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51章临时受命(下)

作者:旖旎小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面对男子一家一连串的奇怪反应,王丛有些发懵。


    好在他有着丰富经验,表面上并未显露出来。


    所以,他轻轻摆了摆手,连忙说道:“这位大哥,你先别紧张,我不是警察,就是来你这里吃饭的顾客。”


    “你想想,我要是警察的话,肯定不能这么客气和你讲话了。”


    好像说得有道理。


    可男子并未放松警惕,依然将女人和女孩紧紧护在身后。


    厉声质问,“你不是警察,为啥总是盯着孩子他妈妈看?”


    王丛解释说:“你别多心,我是个外地游客,头一次来边境城市,感觉哪都新鲜,想着向你打听,我该去什么地方游玩才好。真的,我没有恶意。”


    男子上下打量王丛好几眼,渐渐地松弛下来。


    说道:“好吧,我相信你。请你回去等着,饭菜马上就好。”


    嘴上这么说,可男子仍旧时刻保持警惕。


    就是王丛回去坐着,他还在暗中观察王丛的一举一动。


    出了这么个小插曲,反而激发出王丛极大好奇心。


    没过多久,男子端上来一荤一素两道菜,还有个大酱汤。


    冒着热气的菜肴,发出独有的香味。


    王丛也是饿了,抄起筷子,大快朵颐起来。


    他没喝酒,倒是把酱汤吃得一干二净。


    尤其大米饭,米粒晶莹剔透,软糯且有弹性。


    吃饱喝足,王丛并未着急走。


    趁扫码付钱的机会,对女人厨艺赞不绝口,还特地问起大米饭好吃的原因。


    此时的男子,终于信任王丛。


    态度也变得轻松,滔滔不绝的告诉王丛,这里的大米好吃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种植的水稻只有一季。


    二一个,他们焖米饭用的锅,是本民族特有的石锅。


    这种锅由耐高温、耐腐蚀的花岗岩材质制成,能够使米粒受热均匀,从而焖出带锅巴的大米饭。


    由这个话题谈起,王丛得以赢得老板好感。


    并且还和男子一边抽烟,一边聊天。


    由浅入深,王丛终于把话题引入到他妻子身上。


    王丛觉得奇怪,看他们夫妻年纪不小,可女儿怎么才七八岁。


    “不怕你笑话,我和孩子他妈直到四十岁,才有了英爱。不是不想要孩子,实在是情况特殊,不敢有孩子。”


    “为什么?”王丛发觉自己的话问得有些操之过急,容易引起男子警觉,急忙解释,“您要是觉得不方便说,就当我没问。”


    “唉!”男子叹了一口长气,无奈苦笑道:“其实说了也没啥,孩她妈是从对岸偷着跑来的。”


    原来,二十年前,对岸由于连年受灾,老百姓经常吃不饱饭。


    那时候,边境线管理不严,不少人趁着晚上天黑,偷偷趟着江水跑到这边来。


    因为这边的农村,有好多少数民族村屯。


    对岸的人和这边村民语言相通,习惯一致。


    特别是女人。


    她们想要吃饱饭,而这边男村民由于穷,娶不起老婆,有很多的光棍。


    眼见骨瘦如柴的女人找上门来,管她们吃饱穿暖还是不成问题的。


    两下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于是,绝大多数女人就此安顿下来,和光棍们搭伙过日子。


    这种情况,在当时十分普遍,算不得新鲜。


    李英爱的妈妈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她妈妈毕竟是偷渡过来,没有这边身份,只能四处躲藏,以便躲避边防警察的检查。


