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此去前程似锦

作者:日照前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崔岘准备离家、赶往裴府的前一天晚上,他的新衣裳做好了。


    整整三套。


    用的是裴府送来的青烟绢,质地轻薄坚韧,颜色也十分鲜亮大气。


    大伯母去县城取了衣服回来,急切道:“快,岘哥儿,赶紧穿上看合不合身。”


    那可是绢布呢!


    崔岘接了衣服,回卧房去换。


    等再出来的时候,那扮相,看的全家人都眼睛发亮。


    太俊俏了!


    岘哥儿本就好模样,皮肤白,身量也长。


    如今一身烟青色绢布长衫,衬的整个人越发唇红齿白,格外俊俏惹眼。


    崔璇眼冒小星星:“阿弟真俊。”


    崔岘难得有些赧然:“这,会不会太过鲜艳了些。”


    大伯母林氏殷勤替他整理好衣衫,笑道:“哪里鲜艳啦,岘哥儿你这年纪,正合适呢。”


    崔岘闻言抬起头,看向林氏,认真道:“这几日,辛苦大伯母为我忙前忙后操劳。”


    林氏心中一暖,慌忙摆手:“自家人不说客套话。”


    崔岘就笑:“既然如此,那大伯、大伯母以后也莫要再跟我客套咯。”


    一句话,把家里大人都给说笑了。


    陈氏扶着肚子,看向林氏:“岘哥儿说的是,大嫂,咱一家人,理应互相扶持。”


    大伯、大伯母互相对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对对,咱一家人,都是应该的。”


    林氏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接话。


    片刻后她又看向自家男人,嗫嚅道:“说是这么说,但岘哥儿马上要离家了,我们做长辈的,总该尽点心意……是吧,他大伯。”


    崔伯山赶紧点头,随后回房里取出一个包裹,憨笑道:“给岘哥儿的。”


    里面是两套夏日薄衫、一罐蜜饯儿、一包桂花糕、一包瓜子儿。


    还有两双林氏最近连夜做的布鞋。


    这一看就没少花钱,而且费了很大心思。


    崔仲渊赶紧说道:“不行不行,不能收,大哥你这是作甚。”


    但崔岘已经快他爹一步,接过那包裹,开心道:“谢谢大伯、大伯母。”


    再然后。


    崔岘把那罐蜜饯儿打开,抓了一把递给崔璇:“阿姐,吃。”


    崔仲渊无奈扶额。


    而崔璇则是惊喜的瞪大眼,征询般看向爹娘,见他们笑着没反对,这才欢呼一声:“谢谢阿弟!”


    “大馋丫头!”


    林氏佯装生气白了一眼自家闺女,随后朝里屋努努嘴:“去分给你祖母尝尝。”


    自从钰哥儿离家后,崔老太太一直待在卧房里,不怎么出门。


    ‘卖掉’一个孙子,供另一个孙子开蒙读书,老太太自己心里肯定也难受啊。


    崔璇听话的去了祖母的卧房:“祖母吃蜜饯儿,可甜啦,岘哥儿给的。”


    换做往常,崔老太太肯定是不吃的。


    但今日她笑着吃了一个,抵在嘴里细细咂摸味儿。


    真甜呐。


    外面堂屋里,老大、老二,和他们的媳妇,正在各自说笑,气氛很轻松。


    老太太听着隐约传来的笑声,神情恍惚。


    家里多久没有这么温馨过了?


    好像从老大、老二落榜开始,这么多年,就一直沉闷着、紧绷着。


    裴家送来的一车厚礼,外加十两银子,解决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而小孙子岘哥儿通透,润物细无声的,又缓和了家里的尴尬。


    崔老太太含着嘴里的蜜饯儿,回想起那日岘哥儿跪在自己面前,说的那番掷地有声的话,突然没来由的生出一种笃定——


    岘哥儿这孩子,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的。


    ·


    另一边。


    被祖母认定为‘有大出息’的崔岘,正在被亲爹念叨,不应该收大伯那个包裹。


    卧房里,油灯昏黄。


    见崔仲渊一直絮絮叨叨,陈氏颇有些不耐:“兄嫂心有愧疚,岘哥儿收了,他们反倒舒坦。”


