车也不得不减慢了速度。


    这一慢下来,那些人就主动和赵昭棣打着招呼。


    有些过分热情。


    赵昭棣虽心中不解,但也一一回应,礼貌周到。


    看她的马车上又拉了一大车粮食回来,个个的眼神中都充满了羡慕。


    先前他们就看到有村长带着几辆马车往山上运了许多的大石头。


    当时她们没在意,只以为是村长要做什么修路之类的事。


    生怕要凑钱,所以也不敢主动问。


    今儿个,又看见村长带着人运了许多木材回来,她们这才问了个究竟。


    得知竟是赵招娣那丫头要盖大院子了。


    天爷啊,那么些木材可得不老少钱吧?


    有嘴酸的就阴阳了两句:“谁知道背地里做什么勾当了,不然哪赚得了这么些钱。”


    此话一出,被村长立马喝斥了回去。


    说那丫头应当是在山里找到了赚钱的路子,让大家的嘴巴都放干净点,别惹得赵招娣不快。


    等有了合适的时机,村长会跟她商量,既然有赚钱的法子,就帮一帮村里人,让大家也跟着沾光。


    此话一出,村里人哪还有不明白不乐意的。


    都巴不得呢。


    看别人发财那叫一个眼红,若是能带上自个,那可就不一样了。


    所以,才会对赵昭棣那般热情。


    赵老三和王秋霞自然也是听说了这件事。


    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这两人着实是消停了一段日子。


    王秋霞主要是忙着帮赵老三访一个媳妇儿。


    已经相看了许多个了,但人家只要一打听赵家宝的名号,没一个人敢嫁的,可把她愁得不轻。


    而赵老三,自从使坏让人去烧赵昭棣的房子后,就觉得心神不宁。


    主要是去的那两个人杳无音信了。


    他总觉得这事儿哪哪都透着股怪异,偏偏又不敢去探听,生怕事情败露。


    便一直缩在家里。


    另一边,赵昭棣和阿赖已经到了家。


    赵昭棣感叹着如今路通了就是方便,马车直接就可以停到院门口。


    先前在门口栽的花长势喜人,已经开出了不少漂亮的花朵。


    看着赏心悦目。


    除此之外,院门上同样挂了菖蒲和艾条。


    这算得上是端午节的习俗,有驱邪避疫的寓意。


    院门是开着的,严梅听见了动静立马就迎了出来。


    “今儿个怎么回来得这样早?”


    她一边说一边帮忙搬着东西。


    看到了一大袋一大袋粮食的时候,心里感叹不已。


    这又得花多少银子?


    越搬越心惊,不止粮食,还有那么多布匹和其他的东西。


    这丫头发什么财了这是。


    看她这般财大气粗的模样,严梅也不担心赵昭棣会开不出工钱了。


    看见她摸着那些布匹的质感,眼神里有些许渴望。


    赵昭棣立即拿出一匹天青色的递给她:“婶子,这是上好的细棉布,不仅柔软,还吸湿透气,做贴身的衣物最合适不过了。”


    严梅摸着那布匹,止不住的点头。


    确实是上好的布料。


    啧啧,估计不便宜。


    她和婆母每次去县城里买新布来做衣裳,都是丈量着买,还从没这样一匹一匹的买过呢。


    这丫头不仅整匹整匹的买,一买还就是那么多匹,这过得都是什么日子。


    富贵人家也不过如此了吧。


    她连羡慕都不知道要从何羡慕起。


    严梅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赵昭棣的话就把她拉回了现实。


    “你拿回去,给你家几个孩子一人做几身衣裳。”


    严梅惊呆了,只觉是自己听错了。


    反复确认:“我……我?”


    “给我了?”


