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卷 第416章 沈夫子回来了

作者:唐荔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上去世,朝廷自然会不稳。但与此同时,谢景的心中却隐隐松了一口气。皇上寿数不久,也挺好。他觊觎他的母亲,想要破坏他们的家,就该死!秦九微听得毫无波澜。她更关心谢砚礼吃饭没有。“你在宫中用过膳了吗?”秦九微抬眸看向他。“今日小厨房刚包了些虾仁馄饨,我让她们留了些,还有蒸好的雪梨羹,甜而不腻。厨房的陈嬷嬷还特地做了酥炸芋头丸子。”谢砚礼听得不由暗笑,他哪里吃得了这么多。但与此同时,心中也泛起一些暖意。压抑一天的心情,总算放松了些。“那就按你说的办。”谢砚礼抬眸,眼神温柔地看向她。秦九微也轻轻弯唇。翌日,皇宫,太和殿。朝臣们按序站立,等待皇上到来,一如往常。但等了很久,都不见皇上出现。正在众人疑惑之时,元喜从殿后走出。他行至殿中正位,躬身行礼,接着用清亮的嗓音宣道。“奉圣上口谕,皇上感染风寒,需静养调理,这几日暂不早朝。”元喜宣完口谕,躬身退下。他离开后,大臣们立刻开始出声议论。彼此间的目光都透露出几分担忧和不安。其中一位御史上前,朝谢砚礼拱手行礼后问道:“世子爷,皇上是否出了什么事?为何忽然感染风寒?”旁边的几名大臣也附和起来。“这事太过蹊跷了,皇上素来身体康健,这般突然停朝,叫人着实忧心。”谢砚礼目光扫过殿内诸臣,沉声道:“皇上确实有些不适,太医已在诊治,几日后便能恢复,各位毋需担心。”见他如此坚定,众臣虽仍心存疑惑,却不敢再多问,只得拱手退下。大臣这里,便如此稳下了。——文渊阁内。谢砚礼端坐案前,面前是展开的奏折。此时,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太监特有的尖细嗓音:“世子爷,内务府的钱公公来了。”“让他进来。”不一会儿,一个白胖的太监走了进来,步伐轻快,面上堆着惯常的恭敬笑意。他躬身行礼后,低声禀道:“世子爷,奴才是来请示,莫青葵的身后事。”“皇上遇刺的事情已经瞒下来了,对外只说是染上急病暴毙。因此,行刺的莫青葵,该如何处置便成了问题。”“不知道,是按照妃嫔的规格下葬,还是依刺客身份处理?”谢砚礼目光从面前的奏折上移开,“这件事问过皇上了吗?”“回世子爷,皇上现在正在养病,不见人,所以奴才才斗胆来请示您。”谢砚礼指尖在书案上敲了下,眼底浮现出一抹冷意。之前在崖底时,莫青葵曾想杀秦九微。这件事他没有发作,不代表他不记得。谢砚礼眼神微微一暗,语气中透着冷意。“明面上,以妃嫔的身份下葬,让人无可指摘。至于她的尸体……”“棺椁空着,尸体丢到野外,任野狗啃噬。”钱公公心头一震,但不敢多言,只能低头应道:“是,奴才明白了。”至此,前朝后宫,明面上刺杀的事算是遮掩过去了。静远书院。讲堂的木窗半开着,映得屋中微微发亮。谷夫子讲完,抬头看了谢景一眼。“沈夫子明日便回来,正好,你可以带你弟弟来一趟,见见沈夫子。”谢景手中的毛笔顿了顿,眼底浮现一丝光亮。“学生明白,多谢夫子。”谷夫子笑道:“不用谢我,沈夫子听说有人想学习珠算和商学,开心得不行。一听到这个消息,连那边的事情都顾不上了,立刻就赶回来了。”谢景也不由弯唇。这样看来,沈夫子是一个不错的老师。——晚膳时分,清澜院灯火通明。一家人围坐在长桌前,饭菜香气四溢。谢景抬眼看向谢珏,淡声道:“沈夫子明日就回来了。”他必须要在当众说出来。这件事不能再瞒着父亲母亲。这是大事,他们必须要知道。谢珏闻言睁大了眼睛,语气中透着明显的喜悦。“真的?那真是太好了!”“沈夫子?是哪位夫子?”秦九微放下手中的筷子,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沈夫子是静远书院的一位夫子。”谢景耐心解释起来。“他擅长珠算与经商之道,因为现在已经无人学习这个,他便离开书院,云游四方,最近才回。”秦九微眉头挑起,心中隐隐察觉出有些奇怪。“母亲。”谢珏放下小勺子,眼睛亮亮地看向秦九微,小声道:“其实,其实我想去静远书院学算术。”他一边说,一边上前拉住秦九微的袖子。“现在这个先生根本不会教珠算,我很不开心。”“所以我才让二哥哥帮我问问谷夫子,书院里面有没有擅长珠算的夫子,这才知道了沈夫子。”“我想去跟他学算术,不然再这么下去,我的算盘都快生锈了。”谢珏小心翼翼地又朝秦九微身边挪了几分。“母亲……您不会生气吧?”“我擅作主张,没有告诉母亲就去让二哥哥问谷夫子……”他说着,低着头搓着自己的衣角。他其实也是第一次自己主动行动,去做事。不知道母亲会不会觉得他不听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