    一晃二十年过去,时过境迁,他们终于熬过风头。


    这些年,全靠英爱爸爸的几亩薄田,勉强糊口。


    可随着英爱越来越大,再这么下去,一家三口早晚有吃不上饭的那一天。


    考虑英爱妈妈做饭味道好,厨艺精湛。


    两口子一商量,才在县城开了这家小吃铺。


    王丛终于明白,男子为什么对他那么紧张了。


    生怕警察把他妻子带走。


    要知道,对岸针对偷渡过来的本国人,惩罚制度相当严厉。


    英爱妈妈一旦被抓回去,别说她了,就连她的父母姊妹,都会受到牵连,遭受不同程度的皮肉之苦。


    怪不得,男子那么紧张。


    怒视王丛的时候,感觉要拼命。


    接触到这一特殊家庭,使得王丛了解到伏安县特有情况。


    次日早上又在这里用过早餐。


    王丛从英爱爸爸那里又打听出一些情况,当即决定,前往他的家乡英山村实地调查。


    英山村距离县城六十里地。


    乡道坑坑洼洼,十分颠簸。


    这么短的路程,王丛却用了一个半小时,临近中午的时候,才到地方。


    英山村不大,目测也就百十来户。


    一进村子,王丛立马直观的感受到,这里比较穷。


    房子低矮老旧,还有几个土坯房。


    村里除了一条主干路是水泥路之外,其余全是土路。


    王丛没有找村干部,直接把车停在一家小吃铺门前。


    打算吃点东西充饥,借以打听村里情况。


    推门进来,小吃铺的桌子,全都坐满,有十来个人。


    大家喝酒聊天,好不热闹。


    结果看到王丛这张生面孔,全都停止说话,用警惕眼神注视着他。


    这么多双眼睛,齐刷刷望向王丛,弄得他浑身不自在。


    而且,王丛用眼角余光观察,发现这些人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眼神里充满不善目光。


    说着本民族语言,王丛一句也听不懂。


    可他没有放弃,大步流星走到柜台前,冲着一名五十岁左右的秃顶男人说道:“老板,有什么吃的东西,要快点的,我还要赶路。”


    谁知,秃顶男人并没搭话,而是仔细打量着王丛,眼神犀利的问道:“你是本地人吗?”


    王丛一脸愕然,反问他,“在你里吃饭,怎么还要刨根问底?”


    秃顶男人阴沉着脸,冷声说:“我问你啥,你回答啥,别说没用的。”


    他的话音一落,那些坐着的男人,全都站起身。


    纷纷围在王丛四周,看样子,似乎要对王丛动手。


    王丛军人出身,对付眼前十来个人不在话下。


    但他此行目的不是使用武力,更不想把事情闹大。


    于是说:“老板,我就是一个过路客,饿了要吃东西。你不卖就算了,难道还要抢劫不成!你们要是动粗,当心我报警。”


    空气中充斥着紧张气氛,似乎一场大战就要爆发。


    秃顶男人看了王丛好一会儿,忽然变脸哈哈大笑起来,对着其余众人挥了挥手,叽里咕噜说了几句。


    这些人听完,全都走开,又都回到座位上坐着去了。


    这下,反倒把王丛弄得一头雾水。


    老板的态度不再像刚才那么阴冷可怕,笑眯眯的拿出菜谱,摆在王丛眼前,并解释起来。


    这人姓黄,是小吃铺老板,也是村主任。


    他之所以那么对王丛,实在是不得已。


    最近几天,村里不少人家经常丢东西,什么吃的、喝的、用的,还有穿的。


    报警了,可警察来了几次,压根没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更可气的是,昨天傍晚,一户村民晾在院子里的被子,竟然也不翼而飞。


    乡派出所的民警刚刚来过,临走时交代,让他们注意过往路人,一旦遇见,要仔细盘问。


    他们怀疑,偷东西的犯罪分子属于流窜作案,外地人可能性较大。


    这才有了,黄主任看到王丛这张生面孔,立刻引起他的警惕,打算仔细盘查。


    不过,村主任看到王丛神态自若的表现,立时打消怀疑念头,热情接待他。


    听完村主任解释,王丛真是哭笑不得。


    自己差点被人家当成小偷,这都哪跟哪啊。


    出了这么个意外插曲,王丛却觉得,要想了解农村学校现状,必须和大家接触,驳得他们信任。


    恰巧村民丢东西,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


    于是,王丛当即决定,向黄主任提出一个要求。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