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3章 相聚

作者:麻辣红蘑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早,吃过早饭,莫路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孩子两条狗,拿上两坛辣椒酱,一只烤箱鸭,回老家。


    这是他们分家后第一次主动回去。


    大伯一家见到莫路他们异常开心,但是陆氏冷嘲热讽让大家难免有些尴尬。


    陆氏觉得肯定是悠然和朱家老大忽悠阿光一家留下来的。


    如果村里招不到夫子,还不知道他们怎么善后呢。村里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


    本来积怨已久,现在又添这一茬。


    “大伯,你们可以搬到学堂住。”莫家老屋是什么样,悠然心里有数,这可真是难为大伯一家了。


    “嗯好,我正打算去找明旭商量一下。”


    “嗯,爹,我们和大伯一起过去吧。”悠然有些事情,不想在陆氏面前说。


    杨花娇点头。“我也和嫂子说说话,一起吧。”


    两妯娌手挽着手走在前头。


    一路畅聊,终于没有在老宅的约束。


    *


    大家围坐在院子里,朱爷爷脸上笑开了花。


    朱大伯让钰光一家尽快搬到学常堂宿舍去,当初建学堂的时候,悠然和蒙二弟给设计了两间夫子的宿舍。


    关于夫子的收入,朱大伯有些犯难了。他看了看悠然几眼发现这姑娘像个没事人一样,硬着头皮问钰光他心里的理想收入。


    谈钱现场气氛有些微妙了。


    “我在镇上一个月是1500文,在咱村里,我要1000文。”钰光斟酌着。


    “这……”


    大伯母和堂哥以为朱大伯觉得贵,但是如果真的比镇上少太多,他们也会过得太艰难。


    “好,两位大伯,要不我们这样,每个月按1500给夫子。”


    “我同意。”朱大伯连忙表态。


    “这样,哥,你能不能也当夫子?”悠然说道。


    “不是让你像大伯一样当,你每日给


    教村里年纪稍长些学生认识几个字,那种。我们可以按课时给你付费,一节课10文到50文不等。”


    “可是我,我并没有当过夫子。”


    “没当过不要紧,总要试试,主要看你愿意不愿意。”


    “朱大伯,我还想请我三婆给村里上种植的课程,请三伯娘上女工。什么的,当然了这些事情要慢慢后面安排。”


    “你这个想法确实不错啊。现在羽绒服那边干得怎么样?”


    “嗯,人手还是比较紧张。伯娘,你和嫂子,过去帮帮忙可以吗?”


    “这,我,我担心我们不会做。”大伯娘心里忐忑,家里缝缝补补倒是可以,但是做衣裳,又说是做什么羽绒服,她心里还真没底。


    “这您就放心吧。三婆家三伯娘会教你们做的,明天你们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那行,明天我俩过来学。”大伯娘不再推辞。如果她们能找到事做,家里压力会小很多。


    毕竟这一季农忙已经过了,他们一大家子人在婆婆家蹭吃蹭喝,怎么都说不过去。


    如果能找到事情做,总体来说会比他们在镇上好太多,况且他们要搬到学堂住,不和婆婆同一个屋檐下,这比什么都强。


    说干就干,一群人帮忙钰光伯一家搬家,其实他们只有简单的一些行李。


    现在时间还早,莫路赶车带着大伯娘和杨花娇到铃铛镇取东西。再雇一辆牛车,把家里能搬走的东西搬回村。


    临走前,大伯娘在家里留了一张字条给两个堂姐。


    住了那么多年的小院,突然要走,很是不舍。


    “嫂子,咱走吧。”杨花娇拍了拍大嫂的手。


    “嗯!”擦了擦眼泪,她们要迎接新的生活。


    路过青岭镇,云水谣刘管事远远便看到悠然家马上,招招手,让人把东西搬到车上。


    “阿路,这是?”大伯娘有些疑惑,怎么买了那么多东西。


    “嫂子,这位是云水谣的刘管事,应该是悠然请刘管事帮忙买的。”


    “阿路,时间不早了,你们回去吧。哦,还有这几个小菜。”说罢塞几个食盒到车上。


    “多谢刘管事!”


    “不用整这些虚的,哪天我拉两坛酒去你家,痛痛快快喝一场!”


    “行!先告辞了!”


    云水谣,在铃铛镇自然是有的,只是没想到,他们和阿路家关系竟好成这样。


    当初吃了多少苦,才铺出今天的路啊。


    “嫂子,别想那么多,会好起来的。”杨花娇是三个媳妇最不被陆氏待见的一个。


    “嗯!我没事,就是有些感慨。你说说,咱们分家才多久,你们生活得那叫一个红火,我打心眼里高兴,真是大快人心。”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都快要过年了。”


    “可不是嘛。”这个年她一点准备都没有,突然搬家。


    *


    悠然带阿妹去放牛,顺便去菜地摘菜,今日要摘多些,大伯他们肯定缺菜。


    然后到两个加工厂看看要不要帮忙。


    鸭子供不上货了,现在每日烤脆皮五花肉,叉烧。


    天凉,烧烤类的食物需要量也大很多。


    *


    第二日,大伯娘与堂嫂子来服装厂上工,哪怕她们做好心理建设,但是仍被工作现场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悠然和三伯娘先带两人参观了成品区,两人摸着手上的衣服,都非常震撼。


    “嫂子,侄媳,你们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来问我。”三伯娘如今落落大方,说话温温和和。


    厂里大家其实多少都沾亲带故,所以都尽量叫名字,一开始都有些不适应。


    慢慢的听到别人叫自己名字,可比某某媳妇,某某娘亲,心里舒坦多了。


    今日还有一个特别重大的事情,村里的学堂摘牌要招生了。


    夫子便是莫五爷家的长子莫钰光。


    大家开始给自家娃儿做新衣裳,新书包,要快点去报名,去晚了只怕没名额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把孩子寄宿在下禾村学堂的家长,纠结着要不要把孩子接回村里读书。


    又担心村里的学堂不长久,那下禾村那边,肯定不会给他们留席位了。


    先看看情况吧。


    话说这上禾村,真的是不按套路来。


    告示上写的是,不只招收适龄儿童,还招收女子班。


    女子班就算了,居然还有成年人班。


    这是多缺学生啊,这女子和成年人,到底要去学什么啊?


    可是,如果是这般,自己是不是也有机会去学堂?


    围着宣传栏的众人,议论纷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