    赵昭棣点头:“嗯呐。”


    她最近忙,常常不在家,家里那么多工人的伙食都是严梅一个人张罗,自然是辛苦的。


    且严梅每天早上都来得最早,她都还没起呢,她就来张罗早饭了。


    晚上更是,要把残局收拾的妥妥当当才会回去。


    完全不用赵昭棣操心什么。


    所以,买布的时候,赵昭棣就想到这一层了。


    送她一匹布作为答谢。


    虽然请她来,也是要给工钱的。


    但她干活尽心尽力,用一匹布作为奖励,也合适得很。


    “哎哟。”


    严梅高兴得紧,双手连忙在自个衣服上擦了又擦,然后才接过布匹。


    “这,这……”


    她笑得合不拢嘴,虽然心里知道这东西太过贵重不该收,可就是拒绝不了。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人,不像自家公公那般大公无私。


    最终高兴的收下了。


    “那就谢谢你了招娣。”


    赵昭棣笑笑:“不必客气。”


    这布她本就是打算送给严梅的,严梅也不过多推辞,于她而言,倒是省去了来回拉扯的麻烦。


    得了布匹,严梅搬东西的动作更带劲了。


    没一会儿,马车上的东西就搬完了。


    赵昭棣出门前交代泡的糯米也早已经泡好了。


    严梅还去折了许多芭蕉叶来洗干净晾着了。


    她知道这端午节都是包粽子的,芭蕉叶肯定少不了。


    但赵昭棣看到那一张张大大的芭蕉叶时,却无从下手了。


    这跟她见过的箬竹叶不一样,显然这里包的粽子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


    本想着露一手的,如今……


    额。


    可以学嘛可以学。


    应该大差不离。


    赵昭棣把泡好的糯米分成了许多份,调了各种味道的馅料。


    甜口,咸口都有。


    严梅还是第一次见这样包粽子的。


    用纯纯的糯米也就罢了,还放这么多的蜜饯和肉。


    不过,赵昭棣既然这样做就准不会错。


    就是有些奢侈。


    赵昭棣为了不漏怯,找了个借口让严梅先包着。


    严梅也没多想,拿过一张芭蕉叶,舀了糯米馅在叶子里,双手拢啊拢的,让粽子变成了一个长条形,然后用干草捆好,这就成了。


    原来这么简单,赵昭棣一看便会了。


    原主的记忆中也没有这玩意儿,估计不仅没吃过,见也是没见过的。


    只是这粽子会不会太大了,一个人能吃得了吗?


    不过不管了,先包出来再说,等来年,她提前准备了箬竹叶  ,就可以包角粽了。


    从回来,赵昭棣就一直没看见其余的人,院外也静悄悄的,赵昭棣忍不住问:“他们人呢?”


    “下了木材就都往山谷里去了,说什么人多力量大,今天就争取完工之类的,两个丫头也跟去了。”


    严梅一边包粽子一边回答。


    赵昭棣今天早上也不在家,不然高低得让工人们休息半天。


    “那我大姑母呢?”赵昭棣又问。


    严梅叹了一口气:“她啊,除了吃饭和上厕所,整天就躲在屋里也不出来,不过看着挺稳定的,没啥事儿。”


    赵昭棣点点头,没事就好。


    她估摸着大姑母是在做衣服,还是不去打扰的好。


    反正待会儿吃饭也就能见到人了。


    粽子上锅蒸着,足有六十多个,赵昭棣和严梅又炒了几个菜,不准备再煮饭了。


    那长形的粽子个头大,也别切了,一人一个正好合适。


    工人们是在傍晚的时候才陆续回来的,和村长有说有笑的,看来那山谷里的院子是已经完工了,一个二个的才会如此面露轻松。


    赵昭棣招呼他们洗手开饭。


    盼娣扑到赵昭棣跟前:“姐姐,那院子好漂亮,咱们晚上就住去那儿吧。”


    她是一天也不想在那个简陋的小棚子里面待了。


    赵昭棣心想,就几天时间赶出来的竹屋,临时歇个脚还行,住人怕是不安全,所以用天色已晚,明天再说,敷衍了过去。


    盼娣有些失落,她今天心情本就有些郁闷,如今不能如愿,郁闷更甚了。


    赵昭棣只以为她是耍小孩子脾气,没怎么在意,点了点她的鼻尖:“快去洗手吃饭,今儿个端午,我给你做了好吃的。”


    一听到有好吃的,盼娣的郁闷散了大半,蹦蹦跳跳的去洗手了。


    来娣则是早已经在帮忙乘菜。


    众人吃上饭,都对赵昭棣改良的粽子赞不绝口。


    氛围本来好好的,盼娣突然说了一句话,差点把赵昭棣给噎住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