    崔仲渊噎了噎,不再吭声。


    片刻后他又开始忍不住絮叨:“东西都收拾齐了吧,大嫂给的鞋子放进去没有?哦对,每套衣衫里记得再缝个内兜放钱……岘哥儿打小睡相就不好,夜里总爱翻身,也不知裴府的床铺够不够宽敞……”


    他说着说着,突然声音就有点哽咽。


    方才还嫌弃相公话多的陈氏,这会儿也听得红了眼。


    崔岘叹了口气。


    他拉起陈氏、崔仲渊的手,一家三口窝在床上。


    旁边是收拾好的两个行囊。


    “好啦好啦,怎么回事,你们这个样子,我怎么放心出门赚钱。爹,你以后呢,就安心在家读书,莫要偷懒荒废学问。”


    “娘,你现在就是要吃好睡好,养好身体,把弟弟或者妹妹平安生下来。”


    崔岘替爹娘擦拭干净眼泪,佯装惆怅:“总之呢,男人在外面赚钱很累的。你俩懂事一点,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可别让我在外面劳累,还得操心家里。”


    “听话听话,别哭了啊,以后我每月都会回来看望你们,给你们买零嘴儿。”


    陈氏闻言噗嗤笑出声,一把甩开儿子的手:“嘴贫的很。”


    崔仲渊也跟着笑,只是笑容中又带着点怅然——


    这番话,好似理应他做爹的来说呢。


    见爹娘情绪好转。


    崔岘继续道:“爹,娘,儿子任性,没跟你们提前商量,就自己决定要去裴府,你们千万不要怪罪儿子。”


    “但请你们放心,儿子去了以后,一定好好努力,混出个人样来。等将来,带咱家搬出河西村,买大宅院,赚好多钱,再好好读书科考,给娘请封诰命。”


    跳跃的油灯下。


    即将离家、尚且年幼的儿子眼神清亮,向爹娘诉衷肠。


    陈氏一把将崔岘抱在怀里,泪声道:“岘哥儿这么好,我跟你爹怎么会怪你呢。娘知你有大志向,能混出个人样来,自然是好的。”


    “但赚大钱,买大宅子,请封诰命,听起来就好累的。岘哥儿小小年纪,莫要心里拧巴,平白让自己劳心负重。”


    “你先照顾好自个儿,其余的,都不如你重要。”


    崔仲渊跟着点头:“是极是极,你娘说的在理。若是去了裴家,受了委屈,你就立刻回来。咱们一家人平安健康,比什么都强。”


    这下,换成崔岘听红了眼。


    从今以后,他也是有爹娘疼的孩子了呢。


    真好啊。


    次日一大早。


    裴府的马车再次来到崔家门外,老管家竟是亲自来接人了。


    全家人都出来给崔岘送行。


    陈氏昨夜还嫌相公絮叨,这会儿牵着儿子的手,一遍又一遍交代嘱托。


    崔老太太倚在门框旁,苍老的眼睛中满是怜惜愧疚。


    他们身后,是破败寒酸、一贫如洗的家。


    “爹、娘,阿姐、大伯、大伯母、祖母。”


    崔岘的目光,在一家人脸上缓缓扫过,笑道:“我走了,你们保重。”


    穿越过来一月有余,他早已接纳了这个家,成为这个家的一部分。


    如今临别在即,难免心生不舍。


    崔老太太看着已然初长成的小孙儿,欣慰颤声道:“好,好啊,去吧。岘哥儿,照顾好自己。”


    崔岘走过去,抱了抱瘦弱苍老的祖母。


    随后他转身背对家人们挥手告别,登上了裴府的马车。


    老管家再三保证,一定将崔岘小哥照顾周到,这才吩咐车夫驾车离开。


    崔家人站在家门口,目光追随着那辆马车,目送它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在道路尽头,再也看不到踪迹。


    这一年,是大梁王朝嘉和十六年。


    刚满八岁的崔岘,自河西村离家,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迎接他的,是一个注定璀璨夺目,前程似锦的大好未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