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9章 谋人谋己

作者:东周公子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华烛光辉,漫浸屏帏。


    窗前,王扬展开白纸,提笔蘸墨,陈青珊biu的一下站到王扬身边,明亮的眼眸一瞬不瞬地盯着纸面,神色期待。


    王扬笑道:“今天不写小说。”


    “哦。”陈青珊凤眸一暗,整个人都蔫了几分。


    王扬见此便道:“一会儿我给你讲一段。”


    陈青珊眼睛猛地亮了起来,嘴角上扬,点头飞快,表情还有点小激动。


    王扬准备下笔,见陈青珊还在边上等着,哭笑不得道:“这样,你先去练剑,我完事就来找你。”


    陈青珊想了想,认真问道:“我不练剑,看书可以吗?”


    “可以啊。”


    “吃黄柑可以吗?”


    “可以。”


    陈青珊眨眨眼,试探道:“那——”


    “小珊啊,看书的时候是不可以吃带汁水、易碎屑或者沾油污的食物的。”


    “哦。”


    小珊尝试失败,垂头丧气地撤离。


    王扬一边写字,一边悠悠说道:


    “我让宋嫂买了榛子和板栗,一口一个的话,没有碎屑,也没有汁水油污,不过记得擦手......”


    小珊身影一顿,瞬间恢复元气!


    王扬看着陈青珊元气满满地出门,笑了笑,然后目光重新回到纸上。


    纸上是他刚写的三个蛮部名:


    “永宁蛮(A)、武宁蛮(B)、宜都蛮(C)”。


    王扬在孔长瑜讨论的过程中已经得出了答案,但他行事一向求稳,所以现在要复盘,他要重新推理一次,寻找自己的漏洞。


    此时在复盘的不只王扬一个。


    孔长瑜也在复盘,给巴东王复盘。


    “下官首先建议他去掉的是——宜都蛮(C)。”


    巴东王皱眉:“你......”


    “王爷试想,如果他在第一层,是真心求教,那就会听我的建议,去掉宜都蛮。


    但如果他在第二层,是特意来探问机密,那就会把宜都蛮当成我们交易的对象。”


    巴东王点头:“的确如此。”


    “但如果他在第三层......”


    巴东王:“嗯???”


    “如果他在第三层,即他确实是来探问机密的,但他又能同时站在我们的角度想到,下官先抛出来的、坚决去掉的‘宜都蛮’(C)是障眼法,所以,他不信!”


    ......


    王扬看着纸上写的“宜都蛮”三个字,墨眉微蹙。


    ......


    巴东王疑惑道:“他不信不是正好猜对了吗?你这抛出的宜都蛮也没起到迷惑作用啊。”


    “不。如果他在第四层......”


    巴东王无语打断道:“你等等!哪来这么多层......”


    孔长瑜看着巴东王,定定说道:“他是王扬。”


    巴东王愣了一下,旋即坐正,伸手道:“先生继续。”


    “如果他在第四层,他会想到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会猜测我是故意反其道而行,那么我最先去除的,也是最扎眼的宜都蛮(C),反而才是我最想隐藏的!”


    ......


    王扬执笔,笔尖在“宜都蛮”上悬停,目光沉静。


    ......


    巴东王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嘴角微微上扬:“有点意思。”


    “并且下官在与他争执余下两部时,刻意忽略宜都蛮部,如果他暗藏心机,那就更会怀疑我是故意转移注意力,避实就虚,模糊要害。这样,他就很可能错误地认定,宜都蛮(C),才是我们要掩盖的真相!”


    ......


    王扬下笔,在宜都蛮(C)上画了个叉。


    ......


    巴东王先是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有些担忧地问道:


    “那如果他在第五层怎么办?”


    孔长瑜微微一笑:“下官早有安排。为了防止他在第五层,下官去除宜都蛮(C)后,紧接着便力荐永宁蛮!(A)”


    巴东王惊怒道:“你——”


    “王爷容禀!他若存心试探机密,又识破宜都蛮(A)的幌子,此等狡狯心思,就不光在算事了,也能算人。所以下官要赢他,也要算人!”


    ......


    王扬站在案前,左手托右肘,右手手指在空中一根根拨动,凝视窗外夜色,眼神深邃。


    ......


    巴东王惊怒未消,瞪着虎目:“算人?你什么意思?”


    “他算下官不敢弄险;算下官性文懦,又领着王命,不会自作主张,而王爷的性子又.....总之王爷不会同意下官如此行事;他算我们要求万全,不肯让此事有丝毫闪失——”


    巴东王立即道:“当然不能丝毫闪失!”


    孔长瑜胸有成竹,声音沉稳:


    “不会有闪失的。在荐永宁蛮(A)的同时,下官还在反对武宁蛮(B),他若真是心怀叵测,又认定我不敢弄险,则所疑心者,必然在武宁(B)、宜都(C)两部之间,又岂会怀疑我极力推荐的永宁蛮(A)?难道我不怕他直接选了永宁蛮(A)开商路吗?”


    ......


    王扬拿起笔,笔尖在“永宁蛮”(A)上方停顿了片刻,随后缓缓移向“武宁蛮”(B)。


    ......


    巴东王神色阴沉起来:


    “本王看不出来你怕,本王看到你胆子大得很。


    你别忘了,现在只是防备他别有用心,所以把事做得周密些而已。


    但如果他就是单纯要选蛮路,然后听了你的意见选了永宁蛮(A),


    你预备怎么办?


