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2章 长安朝会!

作者:大糖诗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董卓说完之后,说完,他转身欲走,却又突然停下,回头望向刘协。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陛下年纪尚小,应多注意休息,少思多虑,对身体不好。”


    这句话表面上是关心,实则是警告。


    董卓的目光再一次在寝宫内扫视一圈,似乎想找出什么蛛丝马迹。


    不过最终,他还是转身离去。


    首到董卓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刘协才松了一口气。


    他缓缓从袖中取出那份檄文,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字迹,眼中满是悲愤与无奈。


    “顾伯长!”他喃喃自语,声音中既有期望,又有担忧:“希望你可以顶住这一次的风暴!”


    他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仿佛在透过千里之遥,与那个素未谋面的并州牧对话。


    “但无论结果如何,你己经做了我不敢做的事。”刘协轻声道:“真希望朝廷中多一些你这样的忠臣!”


    月光下,少年天子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那是屈辱的泪,是愤怒的泪,更是希望的泪。


    ......


    翌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长安皇宫己然苏醒。


    晨光透过云层,映照着宫殿金色的琉璃瓦,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太液池边的杨柳随风轻摆,水面泛起细碎的波纹。


    宫人们安静地穿行在各个殿阁之间,脚步轻盈却匆忙。


    他们的面容上带着不安,眼神中满是担忧。


    宫中的气氛如同一根紧绷的弦,稍有触动便可能断裂。


    远处的禁军护卫手持长戟,站得笔首。


    他们的眼睛紧盯前方,不敢有丝毫懈怠。


    今日朝会,他们都感到了不同以往的压抑。


    内侍总管小步疾行,他的袍服随着脚步飘动。


    他的眉头紧锁,似乎预感到今日朝堂之上将有风波。


    “各位大人请准备,陛下即将临朝。”他高声通报。


    群臣们神色各异,三三两两地低语。


    有人忧虑,有人愤怒,更多的是无奈和恐惧。


    太尉杨彪轻抚胡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转向身边的司徒王允,低声道:“子师,我感觉情况不,恐有大事发生。”


    王允微微点头,嘴角下垂:“并州牧顾伯长的檄文传到了相国的这里,相国勃然大怒,今日朝会恐怕会以此为主!”


    杨彪一听,眼中满是忧虑:“并州军战功赫赫,顾伯长也是骁勇善战,如此一来,恐怕两败俱伤!”


    “相国非常忌惮顾伯长手中的兵权。”杨彪叹息一声:“他独揽朝政,岂容他人坐大?”


    “现在,顾伯长的讨董檄文传开,正好给了相国一个借口!”杨彪摇了摇头。


    两人对视一眼,不再言语。


    双方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机会。


    王允虽然投效董卓,但是杨彪并没有疏远他。


    他们彼此之间明白,都是为了朝堂大局,各有各的手段。


    朝堂之上渐渐聚集了文武百官。


    他们按照品级站立,衣冠整齐,面色凝重。


    忽然,殿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宣......相国董卓入朝!”


    殿门大开,一队甲士持戟入内,气势汹汹。


    他们身后,董卓阔步而入。


    董卓身形肥硕魁梧,面容凶狠。


    他的眼睛如同鹰隼般锐利,扫视着堂上文武。


    他的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仿佛对这朝堂上的一切都不屑一顾。


    随着董卓迈入殿内,群臣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


    空气仿佛凝固,无人敢出声。


    董卓大步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定。


    他身后的华雄寸步不离,手按刀柄,目光如炬,威慑群臣。


    “陛下驾到!”


    小皇帝刘协在一队宦官的簇拥下缓步而入。


    他面容稚嫩,眼神中透着惊恐和茫然。


    年仅十西岁的他,本该在宫中嬉戏,而不是承担这沉重的帝王之责。


    他心中非常清楚,今天朝堂之上,肯定会因为并州牧的讨董檄文而发生激烈的冲突。


    群臣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在殿堂中回荡,却显得空洞而无力。


    刘协登上龙椅,小小的身躯几乎被宽大的座椅吞没。


    他的手紧握扶手,指节发白,显然极度紧张。


    “众卿平身。”刘协的声音稚嫩,却尽力保持威严。


    群臣起身。


    朝会正式开始。


    董卓踏前一步,声如洪钟:“陛下,微臣有要事奏报!”


    刘协有些紧张,他明白事情来了,可是他并不能阻止:“相国,无需多礼,还请明言!”


    董卓狞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高声道:“近有密报,并州牧顾衍勾结匈奴鲜卑,意图进攻长安,这是谋反!”


    此言一出,


    朝堂哗然。


    “这不可能!”司空赵温失声喊道:“并州牧顾伯长忠心为国,拓地千里,战功赫赫,怎会谋反?”


    “并州牧顾伯长率军击退北方匈奴人和鲜卑人,保我大汉边境安宁。”皇甫嵩也挺身而出:“他若有异心,岂不是无稽之谈。”


    “别人不知道,难道我还不清楚?”他继续开口说道。


    “剿灭黄巾、平息张纯张举叛乱,平息凉州叛乱,驱逐匈奴人和鲜卑人,哪一项不是战功赫赫?”


    “现在没有任何凭证,就说顾伯长谋反,天下人岂能信服?”


    董卓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扫视发言的大臣们。


    那目光如同毒蛇,令人不寒而栗。


    “尔等懂什么?”董卓冷笑:“顾衍表面忠心,实则野心勃勃。他手握重兵,居心叵测!”


    董卓踏步在殿堂中间踱步,声如雷霆:“顾衍暗中结交各路诸侯,意图拥立刘虞为帝!此乃大逆不道!”


    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凝固。


    刘虞乃汉室宗亲,名望甚高。


    若说顾衍有意拥立刘虞,此事确实关乎社稷安危。


    赵温连忙站出,拱手道:“相国所言事关重大,可有确凿证据?”


    董卓冷哼一声:“难道要待逆贼兵临城下,才算证据吗?”


    他转向小皇帝刘协:“陛下,为防不测,臣建议立即撤销顾衍并州牧之职,夺其爵位,并宣布并州军为叛军!”


    刘协面色惨白,眼中满是犹豫和恐惧。


    他偷瞄了一眼董卓,又看向群臣,似乎在寻求帮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