    这不是弄巧成拙吗!”


    孔长瑜拱手:“王爷放心,必不会如此。”


    巴东王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压抑的怒意:“你如何保证?!”


    “下官之前说了,不仅要算事,还要算人。我算这个人,是王扬。”


    巴东王眉毛一立:“是王扬又如何?”


    “他不是耳根子软的人,也不是不通事务的人。


    他营商弄贾,史见洞达,助成常平仓,写过《南蛮统考》。


    这样的人,难道会凭我争论一番,便改了主意?


    他排斥‘永宁蛮’,是因为永宁蛮对通商有一个致命隐患,那便是多战乱!


    王扬当知通商之道,要在平顺;试行之所,务求安稳。”


    孔长瑜淡淡一笑:


    “永宁不宁,他如何能选?朝廷,又如何敢用?


    至于下官极力贬低之‘武宁蛮’(B),他若是腐儒愚士,下官恐他拘于俗义,不察时变,轻信了下官的话;


    他若是不通蛮事,下官忧他无知妄断,不知细究武宁蛮恶名之由来。


    可他聪明博学,下官自然无忧无恐。


    他反复和我争‘武宁蛮’(B)信义之事,其实代表他已经将‘永宁蛮’(A)摒除在外!


    所以下官准备的这条锁链,套的,恰恰是他这个聪明人!”


    巴东王看着孔长瑜,嘶了一声:


    “老孔,你今天看着有点不一样了,颇有当初向本王献‘捶车策’和谋划分遣王府诸近卫入军中的意思了。”


    孔长瑜躬身弯腰,笑呵呵道:


    “老狗不遇事,自然软塌塌地趴在门口,但如果有贼人在门外偷偷摸摸,老狗自然要爬起来,抖擞精神,替主人看家护院。”


    他说到此处,收起笑容,正色道:


    “下官承王爷青睐,擢为入幕之佐。虽不敢言智计超群,然亦知谋事当隐,行事当密。


    下官平日不显锋芒,非无能也,实为王爷大事计,不欲引人注目。


    今日事在要密,故不得不露爪牙,以报王爷知遇之恩!”


    孔长瑜说完,向巴东王敛袖深揖。


    巴东王虽知孔长瑜这一番表现,有一大半是被自己要收王扬入幕给激到了,所以不仅要利用此局和王扬一争短长,还要巩固地位,以示己之不可轻替。所以什么锋芒、引人注目那些话,也都是暗贬王扬的。


    但他并不介意孔长瑜的这点小心思,正如他不介意王扬有些小心思一样。


    巴东王爽朗大笑:


    “瑾怀啊!


    你入幕多年,本王最是看重!


    今日肯露锋芒,智算王扬,更是让本王刮目相看!


    本王得卿(你),如鱼得水!


    有此智士,何事不成?”


    孔长瑜神色如逢甘霖,如饮美酒,当即撩袍下跪,声音激昂:


    “长瑜不才,愿为王爷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巴东王高声叫道:“来人,赐孔先生钱二十万!”


    孔长瑜身子一抖,颤声道:


    “王爷厚赐,长瑜何敢克当?!长瑜不过尽本分之事,何德何能受此重赏?!!”


    巴东王满面喜色:


    “当得起当得起!


    王扬那小子唬了本王好几次,你这次唬了他,算是给本王出了一口气!


    再者,王扬论学拔得头筹,得钱十万,荆州儒生学子宗之。


    但本王知道,  他今日,败在你手里!


    他能得十万,你自然能得二十万!”


    巴东王上前,拍了拍孔长瑜的手:


    “凡是你没得到的,本王都会替你补上。你现在隐的名,本王将来替你扬!”


    孔长瑜眼脸俱红,双颊剧烈颤抖地,额头重重磕下,身子伏在地上,呜咽大哭:“王爷!!!!”


    巴东王仰头,甚觉志得意满。唯一可惜的是,王扬这小子,并不知道自己败了。


    ......


    雕花木门半掩,一道俏影悄然出现。


    陈青珊的脑袋从门侧探了进来,一缕青丝垂下,柔柔地滑过她的脸颊。


    王扬身影映在烛光中,回眸而笑:


    “你偷偷摸摸地干嘛?”


    陈青珊觉得自己的心跳声突然变得好响,磕磕巴巴道:“好......好了吗?”


    王扬笑道:“好了,王扬故事会正式开始。”


    随即坐到日常和陈青珊讲故事的老位置。


    小珊赶紧进门,捧着个小瓷罐,坐在王扬对面,然后把瓷罐放到两人中间,里面是她剥好的榛子和板栗。


    王扬捡了颗板栗吃,开口道:“上回书说到,丰山险道,庄周一剑压服九大高手——咳,先等等,我去喝点水。”


    “我去!”


    陈青珊抢先站起,快步走到书案前,为王扬倒茶,看到案上有一张纸,纸上写着:“永宁蛮(A)、武宁蛮(B)、宜都蛮(C)。”


    奇怪的是,武宁蛮(B)和宜都蛮(C)上面都画了个叉,而永宁蛮(A)则被圈了起来。


    九字之后,还有一句话:“谋人,人亦谋己。”


    ——————


    注:《资治通鉴·齐纪二》:“初,皇子右卫将军子响出继豫章王嶷;嶷后有子,表留为世子。子响每入朝,以车服异于诸王,每拳击车壁。上闻之,诏车服与皇子同。于是有司奏子响宜还本。三月,己亥,立子响为巴东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